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香满怀乐
前言
戒律是基本的道德规范,随著时代的发展,面对戒法有了不同的诠释与看法,而法义不彰,律典散失久矣。毗尼是因缘所生法,有其适应之局限与分派,故各部律、各家论述以阐佛意;但它也有普遍性,世尊制戒对治众生共通的烦恼习气,适应古今中外的任何人,不可以说它落伍、不适用、不契机了。
对此,本著从修学戒法者的角度来体会世尊制戒的本怀,透过实际止作二持的运作,并参考《瑜珈师地论》(声闻地)中的观点(大正30册,页402),在此也谈谈 些戒法观感,以正面的期许自己,庶几不忘修道本怀,与诸大德共勉焉。
壹、修道第一方,长养戒德香
《僧祇律》戒本云:“持戒净身口,摄心正意念,多闻生实智,斯由戒为本。”在经论律中,皆谈到以戒法作为我们修道的首要妙方。因为“戒”很显明的能调伏诸恶,息灭业非。所有成道的基础,都是从戒律下手,所以,经律论多方面赞叹他最胜。《毗尼母经》也提到为什么他最胜呢?因为众善得生,所以叫最胜。在《有部毗奈耶》也讲到律是法中王,是诸佛的导首。故佛陀制定:比丘五夏学戒,比丘尼六夏学戒,目的要截断以前在家时的垢染,来训练挺拔超群的僧格,完备僧团六和合的道风。有人会认为:这戒本学一、二年就差不多了,何以佛陀却规定要五、六年?因为主要戒法他不是常识,学习重点应该全心投入在生活上的“熏习”、“熏修”!要求的目标就是用戒法来涵养我们的生活、人格、心态,由粗心放逸,渐而能够心细正念,能够把粗浮的习惯、世俗的想法,慢慢转变成修道人的仪范。所以说,“戒”是修道第一个下手妙方。
一、戒律之名义
《有部律》说:“律”是法中王,三藏教经律论为何先赞叹“律”呢?如果以广博的角度来看,一切净心正念的学问皆是戒。一切的佛法无非都是要清净我们的身口,修正我们的意念,直达真境,如是岂非亦是戒?《毗奈耶经》云:“去非就真也。”譬如修观之时,若不如是想,就是邪念,若不依照这个轨范,则定功、慧观就会偏邪、非真,自性清净光明就无法显现,换句话说,即落入有漏之恶,故修观亦即修戒。欲立正见生智慧,必须增上修慧,也是“应当学”。所以,事实上三学是一体不可偏废的,只是在下手用功之处,由戒法引导成最有力量的摧化剂。吾人当对其名句意义先有正确的认识。
根本
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问:为什么世尊说尸罗是修道的第一根本?答:因为他能够建立、任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第一最胜快乐功德,能够令生、令证,好像大地,能建立任持一切药草、花卉、丛林令他生长。修学三十七道品如登高楼,以戒法为基柱,从如理的修正三业做起:此应学,此应做;此不应学,此不应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戒律,不能离过!尸罗也是一样,所以说他是根本。
庄严
尸罗亦名庄严。世间的戴耳环、指环、臂环、脚环之类,搽胭脂、穿金银珠宝花鬘、化妆等,亦云庄严具。但是,人终究会老的,朽老衰迈,齿落发白,到八、九十岁了,再怎么打扮还是老,青春难在。所以世间的庄严具是无常的,而且不是美妙的,会遭受到老病之苦、财货匮乏、亲戚丧亡等之损恼,如何能常保美妙如昔?只有用佛法的戒,能于一切时中庄严一切的人,把尘世烦恼的污垢去掉,令究竟离苦得乐。若有以戒为服者,皆为妙好,故名庄严具。
涂香
尸罗也名涂香,何以故?因为若接受了清净无作的妙善戒法,便能够遣除所受的恶戒,而得清凉。善用戒法,了知我们的心境是如何?当下对治。如同在最极炎热的时后,能即刻用旃檀龙脑香来除灭郁闷、蒸热,有如涂香,涂遍我们的身心,产生清凉,不再热恼。如此渐修,长养戒德,令个人的美德、清凉的道风、慈悲与庄严,传遍十方,利益一切众生,故名为涂香。
薰香
尸罗又说为薰香。在《瑜伽师地论》讲:具戒士夫补特伽罗,如果能遍诸方域,守戒清净,时常摄修身口意,去恶从善,三学增上,三藏通达。这样妙善称誉,名声普闻,就好像种种的根茎香能随风飘飏,遍诸方所,令人感到悦意芬馥,周流弥远,所以叫做薰香。
妙行
尸罗亦称妙行。我们看一个受了八关斋戒的人,例如末利夫人受了八关斋戒,不香花鬘化妆,而国王看到她更觉得清新脱俗,更是庄严。世间的化妆本是想要吸引他人、想令他人欢喜来亲近;但今弃舍,却用出世间的妙行来化妆,令身心净化,众生反而更会想亲近他,同样会感受到那种法喜。所以,戒本身就是一种妙善之法,能清净所修的善行,来世趋向于美妙快乐的天堂,乃至究竟可以得到第一安隐解脱的功德。依此看来,我们应反省,自己是否有薰涂之香令人欢喜想接近?令自庄严法喜,令他亦庄严法喜,而非身口带刺冷,冷漠无情,让人见了避之唯恐不及。如此持戒,反而未得解脱之乐,恐怕已非妙行矣!
