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蒋允焄扩建法华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卢嘉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浚南湖并建半月楼
  蒋允焄字为光,号金竹,贵州贵阳府贵筑县人,乾隆二年(西元一七三七)丁巳科二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0)任漳州府知府,二十八年八月移任台湾府知府。为官平易近民,因俗为政,富于建设。他鉴于人民祀神的庙宇,涵有崇德、报功的意义,所以提倡修建,引导培养忠信的情感,民风受他的教化,潜移于无形中。他自移住台郡以来,循例前往法华寺的前殿火神庙参拜,禳火于玄冥、回禄。以殿堂过于隘小简陋,为答神祇的庇护,经和台湾县知县陶绍景(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人,乾隆三年戊午科乡试解元,二十七年一月任台湾县知县,二十九年署淡水同知)参议重建火神庙,并经台湾海防同知徐德峻(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乾隆二年丁巳科进士。十六年十月任诸罗县知县,二十八年升任台湾海防同知,二十九年四月摄兼台湾县知县)的赞成。自二十九(甲申)年四月动工,到翌(三十,乙
  330
  酉)年二月竣工。同时将内殿法华寺亦加以扩建,成为郡治的名胜。修建的情形经蒋氏撰有“重建火神庙碑记”云:
  城南法华寺,旧梦蝶园址,郡名胜也。康熙四十七年,凤邑令宋公永清改前殿祀荧星火神。余惟南方之倾,地势之下,巽已之间,火星所属,见诸郭璞尔雅注。台宅嵎夷,下穷南纪,位界离明、次躔鹑尾,盖祀典不可缺者,而堂庑隘陋弗称,余自癸未(乾隆二十八年)量移兹郡,郁攸为灾,循例展谒,讨论旧典。思夫古者司爟、祭爟,季春出火、季秋纳火。火政之修,与土谷之神并重。春秋时四国灾,郑子产为民请命,使郊人除于国北,禳火于元冥、回禄。盖古者事神,即所以治民,幽明贯通一理;固不独燧人氏修火之利,范金合土功在后世,为所宜报已也。爰集匠民,廓而新之;经始于甲申(二十九年)四月,越明年乙酉(三十年)二月工竣,计费番镪若干两。法象庄严,詹牙高敞;即内殿浮屠焚修所为郡民胜,亦恢前绪,缭以垣墙、加以,俾改观焉。继自今崇祀有所、报享有时,妥灵揭虔,致其肸蚃,于以导迎善气,孚佑下民,气著昭明,民无坻伏,斯足答灵贶于无穷也已。是役也,参其议者台邑陶尹、赞其成者司马徐公,均有劳焉。既砻石,例得并书。
  蒋太守将火神庙及法华寺扩建后,看到寺前十数尺处低洼卑湿的土地,面积有数亩,左边即东边受蓬溪(按明郑时候因这条溪位置在承天府治的南边称做“南溪”,后来因沿溪绿竹成荫,称做“竹溪”。道光年间称
  331
  为“溪仔墘溪”;又因这条溪流经盐埕村落,所以亦称做“盐埕溪”,现在称做“日新溪”),右边即西边经新昌里盐埕蜿蜓入海。拟将低洼地加以浚深蓄水,如挖之不深就有水圩沙壅之虑,如挖之过深,又恐土岸单薄易于坍塌,都不是久远的打算,经蒋知府和僚属商议,亦未获到良策。那个时候有在台的一位姓虞的都尉,曾在山东任过河渠工,熟识蓄泄的工程,进言说:“浚湖的事不要过虑,凡是近水的土岸,容易溃决的,最好打小木桩,俾使地基坚固,后再培土。且台地有菻荼(或写作林投)树,蟠根最密;就环渠植种,并筑设水门以时启闭,就可以无忧崩溃了。”蒋氏首许,就专任他施工。虞尉上下郊原间,在夏天炎热的时候,亲巡督工,不辞劳瘁。自三十(乙酉)年三月动工,至五月。共三个月竣工,命名为“南湖”。北岸近寺前,南岸筑舞台,东西岸有看台、八卦亭、福德祠诸胜景。并设舆梁做为通往来的陡门、兼备蓄泄。每遇年节佳景,郡民老幼来游,蒋氏率僚属乘小艇饮咏于湖中,与民同乐。蒋氏曾撰有“新浚永康里南湖碑记”录供参考:
  台四面环海,号称水乡。然都邑以内,蹄涔淆互,欲求清渠数亩,足供泳游者阙焉。盖地滨海,沙碛浮松,流有所泄故也。城南法华寺前十数武,有地沮洳,广可数亩;左受蓬溪,接内山之流;右出大南门,迳新昌里蜿蜓入海。诸山环抱,林木参差,此天然邱壑也。且以水利言,近治田乏水源,壤地平衍,雨淋则溢,旱则涸,郡人疏泉引水,浚为畎浍,曰陂、曰圳,费常不赀。今因势利导,潴而为泽。旱则引有源之水,以供车戽,足以不
  332
  竭;涝则导右支流,决而泄之,以委输于海,亦不至溢,尤为利所当兴者。特土脉恶,沙流转徙。挖之不深,则水圩沙壅,淹为平源;挖之过深,则土岸单薄,易就坍塌,皆非所以计久远耳。予暨僚属议之,未得窍要。时台尉虞君好善,曾于山左任河渠工,谙蓄泄事;进而言曰:兹事非所宜虑。凡近水土岸,易溃决者,宜木桩,俾地基固,后乃培之。且台地有菻荼树,蟠根最密,今环渠植之,并砌水门,以时启闭,可无忧崩溃矣!予颔之。稔其足以任事也,专以任之。虞尉陟降郊原间,赤日炎蒸,躬巡鼛鼓,不辞劳瘁。自乙酉季春讫仲夏,合三阅月竣事。北岸迩寺前,南岸砌舞榭,南西岸有眺台、八卦亭、福德祠诸胜。并为舆梁,一以通往来陡门,二以备蓄泄。每岁时丽景,老幼熙皞,予率僚采浮小艇,觞咏其中,山光水色,恍然在目,与民乐之,忘其身之在海外也。吾闻昔之守土著,郑国有渠、苏公、白公有堤,皆以利赖一方,美谈千古;予虽不敢媲美,顾因自然之邱壑,又关农田水利若是,则予亦不惜钜费,而愿以牢落川原,略增胜筑于后来耳。抑是役也,荒度土功,虞尉之力为多;而康高、陈圭,悉心董事。既垄石,因并纪之一。
  按蒋氏在南湖堤畔所筑亭台,后人称做半月楼,依照连雅堂氏撰“台南古迹志”内,三十五“半月楼”记:
  半月楼在小南门外,广可十亩,即南湖也。左受蓬溪,以接内山之流;右出大南门,经新
  333
  昌里,蜿蜓入海。知府蒋允焄浚之,为旱潦蓄泄之资。又建半月楼其上,端午之日,召妙龄妓女,衣轻绡,持画浆,竞渡于此。水花一溅,脂肉毕呈,太守顾而乐之。合城男女遂队以观,极一时之盛。今楼已毁,池亦满淤,寒苇荒蛙,萧然满目,能不慨叹?
