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源流与教下会通——钱伊庵《妙心别传》选讲
《禅的源流与教下会通》
【钱伊庵(?~1837)深入禅学,辑有《宗范》二卷。书中括引古德参禅方法,为清代禅学名作。妙心别传分十章。一禅源 二彻参 三调习 四入圣 五利人 六显喻 七机用 八纲宗 九示辩 十贯教。】
禅源
先讲禅的源流。
因为我们中国整个的佛法以禅为根本、以禅为正法眼,那么,讲禅的源流,实际上就是指禅的传承。所以说,我们学禅、修禅、体悟禅的正脉,应该是从源流上去体会开始的。那么,《传灯录》开始有七佛的偈子,七佛的偈子当中,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传,在释迦牟尼佛的传里面,略略地采集了许多经中的公案,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公案。那么,从释迦牟尼佛的公案之后,其实这些公案就是指向摩尼宝珠如来藏心的。接下来是要列二十八代的祖师授受的因缘,那么,这就是禅宗的这个传承的源流。
灯录始七佛偈。本师传。则略采诸经公案。次列二十八祖授受因缘。溯述源流。体裁应尔。今则不遑遍叙。
“七佛偈”、“释迦牟尼佛”、“二十八代祖师”,一代一代的授受因缘,就溯述的源流,这个体裁过程就是这样的。那么,这些内容,现在就不需要一点点去讲它了,《五灯会元》、《指月录》里面都有。那么,我们现在要讲的禅源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就是
独指佛生不二。别传妙心为禅源。
指的是佛和众生不二的这个体性、是教外别传的妙心,作为禅的源流——禅源。而这个妙心就是本心、就是如来藏的体性、就是真如、也就是大圆满的体性,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唯一的是佛祖的这个源流。
此宗旨。竖义于达摩。
那么,这个宗旨,他竖来讲,“竖”就是直起来来讲,竖义于达摩。从达摩到中国来,
流衍于诸祖。
就是他流衍、流布在许多的祖师的悟证之中。
观初祖接可祖梁武杨炫之诸人。
那么,我们观察达摩初祖接二祖惠可的时候,以及梁武帝、杨炫的诸人,这是《达摩传》里有讲到的。
均以言句显示。
什么叫言句显示?就是给他讲清楚,这就是本性。把他的枝末、枝脉、把他的分别之见化掉。
乃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
那么,达摩祖师都以文句显示,为什么又称之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呢?
良以学人滞于经教。
“良以”,的确是因为学人他是停滞於经教之中。
卒未能印合妙心。
他不能够立即印合自己妙心当中,以经教的语言证入自己的心,使自心马上和我们的本性相应。
立地成佛。
故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
故乘时而来。提唱顿宗。
乘这个时节因缘,离开、撇开经教、撇开文字,直接给你讲、直接印证你、指点你。这就是所谓的时节因缘来提倡这个“顿宗”,顿悟之宗、顿悟成佛的宗旨。
斯禅之源也。
这就是禅宗的源流。他没有次第、不以经论、不用观想,直接悟入自心的。
妙心者何。
下面就讲了,既然禅宗提倡是妙心,他的传承就是传这个妙心,那么,这个妙心是什么呢?
蠢动含灵。
就是一切动物、念有灵性的一切。
皆有佛性。
都有佛性,这点要明白。
而无始沉沦苦海者。
而无始以来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
不悟此心当体是佛。
没有悟到这个心的当体就是佛,于是
背觉合尘。
违背了觉性光明,合入了尘劳烦恼。所以说
故全圆觉而成无明。
全部的圆觉之性而成为无明之性,在《圆觉经》里就讲这个道理了,随顺无明,成了颠倒的情爱执着。所以说
迷而不返。
迷惑在六道轮回当中、无明的业行当中,不能返归我们觉性的清净的本来面目。
然虽万劫轮回。而不动之天真佛性。从无迁变。
但是,虽然是万劫的轮回,而不动的天真佛性,从来没有变化过,他依旧是如此的。
别记载初祖只教可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所以《别记》里面记载着初祖指教惠可祖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句话就是指禅宗达摩祖师的这种契入本性的方法。就是说,外面把所有的缘都息下来,不要攀缘,内心也不要动、不要起念头,内心无喘,不要动。心就是非常的清净,安定、安住在像墙壁一样不动。那么,这样子的话,你去回照,就可以入道,见到本来的面目,这句就是和大圆满一样的口诀。
二祖种种说心性道理。
二祖见到达摩的时候,他以前学过很多的教理、大乘佛法。那么,对达摩祖师讲种种的心性道理。意思说,我已经很明白、很懂道理。
祖总遮其非。
那么,达摩祖师总是否定他,说他,你不对,这些道理都没有用,讲得不对。
不为说无念心体。
不对他讲无念的心体,因为讲了以后反而不好,要他证到以后再给他印证,不给他讲无念的心体。那么,
可祖忽曰。我已息诸缘。
我缘已息了、没有缘了。没有缘,意思是,我没有分别念了、没有攀缘心了。那么,这个时候,
祖曰。莫不成断灭否。
达摩祖师就问他:是不是断灭了,没有知觉,无记啊?
