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8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四龙谈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

    佚名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四龙谈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09281037287.html
  • 认识生命

    生命是这么短暂,那就什么事也不干,等死吧;或者眼前能享受的就尽情去享受吧!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那应该怎么去认识生命呢?生命都是自己过去生的所作所为感得的,每个人的业不同,所以有寿命长短之别。同样的,...生命是脆弱的,它犹如一盏油灯,风一吹就有熄灭的可能。佛陀的经典里也说:“生命在呼吸间”。因此,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紧迫感,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日子还长着呢!要知道,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活到七十岁以上,...

    戒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1340188.html
  • 通过唯识重新认识生命——宽谦法师谈生命唯识学

      通过唯识重新认识生命─宽谦法师谈生命唯识学   “唯识学”对普罗大众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名词,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三宝弟子毫不相干的。但是,许多佛教徒因为经过了与至亲好友的生离死别后,...广,除了一般凡夫与世间所有一切现象,还包括了通过修行的圣者所得的境界,乃至菩萨道中──果位的生命境界,甚至透过菩萨道到圆满成佛的境界,这一切苦是透过名相描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我们通过...

    宽谦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4389022.html
  • 佛法、生命与教育——“缘起的生命教育”与“生命定向”增进计划

    生命中寻找意义。佛陀,作为人天师,就是教导众生如何去认识世界,处理人生问题,继而寻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太虚法师之“人生佛教”和印顺法师之“人间佛教”都是建基于这立场。以下是本人在尝试以佛法为理论...的教导——人生难得,理应珍惜生命,与及诸行无常,放下便能自在的生命态度。  从以上对佛学与生命教育的讨论,我们可得出,在认识生命和培养意义感的生命教育课程里,都可以于佛法的根本义理——缘起法扣上...

    衍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2839312.html
  • 人命在呼吸间

    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385316549.html
  • 禅理人生――顺其自然

    事业、生活、感情、学业等等方面的“寒暑”。并且上天之造华弄人,注定每个人往往不可能终其一生都是一马平川,一生坦途的,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真正的认识生命认识人生,作出最大的对策,那就是用洞山禅师所悟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33982015.html
  • 珍惜生命 走好人生

    要活在当下,学会珍惜生命的可贵。珍惜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剩下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在当下,只要认识生命的存在就是幸福,只要有生命的生存就要感恩。所以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上土,失人身者...,慎勿放逸。生命是多么紧迫,所谓光阴一去不回头,这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转迷成悟,要我们超出六道轮回。  认识生命的真相,了解生死无常,我们才能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古德云:今生不将此身度,更向何生度...

    释宏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152727.html
  • 衍空法师:佛法、生命与教育 ——“缘起的生命教育”与“生命定向”增进计划

    在21世纪的今天,佛法的弘扬,除了强调生死大事之外,还得照顾和帮助世人面对生命、处 理问题和在生命中寻找意义。佛陀,作为人天师,就是教导众生如何去认识世界,处理 ...得出,在认识生命和培养意义感的生命教育课程里 ,都可以于佛法的根本义理——缘起法扣上关系,及以佛法的道德标准——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和自利利他的理想为生命教育的骨干,令生命教育更实用...

    衍 空 (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教学顾问)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0573295.html
  • 身心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消失。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更好更科学的选择。这里唯一的障碍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 佛法的禅修就是认识生命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这是生命的真谛,也是修行所要勘透的唯一本质。 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知...,无论怎样的理念,无论你怎样界定身心,它无常变迁的本质并不会改变。 也许在茶余饭后我们需要想想,生命属于“我”?还是它只是一个“流”。如果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心将由此而得到解脱——为何要执着身心的各种...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512887495.html
  • 色心的缘起观

    相续、彼此和合的必然理则。我人本此而认识生命的真相,从而把握生命升进的次第,进修解脱道,以达到不生不灭的圣者境界。在原始佛教时代,基于弟子们的实践立场,在在关注如何知苦、厌苦而离苦,所以对缘起的理论,仅...随着佛教史的演变,学派思想的分裂而有不同的解说。   色心和合的有情   构成有情生命的要素有二:色与心,也即是精神与物质。即此二法的相依不离,名为色心缘起。缘起遍三界,「无有有情而无心者,亦无有...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34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