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炉的始祖──博山炉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学务长 见探法师
中台巡礼时,当大众倘佯在庄严神圣的殿堂中,如果细心注意,将会发现在法身佛、五方佛、观音殿、地藏殿的佛像底座及金顶六度壁画之中,有一位力士顶著香炉的图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叫做“博山炉”,但却很少人知道它的源流究竟为何,而刻在佛像的底座上又代表什么含义?这就必须从香炉最早的演变开始说起。
香炉的起源与演变
“香炉”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已有烧炭取暖及烹煮物品的容器,称为“铜炉”;“炉”字,其义为盛火之器,最早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的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炉炭,凡劳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当中的“炉炭”即为铜炉。“香”则为室内薰香之用,燃香之器名为“薰炉”。当时所燃的香都是香气不浓的“蕙草”,薰炉的材质也多为陶制的豆形炉,所以在当时这些所使用的“炉”,还不能称之为香炉。
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考证:“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唯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并没有焚香及拈香之举,所以一直都没有所谓的香炉出现,汉朝以后所使用的香炉,其型制是参照古时祭祀所用的礼器逐渐演变而来。
直至西汉时期,东南亚及西域一带的香料才开始输入中国,这些香料不但贵重,而且多为树脂类香料,须置于其他燃料上薰烧,不像茅香等草本植物,干燥后本身就是可燃物。因而薰炉的形制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期的豆形薰炉炉身较浅,炉盖较平。为了薰烧树脂类香料,炉身要作得深些,以便在炉下部放置炭火。为了防止炭火太旺,炉身下部的进气孔缩成很窄的缝隙,同时将炉盖增高,轮廓多呈圆锥形,其上再饰以山峦等雕饰,这就是中国香炉的始祖──博山炉。
“博山炉之得名与意涵
“博”乃广大、众多之意;“博山炉”一名之由来,乃据秦汉时的传说:“东方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三座仙山即为“博山”之意。博山炉的设计,是由山峦层层交叠,炉盖高而尖,上面镂雕峰峦、云气,象征“三座仙山”的意境,并于炉盖上再刻划人物及异禽珍兽,由于工艺及造型绝妙,所以在汉朝时代只有皇室贵胄才有条件使用。香炉的设计很特别,炉盖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并不像一般的炉,香烟是直接向上,其出烟孔是利用山势的层层交叠,多开在曲折隐蔽之处,平视时不见其孔隙,薰烟之时烟会环绕在香炉盖的周围,形成像山岚的形状,之后再袅袅上升,如同仙境的感觉;而炉下托盘则象征著仙山周围的海水。汉代的博山炉虽是焚香之器,但主要的用途大多是用来取暖、薰衣物,解秽洁净空气之用。
博山炉底下有一个人以头或手顶著香炉,这是因为在汉朝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时,当时正盛行著神仙方士的思想,人们希望和天能够有所连系,故刻划一个羽人的形、以头承炉为代表的图案,意思是藉炉中的香烟作为与天之间的媒介。古时的天子在郊祭或宗庙祭祀之时,也会佩带一种帽子,名叫“通天冠”,而通天冠的额头部位有金博山──以黄金制成山岳形状的片状饰物,乃是仿照“博山炉”的样式所做,其作用是企求与神仙相通的一种心理。
“博山炉”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随著佛教的传扬与兴盛,逐渐转变为佛教礼佛的供养物,从当时的佛教造像及石窟中均可见到力士捧炉或双狮蹲踞与博山炉的造型,便可得知。至此以后,博山炉的样式便一直沿袭下来,或作为薰炉的样式之一,或取其山形作为炉盖。因博山炉在汉朝时期乃皇宫贵族所用之物,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把博山炉刻在佛像上,也代表著对佛一种“尊重供养”的涵义。如就造像艺术的角度观之,把佛、菩萨、声闻、缘觉、力士、狮子、博山炉、飞天、缨络、宝幡、须弥座……等组合在一起,整体的造像不啻一座具体而微妙的庄严佛殿。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