可曰。不成断灭。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
惠可祖师说,我没有断灭,又了了常知,但是说不到他,“言之不可及”。
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
这个时候祖师就印证他了,此是诸佛所传的心体。好,和大圆满不是一样么?就是诸佛所传的心体,你证悟到了,就是这样。
盖息缘。则外境相空。
因为息缘,那么,外境的相空。这是不共的规律,我们讲法的时候都要这样体会的,只要你歇下了缘,外境的相就空了。
无喘。则内寻伺绝。
内的寻伺,“寻”是粗的念头,“伺”是跟上来的细的分别。“绝”就停止了,那么
如墙壁。则心行处灭。
没有动,墙壁不动,心行处就没有了。
言不及。则言语道断。
说不到他,就言语道断啊。这个时候,
了知而无念。则寂照同时。
这句话就是印证了,这个时候了了常知。但是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念。这是什么?这就是心体。“则寂照同时”,这个时候寂照就是同时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寂照同时、就是佛性的体、也就是佛的境界。那么,这个时候会体现出什么样呢?就是
心境不二。
心和境是不二的,没有能取所取、没有对立。
迷悟不二。
迷和悟是不二的,没有迷的情,也没有悟的心,连开悟的执着心也没有,是不二的。
生佛不二。
众生他的体就是佛,而佛体现在众生世界里面,无所不在、无所不具,也就是这个寂照不二的觉性,他是遍一切处的。
其恰好处。
如果你悟到了,非常彻底,连悟的痕迹都没有、连不二的痕迹都没有,那么,就是恰好处了。这个时候
心亦不可得。
这个就叫扫痕迹了,大圆满也是这样的。悟了以后要扫掉这些痕迹。
妙亦不可得。
觉得:啊呀,我的觉性这么妙啊,佛法这么妙。妙也不可得。
连不二两字。亦不可得。
看,扫得干净吧,连“不二”两个字也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
连不可得也不可得,这个是什么?
非心非不心。
不是心,也不是不是心。
非妙非不妙。
不是妙,也不是不妙,那么,这个时候
放尿屙矢。嬉笑怒骂。莫非妙心体现。
大小便、嬉笑怒骂,无非是妙心体现,你还要什么是非对错,这些都是妙心体现,就是这里。这就是真正的证悟到了。所以说
今姑立以妙心之名。
现在暂且的立这个名称,实际上妙心也不可得,刚才讲到了。但是,为了说明清楚、说明禅的源流、禅的传承是什么,暂时立一个假名叫妙心。
而为达摩禅宗之源也。
曾作为达摩祖师禅宗的源流。
下面就要进一步了。
既然你知道这个妙心之体是我们的佛性根本、就是佛的根本。那么,
须知安心者安此。
就应该知道安心者,安什么?就安在这里。
究心者究此。
究心都究什么?体究他。究什么?就体究这个妙心啊。
悟心者悟此。
悟心者,悟什么?就悟了这个。
调心者调此。
调心者,调什么?就是调这个,使这个不落习气妄想。
入圣者入此。
入圣者,入什么?就是入全部证入了这个地方、全体显现了这个地方,就是入圣。那么
利人者利此。
利人者,利什么?就是让入明白这个、让人开悟、让人把妄想化掉、见到这个,就是利他了。
乃至诸祖之显。喻机用纲宗示辩。
“显”,明显说这个道理,用种种比喻来说。“机和用”,“机”就是当机而显现的这种微妙的作用,使人明白的、脱落的。还有纲宗建立,比如,曹洞宗的五位君臣。“示辩”,就是说,辩别那些差别的言句和道理,这里面的叉路等等。
并圆顿诸经论。
圆顿的所有的经论。
皆不离此心别有所指也。
当时我悟入的时候、明白的时候,就是看一切佛经都是这个道理,知道佛从此都是从这里讲出来,又是回到这里来。指点众生完全是以这个为根本的,除这个法以外,没有另一个法。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有很多的方便的讲法。
在初祖证心之楞伽经。
所以,在初祖达摩的时候,他的证心,就是印证我们的心,就是《楞伽经》来印证的。
则谓之自觉境界。自觉圣智。
“自觉境界”就是透明体,心念、无念当中的透明。“自觉圣智”就是了了常知,明明朗朗,就是自觉圣智。
自觉。则灵光独耀。
自觉的时候,灵光独耀,明明朗朗。
迥脱根尘。
根尘脱落,没有能所对立。
常寂而照。
这个时候,“常寂”、无念就是常寂,“而照”,就是明朗。
故名为自觉智。
就是自觉智慧。
常照而寂。故名为自觉境。
“常照而寂”,没有念头、没有分别,就是寂、就是自觉的境界。自觉圣智、自觉圣境、圆满体现,就是佛,圆明自在。
其余如来藏。自心现。不生不灭真识。均可一一消归。
都是这个,没有两个东西。
故初祖引证心宗。
初祖达摩引证以心为宗,无言之言。
可祖凡说法竟。每曰。此经四传后。变成名相。悲哉。
慧可祖师凡说法竟,每一次都说,这部《楞伽经》四传之后变成了名相,“悲哉”叹息。大家是研究名相。
马祖引楞伽云。
“道一”马祖,引《楞伽经》说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无门是禅宗的法门。
三界惟心一法之所印。
三界唯心,都是一法之所印的。
初祖旁出之慧满师。常赍楞伽以为心要。
初祖旁出之慧满师。常常带着《楞伽经》做为自己修行的心要。
如说而行。极知悟心之后。必须消识功熏。
就是说,他“极知”,他非常明白,悟心之后,“必须消识功熏”,必须把妄识这种习气要消干净、种子要消干净。有这么一个过程。不是一悟你就圆满了,悟只悟了体、悟了理体,这事用之功还没有究竟圆满。
乃今之禅客。
但是,现在学禅的人。
微特不依经说而行。
他们偏偏不依照《楞伽经》所说的而修行。
且不知楞伽所说为何语。
而且不知道《楞伽经》所说的是什么话。
亦不知初祖何以独引此经以证心。
为什么引这部经为证心。
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可叹也。
放在那里也不去看他、也不去议论他、去对照他。所以说“可叹”,非常的可叹。
只缘此经辞义古奥。
因为这部经的辞义很古奥。
数传后几致绝响。
没有人研究、没有人能看得懂了。
三祖信心铭中。标此妙心为玄旨。