律仪
尸罗也称做律仪。我们无始以来流转在生死苦海当中,就是因为对去恶就善之分别无法坚决果断,对贪嗔痴无法认识究竟,而迷倒至此。假设能坚决果断地用清净善法来长养我们的身心,相续不断,便一定有办法解脱自己的三毒。所以先从尸罗下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具有防护心来远离垢非,息灭恶的因缘,必得习气烦恼息除之相。此以远离垢非为体,成就“性善”轨范,所以尸罗也叫做律仪。
二、障败戒德
学戒是可喜可敬的,而藕益大师开示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第一、嗔恚:“横于自他,而生烦恼”。有时我们会生气,为何他要那样持戒?或者这样才对,硬要人家跟著我学等等。像这种互相的损恼,在刚开始学戒,尚未融通戒法意义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满之心生起。不管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好好的注意观照。在《阿含经》里面谈到,学道如渡河。有些人是没入泥水当中,尚未发心要修道;有些人是没入泥水当中,爬出来了,可是爬出来以后,又掉下去了;就好像开始要修道了,可是那长养心没有办法坚固,又起嗔恚、起贪慢、沉溺于往昔的烦恼心,即无法渡过此生死河,所以又掉下去了,所谓“犹人溺水,既出还没。”例如:个性易于情绪化,起嗔恼心,我们说“若持净戒念嗔恚,是人自毁破法利。”好像诸象,到了水中去洗澡,可是却还用泥土来涂身,这样就愈洗愈不干净了。倘若只持一个戒相,却处处分别人我是非,未能降伏心中的嗔恼,此非真持戒者,令他人看到我们学戒,也会退失信心,自己也没有办法持守圆满。所以,在这方面必需要注意,时常警惕,不可起嗔恚之心。
第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有些人学有所成,认为自己在戒定慧那一方面都高人一等,只有我懂,我是上座,你不学无知!由于轻忽他人,他人也不愿信受我们的言行。莫挟佛之戒令,武断谬论愚得妙行,应常学法要,常知不足,惭愧增上才是。
第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初学之人,一定要以戒为基,注意研究戒相,但是慢慢薰修久了以后,就要直攻定慧,要跟定慧配合起来。戒、初善,定、中善,慧、后善。三学是次第而学的,只有戒没有定慧,不是真戒,学戒相易成机械教条。历代大德,如宣祖、蕅祖、灵芝律师、弘一大师等,精通戒律也擅长天台、唯识、华严等经论。所以不可以懈怠不学,不然还是停留在初步。
以上三障,是藕益大师劝勉我们而开示的法语。
三、劝修
现今佛教界僧俗二众对戒律多存畏惧、陌生、枯燥、落伍、束缚之感,一般在学院学习到的倾向于知识性的,而非实践性的。佛法弘扬至中土以来,戒法不彰,戒缓乘急者多;出家众中,愿意接受戒法的薰修至少五、六年的也很少,多是敬而远之。道宣律祖也曾想:戒法听一遍就可以了,要修定去了,却被他师父训斥:“戒净定明,慧方有据。”结果听讲了二十次,成就一代祖师,著作了南山三大部,利益后代无数的后学。故以实际的研修经验来看,戒法的薰修需靠自己全心的投入、涵养,才能有所领会而得到身心的安乐,乃至修学定慧时,也比较得力,心思渐细密,而显出戒法的功效。
在《中阿含》里面讲到:假设比丘、比丘尼以戒德来做涂香,便能舍弃恶法,修习善法。以前我们很少会想到戒有那么大的力量,等到学了比丘、比丘尼戒以后,薰修久了,会发觉他真的是有力量。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定慧、经论才能对治烦恼,不是!事实上在下手处,深入涵养在戒法里面久的人,知道如何运用戒法在生活上、起心动念上,在面对事情时,用戒律往这境界一照,掉头就走了,根本不会又多费心思在葛藤上。因为戒法就是在教我们如何以心对境,去妄存真,所以观照境界时,就知道应该如何持守戒法,犹如将坚甲胄穿戴在身上,所以戒律是第一个要学的。有一些人犯了戒会痛哭流涕,后来才反省自己怎么当时失去了正念?如果真有学戒,纵然暂时失去正念,可是因为有戒法薰修的力量,当下就会远离了,境界就干扰不到我们。佛陀要比丘至少五夏学戒、比丘尼六夏,就好像我们淘冶金沙,一定先把粗的沙洗掉,再慢慢淘洗细的沙,才能得到纯金的沙。所以三学的次第也是这样子,一定要先对治粗的烦恼、粗恶律仪、粗恶习气,这些在戒法里面都会点出来,甚至所点出来的只是一个大纲,不是所有的戒法,只是让我们从这边去了知我有这个习气,应该要怎么去下手,如何把我们这五蕴身安住在法上,以法为身,以法长养慧命。所以呢,戒跟法是互相薰修,需要时常忆持增上的。这是我们修道的第一下手之处。
