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菩提心
试说菩提心
常学
作者常学,江西佛学院正科班学僧
前言
只要对佛法稍有接触,或懂点佛法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菩提心”这个名词。翻开大乘经论,更随处可见菩提心的重要;如《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菩提心义经》又说:“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等等。
然而菩提心究竟为何物呢?大多数都知道它的定义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利众生愿成佛”等,末学浅见愚钝,今就试说它在佛教的位置以及修习的方法等几个方面,不当之处,祈请有德者指正,勉之分盼!
一、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标志
《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密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若于相续何时生此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也堕在声闻地,退失大乘……矿于最初入大乘教,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此心安立。”
这段引文明确地指出菩提心是衡量大乘标志,其它般若,禅定等六度及神通都不是区别大乘与声闻,缘觉乘之法。
因小乘圣者由观世间级起,无常、苦、无我亦能证达般若空性,而般若空性是三乘共通之法。禅定分为世间禅与出世间禅两大部分,世间禅如四禅八定,此不但是大小乘共通之道,且通于凡夫外道;出世间的解脱禅亦能通大通小,至高无上的般若空性与禅定不能用来区分大小乘法,余之四度就不用说了。
菩提心才是正道,小乘圣者所没有的。经中告诉我们说:
“若有众生等,欲转法轮,欲触菩提,须发菩提心。”
因发了菩提心的人才可以称为大乘菩萨,其所修一切善法功德都能增长,这时所修的禅、净、律、密等才算是大乘之法,那时的布施,持戒等才能算入大乘,故菩提心是大乘人的区别法,也是安立一切佛法根本之法,所以说菩提心是大乘法门的标志。
二、菩提心的功德
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所求的是无上佛道,的要度的是法界中的一切有情,而非个十百千万,向上所求的是至高无上,向下所化者是无量无边,以其无限量的心,求无上果,度无量众,故菩提心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对此诸大乘经论都盛赞不已,譬如《入菩萨行论》说:
“仅唯发起饶益心,犹胜供养诸如来,况于无余众有情,勤作利益安乐事。”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查胜。谓诸菩提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萨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声了独觉所摄善示尚为殊胜,何况比余一切有情所摄善法。”
《华严经。入法界品》说: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如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诸大乘经论中都以最高、最胜、最上、最妙、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来赞叹。
大而言之,菩提心是统摄大乘一切教法的关键,是含容一切功德的大宝藏,是菩萨广大行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柱,因此修菩提心即是成佛最妙的方法,是修学菩萨道的核心。
三、菩提心的种类
根据修行的深浅和觉悟程度的不同,将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类。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即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大之愿。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而菩提心愿最初又是怎样引发的呢?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有四种情况:
一、行乾由于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的威力,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此发起大菩提;二、从说法的法师处听到或读诵到菩萨藏教法,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起菩提心;三、看到菩萨藏教法将要冥灭而不忍,心中发起住持正法的大愿。即为灭除无量众生大苦,护持的正法,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而发心;四、看见末劫众生愚痴无智,悭贪嫉妒,被诸烦恼所缠,身心恼乱,于佛示多诸不信,见此情况发起大菩提心,度无量有情修学佛法。
可见发菩提心不是为了求名利,而是为兴教利生,求证佛果故而发心,也唯有此发心才正因发心,为真正的菩提心愿力。
四、菩提心修习方法
菩提心的修习方法,据藏传主要有两种:一是广行派阿底峡尊者所传的七知法,一是深观派寂天菩萨所传之自地相换法。
1、七知法:
即知恩、念恩、大慈、大悲、增上意乐和菩提心七种法,这七种是前前为后后作因,故又叫七因果法。其以大悲为根本,以知母,念恩、报恩为菩提心之所依,以大慈大悲和增上意乐为菩提心之修正。
A、生起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报恩
发菩提心的菩萨是要下化一切众生,而自己对这些众生是有亲有怨,有亲有疏,有仇有恨,要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修菩提心,首先就要对一切众笔作平等想。