标这个妙心作为玄妙之旨。
真如法界等名以显之。
以真如法界等等名称来显示他。
四祖则令人念摩诃般若。
就念摩诃般若,就智慧观照。
五祖则兼令人诵金刚般若经。六祖闻客诵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遂得开了。
那么,到了六祖,这传承一代代下来。“六祖闻客诵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遂得开了。”这个时候就开悟了,就是初悟。所以有的人说,六祖大师到这个时候就彻悟了。不是,所以说,下面讲了
五祖复征其初悟。
就征问他初悟,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他,所以
祖言下大彻。
到后来才言下大彻。
启曰。
就对五祖讲,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他这时候就讲了,一切的万法不离自性。法尔显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说,我想不到,自性是本自清净的;我想不到,自性是本来没有生灭的;我想不到,自性是原来本自具足的,不是修来的;我想不到,这个本性是本来没有动摇的;我想不到,自性能生万法。
迨后开堂说法。
“迨后”,等到后来,开堂说法。
第一会便演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曰此须心行。
就是心里面要行道。
不在口念。口念心行。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口里念,心里不行,那么,心口就不相应。本性是佛,离开本性以外,没有另外的佛。
摩诃是大。心量大如空。无有边畔方圆大小青黄嗔喜是非善恶。
那么,什么是摩诃呢?“摩诃是大”,这个“大”是指心量,心量广大如虚空,没有边、没有畔、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等等,也没有嗔、也没有喜、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这个就是那封信里面讲的、大圆满信里面讲的,你的心有没有善恶、是不是有大小?等等。就是一样的,我们的心就是这样。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本来这样。
然莫著空。
但是,千万不要着空。
有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即著无记空。
就是执着无记空了。
此一辈人。不可与语。
这一辈人啊,“不可与语”,不要给他说话,说了也没有用。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依正万像。性空亦如是。
他说,世界的虚空,能够含有“依正万象”,依报、正报,万象。性空也是这样。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含有万法”,这句话很重要。就是法尔的含有天地万物,是大。
万法在诸人性中。
一切万法都在我们的性当中。
若一切善恶。尽不取不舍。
如果说,你做到一切善恶都不取不舍,“不取不舍”就是能所二空。
亦不染著。
本性不染污,这些讲的都是大圆满。
心如虚空。故曰摩诃。
就是摩诃。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
就是大智啊,自然智慧。
便知一切。
应用便知一切,就是大用现前啊。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
去来自由。
心体无滞。
我们的心体没有滞碍,没有被世界的善恶来去、一切万法所障碍。
即是一切般若智。
就是一切般若智慧啊。
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
不从外面入。
名为真性自用。
这叫真性自用,这就是道之用。
一真一切真。
一真的时候,一切万法都是真性的显现。
口虽说空。不修此行。似人妄称国王。终不可得。
口虽说空,如果不修此行,就像穷人妄称为国王,他终究是不可得的,不可能成为国王。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般若者”,什么叫般若?我们汉地的话,唐言就叫智慧也。
一切时处。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口说般若。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了了常知的智慧心就是。
若作如是解。
如果能这样的理解、体会,
即名般若智。波罗密。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名此岸。
“波罗密”,“唐言”就是汉地的话,叫到彼岸。那么,“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果你解义,明白了这个智慧,通达了智慧就是离开了生灭。如果执着境界的话,那么,生灭就起来了。那么,生灭就起来了,就叫此岸。
离境无生灭。名彼岸。
离开境界的执着,心没有生灭,就是彼岸啊。哪里有另一个涅槃的彼岸呢?没有。
悟此法者。
悟到这样法的人。
即般若法。
就是般若法。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和佛一样。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
“最尊”最尊贵,“最上”最无上,最第一。
无住无往亦无来。
他没有住、没有往、也没有来。
三世诸佛从中出。
都从这里出。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以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
