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入中论 十地品》之初探(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汉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入中论?十地品》之初探(上)
  ● 陈汉洲  本文荣获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周高春嫘居士奖学金
  摘 要
  在研究背景和动机上,从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法轮,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法轮,再对一切乘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辨法轮。此论于三转法轮中,是第二转无相法轮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阿难、迦叶、优波离结集小乘三藏,次马鸣、龙树、提婆弘大乘般若之教,多说空义,无著菩萨弘扬唯识近于有宗。在佛法流传之三期中,《入中论》是第二期龙树之教所摄。哻换言之《入中论》对研究《中论》有其重要性,这也是我的研究动机。
  至于研究的范围则以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为主要的对象,为什么选择《入中论》?因为近年来随著台湾佛教的发展,有关藏传佛教的各种活动与藏文教学都持续在成长,而《入中论》在藏传佛教中也占一席之位。另外该论的译者公认是译经的高手,因此该论就有其价值性与研读性,除此之外,该论也指出一条通往修行的菩提大道,这是笔者第二个研究动机。
  在研究方法方面,笔者不以《中论》、《入中论》的中观思想与《阿含经》的关联做探讨,这包含二层意义,即本质意义与外延意义。“本质意义”主要是就《阿含经》对本书的思想作一最直接的注解哷;外延意义则反之。因为《入中论》的解脱思想,不仅在“空性的目的”(止息戏论)上有其终极关怀的意义,同时在空有二谛交融(生死即涅槃)上也表现出“菩萨度众的现实关怀”,即中道深观与广大行。再者,宗教的本身明显不同于哲学或一般学术理论,因为宗教的描述定义为:“宗教是对于终极世界的信仰,包含经验神圣、觉悟真理与遵守诫命,因而对于暂留世界,具有认知、生存与整合功能。”哸故宗教具有实践性,而在宗教实践的过程中,每个宗教多少都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哠因此笔者采取宗教实践的研究,以《入中论》为主,再以《大正藏》的原典如《十住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华严经》做辅助参考。
  本文分为三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是关于《入中论》的作者与译者,即月称论师与译师法尊法师,试由其生平以观大师的宗教奉献与精神,并从探讨中了解《入中论》在藏传佛教的地位。第二部分则是讨论该论〈十地品〉中的福慧资粮与广大行,在十地中何者为福资粮位主修的法门?何者为慧资粮位主修的法门?在何地以般若慧起大行,了解各地的特色与意义。第三部分是探讨〈十地品〉的中道深观与菩萨次第,中道深观的〈现前地〉如何占〈十地品〉很重要的地位,然后以宏观的角度看菩萨十地如何做为大乘菩萨的修行与证悟阶段。
  本文的研究目的,希望在了解作者与译者的用心与空宗的正见下,帮助凡夫位的我们向菩萨道的次第迈进,在到处都充满著各种不同人情、事故、知识的现今社会中,我们的心应如何空呢?虽然当菩萨对我们这薄地凡夫来说是多么的遥远,却希望在《入中论》中找到一线光明。
  关键词:十地品、月称论师、法尊法师、入中论、中观、十地
  壹、《入中论》的作者与译者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多处引用《杂阿含经》原文,证明《中论》思想是直承原始佛法的唎,故“龙树可说是释尊以下的第一人”,而有“第二释迦”之称。唃在此《入中论》的作者月称论师,他对于龙树中观学有二大贡献:一、作《净明句论》注解《中论》。二、作《入中论》使人能进入《中论》深奥之处,可说是《中论》的入门书。
  一、《入中论》与月称论师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来到世间,虽然我们没有机缘可以亲眼见到世尊的容颜,也没有办法亲耳听到他的法语甘露,可是,透过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师徒等大论师,我们可以听到世尊法语的精髓,也就是“菩提心和空正见”的修持。而《入中论》也不离开这个原则而发挥。