  连氏在右记所提到的南湖“端午”故事,在南市甚为流行,较蒋氏所记:“每岁时丽景,老幼熙皞。予率僚采,浮小艇,觞咏其中,山光水色,恍然在目,与民乐之,忘其身之在海外。”似有夸张之辞。以笔者所见,蒋氏所记系自叙,当然较为严肃,如经第三人来记述,便不相同。至于连氏所记亦无过份渲染,实际是依照章甫(字申友,号半崧,台湾县人,住居府治。嘉庆四年─西元一七九九年,距蒋氏浚南湖三十五年的岁贡)所著“半崧集”(八卷,二十一年经他的门人刊印行世,近经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二0一种重刊)的“法华寺怀”诗及序所记,那首诗、序记:
  法华寺怀古(古梦蝶园旧址,蒋金竹太守布山门景胜,凿池造龙舟,建半月楼观美人竞渡;今废矣)
  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蝶花空寻高土梦,龙归不斗美人装。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旧事风流何处问?月楼无语自凄凉!
  因章氏距蒋氏浚湖筑南阁的时候甚为接近,且半崧集的最后有一篇:“郡守蒋金竹太史游龙潭记”文。详记蒋太守游潭的情形,有谓:“贵阳太史蒋金竹,守闽漳,调台郡;......盖‘风流太守雅,不俗吏自安’。尝言人生如鸿指鹤迹,随处寄托。豪于兴建,官台尤多。公余之暇,
  334
  每乐于龙潭是游;古人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乎!......辛卯(乾隆三十六年)花月望,构山亭水阁;钓艇秋千,歌舞与民同乐,熙熙焉如登春台云。......太守管领物胜,袖山图之古,磨水镜之平,未之竟也。......顷月浸水心,画舫随流上下,歌声过云如奏钧天;仙吏宛在月中游也。已而村鸡报晓,好风送客;太守归矣,游者亦散。予以风流韵事,而笔之于书。”由以上章氏所记,系蒋太守于乾隆三十四年擢升台湾道,三十六年(辛卯西元一七七一)改任海防汀漳道的以前,即三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构建,“鲫鱼潭”,亦号为“东湖”,泛舟觞咏潭中,经更称为“龙潭”。这是依照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所立的“龙潭桥志碑”记:“......中产鲫鱼,里人名曰鲫鱼潭。厥后郡守蒋公偕镇道,泛舟觞咏其间,览其胜境,更为龙潭。......”按龙潭遗址在现台南市东边,毗邻台南县仁德乡嵌脚、一甲、太子庙、永康乡大湾、网寮一带,于道光年间,台江内海陆浮后,潭水不能由原来北向宣泄。后遭天灾改道南流,经车路墘的三爷宫溪流合二层行溪入海。因地势南边较低,排泄较易,再因潭底渐次淤浅,致整潭涸干,变成水田了。依照章氏所记“郡守蒋金竹太史游龙潭记”来看,很可能章氏亦为参与南湖盛会者之一,所以他的诗序当有所据。连氏半月楼古迹的介绍系依据章氏的诗序而来的,谅所记应无夸张之处。
  蒋太守莅任后对台湾的教育特为注重,认为清理士子的籍贯,可以将冒充籍贯来占台湾解额的;以及由内地来台的科场掮客等弊一一革除,经陈巡台满御史永泰(满洲正红旗人,曾任给事中,于二
  335
  十八年十月抵台,二十九年五月回京)及汉御史李宜青(江西宁都县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监察御史,至抵台及回京同永泰)承转奏,奉诏旨清理籍贯,从此台湾地方人才得以培养起来。蒋氏为培养人才,曾于三十年二月改建海东书院,经四个月于六月完工。他又认为读书的环境,最好得获湖山的助益,在郡城内虽有崇文书院,但位置杂在市肆中,买卖喧哗,和诵读的声音相间发,认为不是肃心专志读书的地方。他从教育环境著眼,以其新浚南湖畔林木参差,有岩可以登升,有溪可以游泳,有僧舍、佛寺可以游憩,有高台、阿阁可以登览,有佳木、名花可以赏玩。以在名胜的地方来建书院最为理想,就捐俸新建学舍数座于湖畔,另建讲堂于法华寺左畔南侧,命名为南湖书院。并撰“新建南湖书院碑记”,如次:
  读书宜得湖山之助。昔孙复之于泰山、李渤之于嵩麓,皆以境地超旷,展发才思,成就后学,效至远也。郡署东偏,学舍一区,前义学址,今额崇文书院;列槛数椽,杂阛阓中,市井嚣尘、与弦诵之声相间发,甚非所以一耳目而肃心志也。予自癸未,量移兹郡,即有志乎斯举。顾海外荒僻,川涂无秽,罕所惬心,阙然者久之。即抵任后二年,得南湖数亩,诸山回抱,林木参差,有岩足陟、有川足泳、有缁庐宝刹足游憩,有崇台阿阁足登览、有佳木繁花足挹玩;柳子原有云:“惟天钟秀,不限于遐裔。”斯足当之矣!夫古人胜迹名区,或托迹烟霞,或陶情丝竹,又或则乘风月、寄觞咏,如习家池修禊亭者,要皆游目
  336
  聘怀,极声色、娱心志焉止矣!是奚若陈诗书于座、发金石于室,使弟子诵习其中,天光云影,将日与嘤鸣友声相触发也?且台郡山川秀结,地负海涵,风气日上。曩以崇文斋舍湫隘,士之肄业其中者,无以展拓性灵,而日就固陋。今得名胜之区,于气运日新之年,藏修游息,其成就又复何如耶?爰捐廉俸,廓而新之;而吴诚、许居、王赏实踊跃趋事。傍湖构学舍数座,别建讲堂于法华寺左畔,随方位置,不缀续也。盖为学者,时教育正业,退息有居学。两者交得其所,所谓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也。抑尝有疑焉;昔以夷裔荒服,周王之马迹不到,谢公之屐齿不及;今忽得此,于川原牢落之余,庸讵非海隅日出,天之将兴文教,特使予会逢其适耶?然则予虽陟巘降原,勤劳卒事,即不能媲美前贤,是亦予心所大快也。爰于其蒇事为文以纪之。
  法华寺经蒋知府的扩建后继浚南湖,建半月楼,又设南湖书院成为当时台湾的名胜区。惜因书院成立不久,位在郊僻,每位掌教都身体欠安,无人愿就,经废并于崇文书院。这依照“续修台湾县志”卷一胜迹记:
  南湖书院:在小南门外。乾隆三十年郡守蒋允焄以崇文书院狭且近市,复建书院于此辟斋舍,设讲堂于法华寺之左,即旧梦蝶园处也。其地有湖山林木之胜。后以院长居此者多弗康,遂废。
  337
  南湖胜景到嘉庆初已如章甫诗序,所云,业均荒废,亭阁大都塌陷。南湖成为放生池,所以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经台澎兵备道洪毓琛(字润堂,山东济南府清源人,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进士,咸丰四年任台湾海防同知,后升台湾府知府,同治元年升汉黄德道,甫卸府篆就遇著彰化戴湖春变乱,三月经奏调为台澎道,经急筹防守,到十二月已积劳成疾,变乱未平,于二年六月卒于任所)出示申禁。现那块禁碑尚嵌入法华寺北边外墙壁,碑文为:“钦命按察使衔台澎兵备道加提督学政洪示:寺前池内,鳞介放生,严禁住持,附近军民,不许捕捉,永远遵行,如敢故违,立拏重惩。同治贰年口年口日泐石。”南湖到了日据台时,如连雅堂氏半月楼古迹所介绍,早已淤浅,寒苇荒蛙,萧然满目。但湖中的湖水尚且如镜倒影。迄光复时南湖已完全淤填成田地,现为法华寺僧耕种的地方,原湖附近已民房密建,南湖及半月楼的遗迹均无遗存,只有供诗人骚客吟咏凭吊而已。至于南湖书院建在法华寺南侧的讲堂,现充该寺的功德堂。蒋氏在知府任内建设特多,扩建法华寺外,修风神庙、龙神庙、药王庙、水仙宫、小妈祖宫(即镇北方天后庙)、武庙官厅、大天后宫官厅、超峰寺、岳帝庙钟鼓楼、海东书院、南湖书院、万寿宫、半月楼、鸿指园、斐亭、澄台、禔室十三胜、德安桥、塭岸桥及建设龙潭等,其中对法华寺的扩建为胜景区最为致力,三十四年擢升台湾道,三十六年改任海防汀漳道,四十年迁任按察使,台、漳的人民,都勒“去思碑”来纪念他,并且将公共建设的事迹,衍化为蒋公子的故事,现南市尚盛为流传。可见蒋氏的遗泽留在台南的特多,而以法华寺最为著。
  338
  二、昙花与闲散石虎墓
  谈起法华寺,就要附带谈昙花。这是因为第五任的台湾海防同知孙元衡(字湘南,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由贡生授四川汉州知州。康熙四十年升补台湾海防同知,四十八年秩满升山东东昌府知府),在台所著“赤嵌集”四卷,有咏昙花诗及注如次:
  昙花(叶丛生如带,阔五寸许,傍生方筵著花,高五尺许,花色纯紫,在法华寺僧家,言是西方小本)
  一丛优钵昙花好,移得西天小本来。日色烟光浮紫气,凌空谁为筑瑶台!
  法华寺左新构草堂落成: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香飘古寺昙花见(寺有昙花一丛),秋到闲园蝶梦醒(寺本梦蝶园旧址)。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应删惠竹添斜槛,收取冈山百丈青。
  法华寺的昙花,在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0)陈文达纂,最早的“台湾县志”卷一土产、花之属亦有记:
  昙花:质则非木,叶绿末锐,花吐于茎,一朵数十蕊,有红白二色,夏开,佛寺多种之者。
  又照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第二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字玉圃,号笃齐,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康熙四十八
  339
  年己丑科进士,六十年初设台湾巡察御史,就膺命,雍正元年任满,奉谕旨留任一年)所著“台海使槎录”卷三赤嵌笔谈、物产记:
  昙花,一枝数十蕊,一蕊长七、八寸,花六出,外紫内白,颇似莲香。亦有白色者,摘置几案间,经时略不捐坏由花蕊仍然开放,是一异种;僧家言是西方小本。
  再照巡台汉御史张湄(字鹭州,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曲词垣改御史,于乾隆六年四月任巡台御史,留任一年)所著“瀛壖百咏”记:
  昙花:夏开
  采自猊床象座前,紫云一片映青莲;优昙不是人间种,色相应归忉利天。
  复照巡台满御史六十七(字居鲁,满洲镶红旗人,户科给事中,乾隆九年三月任巡台御史,留任二年,十一年卸任)所著“台海采风图考”记:
  昙花:即优钵罗花,草本,种出西域。有紫、白二种,青叶丛生,或一年数花,或数年不花,悬茎包裹,壮若荷蕊,中攒十八朵,每一日开一朵,梵刹多植之,取十八罗汉之义也。范浣浦待御有诗云:“一茎数蕊尽丛生,粉晕檀心画不成,静态雪花堪比洁(其花六出),幽香莲叶与同清(香似莲)。已蠲秾艳消尘劫,应散诸天入梵声,传是西方来小种,净因我亦未忘情。” 
  340
  又照凤山县学教谕朱仕玠(字壁丰,福建邵武府,建宁县,由拔贡,任德化县教谕,于乾隆二十八年六月转任凤山县学教谕。二十九年八月以丁内艰去任。后经擢任内黄县知县)在台所著的“小琉球漫志”有咏昙花诗及注记:
  昙花:六出,色纯紫,高五尺许。府治法华寺有数本,僧云种来西方。
  衍就波提十万偈,偶拈花笑脱言诠。法华寺里刚留种,来自牟尼忉利天。
  由以上诸书所记昙花系本岛独有的花名,和内地一般所称的名称稍有出入,依照“中国植物图鉴”昙华科的昙华所记:
  昙华,Canna indica 茎高六尺余,叶大呈椭圆形,有多数斜平形的支脉。夏秋间,叶间抽生花茎,茎顶开花,排列成大圆锥状花序;花盖六片,红色,雄蕊变成花瓣状,其中有一片有药,花柱也呈花瓣状,子房下位,花后结蒴果。种子圆形,成熟时呈暗色,颇坚硬。多年生草本。亚洲东部原产,栽培于庭园间供观赏用。又有一种,叶狭而花瓣小,为西洋种,称做荷兰昙华 Canna Patens Rosc。