贰、定慧道资粮,正见去诸妄
持戒要坚固,一定要有定慧的资助。因为,粗的烦恼降伏了以后,细的烦恼如果不降伏,到最后一放逸或一退失信心时,会引起后面更深的烦恼。所以要时常在戒相当中学习怎么运作定慧。《瑜伽师地论》中云:“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大正30册,页402上栏)修定能令戒法的持守更加清净。第一个,好好摄修六根律仪,如《小止观》、《六妙门》、二十五方便,都是先这样摄修。其次,饮食知足量,这与定法有关。三、并且初夜、后夜(中夜,十点到二点可以休息),要精进修习觉寤瑜伽,莫散乱昏沉。第四、要正念、正知而住,这在修定中是很重要的要求。持守戒法的人,到最后也是会要求到正知而住。如菩萨戒中念念能出离、念念能利益众生、念念能持守清净戒,正知我现在心所缘的,是不是在我所修的法义当中?这样身口意皆能正知而住,自然能得到三昧、入正定,所以说戒法可会通定慧。故印光大师讲:“不被境转,就是真定。不被欲染,就是真戒。”
一、戒律仪
安住具戒
“谓如有一安住具戒,广说乃至受学学处。”(大正30册,页402上栏)五戒、八戒、具足戒,皆可称为律仪戒。我们对于所受的戒、所有的学处,都不要有所亏损。这一条戒是规定身业,就不亏身业;那一条戒是规定口业,就不亏口业。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安住于戒律中,有犯就应忏,以恢复清净。
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所有的戒都可以叫做别解脱律仪,受一条戒,得到一条解脱。若要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则需了知开遮持犯,否则无法防护,打坐时也坐不住。
轨则圆满
何谓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大正30册,页402中栏)随顺毗奈耶,于世出世间的威仪的要求,都没有逾越。“谓如有一于所应行,于如所行,即于此中如是而行。”戒法中没有规定到的,可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是这样要求,就要随顺,就要遵行,才“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如比丘戒法中没有规定不可抽烟,不可吸毒、嚼槟榔,所以比丘就可以抽烟、嚼槟榔吗?若做了,会受到世间法之诃责,即非律仪。又例如:僧团的共住规约,就要随顺,不为他人所诃责;对于社会上该有的法令准则,也不要违反,避免人家讥嫌等等。“种种善品加行,若于正法受持读诵;若于尊长修和敬业,参观承事;若于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转与欲;若于正法请问听受,翘勤无堕。”乃至儒家的人际关系、礼节轨则等等,也都要注意到,这样做才是对的。故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随顺世间、不越世间。戒律仪所包含的内容事实上是很广泛的。
所行圆满
