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

    神灵的崇拜。到了公元一世纪,释迦变得无始无终,成为崇拜的对象。五世纪时,瑜伽派兴起,神乃特多;修持的工夫,希望与普遍之灵合而为一,大有恢复公元前二世纪身毒教之势--即婆罗门的崇拜。六世纪之末,所谓...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   巨赞   “有了革命的理论,有革命的行动”,这在目前,是一句人所共知的格言了。那么理论错误了,当然就会招致行动的谬妄。所以新佛教运动,尤贵...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441884762.html
  •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怜悯众生,为众生说法传道,于是释迦发大悲心,向众生讲说佛法要义。   在佛教修行实践中,是否具有大悲心是衡量修行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大悲心,爱悯众生,才能在修行时为普度众生而发菩提心,立大誓愿。...“苦谛”。“苦谛”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论述人生是苦。佛教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人生是苦,会去追寻苦的根源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苦的方法,因此,关于人生是苦的...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0561612.html
  • 略论大乘佛教的道德理想

    释迦牟尼在修行成佛之初,刚开始在菩提树下独自享受证得无上道的欢乐。后来帝释天恳请释迦怜悯众生,为众生说法传道,于是释迦发大悲心,向众生讲说佛法要义。   在佛教修行实践中,是否具有大悲心是衡量修行者的...累世修行,有可能达到佛的境地。即使如中国佛教禅宗宣称“直指人性,见性成佛”,但真正实践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与佛陀相比,大乘佛教的菩萨与众生更为贴近。对于中国佛教徒来说,菩萨...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4665666.html
  • 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在修行成佛之初,刚开始在菩提树下独自享受证得无上道的欢乐。后来帝释天恳请释迦怜悯众生,为众生说法传道,于是释迦发大悲心,向众生讲说佛法...”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论述人生是苦。佛教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人生是苦,会去追寻苦的根源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苦的方法,因此,关于人生是苦的思想是佛教一切教义学说的根本出发点。人生是苦是佛教的...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1564420.html
  •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

    唐代弘法寺释迦撰的《净土论》卷下记述,此事发生在贞观九年。   善导(613~681)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一作泗州人)。幼年从密州(今山东境)明胜出家,初习“三论宗”,后又研习《法华》、...思想却起源很早,在婆罗门教中,净土是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所在的天界。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多佛多世界的信仰,由此开始吸收其他宗教与文化传统中的一些思想,并创立自己的净土信仰。而这种多佛多世界...

    文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59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