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fjdh.cn/Item/93728.aspx
-
擂台会被打跨,因为要适应社会而必须变通而成变相;因为信徒信奉教理变为个人崇拜;因为进退之间是选择上的矛盾;太多的因为是现今出家人的落寞与悲哀。 摘自《僧伽》第8卷第1期
...
证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3663996.html
-
用善法来滋养、滋润,如:思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道理,念念都只想到这些善法,心当中有了善法的依靠,慢慢就能静得下来。除了让心静下来,心还要能作主,在应对进退之间都要能清楚明白。要想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教授再问:“现在瓶子装满了吗?”学生们学聪明了:“也许没有”。教授点点头:“很好!”只见他又将手中一袋细沙,缓缓流泄在砾石与砾石之间,说道:“现在瓶子还有空间吗?”学生高声喊著:“可能有!”教授笑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245444.html
-
理乎?”(《文集》三十,《答张钦夫》二)其次,以小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的训练作为大学格物之先的涵养工夫。他说:“盖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故已久矣。是以大学之序,...之中”为性之德,“已发之和”为情之德。 第三,明确了“庄敬涵养”与“察识端倪”之间的关系。以“庄敬涵养”为作用于未发之心体、使其“虚灵不昧”的致中工夫;“察识端倪”为作用于已发之心、使心体发用“皆中节...
程梅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1769022.html
-
。托名朝隐,既不放弃官位,又可自养心性,采取“食君之禄,逐吾之好”的态度。介于进退之间的生活,为士人解决了仕与隐的矛盾。园林使得“心远地自偏”的理想得以实现,这种在朝为儒在家为道的结合,即儒道互补的...与林卡之间是可以相连接的。 比如“凯松林卡位于凯松村西北雅隆河边,与索康家族的林卡相连”。从这反映出领主间在经济、政治上的联系。
(二)从特殊林卡中归纳西藏林卡的特征
为了较准确地说明西藏...
杨华军 陈昌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1095227.html
-
,说明部下与长官之间争执时处理的方法。
或曰:叔孙通阿二世意,可乎?司马迁曰:夫量主而进,前哲所韪,叔孙生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率为汉家儒宗,古之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挠,大直若诎,道...不致中断而留传下去,希望有个好的社会,执行正统的文化,等到好的时代来了,好做一番事业,制定文化精神的体制。进退之间,他看得很清楚,在秦始皇这个时代,他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时代变,并没有完全依照古礼,所以他...
南怀瑾
|南怀瑾|人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0029144987.html
-
日莲宗的弘布 日莲宗在京都的开发,是从日朗开始。日莲寂后第十三年忌日,日朗门下的九凤之一,也是八祖之一的日像,西上至京都,但却经过了三度驱逐。在这三度进退之间,得到真言宗的贤贤及妙实两人的改宗,...八八二)之间,前后来华的日僧之有名可考者,共计六十五人。平安时代则以天台及真言两宗的八家为最有名。平安朝正当我国密教盛行时期,他们携去近九百部约二千卷的典籍之中,关系密教的亦占其大部,故在唐武宗灭法之后...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545978.html
-
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 在《答胡广仲》一书中,朱子说得就更加明白: 盖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大学》所讲的是“大人之学”,实相对“小子之学”而言。(《大学或问》)《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至十五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十五岁成人之后,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的话,星云借担水劈柴、衣食住行种种触目皆是的事物诠释佛法的例子,更不胜枚举。
由佛法看,世间万法,总在得失、进退之间。然而,得、进乃人之常情,所以无法面对失和退。故佛说“回头是岸&...星云作为临济宗的传人不仅具有临济的家风,更秉承了佛陀的本怀,或者说是上承释迦,下依本性,而以己意进退临济禅法,从而为综合创新的人间佛教奠定宽广深厚的沃土。
二、出世人世、以死观生的佛陀本怀和杀活...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2169457.html
-
相与弃俗。本为弘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石梁寺立坛。齐僧敷于芜湖立坛。梁法超于南涧立坛。梁僧祐于上云居栖霞归善爱敬四寺立坛。今荆州四层长沙二寺刹基下大明寺前湖中并是戒坛。以事核论。自渝州已下江淮之间。通计戒坛三百余所。山东河北关内剑南事绝前...
道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236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