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态度与道情
修行的态度与道情
/许士群 讲 邱秀华 整理
最近有一段时间,我忽然间有一个体悟。以前对修行观察的范围,大都仅停留在自己身心以及人跟人之间的观察。三、四个月来,由于我本身的一场小病,我开始对人跟宇宙,自然生态,四周围的环境,作了一番较细密的观察。我发现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以前没有特别去注意,被忽略了。比如说,中国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令,时间跟气候有其自然而规律的变化。试看,几乎每年到了三月一定是樱花开的时候,五、六月雨季会来临,八月中秋天气转凉,到了十二月份就是梅花盛放……。从这些再深入去了解,原来宇宙的运转,有它一定的互动法则。那么,再反观人本身,尤其是我们这个身体,真的也是有它的律则。因此,人若能将自己制约在一个比较有随顺规则的生活里面,当会比较不容易生病或衰败。
我从这一点体悟到,所谓真正的戒律,该怎么来运用。所以就发展出来一个想法,我不妨给自己一个作息的时间表,尝试去观察自己。在四月三~六日去竹东作三天的禅训。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半就寝。我发觉那三天身体状况非常好,头也不痛。可是回来以后的第三天、第四天,因为很忙,晚上又十二点睡觉,头又开始痛了。如此经过几次的观察统计之后,发现人若是过一个符合自己生理状态的生活方式,甚至连思考都在制约之下,人真的会变得比较安定,比较愉悦。慢慢地,开始注意观照,人不只应在烦恼上面作处理,可能要进一步从没有起的烦恼做身心上的自我调适。以前对戒律的认识,仅只于对贪嗔痴的调处,我想修行可能要进一步推展到自己没有觉察到的贪嗔痴状况。这可能得从身心的制约上来下功夫,让自己的身心比较持续地处在稳定状态。同样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身心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贪嗔比较不会生起,不必等到贪嗔起来了再来处理,甚至可以没有贪嗔生起的机缘。因此,使我对戒律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人真的可以做到,从原来有的贪嗔来处理,进一步做到贪嗔都不起。我相信有这样的一个目标可以达到。
那么,重新再回来整理过去的一些理念,重新把修行定义在幸福、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活在那种状态就是修行生活了。如果我们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远,而能够老老实实回来活在戒、定、慧持续的状态里,那就是修行上所追求的一种涅槃状态。所以我认为涅槃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目标。活在那种状态里就是所谓的涅槃。那么,人要怎样达到那种状态呢?以自己本身为出发点来讲,就是一种态度,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一种道情。在态度方面,人不但跟自己本身相处,亦跟外在环境的人、事、时、地、物互动,如何面对就是一种态度。至于人与团体之间,特别强调的是彼此间有双向的互动,我认为那就是一种道情,其中更牵涉到所谓自觉觉他的方式。
谈到修行,我把戒、定、慧解释为真、善、美,修行就是活在真、善、美的世界里。
我把“慧”解释为“真”,了解事件整个的过程,它的变化情况,跟它真实的一面,我认为那是一种智慧的现象,就是求真的态度,也就是活在真里面。“真”具备四个重点:
1.如实知见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举例来说,右手打左手会出现“痛”的感觉,如果不会讲国语的人用台语发音,说‘tiag’,另外一个不会讲台语的人,用国语发音说‘tung’。这两个人可能曾往‘tung’跟‘tiag’之间抬杠,争论不休。除非他们都能理解两者皆指“疼痛”其意义完全相同,要不然,不同的发音,不同的思考方式,一定会认为不一样。那么,如实知见所谓真理的东西,就是因为经常我们给它不同的标签,给它不同的定义,其实所讲的是同一回事,可是在不同的标签之下,却经常引起抬杠。所谓如实知见是我们摒弃那些标签,在真实的感受下功夫,如实体会。再来就是观察事物的成、住、异、灭,如果观察成、住、异、灭有哪一个步骤漏掉,其观察就可能模糊,而无法看出整个的变化过程。