悟到这个法的人,“无念”没有妄念,分别念没有。“无忆”忆想过去,没有执着,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来观照。
这都是根本的地方。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
就见性成佛啊。
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般若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经中赞叹。莫能具说。
“莫能具说”,无法一下子说清楚。
此法门为最上乘大智上根人说。
这个法门是对最上乘的、有大智慧的上根人说的。
须知本性。自有般若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还要常常地观照,尘劳烦恼常常的是不能染污,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
不住内,不住外。
去来自由。能除执心。
能够除掉执着心。
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更无差别。
那么,你的体会与般若的经更没有差别。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
但是,如果你不悟本性,就是佛变成了众生了。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一念悟的时候,众生就是佛。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所以说,为什么你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呢?他说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便悟。顿见本性。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各自观心见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直示正路。
自己要悟不到,去找大善知识去,要请他直示正路。
若起正真观照。一刹那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
这个佛地是理体的佛地、本性的佛地,还要消识功熏,才能圆满。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
你看,内外明彻。
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本来没有烦恼啊。
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者。是为无念。
这个“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是指见到一切法,心不污染,叫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你看,大用现前,用即遍一切处,又不着一切处。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我们的觉知可以出六门,可以在法界中用啊。
于六尘无染。
没有染污。
来去自由。
不会被束缚住。
通用无滞。
通用没有停滞。
即是般若三昧。
就是三昧了。
自在解脱。
也就是自在解脱。
名无念行。若百不思。
如果一切念头压着不起:哎,我空了,我入定了,怎么样,
常令念绝。
常常使念头压下来、断绝。
即是法缚边见。
即是法的束缚“法缚”,“边见”,也就是边见了。
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得此顿法。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
注意了,得到这个法以后,终身不退的人,一定会证到圣位,就是成就。
然须传授。不得匿其正法。
但是,得到正法的人,一定要传授下来,不可以藏匿起来不传,不可以这样,一定要传下来。
是知摩诃般若。便是初祖的传妙心。
因此知道,摩诃般若是“初祖的传妙心”,的的而传这个妙心。
且知六祖所受五祖心印。尽在此篇发挥。
刚才这一篇,都是已经发挥了,因为就是五祖的心印。
罄尽无遗。
没有一点遗漏。
苟能细心体会。
假使能够细心地去体会,那么
则摩诃般若一句。即是绝好话头。
这句话就是绝好的话头。
悟后熏修精密。便是绝好调习功夫。
悟后还要熏修精密,便是绝好的调习气的功夫。
又何必另觅话头。
不要再去找话头了。
别起炉灶耶。
就不需要。
然此总在行人之便宜矣。
但是,你要这样也可以,你要起话头也可以。
又六祖最后开示。提唱般若经中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这叫二三昧,他说
若悟一切处不住相。
注意,如果悟到一切处,不住于相。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
于他的相中,不产生憎爱取舍。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
对我有没有利益、会成功、会失败啊?,好事遇到不要高兴,坏事遇到不要懊丧。
安闲恬静。
要做到安闲恬静。大圆满里也讲,悟道的人要像春天花园里一样,要舒适、安闲、自然、平淡、宽松的生活,要安闲恬静。
虚融淡泊。
要虚融。“虚”,虚朗,“融”融化一切。要淡泊名利、无作无为。
名一相三昧。
叫做一相三昧,一相三昧修到后来就是成圣位的。
若一切时行住坐卧。纯一直心。
都是直心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