所谓平等想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作如是念:现在这个最近的朋友可能在过去生中是自己的仇人,他可能打过我,骂过我,甚至杀害过我。俗话说:“儿女是债,夫妻是冤家。”世间最亲爱的儿女,最恩爱的夫妻过去生中是冤家,其他的好朋友又何尝不是呢?而那个最过讨厌的人,在过去生中说不定是很好的朋友或亲人,今生由一点小事就要把过去的恩情全部推翻掉,实在不合道理。如此互相轮换思维观察,慢慢地那种强烈的爱染心与嗔恨心就会消失掉,那种好坏、贤愚,亲疏、美丑等相也就会淡化下来趋于平等。
心中不但要具备平等相,而且还须对众生生起好感之心,否则就如现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自己不会去分辨,一己毫不相干。要度化众生就不能把众生作为过客对待,要升起亲切感,并乐意随时帮助,犹如母爱子一样,这样悲心就会速疾而生,其修行内容就是知母、念恩和报恩。
知母:要对众生起好感,一切恩人中母亲的恩德最大,故修菩提心要视众生如母,这样易于生起报恩心,慈悲心。众生生死无尽,受生亦当无尽,佛说每个人无始以来死的白骨堆积起来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喝的奶水比四大海还多,可以说在生死流转中,没有一个地主没去过,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自己的母亲,对一切不情生起尊重,如同尊敬现在母亲。
念恩:母亲的恩德是浩荡无边,不可言尽的。佛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其归为十种:
一者怀胎守护恩,
二者临产受苦恩,
三者生子忘忧恩,
四者咽苦吐甘恩,
五者回干就湿恩,
六者哺乳养育恩,
七者洗濯不净恩,
八者远行忆念恩,
九者深加体恤恩,
十者究竟怜愍恩。
总而言之,母亲为了子女,忍受一切痛苦,担荷一切困难,给予一切快乐,今生母亲如此,过去,未来母亲亦复如是。
报恩:知母,念恩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恩,怎样报恩呢?经云:百善孝为先。孝就是报恩,儒家讲传宗接代为大孝,然而这不是现实的,现在常有儿女孙满堂者,却衣食无着,病痛无人问。是否衣食信,金钱等供养就是报恩呢?《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
“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痛切心髓的做法都不足以报恩,更何况外在的物质呢?物质只能让父母暂时享乐,并不能帮助父母,度过生死的长夜,世间只佛法才能让父母跳出生死牢,获得究竟快乐,所以真正的报恩是以法雨滋润母亲的心田。当这种强烈的报恩之心生起时,就会引发悲心。
B、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
经过前面知母,念恩,报恩的修习,进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是修学菩提心的关键,经中说菩提心不是从禅定中,也不是从般若智生,而是从大悲中生。按照修学的次第,慈悲为慈心与悲心两种。
所谓慈心就是用种种好处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幸福。慈心的力量很大,佛在世的时候常常以慈心战胜外道邪魔,如降恶龙度迦叶,降狂象破达多之阴谋。可见慈心不仅能降伏邪神险毒,而且能增进无量的功德。
悲心,悲即拔苦。仅仅与众生还能解决究竟之问题,即慈心不能根除众生痛苦的根源。譬如拿钱给一位因赌而输光家产的好赌之徒,虽可使他获得快乐,但你不教他彻底改掉好赌之习惯,他依然会很快走上老路。这就是说光慈心还不够,还要用悲心去帮助他拔除生苦之根。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众生,拔济众生的苦难,达到彻底与乐之目的。
悲心的修习,即想念自己最近最爱的母亲,还在受无明的蒙骗,堕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苦苦挣扎,无有依靠,自己悲伤难忍,欲想方设法予以解救。此心修习到若见一切有情受苦,就自然令他生起离苦的心,如同慈母见幼儿之苦,而自己心痛一样。增上意乐:发菩提心就要济度一切众生,要负此重担,仅生起“愿他离苦”的悲心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一种强有力的慈悲愿力。有了这种愿力才不怕路途遥远艰苦,时间的漫长,众生的多少,才能发起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若菩萨不具备这愿心,就入不了地狱众生,犹如要救落到水里的人,必须要有跳入水中勇气,光站在岸边摇手呼喊是没用的,而是因大悲愿力的支配,为利有情,故不畏在三界受持。
C、求证菩提心果
经过以上数数修习,对众生有了真切体会,能视众生之苦为自己之苦,视众生之乐为自己之乐后,就能坚固起广度一切众生的悲心愿。但是发现自己能力不够,而世间上除了大智的佛陀有能力任运度生,彻底做利生事业外,其余没有哪一位宗教家,贤者伟人能做到,也更不是学问、政治、艺术能办到的。
2、自他相换法:
所谓自他相换不是说要把他想我把他的眼耳等认为是我的眼耳,而是通过深观了知一切苦难都是爱执自己而起,故要从内心改换受着自己舍弃他的位置,发起爱他如己,弃自如他之心。《入行论》说:
若有欲速疾,
救护自及他,
彼应自他换,
密胜应受行。
可知这种方法成就,但必须有较强的洞察力,观想力,非一般机小者能达。
五、结语
上面所说的是菩提心内容与修行方法主要流传于藏地,汉地。似乎除密宗外,其它宗派也倡导发菩提心,然而能缺乏周密的理论和修习次第。没有菩提心所修的一切佛法必落入小乘,也正由此,中国汉地大乘才被一些有识之士和小乘学者批评为:言大乘理做小乘事。所以作为汉地的佛教徒要圆满菩萨道,要让中国在为名符其实的大乘佛国,就不能不重视菩提心的修习。所以弘扬菩提心,则为当务之急。
最后后学者真诚的希望与诸同道共同修学菩提心,光扬菩提心,以此报答父母,师长及至诸佛之恩,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参考资料:
1、《入行论》
2、《父母恩重难报经》
3、《宝鬘论》
4、《华严经》
5、《菩提心义经》
6、《菩提道次第广论》
7、《入菩萨行论》
8、《瑜伽师地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