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篇,用时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灵鹫山缅甸国际法成就寺举行戒坛重建仪式

      2008年12月12日下午,灵鹫山缅甸国际法成就寺举行了Thwe Say Kan戒坛的重建捐赠仪式。巴汉地区的僧伽委员会共三十九座寺院的住持会合在灵鹫山缅甸国际法成就寺大殿共修,并与心道法师共同主...

    佚名

    |灵鹫|鹫山|山缅|缅甸|甸国|国际|际法|法成|成就|就寺|寺举|举行|行戒|戒坛|坛重|重建|建仪|仪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2/19204333015.html
  •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二)

    23龛500余躯造像,现风化严重,主要有释迦说法图、西方三圣、十六观音等,系唐代造像。龛的雕刻也很具特色。   塔坡石刻景点。在林凤镇新坝村和大坡村,包括塔坡山顶和候家湾、支鹫山大通寺的石刻造像27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1059146.html
  • 隋唐时代的雕塑家

    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晃晃,环佩葳蕤……”  唐代雕塑家中,最为知名的是杨惠之。  杨惠之是开元、天宝年间人。原来曾和吴道子一样师法张僧繇的绘画,并在长安千福寺画有涅槃...

    金维诺 王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0155187.html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3)

    夫汉梦西感正教东传。道阻且长未能委悉。故有专门竞执多滞二常之宗。党同嫉异致乖一味之旨。遂令后学相顾靡识所归。是以面鹫山以增哀。慕常啼而假寐。潜祈灵祐。显恃国威。决志出一生之域。投身入万死之地。絓是圣迹之处。...验真文于摩竭。何以成决定之藏。为毕竟之宗者乎。幸逢二仪交泰四海无尘。遂得拂衣玄漠。振锡葱岭。不由味于[葋-月+酉]酱。直路夷通。岂藉佩于杜衡遥途近易。于是穷河源于西域。涉恒水于东维。采贝叶于鹫山。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146556.html
  • 中国佛教译经史研究余渖

    灵」之有?大抵玄奘以前的翻经大德认为此山既属释尊修行之所,故加一「灵」字以示尊敬,意为「灵」的「鹫山」,而奘公则以为如此则他人容易将「灵鹫」两字连读,误魔鹫为灵鸟,故译作「鹫峰」,以免引起误解。从这个...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371304.html
  • 九华山志卷五

    之智觉。巑岏挂月,峰莲系宝筏之津梁。二尊分座,如对鹫山。千帙发题,若依鳌藏。聚沙合掌,颂祝无疆。铭曰:匪水在空,匪月在岑。昙披芝偃,熊熊化城。池开阿耨,会接罽宾。黄金布地,转大法楞。(一)九十九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3640284.html
  • 后秦僧肇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陇东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

      法华会上释迦十方分身之化佛,为见多宝塔启开而合集于灵  鹫山;第二段中诸佛硕大的身躯就如同法华会上为证明释迦  所说一乘实法而从地踊出的高大多宝塔。  五世纪初罗什在长安所传出的“法华三昧”乃以《...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645574.html
  • 六朝僧家吟咏佛理的诗作

    ,岩开石镜明。定知丘壑里,并伫白云情。  这首诗中“灵山”指的是灵鹫山,又名为鹫山,在中印度王舍城南,佛陀曾于此说法。在中国则沿用其名,在福建福清县北有鹫峰,浙杭县之飞来峰也名灵鹫。至于“蓬瀛”是指...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6.html
  • 释迦氏谱序

    。如常所说如。大乘经三世三劫。劫有千佛。过去庄严劫。现在名贤。未来星宿。三千王子次第成佛。斯由心解明昧感见殊途。乘机敷化不可较定。至如鹫山一会尚退五千。波若大空证含小果。净土不灭在于登住之夫。大火烧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148733.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萦见网为泥洹。遂使鹿苑丘墟,鹫山荆棘”,中道思想还是一度湮失难闻,致使“善逝以之流恸,萨埵所以大悲”,[20]龙树菩萨有感于此,为申佛正宗而造作诸论,《中论》就是在种状况下产生。  由上文可以看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