  首先介绍月称论师的生平唋背景与著作,以了解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思想及论证。月称论师(约公元600│650),在印度佛教史上有颇高的地位,当他主持那烂陀寺之际,安慧系的唯识学者月官,特来寺中辩论,一主性空,一主唯识,往复辩难历七年而月称获胜,因而为性空系的学者激赏无已。月称下传大明杜鹃、小明杜鹃,至阿底峡而入西藏,作《菩提道灯论》,影响西藏佛教也极深,此外,最著名的《中观根本明句释》和《密集明灯释》这两部论释,被誉为如日月的“二明论释”。
  月称论师当时弘中观正见,诸部诤难蜂起,皆为师所折服,其智慧辩才,固不待言矣。圁为何诸部诤难蜂起?因为当时印度佛法略分为四大部派圂:
  西元一、二世纪间,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经典亦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当时小乘有、无学说竞立,外道邪见纷沓。龙树菩萨出世后,以般若经典为根本,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等,倡导般若空观,“遣荡诸执,破邪显正”,大树法幢,展现大乘佛教富丽宏伟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为西元三、四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
  龙树的第一大弟子提婆以《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义,后人尊之同于龙树,其见与龙树无异。继之,罗罗跋陀罗注释“八不”之说,笈多王朝初期,青目撰《中论本颂》注释本等,中观学派逐渐形成。堲接著佛护论师出,广释龙树密意。其后又有清辨论师著《掌珍论》、《般若灯论》,评佛护之失。自此后中观遂成二派。埕接著月称论师的《入中论》出现,其目的是指出错解龙树教的人,及见解上有稍微的出入。复评清辨论师之错失埒,而申诉佛护之论。据印顺法师说:“月称以先,虽有佛护、清辨诸家,性空犹和合无诤,彼此亦不自觉其有异。月称独契佛护,直标‘此宗不共’之谈,乃有‘应成’、‘自续’之诤。”垺这是说中观门内之诤是起于月称,而把清辨驳斥佛护之见,不算是性空系中的内诤。其实不论如何,佛护、清辨、月称、寂护、莲华戒等人的中观思想传入西藏,对藏传佛教发展影响很大。
  除此二派之外,复有静命论师,调和中观、唯识,而取折衷之见,谓世俗谛无外境有内心,胜义谛内心亦无自性。月称论师一派称为“应成派”,其余二派合称“自续派”。清辨论师称“顺经部行”,静命论师称“顺瑜伽行”。那么月称论师与诸多论师的背景有何差异?以下依日本学者将印度佛教的中观学派史分为三期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中了解月称论师:
  活跃于七世纪的月称论师(Candrakirti, 600-650)垽生于南印度萨曼多(Samata) 之婆罗门族。出家后跟随清辨(Bhavya)与佛护(Buddhapalita)的弟子莲花觉(Kama- labuddhi)学习龙树的宗义及诸论书,兼习种种怛特罗(tantra)垼,后来担任那烂陀寺的住持,是当时显密兼备的大德。其著作大都被收入《西藏大藏经》。有中观部注释书垸,中观部著作垶,怛特罗部(咒释部)。垿从其著作来看,月称论师的学风可以说在后期印度佛教有相当的影响力,例如后期中观派《中观纲要书》之《中观宝灯论》将他与龙树、提婆并列而尊叹:“敬礼龙树、提婆、月称三师。”埇此外,月称的学说传入西藏相当完整,到了西元十五世纪初叶,西藏佛教史上出了一位大改革家宗喀巴埐弘扬《入中论》,并将《入中论》列为教科要目。例如,格鲁派修学佛法,有一个严正和漫长的历程,初进法门,先受优婆塞戒及沙弥戒,在经论方面也要精研月称的《入中论》等等,须修毕显乘,再依阿底峡甘丹派的修学次第,受学密乘法门。垹另外,格西的考试步骤,也要精研月称的《入中论》。此论分十品,讲十地十行,特于第六品中广明诸法缘起性空之理,修中观始能断烦恼出生死。由此观之,此论是很重要的埁,因此在西藏亦十分盛行。夎宗喀巴大师为何加以弘扬?因过去宗喀巴大师初于龙树中观之见未尽通达,经修金刚手菩萨成就者虚空幢大师对宗喀巴大师指示:在藏地自可寻得中观正见。之后,宗喀巴大师依此修习,即于洛卡证得中观正见。因此,月称论师为黄教所宗。此外,萨迦、嘎举等派的见地,亦莫不自认为是月称见。奊
  二、《入中论》的中译者法尊法师