  依所记及附图来看,所介绍的花,是指现在台湾所称的“莲招”花,亦写做“兰招”。而前记各书所称即台湾的昙花,依照“中国植物图鉴”所记及附图来看,似系属石蒜科的“文殊兰”较为合当。依照“文殊兰”记:
  文殊兰 Crinun asiatic um 茎大、多肉质,高达三尺许。叶阔大,革质而滑泽,鲜绿色,
  341
  数枚丛生,反卷而下垂。夏季,叶腋出肉质的花茎,茎端著生十余花,白色,有芳香,排列成伞形花序,花盖六片,雄蕊六枚,子房下位。果实圆形,种子颇大。多年生草本,生于暖地的海边。
  由以上所记文殊兰和台湾所称昙花相似。而台湾所称昙花,系指紫色即红色的。至白色则另称,叫做隐水蕉。这是依照连雅堂氏著「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卉之属记:
  昙花:种出西域,有红、白二种。白者,台人称为隐水蕉。
  至俗称“昙花一现”的昙花,是指优昙钵花,亦作乌昙跋罗、优昙波罗等,又略称优昙。“法华经”方便品记:“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及“玄应音义”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并不是“中国植物图鉴”所称的“在台湾称做莲招”的昙华,亦不是台湾所称的昙花。优昙华是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种平滑,一种粗糙,都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传称三千年开花一次,值佛出世始开,法华经记:“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以现在称为不世出之物,叫做“昙花一现”。至现在台湾称做琼花,因午夜开花一瞬则谢,致被大众音会“昙花一现”而称昙花,亦称优昙钵花。这种花依照“台湾植物目录”仙人掌科记为“琼花:别称月下美人,学名(Epiphyllum Oxpetalum Haw.),浆质多年生
  342
  植物,茎肉质扁平形,有瘤状突起,丛生针刺,花白色或淡黄色,呈漏斗形,筒部长裂片线形,有芬芳,甚美丽。输入种,原产墨西哥,用途:观赏。”综合所记,法华寺内的昙花,是本省独称的昙花,不是法华经上所说的优昙钵花,亦不是现在俗称的琼花──一般附会的优昙花。而这种昙花是专指紫色亦即红色种的独特名称,至开白色花的则称做隐水蕉,是法华寺的一种名花。
  至闲散石虎墓,系因法华寺附近一带自明郑以来,都为原住民埋葬坟墓的地方,自朱一贵变乱后,台湾府治建木栅围城以后,在城外都是坟墓地。至日据时西边建师范学校,北边建第一公学校(即现在台南师专附小),南边至民国初期经清冢,附近一带现已民房密建。台湾沦日以前,法华寺北边,即现在的台南师专附小校园原丛冢中,有一坟墓碑记:“闲散石虎之墓”,经名进士许南英发现,记在他的“窥园留草”丁亥(光绪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台湾沦日前二年),有咏“闲散石虎”诗并序如次:
  台南南城外,有法华寺,即明末李正青梦蝶园故址也。其北畔一古墓,题曰“闲散石虎之墓”。考志乘,台湾流寓并无其名,意亦正青之派亚欤?正青先生名茂春。
  梦蝶园边一坏土,残碑班驳勒“石虎”。墓中虎骨化灰尘,头衔独以“闲散”取。不知年代何许人,是清、是明难判剖。台湾自鼎革而还,郑氏开荒为初祖。其时亦有济时贤,文武衣冠难仆数:王、辜、卢、沈、张、郁、俞(王忠孝、辜朝荐、卢若腾、沈佺期、沈光文、张士、
  343
  张灏、张瀛、郁永河、俞荔,此十人皆台湾流寓),刺桐花下诗坛聚。正青先生别一流,好佛自作“蝶园主”。之数人者我俱知,理乱不闻谢簪组。呼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再!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
  后经连雅堂氏在所著“剑花室诗集”城南杂诗,有“吊闲散石虎之墓”七绝,诗云:
  信是周余靡孑遗,凄凉人世海之涯。葬身幸有一坏土,闲散头衔石虎碑。
  后来石虎墓于民国五年扩建台南第一公学校(即现师专附小)时,将遭掘毁,经移葬法华寺内。经连氏咏诗一首,题为“法华寺畔有闲散石虎之墓,余以为明之遗民也;将遭毁掘乃移葬梦蝶园中。为文祭之复系一诗。”诗云:
  草长鹃啼事渺茫,残山剩水更悲伤。姓名未入遗民传,碑碣空留古寺旁。梦蝶客归园月冷,骑鲸人去海波荒。南无树下优昙畔,寸土犹能发异香。(园中有南无十数株,又有优钵昙花,则葬于此)
  连氏于民国六年(丁巳,日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正月复撰有“祭闲散石虎文”,载于“台湾诗荟”第五园,兹录于左:
  维丁巳春正月乙巳,台南连横,谨以芬芳之茗,黄菊之英,祭于闲散石虎之灵。曰:鸣乎
  344
  !天地冥冥,人生撄撄,劳神损性,铄虑销形,而君乃以闲散名。君之生也,其为有明;君之卒也,其为有清;而君之甲子乃不萌。君之主也,其为延平;君之友也,其为正青,而君之行谊略可衡。君不为疆场之将帅,不为廓庙之公卿;然尘外,放浪形骸,而为草野之书生。则君胡不左挟琴,右击筑,以歌以哭于燕京?否则挂一瓢,携一杖,西登太华,南下洞庭,北绝居庸,东舍蓬瀛,亦可匿迹而逃名;而君乃忍弃故国之躬耕,投荒海上,身世伶仃,以敖游于东都之野,承天之埛,则君必有万不得已之苦情。当是时,中原板荡,遍地膻腥,民彝耗斁,大道莫行。媚骨者反颜事寇,抗志者系累戮刑,天昏地晦,百鬼狰狞,风悲雨泣,黎庶吞声!与其为亡国之贱隶,何如依海上之田横?与其化蕙荃为萧艾,何如采芳洲之杜蘅?而君乃污泥不滓,抬璞守贞矣。鸣乎!梦蝶之园未废,半月之水犹澄,昙花吐紫,蕉叶抽青,左回右抱,郁郁佳城;则此地也,亦足以妥君之精灵。乃为招曰:灵之来兮,山之陉;灵之去兮,帝之庭。归兮!归兮!汝无形!
