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3篇,用时26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求那跋摩:道化人主

      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九月二十八日,六十五岁的罽宾高僧求那跋摩圆寂于建康祇洹寺。大师去逝后,仍盘坐在绳床上,容貌无改,像入定一样。各种各样的人前来瞻仰遗容,空中弥漫起芳烈的香气,一条龙蛇样四丈来长的神物,从尸体旁缓缓升起,直上云天。大师在南林戒坛前被火化了,五色光焰映得天空壮丽非常,许久才灭掉。   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他家曾世代为王,但父亲却抛弃荣华,隐遁山林。跋摩十四岁时,...

    佚名

    |求那跋摩|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0001001279.html
  •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九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九  方 之   求那跋摩(366—431),华言功德铠,印度来华弘律的著名高僧。他出身刹帝利种姓,家族累世为王。年十四,即与常人不同。梁《高僧传》卷三...都有研究,因而被誉为三藏法师。其后,他渡海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不久又转乘商船到阇婆(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宋元嘉元年(424),宋京(今南京)名僧慧观等闻其盛名,乃请示宋文帝刘义隆,建议迎请求那跋摩...

    方 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5852341.html
  • 清代古石桥新发现 衔草寺原为古印度高僧所建

    上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晶兴奋地告诉记者,从衔草寺遗址回来后,他多方查找资料考证,结果发现衔草寺是由一个名字叫“求那跋摩”的古印度和尚建造的,这个和尚曾是一个王室成员。   原来,历史文献记载,在我国南北朝初期,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有一个北天竺方国——罽 宾国,故地在今兴都库山以南及克什米尔一带,为大乘佛法发源地。   求那跋摩,就出身于罽 宾国贵霜帝国时期的王室。跋摩少时...

    佚名

    |衔草寺|印度|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08163035193.html
  • 南洋群岛诸古国佛教

    南洋群岛诸古国佛教  法显经海路归国,途经耶婆提国(今苏门答腊或爪哇),“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与法显同一商船东行的旅客中,也多是婆罗门。如此,则直到5世纪初,佛教在南洋群岛尚未广泛流布。   据《高僧传》载,5世纪上半叶,罽宾僧求那跋摩经师子国到阇婆国(爪哇),说王母及王归信于佛教,由此一国皆从受戒;王为跋摩立精舍,导化之声,播于邻国。佛教对今印度尼西亚境的影响,当自此开端。跋摩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3461043.html
  • 关于中国比丘尼二部僧受戒的问题——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

     宋元嘉八年(431)有印度高僧求那跋摩(Gunavarman)到达宋京城。他对戒律有研究,曾译出《菩萨善戒》、《四分羯磨》等书。当时建业影(景)福寺的慧果尼等见他是弘扬戒律的高僧,便向他陈述说:“(过)去六年,有狮子国八尼至京(今南京),云宋地先未经有尼,哪得二众(二部僧)受戒?恐戒品不全”(梁《高僧传》卷三)。当时求那跋摩答复说:“戒本在大僧众(男僧)发……无妨得戒”。这意思就是说戒本来是从男...

    方 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5952342.html
  •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

    到达了耶婆提(爪哇岛古梵名),并在该地停留了五个多月,当时该国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见法显撰《佛国记》)。随后印僧求那跋摩曾到该国大弘佛法,阇婆(即爪哇)国王母及王婆多伽先后归佛,一国人都从跋摩受戒。时宋京(今南京)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闻知跋摩在该国弘化的风猷,便于元嘉元年(424)面启宋文帝,请遣使往阇婆国迎请跋摩,文帝即敕交州(今越南北部)刺史派员泛舶前往邀请,并致书于阇婆王婆多伽,希望跋摩来...

    高观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5844819.html
  • 中国与印尼的佛教关系

    见法显撰《佛国记》)。随后印僧求那跋摩曾到该国大弘佛法,阇婆(即爪哇)国王母及王婆多伽先后归佛,一国人都从跋摩受戒。时宋京(今南京)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闻知跋摩在该国弘化的风猷,便于元嘉元年(424)面启宋文帝,请遣使往阇婆国迎请跋摩,文帝即敕交州(今越南北部)刺史派员泛舶前往邀请,并致书于阇婆王婆多伽,希望跋摩来宋弘法。慧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同往迎请。恰巧这时跋摩已附商人竺难提的海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4555237.html
  • 中印尼的佛教关系

    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见法显撰《佛国记》)。 随后印僧求那跋摩曾到该国大弘佛法,阇婆(即爪哇)国王母及王婆多伽先后归佛,一国人都从跋摩受戒。时宋京(今南京)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闻知跋摩在该国弘化的风猷,便于元嘉元年(424)面启宋文帝,请遣使往阇婆国迎请跋摩,文帝即敕交州(今越南北部)刺史派员泛舶前往邀请,并致书于阇婆王婆多伽,希望跋摩来宋弘法。慧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同往迎请。恰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2743906.html
  • 两晋南朝佛教传布与广州港的历史考察

    前述,智严属从海路前往印度求法的,昙无竭则属在古印度求法后从海路回国的,他们都是中国僧人。这一时期,古印度僧人从海路来华的有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等。  求那跋摩是北印度厨宾国僧人,“导化之声播于遐迩,邻国闻风皆遣使要请”。刘宋时,京师名僧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餐禀”,于元嘉元年(424)九月,面启宋文帝请求迎请跋摩。宋文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往彼祈请,并致书...

    王荣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0259987.html
  • 戒律之东来与传授——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三)

    斯里兰卡)八位比丘尼受戒不如法,不具戒品为由,苦求重受。求那跋摩即引证摩诃波波提比丘尼最初为尼因缘,谓戒本从大僧出发。虽无僧尼二众,却不妨比丘尼得戒。当时狮子国的八位比丘尼,因年腊未登,又不满十人,所以求那跋摩留之于宋,且学宋语。另托西域居士难提于元嘉十年(公元432)复载狮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三人东来,足前十数,但此时求那跋摩已经入寂,乃由僧伽跋摩(众铠)为慧果等尼,于南林寺重受具足戒,此为中国尼众...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69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