有些威仪要避免人家讥嫌,例如:比丘有五种非所行处:唱令家、淫女家、酤酒家、国王家、旃荼罗羯耻那家(屠夫、下贱卑劣的一些人士,乃至一些恶劣的朋友、恶劣的环境。)比丘要远离这些恶境,避免受到染污而失去正念、正定。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以声闻法来看,律仪上有些微小罪(事实上菩萨戒法也是这样)易犯难持,但对微小的罪也要生大怖畏。何谓微小罪呢?杂碎戒、小小戒。此处(大正30册,页402下栏)定义:如果于诸行处现行毁犯,名为犯罪,既犯此罪后,只要用少功少力就能够忏悔清净的,叫做微小罪。例如需要对首、或责心、或几个人就可以忏罪的,或具足戒下三篇的罪相等等,都是微小罪。但是对这些不可以生出轻慢心,亦应生出大怖畏,“勿我以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大正30册,页402下栏)由于此微小的过失,而没有办法得到你所没有得到果位、或接触更深的法义、或证得涅槃的果位。举例来说:优婆鞠多尊者他可以让很多人证得阿罗汉果,可是其中有一个弟子很久都证不到,为什么呢?他就是喜欢吃好吃的,其他没有什么大毛病,结果此习染令他无法证果。优婆鞠多尊者就教导他,你每次吃饭把饭菜嚼一嚼后吐出来,然后再吃下去。这下子本来是很好吃的东西,还没吞下去就先吐出来,再看到都不想吃了。这时后他才领悟到贪著处是在这里,而生出厌离心,再依师所教,正念修观,于是证得阿罗汉果。
依此看来,什么是小小戒呢?我们应该要有一个观念:迦叶尊者那时候都没有办法决定什么是小小戒了,更何况是我们?那到底谁可决定呢?世尊的确曾明示“小小戒可以舍”这句话,那如何会通、如何解释?愚以为:不是那一个人说,或是只要僧团允许,那就可舍弃小小戒,不用持守。而是只要是能对治我们烦恼习气的,能制伏我们的过非者,纵然这只是微细戒,但对我们来说都是大大戒,都不可以舍。如:爱吃美食,不是大过失,可是对优婆鞠多尊者的弟子来说,是大过失,令他无法证果。佛陀没有讲何者为小小戒,我们就要深思,观照自己身心,再作决定。所以不可因小小戒而疏于持守,要见大怖畏。菩萨护持小小戒,如护持浮囊,不敢有稍微的毁破。甚至唯有佛陀持戒清净。
由于环境、个人的个性、好乐心的不同,在戒律的持守上,或者容许我现在只得到七十分、八十分的程度,但是不可一概而论,说全部无所谓皆可弃舍。在因地上用功,应不舍一法,我们要对一切佛法具有正知,纵然外在的环境无法让我持守,也应生惭愧心,或见大怖畏,并能够发露忏悔,让戒行清净。如此打坐、修观、念佛,自然的会更笃定。
受学学处
我们从戒师所受的戒,所得少分的学处体性,或从亲教师、轨范师处听到一些威仪、戒经等等,都应该自誓去学习。并且复于“恒言议者、同言议者、常交往者、有亲爱者”(大正30册,页403上栏),去向他请教,去向他修学法义,能够思维戒经的开遮持犯,思维所学经论等等的义理。而且半月半月应说戒,所听闻的皆要学。此处说明获得别别解脱的律仪之后,需时常熏修令生处转熟。有时我们犯了又忏,忏了又再犯,是因为不熟,但是心里都了了分明,到最后能善巧方便,能够无犯。纵然有犯、迷忘的时后,也能够如法的忏悔。而且能尊重亲教师,及尊重所学的学处,若文若义能无颠倒的受持,分明知道正义之所在。这样才能够成就圆满我们的的戒律仪。
戒律是很广博的,依此安止我们整个的身心,下面要谈到根律仪了,以奠定定慧之基。
二、根律仪
密护根门
有了戒律仪,再进一步要密护根门,防护我们的正念、常委正念,此为修定的前方便。 为何说戒法可以会通到禅定?因为学了戒,令六根慢慢寂静下来,善治过患,除伏诸罪,心慢慢会趋向于定。这时后,自然会想修定,但必需知道怎么修定。“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大正30册,页406中栏)用闻思修的力量:第一个获得正念,第二个防守正念。如以戒法去薰修:这境界不可以、这威仪不可以、这要忏、那要做;若用念佛的方法:念念不忘佛号,忆念观想佛的庄严,离此则妄,应摄心正念。如此日久功深,而得到增上力的时后,叫做获得正念。一遇到境界,或者一有妄念起来的时候,正念随之而起,不假思索,绝不犯戒、不忘记佛号、不忘记修观等等。获得正念以后,还要让这正念没有忘失,故不可以再放逸,要时常修学。例如:背过的经、背过的戒、或何时念佛后得到轻安或禅悦,这时你还要提起正念,时常温习,精进没有止息,正念没有消失,那这样就有力量,“能趣证故,能不失坏故。”所以习戒如此,修定亦如是,皆会强调正念的防护。
常委正念