  过去中国佛教界不曾重视密教的传播,但是密教已渐渐受到部分人士的欢迎。例如民国二十年代,先后有显荫、持松之东渡日本学东密,又有法尊等优秀僧人赴西藏学藏密。特别是法尊法师学成后,译出了藏传弥勒的《现观庄严论》、月称的《入中论》、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论》等书,为中国佛教的义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随著蒙藏大喇嘛如班禅、诺那、贡噶、章嘉等访问中国内地,在修持方面,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一九五九年达赖喇嘛离开西藏后,西藏的优秀喇嘛及藏胞,陆续逃到印度及尼泊尔,渐渐移民西方各国,也将西藏的密教带到了世界各处。娙法尊法师是将这些珍贵的藏文资料译成中文的先驱,使汉地也能感受到西藏佛教经论的法味。像宗喀巴既是佛教大修行者,也是佛学大研究者。他是西藏佛学由古到今的集大成者,其著书极丰,他的全集计有十八帙百六十六部,《菩提道次第》(Lam-rim chen-po)及《真言道次第》(Gnags-rim chen-po)即为其代表作。此二书均有广略两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已由法尊法师译成汉文,同时也将《真言道次第》释译为《密宗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略论》则由大勇法师译出。娖总之,法尊法师的汉译藏典、藏译汉典及著作相当丰富娭,其对西藏佛学的造诣以及汉地佛学的专精,可列名世界第一流佛教学者而无愧色,是中国近世佛教学者中最杰出的。娮以下是法尊法师的生平:
  法尊法师娕,河北深县人,俗姓温,一九○二年生。
  为何法尊法师的一生有此大的成就?法尊法师曾说过,大勇法师影响我很大,“当我听过大勇法师讲过去高僧的故事,我便知道出家人不但是念佛往生和出离生死,就在生死之中也还有翻译经论、住持正法等很多应当做的事情。”娏于是法尊法师发了一大弘愿:“对于西藏的佛教典籍,凡是内地所没有的,我都发愿学习,翻译出来补充。”娗法尊法师对佛教的贡献,东初老人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中指出:“法尊,不特精通佛学,而于藏文造诣颇深,其于沟通汉藏文化,用力最多,论贡献也最大。”娊台湾佛教界泰斗印顺导师在其《平凡的一生》中更说:“我出家以来,对佛法而能给予影响的,虚大师而外,就是法尊法师,法尊法师是我修学中的殊胜因缘。”娞
  贰、〈十地品〉中的福慧资粮与广大行
  《入中论》的价值及其两项特点:一、讨论《中论》未谈的“广大行”,二、叙述《中论》之甚深见“般若”。经云:“甚深谓空性,余德即广大,了知深广理,当得此功德。”体会空性的道理,须配合广大的菩萨行,才是完全的菩萨道,才能得到佛的功德。《入中论》之组织,依于《华严经.十地品》。龙树菩萨著《十住毗婆沙论》娳以释经,此论所释,只有前二地之文。属于空宗著述,多释般若深见,对释般若广大行甚少。孬然而《入中论》可补其不足,首先我们探讨〈十地品〉中的福慧资粮与广大行,再及于中道深观与修菩萨次第。这十地就像一层一层的阶梯,有人是走楼梯的方式,有的人是采取坐电梯的方式达到楼顶,这两种方式全在于般若深见上的深浅不同所成。在这之前,福慧资粮的累积是很重要的,就像地基,若无坚实地基,如何发展广大行?《华严五教章》卷二:
  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
  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
  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
  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宧
  成佛需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福者修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属利他;慧者智慧,即观念真理,属自利。
  一、福资粮位主修的法门
  欢喜地
  从此开始,“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佛子宭谓初地菩萨,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具足,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圆满,经资粮、加行二位,而入见道位。此心者谓证真见道,通达一切法无自性之心。宬然而在此地的佛子断除三种结:谓萨迦耶见尃、疑屖、戒禁取屔。此地的菩提因是布施功德,即布施波罗密多。并通达性空,像割身肉以施众生,如截树木无异,故能圆满布施,此乃成彼无上菩提佛果第一因。峬然而布施有所谓随喜:
  云何名为随喜?答曰:“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行,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行三乘人,具足三乘者,一切凡夫福,皆随而欢喜。”布施福者,从舍悭法生。持戒福者,能伏身口业生。禅行者诸禅定是,从身口生者。因身口布施持戒迎来送去等。因意生者禅定。峿
  在《十住毗婆沙论》中又说布施有二净施,时时观察自己的心,布施为众生:
  二净施。答曰:“若物能起悭,则不畜此物。”
  菩萨若于有命、无命物,知生悭心者则不畜此物,是故有所施皆无吝惜。
  问曰:“外物可不畜,身当云何?”答曰:“常为利众生,解身如药树。”
  为利益众生故。信解身如药树,如药树众生有用根茎枝叶华实等各得差病,
  随意而取无有遮护。峮
  法尊法师所译《入中论》页二十三说,佛知正因果,故于六度之中,先为菩萨说布施。或谓出家之人,未必能布施,然仍能持戒,可见六度不必以布施为先。不过,《十住毗婆沙论》则将布施分为二法来说,并未指出不必以布施为先,故说如下:
  在家之人当行财施,出家之人当行法施。
  何以故?在家法施不及出家,以听受法者于在家人信心浅薄故。
  又在家之人多有财物,出家之人于诸经法读诵通达为人解说在众无畏,
  非在家人之所能及,又使听者起恭敬心不及出家。峱
  《入中论》:“由前悲性非悲性,故惟布施为要行。”是说以大悲为体性之菩萨与非悲性的凡夫二乘,皆由布施始获其所求之乐,所以布施为修行要道也。峷《十住毗婆沙论》也间接指出布施能获其所求之乐:
  为得三法故,而行于布施,为欲求二法,应当行布施。
  菩萨为得三法故行布施,一者佛法,二者说法,三者令诸众生住无上乐。
  又欲求二法行布施者,一者大富,二者具足檀波罗蜜。崀
  我们在布施时的心情应如何呢?《入中论》:“施者、受者、施物空,斯名出世波罗密。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密多。”峹然而在众施中以何为贵呢?《十住毗婆沙论》:“众施法施最,智者应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谓法施,是施智者所应行。”帩
  离垢地
  将初地未离之微细犯戒垢悉已离尽,是持戒波罗密圆满,故曰离垢地。帨主要介绍持戒、护戒、犯戒,仅说十善业道而未及其他戒相条文,尤其著重于破除我执及二边见。兹录其颂文两则:“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然而持戒的心要:“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庨
  《入中论》以三种意善业,为发起身三、口四等七善业的动力。以身三、口四为七能断,以无贪、无嗔、正见之三法为发起,即能圆满十善业道的菩萨戒波罗蜜多,那时已是菩萨十地之第二菩提心离垢地的圣者阶段。因为这要已履圣位的菩萨,才能“戒圆满,戒至极”。若在凡夫位中,虽受菩萨十善戒,还是不能持戒清净,所以月称论师又以偈曰:
  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
  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极端严。
  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庮
  十善法的菩萨戒,虽系凡圣同归、大小兼备的法门。若要做到持戒清净圆满,必须位登二地菩萨,故劝受持菩萨十种善业戒法的人,于我能持戒、有戒让我持、我有持戒功德的三轮之中,当离我与戒、我与持戒功德的相对执著之心,便离我执,方成持戒清净。除掌握到持戒的理,也有事上的精神,就像〈猕猴把豆喻〉的故事:“昔有一猕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切都舍,如彼猕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庪