  连氏又于“台湾诗荟”第三号载有“闲散石虎墓记”录列如次:
  石虎不知何许人?以闲散号。墓在法华寺北,荒草茀焉。大正丙辰(民国五年)冬十月二日,台南第一公学校扩其基,将毁而弃之。连横曰:“噫,是明之遗民也!胡可毁?”命工移碣,葬于寺之后园面北立,绿荫帱焉。既竣,携酒以祭,并为文记之:当满人之猾夏也
  345
  ,民彝荡尽,若坠深渊;而我延平郡王独申大义于天下,开辟东都,以存明朔,一时忠愤之士,奉冠裳而渡鹿耳者,盖八百余人。史文零落,遗献无闻,乃今所知者,竟不获十一;然而卢、辜、王、李诸子;则余所遵为逸民,而配祀延平者也。法华寺为梦蝶故址,石虎生平,必与正青为友;没而葬诸园畔。或明朔既亡,而后封之,故不志其年号。然其为人,必有怀贞抱璞,孤芳独赏,而不愿以文显也。论语志逸民,而冠以伯夷、叔齐。孔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汉司马迁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孔子而名益显。闾巷之士,趋舍有时,遁世而无闻者,何可胜数?余故留其芳躅,钦其隐德,以附于卢、辜诸子之列,后之君子或有所凭吊焉。
  闲散石虎墓碑于“台湾诗荟”第十四号,经苏菱槎撰载“闲山石虎墓碣辨”一文有云:
  闲散石虎者,不详何许人,距法华寺北数武而近,有墓碣焉。盖风日之所凌炙、寒怜衰草之所侵蚀,而樵童牧竖之所嬉游而蹂踏者,不知几何年月于兹矣!苏子曰:彼何人哉!胡为而至于斯耶?诚以其人不自甘于闲散,而当世悠悠,漫以闲散置之;岂特不自甘于闲散,而并不料其死于闲散也?不然,天下之人伙矣!闲散者固多,晦于闲者几何,何为乎生以闲散为号耶?鸣乎!吾知之矣!彼石虎者,岂非故李将军之伦耶!夫石虎者,灞陵之片石,而故李将军没羽之区也。将军盖尝树功于边陲矣,特以数奇不偶,侘傺无
  346
  聊,郁郁以闲散自晦,彼石虎者,岂其伦耶!吾闻明社既屋,海内驿骚。甲申以还,中外之将相大臣或窜,或亡,或殉节以死,或倡义不屈而亦死;而拥重兵于江北四大镇者,其三且稽颡屈膝,负弩矢为清师前驱。吾意同时必有废籍宿将如故李将军其人者,进既无蜉蝣蚁子之援,退又无衡门泌水之栖,六合茫茫,惟海东尺土尚足偷安视息,稍延旦夕之生,遂乃匿迹埋名,杂处于佣夫竖保者之列,郁郁以闲散自晦。而彼佣夫竖保者,且不知其匿埋名也,则群然以闲散呼之;彼且默默受之。于是其姓其名,遂长此不传于世矣!昔者,周既定鼎,凡遗黎之在洛者,概著以“殷顽”之目;“书”所传“多士”、“大话”诸篇是也。不然,天下之人伙矣,胡为乎生以闲散为名,而死且以闲散为号也!或曰:法华寺者,故孝廉李茂春之梦蝶园也,彼石虎当时或与茂春有肝鬲之交,而同抱其流离之痛也。鸣乎!理或然欤!
  现在“闲散石虎之墓碑”立于法华寺纳骨塔前供人凭吊,特加以记述于此,以免失传。
  三、法华寺的沿革
  法华寺系明季遗老李茂春筑草庐潜修的地方,经咨议参军陈永华,号其庐舍曰“梦蝶处”,并经撰“梦蝶园记”。茂春逝世后,康熙二十二年(永历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八三)七月台湾隶清,经
  347
  僧人募资将草庐易以陶瓦,供奉准提佛(六观音之一,六观音是分配六道,济度人的准提观音,具三目十八臂,主人世间,破众生的惑业,凡消灾、延命、求子,所祈求)称做准提庵。经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将庵后的荒埔约二甲余拨充香灯。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0八)凤山县知县宋永清增建前殿以祀火神,将庵殿加以修建,并加建钟鼓楼,两旁构列禅室,改称为法华寺。复经宋知县置港西里大湖庄园一所为香灯。不久遭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的地震,佛堂坍塌,廊庑倾颓,由主持僧伯夫等节俭口粮,蓄积十数年的盈余,逐渐修葺,未再向外捐募,于乾隆八年(西元一七四三)修竣,经台湾道刘良璧撰碑记嘉许。二十九年四月经台湾府知府蒋允焄捐廉重建火神庙,同时全寺加以扩建,至翌(三十)年二月完成。再将寺前底洼卑湿地浚湖称做“南湖”,在湖畔筑舞榭、眺台、八卦亭、福德祠等,添增诸胜景,后人称诸亭榭为半月楼,端午节竞渡于寺前南湖,盛极一时。又在湖畔构建学舍,在寺的南畔建讲堂,称作南湖学院,因是,法华寺成为郡治的名胜地区。其后屡有修建,迨至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台湾道周懋奇(安徽徽州府绩溪县人,由学习主事,于同治十一年七月任,至十一月卸任,光绪三年六月再任)倡议重修,于十二年竣工,经台湾道夏献伦(号筱涛,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由例贡受知于左宗棠,于同治十二年二月任台湾道)书“梦蝶遗踪”匾,现已无存。这是依照连雅堂氏著「雅言”第一四七条记:“梦蝶园在台南小南门外,......,少时余游其地,有‘梦蝶遗踪’之匾,为台湾兵备道新建夏献伦所书;今亡,而园亦日废矣!追思胜流,宁不感叹!”后以年久失修甚为荒
  348
  凉,又经蔡绮卿资倡修并撰楹联稿,拟悬诸佛殿,但尚未完工,蔡绮卿于光绪十八年(壬辰西元一八九二)灭度。其后联稿散失存,于二十年(甲午台湾沦日前一年)春天蔡蔚侯托谢翥翔撰联二对,请许南英书悬于后殿法堂,两联现亦无存。依照“台湾名胜旧迹志”所记及民初法华寺后殿法堂所悬两联校正,录供参考。
