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温金玉教授应邀在广东省梅州市尼众道场千佛塔寺举行佛学讲座。
温教授讲演的题目是“在不断调整中发展的中国佛教制度”,讲座共分三个部分:
一、随犯随制与随方毗尼。主要讲述佛陀的制戒本怀,戒律...当时僧团的实际理地而确立、实施。佛法是因缘法,同样的戒律的产生也是有其特定的时空因缘的,随方毗尼所折射的就是戒律的地域差异性与时间阶段性,小小戒可舍、十事非法诤,皆是戒律时空性的体现,佛陀最后以戒为师...
【佚名】
|讲座|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0901197214.html
-
而被提出应该加以修改,或是重新制定等等的说法。
而本文却想试著就;壹、信佛智慧戒不虚制;贰、如来制戒本意;参、关于“随方毗尼”三个角度,提出(除佛以外)“不得...ldquo;佛应允听除小小戒”的脑筋,何况是我们末法时期烦恼深重的业障凡夫,竟想妄自随意的修改!或许这也就是被称为末法的原因吧。
叁、关于“随方毗尼”
...
惠谦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惠谦法师|戒律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4762576.html
-
优势资源》 温金玉(中国人民大学)《“随方毗尼”与社会的和谐互动---以印度、中国和日本戒律观的演变为中心》 周贵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大乘佛教与和谐理念》 肖黎明(山西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
【佚名】
|研讨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949426672.html
-
终南山道宣律师宾主序 夫损己利他者,盖是僧家之义也。害物安身者,非为释子之理也。有赏善罚恶之能,断是非不平之事。若是先人后己,契诸佛之慈心。如或尔死我活,乖六和之妙行。为主者,倘存仁义,感十方纳子之云臻。若乃私受人情,招千里恶名之远播。为宾者,怀恭执礼,有义而到处安身。苟取狂图,无义而随方惹怨。今者,幸生中国,得赖空门。脱万丈之火坑,拋千里之羈网。如囚出狱,似鸟开笼,履布金积玉之场,住七宝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50055740.html
-
是随方毗尼的问题,因为一方面要好好持戒,敬重戒嘛,尽量不要去违犯。另一方面会涉及到随方毗尼问题,对随方毗尼,我感觉有两类,一类是比较明显可以放松一些的,如不著富罗入塔中等,如果去持,会有很大困扰。另外...不再制定。”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佛的密意,也就是这些微细戒,未来比丘很难做到。佛这个密意没讲,我们从这个角度的学习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密意。乃至传到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佛在《五分律》讲随方毗尼:“除了我...
界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35783442.html
-
四点:一、面对异国风土民情,他会宽容地看待因时因地制宜的“随方毘尼”,如改变安居月份、改变僧团序次形式等,他都不以为忤,不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淖。二、“随方毘尼”有凌驾于戒条之上的原理、原则以为依凭。...,但在谦恭感念的同时,依然不忘却牢牢掌握住“令正法久住”与“护生”的原理、原则,倾全力于弘法度生的崇高志业。 关键词:令正法久住、护生、随方毘尼、大唐西域记、三净肉、不食肉戒、僧道序次、僧俗同罚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0661145.html
-
是不可能不变化的。佛陀本人也曾说过随方毗尼,即:“我(佛)所制余方以为不净者不得行,非我(佛)所制,余方以为净者,皆同制。” 我们再来看佛陀所制定的律法制度。佛陀时代律制主要是为出家众而建立的,关于...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这是佛教制度万古不变的纲领。佛陀又有“随方毗尼”之说,从而在中国、日本、西藏、缅甸等都演化为不尽相同的制度。总之佛陀的意思是僧制适应一切,遍入一切而引令...
刚 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1163109.html
-
给钱,不犯根本戒。
但为了使佛教戒律同世间法律以及社会道德不相违背,佛陀规定了随方毗尼,以适应各个地方不同的世间法律和社会道德。譬如,现时中国大陆的法律规定,嫖妓是犯法的行为。那么,现时在中国大陆...
了幻视界
戒邪淫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1274711442.html
-
圆觉经中,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0540026.html
-
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 其实,以‘直指人心’为特征的禅宗,之所以不能‘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一定...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254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