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国和北魏时期
李玉□
《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一卷第四期
1994.夏季
p.1-41
--------------------------------------------------------------------------------
页1
摘要:
自十六国以来,佛教在河北地区便十分流行。于目前传
世与出土的佛教造像中,我们就发现为数可观的十六国时期
至北魏的河北造像,是研究河北早期佛教最直接且最重要的
一手资料。本文根据这批资料,说明河北早期造像风格的流
变、图像的特征,并探讨河北早期佛教信仰的内容。
从笔者目前所收之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观之,河北佛教
造像的风格演变基本上与中国佛教造像的脉动完全一致,不
过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一)十六国时期的河北作品已将
外来的佛教图像和汉民族的艺术传统互相融合,蕴育出独特
的民族特色。(二)云冈第一期作品中常见的Y字形最早见
于河北太平真君三年的弥勒立像,这种衣褶表现在河北一直
延用至景明初年。而太和末年洛阳一带开始流行的褒衣博带
,秀骨清像式的佛像,在河北则至延昌年间才日趋普遍。这
些现象显示北魏时期,河北地区的佛教造像态度较为保守。
在造像题材方面,河北早期造像中,数目最多的为弥勒
与观音二类。其中观音多为小型的金铜个人供养像,而弥勒
像则有不少大型的作品,有的且为义邑团体集资所造,说明
河北地区观音信仰的庶民色彩较浓,而有组织的义邑团体则
重视弥勒信仰的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