正确的念头要“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大正30册,页406下栏) (1) 恒常要作,就是无间作。在密护根门以后修定、修观,或者是修学戒法安住于律仪的时候,应恒常无间地把法乐运转在身心。(2)委细作,即是殷重作。至诚的念念生死恳切、念念无常迅速,只要一念当中没有把握住,就唯恐败坏整个身心。故殷重、恳切的加行用功,一直增上。在要证果之前,都是用这种殷重作、至诚心,无间作以引发精进力,“由如是勤能势力,能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念防护意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大正30册,页406下栏)看到了好看的、可爱的就生贪染,不可爱的就生嗔恚,此时应防护:贪著这柔软细滑、可爱美好舒适,这是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做怪了。对治不令生出贪染。如果我对不可爱境生嗔恨,就容易起烦恼,正念会丧失。这根律仪事实上就是教我们正知正住,南传的修定方法,也就是由此著手。他们知道眼耳鼻舌身意要防护,所以动作都很慢。吃饭时候,知道那颗牙齿在咬;走路时候,知道脚提起来、放下,每一步骤的感觉是如何?能够观照到自己身受心法的变化,了了正知,防护根门。所以我们看修定的人,乃至念佛、参禅的人用功,精进的把整个根门全部系属在法上,防护不绝,就有办法成就了,要时常这样去修,才能够积聚正确的修道资粮。
三、立正见
修学戒法,并应配合经教定慧之闻思,由此而建立正知正见为首要,非局限于戒相之研究而已。在戒律中,事实上可得知很多正见。举例说明:每个人都希求快速的能有成就,爱好神通的加持。如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一次显现神通,因为有婆罗门说谁可以把这旃檀钵拿下来就供养他。很多阿罗汉听到这件事情,看到旗竿上高挂一个钵,看了看掉头就走,他们都有神通,但理都不理。那宾头卢尊者却很自豪,现神通把钵拿下来了,就被佛陀诃斥,即把他摈出南瞻部洲,罚他不准灭度。又如沓婆摩罗子被慈地比丘毁谤,他是圣者阿罗汉,被诬告时也没有发誓说:“我说的一定是真的,没骗人,不然我一定下地狱。”他不会这样说。若有人宣传强调道场或个人的感应,或其念佛、参禅、修密之法门最殊胜,或有人自认他才是“如来正法”,神通现量。发毒誓说自己传法正确,精通三藏,以神通异相来证明伟大不虚,或说相似佛法彰显其慈悲智慧。如何区分邪正?此时应先思维戒法的微细处,先用戒律的正见来简别邪正。反省一下:希求速成、希求神通感应,迎合此居心不正的人;或是希求法门高人一等,治病疗疾马上成就者即是善知识,此皆非正见,应详加拣择。欲亲近善知识,如何分辨呢?若所讲的言行不合乎戒法、经教,刻意编一套圆满自己法门的话,我们应该要先打个问号,不可贸然依循发誓证明,身心供养依止修行等等。倘若在戒法中薰习久了,慎思法义会培育出正知见,以使我们修行的方向不会有所差错。
叁、方便勤庄严,珠明现佛光
“学道有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至太平。”我们心里的定见是要增上戒定慧,以戒定慧摄修身口意、密护根门、严防六贼,要能正知而住、正念而住,恒常思惟法义。主人翁常常在,修福修慧,能出生决定之信心,依循佛陀的教诲来走,不随便打折扣、不随便师心忆度去掺杂。经是怎么讲?律是怎么讲?应有智依照著去做。纵然有一些义理没有办法融通时,也绝不轻易的挑剔毁谤。该修福的时候,我们便要发心欢喜去做,修福能生出智慧;该修慧的时候,便要精进细思,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如理思维,如理作意,时常引发自己的善心,乃至发出大悲菩提之心,去除卑劣垢染。