  读全部法华经,色相皆空,佛是恭最上乘,合与吾儒称大士;醒半生蝴蝶梦,利名俱瞻。我若退一步想,当来此吊高人。允伯许南英书
  忉利辟梵天,问咎日龙华,犹现空王慧性;斯寺荒落数十年,每有议修者,广莫散人蔡绮卿农部捐金倡修,并拟撰楹帖悬诸佛殿,修理未竣,而散人竟以壬辰羽化,其联稿散佚无存。甲午
  婆娑开倡地,亿当年蝶梦,重来处士诗魂。
  春祭蔚侯比部属谢翥翔上舍,作此二联以献,亦以了散人未了之愿也。光绪二十年甲午清明日允伯许南英书并识。
  至民国初善慧师主持,募缘重修,中央前殿为四天王殿,中殿为三宝殿,后殿为法堂,北边为武圣庙,祀关帝。南边为南极殿,祀火神。当时经南社社长赵云石议就梦蝶园改为南社诗庵,这是依照连雅堂的“剑花室诗集”城南杂诗有题:“赵云石社长议就梦蝶园改建南社诗庵”。诗云
  349
  :云石山上是我师,怜才欲筑一庵诗;网罗文献吾徒责,玉敦珠槃看小儿。
  民国十四年(日大正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由董事辛西淮、张江攀、石秀芳等倡修后殿法堂,于十五年二月镌立“法华寺修筑法堂碑记”一方。十九年(日昭和五年,西元一九三0)善慧师赴南洋,由其师弟监院善昌师继承住持。善昌师少年(民国七年)的时候,曾赴福州鼓山涌泉寺,拜景峰师剃度皈依。回台后协助他的师兄善慧,因德高望重,生徒甚多。民国二十八年(日昭和十四年,西元一九三九)经王汝祯夫妇、辛西准、吴森玉、洪松等,倡建纳骨塔于寺北庭园,施工二年于三十一年四月落成。将近完工的时候,适遇梦蝶园主李茂春的坟墓被划入扩台南飞机场的范围内,于四月廿五日经拾遗骨进于纳骨塔内,并泐碑立于塔前。三十四年抗日战争末期三宝殿、四天王殿、南极殿(即火神庙)同时遭盟机炸毁。光复后由善昌捐募,于四十三年动土,先修三宝殿及南极殿,至四十四年(乙未)经陈树根、陈伯阳、吴海淡、蔡丽蓉等倡修四天王殿,前后历四年,于四十六年(丁酉)完工,四十八年(己亥)十月上旬落成。经雕“法华寺天王殿重建记”木匾一方,并由台南市佛教支会颜兴等献木联一对,此联系颜兴氏亲撰并书,原联如次:
  法宇更新,一杵钟声回梦蝶!华严妙应,半空云影散天花。
  己亥岁小阳月上浣台南佛教支会颜兴(以下姓名省略)同敬献
  至:“法华寺天王殿重建记”并录如下:
  350
  夫兴隆圣教,非庄严殿宇无以壮其观瞻。而十方善信亦从遂其观想哉。本禅寺历史悠久,虽几经沧桑犹屹然,鲁殿灵光,允为古都胜迹。惟四天王殿遭乙酉兵变,与三宝、南极两殿,同被炸毁。光复后老衲为恢宏旧业,呼吁十方,广结善缘,经各界发心捐集巨额净金,得以先建大雄宝殿,金碧辉煌,美仑美奂。而四天王殿犹付厥如,乃于中华民国乙未夏得陈树根、陈伯阳、吴海淡、蔡丽蓉诸居士之经始,乃诸善信之发心,与钱六印氏之匡勷,得力经之营之。至丁酉八月历四星霜,而厥功告成,富丽堂皇,庄严佛净土。值兹落成称庆,为永志各界绅商、居士、檀越、善信,无量功德于不朽,是为记。法华寺住持释善昌谨识。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己亥阳月吉旦。
  法华寺虽遭战火大部被毁,因善昌师(现年八十三岁),又于五十三年重建武圣庙,逐渐恢复旧观,依然成为南市的游览胜地。
  四、集录有关诗词
  李茂春的梦蝶园,经改建为准提庵,后于兴建火神庙同时改称为法华寺。复经蒋允焄扩建后加浚南湖,并建半月楼,成为郡治名胜区。且寺中的“昙花”以及寺旁的“闲山石虎墓”诸胜迹,均为骚人墨客莅临凭吊之所,所以留有吟咏甚多,谨就笔者搜集部份,录供读者参考。至前各
  351
  章已载部份不再重列,并因搜集时间过于仓促,难免集一漏万,尚请鉴谅!
  一、台湾县志
  蝶园朝雨
  乡晨趋野寺,泉籁共幽清;法雨敲仙呗,疏烟湿磬声。虫吟物外想,蝶梦幻中生;顿觉无尘碍,道心处处明。
  梦蝶园怀李正青先生(园即先生栖遁处,今改名法华)二首明经 陈宗达
  梦蝶人何在?空余此地名;只今芳草绿,千载有余清。
  辞荣趋散地,不谓隐慈云;梦思随今古,山僧独闭门。
  法华寺(即梦蝶园)明经 曾源昌
  路转幽篁里,逶迤匝浅苔;莿桐将合抱,香檨未成胎。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离德昭金殿(前殿祀火神匾曰离德昭明),禅心悟劫灰;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宋澄庵明府,结茅草校射,扁曰息机,盖射毕;停处也)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残蕊风轻剪,寒炉火欲煤,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谁展挥毫手(鼓山游僧摹藏空两字绝佳),同倾瀹茗坏;犹迟辞丈室,相顾两无猜。
  前题 茂才 王名标
  352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何处寻梦蝶(旧名梦蝶园)?还来问法华;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
  前题 王之科 温陵人
  爱此泉林好,来游李氏园;沿溪花覆地,绕迳竹成垣。蝶梦空今古,经声几寂喧;酒阑酣索句,绝胜入桃源。
  法华寺 茂才 黄元弼
  旧时书舍几经迁,翠柏修篁引客怜;人去蜨回浑是梦(寺旧名梦蜨园),僧归花落已多年。茶厨不认避烟鹤,竹径犹存映月川,一片红尘何处洗,南华此日有新篇。
  二、重修台湾府志
  梦蝶园(李茂春构茅亭以居名梦蝶园,今改为法华寺)巡台御史 六十七
  竟成禅室新迦叶,无复名园旧主人;漫说当年迷蝶梦,而今谁是独醒身?
