-
http://www.fjdh.cn/Item/32888.aspx
-
不同。智慧是认知人生及宇宙真实的能力,有了智慧,必能舍弃假相,而了解真相。对于智慧而言,惟一的价值,是回归宇宙的本真、本体、本然。所以,智慧是一种洞察,是一种观照,它不会害己,也不会害人。害人又害己,...意识之内的。智慧则是觉悟——达于了知、了悟,已是超个人意识的了。 3、聪明是世间法,智慧是出世间法。 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史上,儒家讲成圣,道家讲成仙,佛家讲成佛。都是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
觉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944034.html
-
多端悔改,然后才会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晨钟暮鼓了此残生。想来多凄凉。历史小说,近代的电视、电影,都有这些剧情。 我们不否认,确有人因此而出家修行,毕竟人事上的打击、挫折,也是让人认知人生是苦的事实...人士的蔑视「出家」之士在我国似乎两面不是人! 何以同样是佛教的出家?受到的对待会如此天壤之别呢?自然是因为国俗民情不同,文化观念差异,对「出家」认知不一所致了。儒家文化与佛教 我国文化古来...
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845641.html
-
、作恶多 端悔改,然后才会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晨钟暮鼓了此残生。想来多凄凉。历史 小说,近代的电视、电影,都有这些剧情。 我们不否认,确有人因此而出家修行,毕竟人事上的打击、挫折,也是让人 认知人生是...人士的排斥,「还俗」则受 到佛教人士的蔑视「出家」之士在我国似乎两面不是人! 何以同样是佛教的出家?受到的对待会如此天壤之别呢?自然是因为国俗民 情不同,文化观念差异,对「出家」认知不一所致了。 儒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4755037.html
-
缘起,三性、四谛、六尘、八识诸如此类的范畴,并藉助其思辩的方式,探求人的本质,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位置,人的认识的来源和藉以实现认知过程的形式,由是建立起以人为本位,并从本体高度反观人生的哲学体系。 这条道路发源于龚自珍晚年对天台宗的研究。至熊十力而形成了20世纪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哲学革命。可以说,谭嗣同心本体论的多环状经世佛学逻辑结构→章太炎可以认知的真如本体论及围绕“识”自体...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2142214.html
-
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三法印等无量法门为其内容,以对机说法来对治众生不同的烦恼为其形式,其目的是让苦难众生认知人生的苦难以及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佛陀创教的本意是为了解除众生的生病死苦,令众生解脱而已。这就决定了早期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是比较偏重对人生现象的分析,重视对人的解脱的实际追求而不重视对抽象哲学的研究。 但这种重视人生问题和人的解脱的基本精神...
净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944409.html
-
大家都知。 智慧则不同。智慧是认知人生及宇宙真实的能力,有了智慧,必能舍弃假相,而了解真相。对于智慧而言,惟一的价值,是回归宇宙的本真、本体、本然。所以,智慧是一种洞察,是一种观照,它不会害己,也不会...:“对人生的最好目的,达到它们的最好手段,以及成功运用那些手段的实践理性的正确知觉。见Virtuescardi-nal。”于是,我又再查Virtue scardinal这一词目。释文说:“希腊文化强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3467799.html
-
方法: 认知人生是苦: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 了解苦形成的原因: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 知道灭苦的道理: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为本。由于冲动的非理性,以及对于环境与自我的爱好,故不容易解脱系缚而实现无累的自在。 二、有情为问题的根本 2-1明人生是苦,以经为证: 2-1-1约略的说: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释如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24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