那么,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就会跳跃不完整;用感受,则可能走含糊中断的体验。所以,我们尽量训练自己如实知见,把它订在同一事物之上作成、住、异、灭完整的观察。特别是应该把范围限制在六根对六尘的相应之上,不要做其他无谓的想像。凡超出六根对六尘的范围之外,在佛陀的时代把它解释为“无记”,譬如说:到底在云层之上有没有神存在?那不是你看得到,也不是听得到或嗅得到的。因此把范围设限在六根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法”就是经过我们如实知见之后,真正观察到的或是思考上能掌握得到的那个状况,是已知的认知范围内的思考,在思想上是确定的。有了这些基本态度之后,就不容易跑到虚无缥缈的范围去做不实际的想像或妄念了。
2.如理思惟
佛法上所讲苦、集、灭、道的思考法则。通常我们要解决的事情,必须是有了问题,否则无须费心费时去解决。所谓“苦”是产生纠缠不清的问题,如:权责不清楚,或人我之间的对立纷争,或引起思考上矛盾,产生烦恼的事情。我们处理的态度一定要用这个“苦、集、灭、道”的法则。就是问题产生了,看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它的背景、它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将因素找出来具足了,之后是解决的状态,解决之后达到的协调。解决的过程和它的法则。
3.面对现况
在佛教里经常用“当下”这两个字,什么叫做当下?让人觉得很难捉摸。很多人当下误解为:我现在只管坐在这儿,其他事情都与我无关。其实“当下”的定义,除了训练自己打坐时,专注在呼吸的那个当下以外,真正所谓的“当下”是说你现在生活的这个环境,跟你的相互关系,或是生活上的人我关系怎么样?比如说,现在是民主时代,必须关怀现行法律如何?政治问题如何?或是说人际关系如何?而不是跳脱目前的因缘条件,却掉进另一个与现在毫不相干的情境中做一种纠缠不清的思考。真正的活在当下,从内在来讲,特别是指面对“此时此刻碰到的困难到底是什么?”有人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硬要套进一些观念,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它就没事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现在正是想不开呀!如果真正要面对的现况是想不开,那么,不妨从这里来下手,会比较实际。这也就是“真”。
4.自觉的俱足
这点非常重要,自觉的具足强调“证而后信”,比如说打在手上(主讲人伸右手打左臂发出“啪、啪”的声响),我相信会有痛的感觉或麻的感觉,经过我自己亲自见证到了之后,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情况,这就是证而后信。比照“周哈利窗”的原理,在自己已知的、自己认知的、体悟的范围内,有了实际的体验之后,相信那个体验的实况是存在的。如果没有经过这些,则应持保留的态度。既然有了信,就不要产生疑。疑就是说:又是信,又是不信,又是不确定那是什么。
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也都应该有他充分的自由思考,就他所证的范围去做确认或不确认,或保留。因此,人不可以强迫对方接受他没有经过的所谓“印证”的事情。譬如说,我认为这件事情我按照这样做一定会成就某种程度,可是对方没有经验的时候,我们不能由于他起了疑问就排斥他,因为他还没有亲证。反过来讲,别人把他很好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要一下子就接受,以为我照他的方式来做,一定会如何如何。我们可以采取比较保留的
态度。从这里发展出来也就是说,从已知的范围下手。
再来就是要打破权威。有些大人物或历史名人或专家,他们讲过许多有名的话,可是那些话目前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应验,或许只能做一些参考。千万不要执著权威,先入为主,否则容易陷入恐慌,或溶入陷阱。
