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篇,用时1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分律》的翻译诸问题述考

    全面的认识。  一、《四分律》的译者  关于《四分律》的译者,在经序、经录、僧传中,有以下各种不同记载:  1、佛陀耶舍诵出、竺佛念译、道笔受的记载  僧肇(384—414)在《经序》中记载说:...律》。盖罽宾三藏法师佛陀耶舍所出也。初耶舍于罽宾诵《四分律》,不赍胡本而来游长安。秦司隶校尉姚爽,欲请耶舍于中寺安居,仍令出之……故僧肇法师作《经序》云:秦弘始十二年(412),岁在上章掩茂,右...

    宗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3871666.html
  • 《杂阿经》(Samyuktagama-sutra)导读

    。《杂阿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经序》记《杂阿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747207.html
  •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五)

    (一)僧肇的著述  除《肇论》外,以僧肇为名而流传的著作有:  1.《注维摩诘经》十卷  2.〈百论序〉  3.〈经序〉  4.《宝藏论》一卷  5.〈梵纲经序〉  6.《金刚经注》一卷  7....百论》与其序而得到理解。  又吉藏在其《百论疏》注解此序。但是他的历史知识不可太信赖。  3.〈经序〉(收于《出三藏记集》卷九)  《经》二十二卷是于弘始十五年,由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依...

    邱敏捷译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1268469.html
  • 鸠摩罗什研究概述

    也超过六十岁。因此,说罗什卒时,年六十岁,与此文不合。7、僧肇《经序》说:“秦弘始十二年,岁上章掩茂,……请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出律藏,《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讫。”据此,我们知道,《四分律》是于弘始...中,虽然读诵的经典发音各异,但却是汉译佛典,这是一个共同点。如:《观音经》、《弥陀经》、《金刚经》等都依用了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其中《观音经》虽有其它译本,但是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

    桑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5542248.html
  • 《四》的佛学价值

      是梵文Agāma的音译,也译作、阿伽摩、阿笈摩,意译法归、无比法、教传,意思是传承的教说,或结集教说的经典。释僧肇《经序》说:“,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僧伽罗叉,善诵‘四’,(王)请出《中经》,(慧)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道慈《中经序》说新旧译文“大不相同”,在他笔录的过程中尽管采用了旧译本的译文,但仍使用了一些新的译法。他还校注新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5154463.html
  • 龙光竺道生“慧解”考论

    是佛陀耶舍到达长安的时间。《四分律序》言佛陀耶舍到达长安后即开始翻译《四分律》,直到弘始十四年译完。而《经》则记佛陀耶舍是在弘始十二年开始翻译《四分律》。僧肇所撰《经序》云:   弘始...定。恭承法言,敬受无差。   《四分律序》与《经序》所记载的佛陀耶舍开始翻译《四分律》的时间有差别,这个问题我们留待后说。但是从这两个记载中我们可以断定,至少在弘始十五年之前佛陀耶舍一直是在...

    尚永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0895054.html
  • 僧肇生平考辨

    它早于《涅槃无名论》的创作。⑩况且《答刘遗民书》中言及赠送《注维摩经》一事,而未言及上述三文,可知上述三文的创作又晚于《答刘遗民书》。  .(12)《经序》,今存于《出三藏记集经序》卷9。该《序》中说佛陀耶舍“十五年(413)在昭阳奋若,出此《》讫”,当经出《序》成。 .  (13)《鸠摩罗什法师诔》,今存于《广弘明集》卷26^文中说:“癸丑之年(413),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

    刘成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5067653.html
  • 僧肇之「有无同义」思想

    也写了三篇序文维摩经注序、经序和百论序,这些都载於僧佑的「出三臧记集」中,至於後来撰写的鸠摩罗什法师诔,则保存「广弘明集」中。  现在我们看到的「肇论」一书是梁陈间人汇编成集的,其中除了收集「不...品般若经」後,僧肇就把在翻译时听讲的内容融会贯通,当成了「般若无知论」,其师赞赏不已。後来竺道生从安南归山,将「般若无知论」带给隐士刘遗民,刘氏读後大为赞赏,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高僧传、僧肇传,给了...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5641192.html
  • 经》总论

    经》(即《世记经》)。而此经恰见于今本《经》之中。   全书分为“四分四诵”(东晋僧肇《经序》),共收录小经三十种。这里说的“分”相当于“部分”;“诵”,原指“诵出”,一天或一次诵出的...  《经》总论   陈士强(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由《》、《中》、《杂》、《增一》四部《经》组成的“四”,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本文对“四”的由来;“四”与“...

    陈士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381344.html
  •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

    幸冀文悟之贤,略其华而几其实也。”[33]可见什公译经,虽多剪裁,但其文字仍偏向于质朴简约,不失本旨。   至于其他的译经情形,如僧肇〈经序〉云:“凉州沙门佛念为译,秦国...。其次,佛经本身也是一种佛教文学,透过僧传、经序等文献的记载,可以得知译经的法师大德于翻译佛经时的译笔风格,和他们的文学观其实也是密不可分的。最后,透过僧俗雅士的诗词偈颂、文序杂记等文献的记载,探讨...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4139476.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