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界品之研究
俱舍论界品之研究
寂安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2册
1978年3月初版
页281-289
--------------------------------------------------------------------------------
281页
一、品名之确定
界品为俱舍论文之首品,诠释诸法总相,洞明迷妄根源
。纵夺自在,立破周详,九十六术丧胆于斯论,宇宙真相顿
显于本品。二十二门分别蕴处界三,而破有部三科俱实及经
部处假,建立蕴假处界实。不独有部惊讶,即经部教义亦震
动矣。论主发先人之未发,其眼光远大,睿智超群,可以想
见。否则,印度学徒可以称聪明论乎﹗
俱舍论文,全篇既有九品,何独置界品为首耶﹖以界品
为一论之总,如不先明,则别目何寻﹖故置界品为第一也。
观夫界品全文,统叙蕴处界三之义,何唯以界标品名耶﹖盖
此品阐明诸法本体。界者性也,性者体也。蕴假姑且弗论,
处虽论主自许是实,但据根境共发识等,一一极微
282页
具有因用,其名又不及界广,此不立处为品之原由也。界义
云何﹖性义是界义,持义是界义,族义是界义。品义云何﹖
类义是品义,众庶义是品义,即界名品,故名界品。此品广
明十八界义,故曰分别界品。
二、诸法总相之研究
宇宙现象,属于吾人认识范围,品类虽然繁杂,若思考
其物理缘起,无非是宇宙本体所幻现之有为生灭法而已,亦
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诠之诸法也。此有为法可分为三类聚
法,一者有为有漏法,二者有为无漏法,三者无为无漏。有
为有漏法云何﹖且就四谛明之﹕谓除道谛,余苦集两谛名有
为有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等随增故。苦义云何﹖逼恼
义是苦义,是三界二十五类众生之苦果﹔有三苦、八苦,无
量诸苦。集义云何﹖招感义是集义,是众生漂转轮回果报之
惑,因有三界五部九十八使。
有为无漏法云何﹖谓四谛中之道圣谛。所以者何﹖诸漏
于中不随增故。道义云何﹖能通义是道义,是四沙门果趣涅
盘之妙道,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菩提分法也。
超越于吾人之认识范围,为六根所感觉不及者,即是诸
法本体与三种无漏无为﹔殆与普所谓形上学相似。此法非思
量分别,唯证相应而已。何者为三无为﹖一者虚空,二者择
灭,三者非择
283页
灭。虚空义云何﹖无碍义是虚空义﹔因其不藉因缘无碍性故
,名虚空无为。然与物质所显之空界有五差别﹕一者色非色
异,二者见无见异,三者对无对异,四者漏无漏异,五者有
为无为异。由此五异,可释诘难。择灭义云何﹖离系义是择
灭义,智慧简择义是择灭义。于诸有漏法远离相应所缘二缚
,证得解脱涅盘,为择力所得之灭,故名择灭无为。非择灭
义云何﹖毕竟碍当生义是非择灭义,不藉择力而得之灭。但
以缘阙使法不生,故名非择灭无为。如是有为无为有漏无漏
,略明诸法总相已矣。
三、诸法别相之研究
一、单纯说明
复次,别相云何﹖颂云﹕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论
释颂曰﹕色等五蕴,谓初色蕴乃至识蕴。如是五法具摄有为
,众缘聚集共所作故。无有少法一缘所生,是彼类故,未来
无妨,如乳如薪。色蕴者何﹖颂曰﹕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
表。五根者,眼耳鼻舌身根也。根有二义﹕一者所依托义,
二者能增长义,如眼根为眼识之所依托,又能增长眼识也。
颂曰﹕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根,或曰五根何独称净色而意
根不然﹖盖五根为前五识不共所依,若不言净色,则堕于不
定过也。何哉﹖若唯言彼识依而不言净色者,即滥等无间依
也﹔若唯言彼识净而不言依色者,信亦是
284页
净,应名眼等根也﹔若唯言彼识色而不言依净者,十一种色
法,皆应名眼等根也。是故具足说依净色,则无有不定过矣
。意根属于心法,故不称净色根也。五境者,色声香味所触
也。色有显有形,是眼根所见之物体﹕显者,青黄赤白等也
﹔形者,长短方圆等也,由此差别或曰二十种色。声是耳根
所取之物体,具有八种﹕一者有执受大种为因声有情名可意
,如歌曲声等﹔二者有执受大种为因声有情名不可意,如叱
呵声等﹕三者有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有情名可意,如合意拍手
声等﹔四者有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有情名不可意,如叱呵拍手
声等﹔五者无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有情可名意,如化人软语等
﹔六者无执受大种为因声有情名不可意,如化人呵责声等﹔
七者无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有情名意可,如管弦笛声等﹔八者
无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有情名不可意,如雷声等。香是鼻根所
嗅之物体,具有四种﹕一者好香,二者恶香,三者平等香,
四者不等香。味是舌根所尝之物体,具有六种﹕一者苦味,
二者甘味,三者醋味,四者辛味,五者咸味,六者淡味。所
触者,简异心所中之触也,是身根所接之物体,具有十一种
﹕一者坚性,二者湿性,三者暖性,四者动性,五者滑性,
六者涩性,七者重性,八者轻性,九者冷触,十者饥触,十
一者渴触。前四种是能造四大触也,后七种是所造色触也。
无表色者,是心所生动作之状态,不能表示令他了知,故名
无表色,即契经中所谓有色无见无对也。受蕴者何﹖颂曰﹕
受领纳随触,是领纳随触所对之苦乐等境。论曰﹕受蕴,谓
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想蕴者何﹖颂曰﹕想取像
为体,是取诸
285页
法自相共相。论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
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行蕴者何﹖颂曰﹕四余名行蕴。论曰
﹕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