不要迷信传说、流言或高深理论。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就是一种求真的态度。譬如学习游泳,即使熟读游泳指南,观赏游泳教学录影带,并强记游泳理论,却从未亲自下水,去熟悉水性,去体验拥抱水的感受,仍然不会游泳,不知道游泳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不可以光信理论,不可以停留在传说里面,一定要自己去体会、认知。此外,我们要认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例如,有人说:“修行的人不可以生气。”事实上,修行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还会生气。生气不要有罪恶感,生气是一种状态,不过生气的情绪要处理掉。我们认为那是不好的东西要拿掉,可是那不好的东西会存在,是因为我们的修行还不到家,而不是罪恶。须要改过,却不是因为罪恶。然而很多人常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别人,那是不如实的。事实上人性本身就有这些东西,如果人性本身没有这些弱点,就不必所谓的修行了。
慢慢地破除这些疑,证而后信,具备了功力之后,才有能力破掉愚痴、无知。无知包括被骗得团团转,或自己想不通,又没有办法从“苦集灭道”的方法下手,以达到开迷启悟的状态。能破掉愚痴,对事理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慢慢地自己就不会陷入主观的好恶而困于往昔的感受,贪嗔会愈来愈薄。真正的解除贪嗔,是在“正见”里面下功夫,这是证而后信的正见,绝非靠著权威的学说,也不是在理论之中下功夫得来的。有人疑惑“有了解脱知见,为何不能彻底解脱?”我认为应该是有正见──证而后信的见地——才能彻底解脱。
“善”我把它认为那是一种所谓的“戒律”,也就是身心的制约。在它的分别方面,大概分成“性戒”和“遮戒”。
性戒是根本的戒律,如杀、盗、淫、妄、酒等五戒。它会影响到正念,会影响我们的良知,会引起贪嗔,甚至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愚痴状态,脑筋会昏沉。这是任何人都要守的根本的戒,就像地球的运转有它一定的法则,如果稍有偏离,就可能脱离轨道,甚至撞上太阳而趋于毁灭。人若触犯了五个根本的性戒,会影响正念,扰乱本性,严重的还可能会精神错乱。
遮戒是因人、事、时、地制宜的,它是针对人、针对当时的须求而订的戒。譬如我们这个团体不须要贴一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因为我们这里的人都没有抽烟。如果这个团体有人抽烟,而我们觉得不好,但是他抽烟的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为了帮助提醒他,就要贴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像这样的戒律,为了团体,为了健康,它并不是绝对性的,而是相对性的。又例如上厕所要关门,这是遮戒。事实上,上厕所如果没有关门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性,而是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遮戒也包括训练精进、意志力的持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约制自己持续,碰到困难要克服,要吃点儿苦,给予精神上的制约。
谈到身心的制约,基本上的这些观念有了之后,开始走上修行的路,可能人要慢慢地将修行提升到某种程度,就须要所谓的“实践”。除了还要继续保持正见的态度之外,就是对自己要设定一些规约,比如说身心的制约。当然,最彻底的好方法是经常都活在正念里。那样的戒律是最高的方式,可是不容易做到。
那么,相对应目前的条件做一些自我约制。如要求在早晚做一些静思的功课,或一有空时,就给自己一分钟做观照。观察自己有什么念头,并顺手记下来,此时脑筋是非常清晰的。除了静、坐观照之外,慢慢地可能要学习跟别人的互动。别人的一句话给我的感觉是什么?相对的,我给别人的一句话,他的感觉是什么?要时常做这样的分析观察。透过这些来了解到底我们内在是什么东西,还有我们给对方的感受,从对方的反应里面,知道我们的习性到底是什么?内在贪嗔是什么?如此,慢慢地做自我约束。
在身体方面,我认为应该早晚做一个制约。如几点钟起床、静坐、运动,几点钟一定要休息,何时一定要喝水……。在心方面,尽量让自己一天之内有几次回来观照,作四念处的观照,作内省,透过不断地训练,再酌情增减自己对自己的戒律,到最后是可以无戒为戒。公务员、上班族可以因应自己的时间,自己拟定一套生活上的规约。自己也可以制定一个表,从人、事、时、地、物来分类,做一些互动的戒律。试试看,看哪一样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互动就是面对五蕴(五蕴就是一个小团体)相对于一个团体,就要有团体互动的戒律,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因素、时间,至少要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一个团体生活方式,是大家比较适合的,经过讨论而决定,于是就有共守的戒律。
