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2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大道、无极、太极、混沌元气、自然、天命等等,在近代之西洋哲学上,或说为气体、水体、原子、电子、量子、分子等等,耶教等则说为上帝创造;在佛教上则说为业感缘起,六大缘起,阿赖耶缘起,空智缘起,无明缘起,真心...说,且略置勿论;今兹就佛法缘起诸说中,一探讨阿赖耶之缘起说与如来藏之缘起说。   二、阿赖耶缘起   甲、阿赖耶缘起之两种作用   “阿赖耶”乃不具体形而普遍摄持诸法之一种精神的心灵的作用,且为...

    法舫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3243071.html
  • 范古农答:修行至四圣境地,其阿赖耶识尚在否。

    问:修行至四圣境地,其阿赖耶识尚在否。   范古农答: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识体不灭也。但阿赖耶之名义,菩萨八地以上用不著矣。至佛地则转为大圆镜智。并识之名,亦用不著矣。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00712724.html
  • 问: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如何分别?

    济群法师答:经中心识,有时一事二名,如云八识,又云八心王等。有时各事各名,如第八阿赖耶称心,第七末那称意,前六统称识是也。今问之唯心唯识,乃是行文修辞之变化,实则一事二名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7011685726.html
  • 赵朴初答:佛教是不承认灵魂的,但是阿赖耶识可否说是变相的灵魂?

      赵朴初答:佛教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争论,甚至后来瑜伽系的学者也有删去第七、第八识而只谈六识的。但主张阿赖耶缘起论的人认为阿赖耶不是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而是永远在迁流变化着的,这与一般灵魂的意义不同。好像远望中的瀑布,看上去以为是一片白布下垂那样,把极其急速而微细的迁流变化的阿赖耶识,认作是一个常住不变的"我"(或叫做灵魂)的存在,这是错觉。这个错觉,就是末那识。唯识家的目的仍然是破除我执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01310803.html
  • 赵朴初答:这种说法,只能说明我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能说明唯识的道理,因为照唯识家的说法,也必须先有外界事物才有相分,有了相分,才有见分,换句话说,仍然是根境相合才有识的发生,根与境都是离开识而...

    由于"我"的思想,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时,便有爱憎、好坏、是非、彼此种种意识活动。阿赖耶意译为"藏识",它能保藏一切事物的"种子"不使失坏。"种子"在这里是一个借用的名词,它的实际意义是能力,或者是潜势力...作为潜势力而存在的种子。二是业种子,就是我们的意识所造的善业、恶业熏在阿赖耶识上的种子。由阿赖耶所藏的二类种子变起现在的五官(根身),外界(器界)以及现起前七识(所以根身、器界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它们...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594410802.html
  • 范古农答:唯识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

    问:唯识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   范古农答:心指其总体,识指其个别。识有八种,而统名曰心王。又心就第八识(阿赖耶)之集起义而得名,识就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了别义而得名,尚有第七识(未那)名曰意者,以思量得名也。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455912692.html
  • 问:动物也有阿赖耶识吗?

    rdquo;这样理解对吗?心识是所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产生的资讯储存体吗?包括有妄想那一刻起就在储存资讯。 答:佛经上是这么说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则生三细相。三细相就是阿赖耶的自体,就是三细相,无明业相、转相、境界相。转相就是阿赖耶的见分,境界相就是阿赖耶的相分,一个妄念变现出来的。确实它有次第,但是速度太快,不但凡夫不能辨别,佛在经上讲,七地菩萨还没有见到,八地才见到。八地距离究竟佛果很近,他...

    佚名

    修学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20520196030.html
  • 什么是阿赖耶识博

    什么是阿赖耶识 释义一 八识中之第八识,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参考阿赖耶条。; 阿赖耶释义:华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种意义。自能藏万法种子方面来说,叫做“能藏”;自受前七...人成佛时,亦不离此识,所以此识在佛位上,名“无垢识”或“第九识”(庵摩罗识)。(《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义二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5176670.html
  •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本文尝试从语源学的角度,探讨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藉此形构阿赖耶识说发展的轨迹。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法藏馆,1955),p.163。  页81  第二节“阿赖耶”的传统诠释  一、《阿含经》中的阿赖耶  阿赖耶识虽最早由瑜伽行派所提出,但“阿赖耶”一词则早在阿含时代就已经出现,无著也并不排斥这种阿赖耶...

    陈一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752378.html
  • 心是凡圣之宅

    心是凡圣之宅  沈仁岩  《宗镜录》卷三十四551页552页:心,是凡圣之宅。根境之原。只为凡夫执作阿赖耶之识,成生死苦恼之因,圣者达为如来藏心,受涅槃常乐之果。  阿赖耶有名无实,以情执有,不究竟故。当证圣时,其名即捨。如来藏心,有名有体,以本妙故(非情执)故至未来际不断:坚固常住,不可破坏。如喻以金作镮。镮相虚。金体露现。如来藏作赖耶,赖耶相虚——藏性现。今众生以随情,执重,故多认赖耶。不信...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297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