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感受宝岛南台佛都 参访台湾省高雄佛光山

      佛光山位于高雄县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闻名的佛教胜地,有“南台佛都”之号。是由星云法师率领弟子创建的。创建于民国56年,其寺庙建筑宏伟,并设立了佛教大学,以推广佛法,佛光山是台湾省最大的佛教道场,创办人星云法师为提倡“人间佛教”之道,一砖一瓦建立起佛光山,成为台湾省信众最多、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

    佚名

    |佛光山|参访|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1/13384133925.html
  • 玉佛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暨慈善敬老捐款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在致辞中,热情讴歌了建国5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中国佛教的历史和经验证明“爱教必先爱国,...

    玉佛寺

    |玉佛寺|国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0/1256091543.html
  • 2007年「赠送佛光菜根谭抄经本万册入监狱教化」活动

    云林二监、台东监狱、台东戒治所、、台中监狱、台中女子监狱、绿岛监狱、花莲自强外役监狱、东成技能训练所、岩湾技能训练所、明阳中学等26所监狱受益。   至56年星云大师在宜兰即开始进入监狱关怀受刑人,并...

    【佚名】

    |监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4/0914098789.html
  •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三: 天隐禅师的遗诗

    天隐道崇禅师深得佛法,知音晓律,著有《天隐道崇禅师语录》七卷本,皆以散失。1997年由凤冈县政协宣教委编辑的《凤冈历代诗词选》,及1994年版《凤冈县志》均录载有天隐《梅花诗》一首:“湘竹架厨通泉径,烹茶煮水三足崎。万古徽猷高过石,梅花千树岁寒时。”其实这首诗并非天隐原作,前两句是康熙56年(1717年)石阡黄良佐游中华山时写下的,编《凤冈历代诗词选》一书时由于冉鸿逵老师误记为天隐诗句。...

    胡启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2158850.html
  • 瑰丽铁塔世无双

    之冠”,喻浩也因此被喻为“造塔鲁班”之称。可惜喻浩设计建造的这座华美绝伦的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到了皇祐元年(1049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

    佚名

    |佛教新闻|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8524271754.html
  • 第三届全国汉藏因明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各位代表作简要介绍。   青海民族学院始建于1949年12月,是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建校56年来,学院将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许荣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22938769.html
  • 画僧懒悟

    合肥的明教寺。最初几年,经常参加地方活动,和书画界人士相往还。到了“十年浩劫”期间,他和其他有名气的出家僧侣一样,遭受冲击,1969年4月23日,圆寂于合肥市的月潭庵中,世寿70岁,僧腊约56年。  ...

    于凌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91354198.html
  • 五位高僧与千顷山之千岁宝掌禅师

    皇帝 ,统治56年),他把佛教定为国教,并亲自去同泰寺向佛徒讲佛经,还几次假意“舍身”去同泰寺做“寺奴”,然后又让群臣筹集上亿或几亿的巨资把“皇帝菩萨“赎回朝廷。皇帝的这些做法极大地扩大与提高了佛教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5756446.html
  •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二:真实身份及生平活动

    1709年)龙泉知县张其文赠送中华山寺匾牌“居然文华”一块,康熙56年(1717年)石阡中宪大夫黄良佐赠“中华高峰”匾额一块,可见中华山寺当时在贵州佛界的影响。天隐禅师还四处设坛讲法,其路线常从今...

    胡启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2358852.html
  •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四:历代文人诗作中的中华山

    尚存于中华山否? 清康熙56年(1717年)秋,石阡府中宪大夫黄良佐经龙泉(今凤冈)欣游中华山,只见秋风萧瑟,诗兴徒增,遂而作诗一首。他还在此诗的前面写下了序言,清楚地记载这次登游中华山的...

    胡启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2458853.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