我把“定力”解释为“美”,那是一种美的状态。真正的定力它是相续的。它不是一下子专注,一下子不专注。真正的禅定是活在非常平稳、非常轻安、非常清楚的、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有相续,对身心是非常美的状态。这个美与文学美术上的美是不太一样的。文艺上有时候会忽然展现一个非常强调的东西出来,而修行上讲的美是一种协调的状态,身心协调,感受上也是协调的,这就是“禅定的相续”。
正念的境界是禅定的相续,在于求身心的统一与平稳。就好比当我们坐在这里,我们对身体的姿态以及四大地、水、风、火的感觉都很清楚,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也很清楚。有没有起念头?稍一留意就知道了。这就是稳定的状态。比较难的是对“欲望”的观照。冲动、欲望想要……这些方面要多下功夫观照。如果能够训练到想要观照自己就能观照自己,变成一种习惯,甚至变成一种自然的能力。起心动念与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有缓慢、柔和、平顺的感觉,不致冲动、急燥,也不会动作粗糙而缺乏优美。这就是身心的平衡,如此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而到处攀缘。在“欲”的观照上面下过功夫的人,他的心不会一天到晚想要去这里又想要去那里;他不会活在甲地却一直憧憬著乙地,事实上到了乙地又反过来说甲地不错。我想,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家里面待不住,想到外面走走,走不了两分钟,心烦气燥又回来,在家里看电视,看不到两分钟又跑出去了。这样一直变换心所,就是不够稳定。
“轻安”是指心情很好,恰如刚刚洗完热水澡那般舒畅的感觉。晚上七、八点,闲躺在庭院椅子上看月亮,清风徐来,轻松无事,轻安的感觉就像这样子。如果在打坐时,轻安的感觉就是没有身体负荷的感觉,纯然只有呼吸,没有烦燥,没有念头。
“清晰”就是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念头出现什么?五蕴展现什么?谁在跳舞?其他的识都是在观照。
“放松”本身含有清楚的因素,松并不是散,而是彼此的关系非常确立,却不互相牵扯。比如说,手归手,脚归脚,彼此的关系很明朗。若手被脚压著就不是松,压力太大、太久,感觉变麻,就不是松了。松是身心妥协的状态。若身在这里而心跑掉了,那就没有松。妥协是经过协谈之后,达到融洽和谐的状态,如果放在人际关系上,松的感觉是权责清楚的,彼此互动无碍的。并非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道情”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规则,我把它列了几点:
(一)无害的
修行在个人方面要有正见,在互动上要讲求的是无害。正见与无害,简言之,即智慧与慈悲。慈悲的原动力就是无害。所谓“悲智双运”则是以正见为前导,以无害为基础。无害是没有任何害意,虽然有时动机无害,但无知所造成的无心之过也会伤害。所以必须是建立在正见上的不害,而不是无知的不害。例如,正话是能够帮助对方增善的,但是如果为了对方好,责备、鞭策造成伤害,甚或酿成自杀,虽是一番好意,仍有罪过呀!因此,我所谓的无害必须是确知的正见之下的无害,清楚地知道行为的出发点、因果关系,以这样的态度来展现道情。
(二)准许对方具有思想
对方想法跟我不一样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的学识背景、他的认知、他的体验,跟我有层次、程度上的差异,所以他的想法跟我不一样,我应该容许这样的存在。不必强求对方的思想观念一定要跟我一样。我们要承认他在人格上的独立性,他还是有权利生存在这个世间。佛陀时代,曾经有两个集团的比丘吵架,佛陀在劝解无效之后,就离开了。有人问要不要继续供养这些比丘,佛陀告诉他们要继续供养。虽然他们意见不一样,会有吵嘴的时候,他们仍然是比丘,仍然需要接受供养。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对方自由思考的权利。