  三、重修台湾县志
  梦蝶园 巡台御史 张湄 钱塘人
  疏林一碧漾清渠,物外然水竹居;指点昔年寻梦处,秋风蝴蝶自蘧蘧。
  353
  四、赤崁集
  周济庵招同张尔介重集梦蝶草亭 海防同知 孙元衡
  桄榔围古寺,故境野僧迷;绕槛寒流细,排云碧简齐。尘清花弄色,市远马闲啼;曾作书中画,山僧问旧题。(初集草亭时,有“芟竹添槛”之句,宋澄庵心善其语,为开生面)
  五、小琉球漫志
  梦蝶园 凤山县教谕 朱仕玠
  梦蝶园:龙溪李茂春,明季乡荐,窜居永康里,题所居室曰“梦蝶园”,在府治社稷坛南;日诵佛经自娱,人称李菩萨云。 
  高士心栖不二门,兴亡坐阅似晨昏。坛南数亩闲花竹,道是当年梦蝶园。
  六、半崧集简编
  梦蝶园怀古(李茂春先生航海筑园于城南外,号梦蝶园)二首 岁贡生 章甫 申友
  蝶梦芳心处士知,春风归去几多时,游人记得当年事,半月楼前一酒旗。
  物化虚空万象悬,蘧蘧栩栩散云烟;满园都是华胥界,何处香魂觅醉眼? 
  七、陶村诗集
  春日重游法华寺(法华寺在台南)二首 彰化举人 陈肇兴 伯康
  354
  城南风日大清妍,半醉扶寻陌上细;十里梨云吹不断,酒旗红出绿杨烟。
  鸟鹊飞飞过寺门,数声钟磬又黄昏;茶烟禅榻都零落,谁识当年梦蝶园?
  八、台阳杂兴(三十首中第十五首) 马清枢 子翊
  岩穴会栖宋客星(土番有宋时零丁洋之败遁亡至此者,见沈文开杂记),胜朝事势等零丁;骑鲸人去天难问(郑延平攻台湾时,红夷望见一人骑鲸从鹿耳门入),梦蝶园荒酒易醒(明举人李茂春隐处)。满树花开三友白(番茉莉一名三友花之),孤坟草为五青;哀蝉似诉王孙恨,暮雨萧萧不忍听。(明宁靖王术桂浮海依郑氏,王师克台,王殉国难,五妃从焉)
  九、选赠和斋诗集
  法华寺怀古 陈廷圭 锡卿
  招提古迹蝶园中,物化都从佛化空;池水何缘含旧绿,岸枫犹自落残红。茫茫湖海寰中客,栩栩江山梦里翁;吾辈寻春谈往事,昙花坐对冷帘栊。
  十、后苏龛合集
  台湾杂感和王蔀畇孝廉韵,胡铁华太守同作(七首中第二首)进士 施澐舫 士洁
  吠尧无复肆狂尨,伏莽朱、林馘献双(朱贵一、林爽文两次倡乱);草泽间谈鏖战地,榕阴小制读书窗(“海庚书院”古榕一株,额曰“榕坛”)布衣梦蝶人何处(明遗老李茂春有园曰“梦蝶园”)?石
  355
  鼓游龙气未降(宋朱文公登石鼓山,占地脉曰:“龙渡东海,五百年后海外当有百万人之郡邑”);信有山川妙钟毓,至今五马说奔江(成功高祖葬处,形家号为“五马奔江”)。
  和哭庵“续寓台咏怀”韵(六首中之第三首)同 人
  天阍欲叩黯神伤,痛饮离骚吊楚湘。谁料征蛮铜柱马,终输梦蝶添园庄。景阳门内人延敌,函谷关前客遁荒。旧鬼烦冤新鬼哭,故应六月惨飞霜。
  吊沈斯庵遗老(二首中之第二首) 同 人
  罡风谪坠“草鸡”窠(郑氏入台时有“草鸡”之谶),“绝命”天球唤奈何(宁靖王字天球,有“绝命词”);胜国衣冠前太仆(官明太仆少卿),荒山“草木”老头陀(入山为僧,著有“草木杂记”)。骑鲸霸业空凭吊(有人梦郑氏骑大鲸入鹿耳门),“梦蝶”游踪亦刹那(遗老李正青题所居亭曰“梦蝶”)。剩有龙宫方术在,仙人岛上活人多(平日好施医药)!
  十一、窥园留草
  梦蝶园怀李茂春先生 进士 许南英 蕴白
  李先生,龙溪人;明末进士。避乱,隐于台湾。
  喃喃口诵“波罗蜜”,遁迹东来毗舍耶。名士晚年多好佛,古梅无主自开花。荒园蝶梦犹留址,瘴海龙潜未有家。二百余年香火地,孤松苍郁有栖鸦。
  356
  己亥春感兴(十首中第四首) 同 人
  琴歌酒赋竹溪西,香火情缘证菩提。旧址依稀蝴蝶梦,荒祠寥落杜鹃啼。咏觞胜会春风歇,贞节孤坟宿草迷。万壑松堂僧在否,何人再读壁间题?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韵(八首中第三首) 同 人
  故园梦蝶记遗踪,只与南城隔一重。孤岛今非畿内地,瀛洲古是海中峰。人间小劫魂无鹤,地下埋冤种有龙。儿女不知兴废事,山歌野哭尽情浓!