菩萨戒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要发大勇猛心护持这明珠,有尘垢污染时即应擦干净。在《宗镜录》中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本指念佛,广义说,这念头如果是合乎三学真义时,就相应于佛心,令自性的光明能显现出来,戒定慧都是如此。故对于应念及所学,当精勤地护持。半月半月诵戒,佛说未灭度,半月一来,汝等等同见佛。故以戒为师时,将戒法的法义呈现在我们心中,诵戒、学戒、忏悔等等,就如同见佛。念佛的目的,终究也是要见佛悟无生、要悟证法性;禅宗也是要见佛,要了悟本来的自性天真佛;密宗到最后也要生出佛慢,我就是佛,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成就以后,本心本尊佛心无二无别。显教也是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戒定慧都是增上、最殊胜的增上,目标都是令身口意念念显出佛心,应该如实摄修、如实来互相共勉,知道这条路是一定不会错的,一定是最有力量能够帮助我们的。有居士问:“什么是最好的修行方式?”若答持戒念佛!在《观经》中念佛人要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要修三福,非唯取这一法,舍弃另一法,而是本身在这一法当中应具圆满之戒定慧。例如:念佛中也有戒定慧;依戒摄修身口意,亦通定慧。显密各宗都是如此,乃至最后成就佛道,其理必然。
先止恶,后修善,好像染衣之人先除污垢,后再染色。除污垢就是要先止恶,止恶就要先学戒,才会知道什么是我缺失的地方。世尊在三学中,首先彰显戒;在谈到四不坏信的时后,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强调的是信戒。依戒可融通六度万行:不杀生、不偷盗,布施一切众生,即摄布施。能够坚忍持戒,坚固我们的身口意在轨范当中,不违背世尊的教法,摄忍辱。守戒不懈,即精进。一心持戒,身心寂然远离过失,愈审密进修定,自然定功会加深。持戒要分别开遮持犯,乃至从有戒而至无戒,不取不著,善亦不著,恶亦不留,这又归摄于般若智慧,于日常生活应当这样去持守。
声闻法当中,要求少欲知足,出离三毒的系缚;菩萨戒法要求我们行六度万行,利益一切众生,长养悲智涵养。不管是经律论,对于正见的了义抉择,配合禅定的如实运知,一切所有修学都是为了解脱烦恼、证悟涅槃实相而做的努力。一点一滴,把法义耕耘在心中,一步一印,刻镂在日常轨迹当中,这是学佛不共世间的地方。所以,世间人以文章盖世,以丰功伟业为荣誉,而佛法不共世间之处,在于修行人以身心做道场,以闻思法味做笔墨,以断惑证真为盖世文章,以不舍菩萨行愿为传世著作。有时候修行者是寂寞的,踽踽独行,秋峰孤丈,万仞峰头,好像千古浩瀚孤芳自赏。但是有良师益友、同参法侣、僧团和合等互勉,不负初心,不离方寸,都是我们同行的楷模典范。
故今日出家人的任务很多,不但要传承法要,且须效法古圣先贤为法忘躯的心胸,所以在教法上要看的远大了义,在胸襟上要看到震动山河、可歌可泣的圣贤高僧史迹,并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能追随古德懿行。现在接了这一棒,以后要交出另外一棒。不可以忘记、毁弃我们在佛前立下的誓愿。以戒、以法为我们的师长,常常如此薰修,常常觉得不足,常常怀著惭愧的心,具有惭愧心就会警惕、就会增上,知道我的习气染污,那边还要再修正,能做多少就算多少,时常这样观照心与境,密护我们的根门,到最后纯熟的时候,能观照妄心,渐渐能制伏不动。古德圣贤也是这样子,持戒心不动,专精不放逸,也没有邪命之心,如此才是真正地持清净戒。
戒法多著重谈论一些表法事相,虽然很多表法事相看起来是假的,但是必须假藉表相来达理,以理来会事;理须事方显功,事达理方不空。不偏不倚,静观生灭心境,乃至静观实相,如梦幻泡影、不生不灭。所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世尊大慈教诲初善、中善、后善,有罪能见到,见罪能够忏悔,这是最有智慧的。故灵芝律师云:染恶就增业,染善就增障。此无染之智就是般若,能够背尘合觉,除去系缚,便渐见道。即使此生无法断惑证果,但终究积福修慧,也是证果的因地助缘。
满怀对法的喜乐,不气馁地薰修,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涂香者亦复如是,但愿人人香光庄严,皆不虚此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