(三)袒开胸襟
虽然我们尽量做到在正见的范围之下能够无害,也充分地尊重对方的自由思想,可是事实上,我们因为因缘上的掌握并不是那么完美,有时候也会无意之间,做出不符合彼此要求的状况来,要想达到百分之百的标准也困难,或许言语上也有龃龉。所以,当对方跟我提出建议或回馈时,我们应该袒开胸襟来接纳。
(四)直心回馈
对内尽量让自己忠于自己的缺失,检讨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的贪嗔。对自己的剖析,不管是不是公开给别人看,一定要忠实,毫不诿过,不要自己骗自己或找借口原谅自己。在还没有想到原谅不原谅的时候,就应该要坦诚。对外则尽量观察对方的优点。当然,如果这一个团体都达到彻底的解脱状态,就不必要这些了。实质上我们是一同走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些人走在道路上,若只有石头,难免容易受伤,所以要尽量找对方的优点。先找对方的优点,直接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互动。
(五)去除“慢心”
所谓“慢心”是指主张突出因缘。一个人在团体里,尽量不要突显自己的重要性或明显度。须知在一个团体里,每一分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及功能性。他有他这个角色的必要性,这个角色他是肯定存在的。所以不要去突显自己这个角色,或突显那一个角色的绝对重要性,因缘法则是相对存在的法则呀!
(六)依法不依人
“法”可以解释为游戏规则,这个规则订定之后,任何人都要服膺。不管订规则的人是谁,其目前身分如何,他一定要依法,依游戏规则。千万不要因为人的变动,因执事的改变而改变法的精神。法当然也可以改变,但那是大家共同讨论而改的,不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是依法不依人。这里的“法”也可以解释为真理,但真理比较抽象,所以简单解释为团体订出来的游戏规则。“见和
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行”。见解一样时,大家比较容易达到共识,凡事透过讨论,这是道情上的见和同解。至于利和同均,并不是每个人分的利益都是等量的,而是说每个人都能接受。譬如,有五个馒头两个人分,一个人分两个半吗?如果有人说我只要一,个就够了,则另一人可以吃四个。就他来说,一个就够了,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他也不愿意太多,也不愿意太少。另外一个人分了四个,他若觉得恰恰好,那么这就是利和同均了,而不是截然地每人分两个半,让一个人吃不够,另外一个多余形成浪费。这是经过讨论达到的协调。戒和同行是说游戏规则一样,大家的行动就一致了。当然,最后展现出来就是身、口、意的无碍彼此的身、口、意都不会造成自己或对方的挂碍。依法不依人,就是僧团的最后总精神。
(七)觉他
道情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觉他。一定要有觉他的热心,就算是“鸡婆”也无妨。要帮助他人自觉,如果我们看到团体里面,有一个人有了缺失,这个缺失已经造成他的昏沉,他的愚痴,他的贪了,那么我们不妨透过不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跟他提醒,跟他点明,当然最好配合爱语。
(八)慈悲
慈悲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那是一种柔软的心,一种出自于可以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的态度。不管是什么事,任何行为只要有助于彼此贪嗔痴的消除,就是慈悲。若能怀抱这种态度,则身、口、意无不展现出慈悲来。
(九)团体的成就
我们最后目的,是要达成团体的成就,而不是个人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加入这个团体,他的目的不在于藉这个团体来成就他自己,而是希望透过他的投入,让这个团体的成就更高。最好的方式是团体有成就,而个人的成就丝毫不突显。事实上,如果这个团体是和谐的、团结的,当团体有成就之后,每个人的成就都会被肯定,因为团体的成就是个人成就的俱足,最后的展现道情即是如此。(1993.4.24.讲于台南新雨道场)
(1993.6.《新雨月刊》第68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