  十二、台湾诗乘
  台湾竹枝词(四首中之第一、三两首) 李如员 友胥
  法华寺对竹溪庵,野色晴空一抹蓝。多少踏青人去后,五墓道日三三。
  蝶梦园荒野菊开,轻鞋踏遍碎苍苔。登高都向南关去。帽插山花暮始回。
  梦蝶园 台湾道 唐维卿 景崧
  劫运何山毕凤阳,朱家一梦醒蒙庄。孝廉涕泪园林冷,经卷生涯海国荒。残粉近邻子墓,化身犹傍法王堂。谁从穷岛寻仙蜕,赤嵌城南吊佛场。
  梦蝶园 台澎道 唐赞袤 韡之
  残碑鬼物护山河,中有高人隐薛萝。化蝶寻秋香入梦,感时花溅泪痕多。
  357
  梦蝶园 胡殿鹏 南溟
  参车幕府老逋臣,梦蝶园中草自春。云月孤高天以外,蕨薇长秀海之滨。余生有恨辽东帽,一旅难兴洛邑民。零落瘦梅留傲骨,夕阳凭吊几诗人。
  十三、台阳诗话
  梦蝶园 进士 邱逢甲 仙根
  二百年前老道人,曾从此地托闲身。草鸡已叹雄图改,花蝶犹寻旧院春。心事自同黄檗苦,遗民犹见白衣新。如何栗主无人祀,有客伤心荐藻苹。
  十四、剑花室诗集
  访梦蝶园故址(城南杂诗之一) 连 横 雅堂
  乘槎何处访桃源,揽古来寻梦蝶园。春梦已醒胡蝶化,先生归去佛无言。
  半月楼 同人
  骑秋风雨暗城南,禊事重修酒正酣;半月楼空歌舞歇,乱蛙衰草满寒潭。
  十五、无闷草堂诗存
  法华寺 林朝崧 痴仙
  破寺无僧住,我来寻断碑;荒园蝶影少,古树鸟声悲。大梦前人觉,禅宗此日衰;如闻龙
  358
  象泣,雨漏坏龛帷。
  半月楼 同 人
  半月池边半月楼,画船箫鼓忆前游;风流太守今谁继?水浅蓬莱又几秋。
  梦蝶园 同 人
  坏瓦颓垣夕照昏,偶随蝴蝶过荒园;东风草绿城南路,剪纸难招处士魂。
  十六、台湾名胜迹志
  法华寺 王甘霖
  浩劫茫茫二百年,兴亡无限感凄然;悲观古寺莓苔绿,慨叹荒亭蔓草鲜。蝶梦依稀秋日夜,钟声隐隐夕阳天;风流太守归何处?修竹千竿任鸟眠。
  十七、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
  题延平王祠壁诗(八首中第四首) 蔡玉屏 国琳
  天意从难一旅兴,鲲鯓无复海波腾;参军梦蝶名园在,也有诗人杜少陵。
  过半月楼故址 禀生 赵钟麒 云石
  当年歌管幻楼台,谁吊苍凉访古来;一片欢场坠残月,更休清浅话蓬莱。
  过法华寺吊李茂春 谢溪秋
  359
  待得追春去,城南处士村;法华惟有寺,梦蝶杳无园。蘧栩人何在?凄凉月是魂;百年能几见,凭吊到山门。
  半月楼 二首 同 人
  风流云散委荒烟,剩水残山总可怜;今日楼头残半月,美人何处斗龙船。
  当年不见佳公子,此地空余月半楼。明月重来人已杳,暮天归雁不胜秋。
  十八、台南市志稿文教志
  李茂春 厦门 林景仁 小眉
  渡江人物首王裴,末路逃禅百念灰。不信卿真图作佛,却怜天竟枉生才。秋风梦蝶遗庐渺,斜日新昌坠碣衰。绝妙参军黄绢句,深下酒杯一低徊。
  过半月楼故址 台南 杨宜绿 天健
  一楼曾耸水之隈,过客徘徊剩劫灰。蛱蝶不飞春梦冷,池头孤负月重来。
  过法华寺吊李茂春 台南 谢国文 醒庐
  策蹇城南外,凄然劫后尘;鸦啼萧寺晚,蝶恋故园春。遗迹传明士,残碑说郑民;至今凭吊者,不见梦中人。
  过半月楼故址 台南 王芷香 忏侬
  360
  缺圆何处辨歌台,剩有红羊劫后灰。花月几随流水逝,也同蝶梦唤难回。
  法华寺雅集送杨宜绿、谢星楼二君东渡 同 人
  李郭同舟仙侣偕,长征琴剑喜相携;唤回蝶梦醒犹未,唱罢骊歌意转迷。秋水芦花千里远,夕阳云树一帆低。知君别竟想思处,应在蓬莱向岛西。
  过半月楼址 台南 洪坤益 铁涛
  阅尽沧桑杰阁摧,采莲不见美人来。当时惟有一钩月,来照池头旧劫灰。
  过半月楼故址 台南 许子文 紫雯
  法华寺外水池隈,半月高楼付劫灰;闻说当年歌舞地,月明无复玉人来。
  法华寺雅集送宜绿、星楼二君东渡分得虞韵 卢辒山
  家园郁郁岂堪居,去雁云天影不孤。万里吟程欣橐笔,十年雄略快悬弧。洛中各土机云重,海上仙舟李、郭娱。独是离情无限感,垂垂烟柳满皇都。
  十九、忘忧洞天诗集
  过半月池 吴萱草 穆堂
  半月池边半月楼,眼前兴废使人愁;风流太守今何在?楼外茫茫水自流。
  二十台湾咏史诗
  361
  李茂春 林述三
  字正青,龙溪人,隆武二年举孝廉,性恬淡,善属文,时往来厦门,与诸名士游,永历十八年,从郑经东渡,卜居永康里,筑草庐曰梦蝶园,咨议参军陈永华为文记之。手植梅竹,日诵佛经自娱,人称李菩萨,卒葬新昌里。
  家国沦亡一旧民,海天片坏寄吟身;园荒梦蝶成孤客,魂吊啼鹃共怆神。有粟绝胜称义士,无芝不愧稳商人;先生倘作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
  二十一、闷红小草
  过法华寺(梦蝶园故址,有半月亭) 嘉义 赖惠川 闷红老人
  孤寺疏钟劫灰余,那堪今昔感欷歔;寒蛩吊月亭何在?瘦蝶栖烟梦已非。世外袈裟存逸史,天涯金粉黯斜晖;沧桑欲问长生佛,赢得拈花一笑微。
  二十二、荻洲吟草
  游梦蝶园(园在台南小南门外,为明李茂春孝廉所建。春字正青,龙溪人,避乱来依郑氏,手植花柳,日诵佛经,时人呼为李菩萨,后改为法华寺)  嘉义 林缉熙 荻洲
  废苑秋风野草黄,槐安一梦几沧桑;心伤北郭余王气(北园为郑氏所筑,养母处,即今开元寺),悟彻南华作道场。诗槛春归人柳瘦,禅关月冷佛昙香;(府志园中有昙花一树,为正青手植)我来
  362
  凭吊空回首,无限江山近夕阳。
  五十六年植树节后一日完稿于废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