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识蕴者何﹖颂曰﹕识谓各了别
。论曰﹕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
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以上五蕴应知不摄无为。颂
曰﹕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或曰﹕五蕴既不摄无为,则
无为属于何法摄耶﹖应在十二处十八界中之法处法界所摄也
。至于处界等法,兹不细解,只略举名相,容后二十二门中
广明。云何十二处﹖谓六识所依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境能生各
识,故名六根六境为十二处也。云何十八界﹖谓六根六境六
识为十八界也。
二、相互说明
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虽各具个体而不失自相。然
三科交互相望,莫不互摄。论云﹕五蕴即十二处并十八界﹔
谓除无表诸余色蕴,即名十处亦名十界。受想行蕴无表无为
,总名法处亦名法界。应知识蕴即名意处亦名七界,色心相
望亦互相资。若不资助者,则从何产生有情相续与世界相续
者乎﹖惟有部主张意根命根资摄色法,则色法等亦可资助意
根命根,经部主张色心互持互熏。所谓由业熏习,色种子能
熏持心种子,心种子亦能熏持色种子。界品虽无明文,然论
主一方学有部教义,而一方又宗经部教义,主张三科蕴假处
界实其于异法相资,亦可诸论文,故法法有相助相成之可能
性也。
286页
四、心理上六识而成一界之问题
复次,六识名一意根界者,盖意根界即是六识已灭之状
态,于时间上名称虽有不同,然本体上更无异法。讵得认为
两橛者哉﹖颂曰﹕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或曰﹕若六识
依意根界,则十八界应名十二﹔若意根界即是六识,六识依
他起,则十八界应名十七。何缘得立十八界耶﹖因第六意识
无别不共所依之根。今为成立意根界为第六意识不共所依根
,故于六识外别立一意根界也。颂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
应知。
五、身形上眼耳鼻三处二界一之问题
关于人生为何要有两眼两耳及鼻两穴﹖其解释诘难,莫
详于本论界品之说明。颂曰﹕类境识同故,虽二界体一。论
释颂曰﹕类同者,谓二处同是眼自性故﹔境同者,谓二处同
用色为境故﹔识同者,谓二处同为眼依故。由此眼界虽二而
一,耳鼻亦应如是安立。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然为
令端严,眼等各生二。
六、蕴等名义之问题
287页
夫名者,区别事物,确定其分际义类者也。盖名有招物
之功,非名无以显义﹔义即实物之本体,非义无以立名。然
蕴处界之名义,是显其各别性质,焉能不明者乎﹖蕴义云何
﹖积聚义是蕴义。论曰﹕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处义
云何﹖生长门义是处义。论曰﹕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
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界义云何﹖法种族义是界义。论曰
﹕如一山中有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
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七、机感上之问题
牟尼说法,在于观机逗教。如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启
颛蒙于词组,无众生而不度。对于迷于心法深而迷于色法浅
者,则广开心法而说五蕴,使其悟达无我﹔若迷于色法深而
迷于心法浅者,则广开色法而说十二处法,使其洞明诸法无
常﹔若于色心俱迷且深者,则广开色心而说十八界法,使其
脱离火宅,而达涅盘寂静。颂曰﹕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
。
八、教理上安立之问题
一、明三科建立次第
五蕴建立次第,在于诸论,纷纭不一。今据本论颂曰﹕
随麤染品等,界别次第立。论释颂曰
288页
﹕色有对故,诸蕴中麤,是故先说﹔无色中麤,唯受行相,
是故先说﹔于后三中,想蕴最麤,是故先说﹔于后二中,行
蕴最麤,是故先说﹔于五蕴中,识蕴最细,故殿后说。此释
随麤所明五蕴次第,余当寻文,略而不录。至于处界建立次
第,在于人生身境次第,最易推而知之,亦不说也。
二、明别立受想二蕴
复次,受想于诸心所,别立二蕴者,盖吾人深着五欲,
皆由于受想所致。是故于诸心所法中别立二蕴也。颂曰﹕诤
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于诸心所法,受想别为蕴。论释颂
曰﹕诤根有二﹔谓着诸欲及着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
胜因。味受力故贪着诸欲,倒想力故贪着诸见。又生死法以
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着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由此二因
及后当说次第因故,应知别立受想为蕴云云。
三、色处法处立名之审定
色义云何﹖碍义是色义。若碍故名为色,则十二处中前
十处皆应是色蕴摄,应并名色,何缘唯于一种立色处名﹖盖
为差别相建立十处,不总为一,此色处名为眼等九处所简别
,虽标总称,而即别名。何故眼等九处不立通名﹖唯标色处
,须知十色中色处胜也。所以者何﹖色处是有对,色处是有
见故,又世间同说是色故。法义云何﹖轨持义是法义。若持
故名为法,应一切处皆并名。何缘唯于一种立法处名﹖为差
别余十一处立一法处名,非于一切十一处,虽标总称,亦即
别
289页
名。何故余十一处不立通名,唯标法处﹖须知法处摄增上法
,又统摄六十四法,故于一切处中别立法处。颂曰﹕为差别
最胜,摄多增上法,一名为法处。
四、归纳余义
总之,诸经论中,或曰戒蕴等五,或曰八万法蕴。此蕴
处界三,皆摄括而无遗。颂曰﹕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至于详细摄入,如法蕴足论之多
界品中广明,恐繁不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