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毙”,害人反害己。杀人之父,人必杀其父;杀人之兄,人必杀其兄,这是因果。我们佛教徒要避免恶因,以免将来受恶的果报。所以说“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
宣化上人
降魔|宣化|持咒|正心|诚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2139076292.html
-
净土的工程中去。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劣的今天,佛教徒需要迫切的发菩提心,行菩萨愿。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事都有因果,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多种善因,避免恶因,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所有破坏环境的恶事都不作,所有可以促进环保的善事都要去奉行,自己身体力行还不够,更要时时劝请身边或所能接触到的人起心动念,坐言起行,都一起来推动环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15966282.html
-
,他就可以延生。他的业力就可以改变了。 4. 因缘的性质可以互相转化吗?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 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条件。它们是有分别的,但是也可以转化,依具体情况而论。在某种条件之下,如果缘的力量大,就可以转变因。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一般来讲,本来恶因是要得恶果的,但你现在遇到善缘,遇到善知识,你能够回心转意,就可以把那个恶因转变过来,成为善因,那就不得恶果,可以转化。必须要有善缘,这是最...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268944.html
-
支柱。显然与佛学不无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向东方传统文化靠拢的倾向。
二、佛教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我们要想健康不病,便须了解疾病形成的原理,知道疾病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避免恶因,多种善因,方可得到健康少病的乐果。那么,何谓善因?何谓恶因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佛教中“缘起性空学”、“四大增损说”、“五大归纳法”等...
范正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155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