  由此可知,佛教的五戒,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乃至成佛都是我们福资粮之一,也如太虚大师(1889-1947)说:“人成即佛成”的正行、正因。五戒是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乃至无上菩提的共同基础。西藏密乘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师(约1357-1419)说:“应以下下律仪为依,受上上者,委重护持圆学处。”庬我们再看藏传大乘佛教对菩萨戒的立场,虽然未用汉传佛教常用的《梵网经菩萨戒本》,不过倒极重视身三、口四、意三的十种善业。弪例如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提及十种善法,既能成办二乘圣果,也能成办一切种智的佛果。弰总之,从以上所见论的考察,即可知道离垢地剀切告诉我们,十善法不仅是贯串世出世间凡圣五乘的基本善法,也是从凡入圣乃至成等正觉的根本轨范。彧换句话说,在大小乘诸圣典中,明确地发现都有易受、易行、易持的十善法,也可以配合《梵网经》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转成与十善法配合三聚净戒恝,为菩萨戒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大智度论》卷四六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恚在他种菩萨戒无法一一遵守的情况下,能以十善戒作为菩萨戒而涵盖一切戒,应该是最合佛旨的。还有为何第二地是离垢地,因为布施持戒相较,布施易,持戒难。布施虽能感大财富之果,若不持戒,必堕恶趣,则于恶趣受多财之报。恧故云:“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后资财不得生。”让我们心生警惕。
  发光地
  是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恁这里是重视菩萨的忍辱功德。《入中论》:“设有非处起嗔恚,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于彼割者忍更增。”此非处者,是谓菩萨于众生虽有大恩德,不应起嗔恚之处,众生不知恩报恩,反以怨报德。在平常人,横逆之来,必不能忍,菩萨则不然。《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菩萨恒行忍辱,见行忍者代其欢喜。设遭恚怒不怀忧戚,懈怠忍辱悉无所有。亦非一二至于百千,解忍无忍乃应忍辱。”悢
  此位菩萨善安忍悈:
  另一方面,发光地也能与离垢地相结合,如《大智度论》:
  持戒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二者自为生禅定根本故。
  有菩萨行忍辱,未受持戒法,但以畏罪故。
  忍辱未能深怜愍众生,是人或从师闻或自思惟。持戒是佛道因缘不娆众生。
  我今已能忍辱则行此事易,是名说忍辱能取尸罗波罗蜜。悀
  总之,此位的菩萨名发光地,如初日殊胜光明。日体自有光明,故先除自暗,由慧极利,知一切如幻,知因果不虚。故能“不嗔”也。悒
  二、慧资粮位主修的法门
  焰慧地
  是谓精进炽盛如火焰故。总说一切功德,皆由精进引生。〈十地品〉中的福慧资粮是初地至五地,而前三度为福资粮,后二度为慧资粮,此精进即第四地焰慧地通五度,亦即通二资粮。悁换句话说,一切功德皆由精进引生。此精进通五度,亦即通二资粮。如精进与持戒也具相通性,《十住毗婆沙论》:
  清净持戒次第而行,是持戒与七法和合故,名为善行。
  何等为七?一惭,二愧,三多闻,四精进,五念,六慧,七净命净身口业。
  行此七法,俱持诸戒,是名善行诸行。悝
  为何属于慧资粮位?因精进者知道自己应如何做,有正确的判断力能止恶修善,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四正勤悃;反之若于恶法勤行,是名懈怠,不名精进,另外有一些众生虽修功德,但常多因循,就像〈地得金钱喻〉:
  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业,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如偈所说:“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匆匆营众务,凡人无不尔,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悕
  一般人总是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殊不知人命短促,于生死长夜中,不过如电光石火,若不把握光阴,临命终时,良医束手,眷属围绕,自知命尽,怖畏张惶,追悔无及矣。悛此地另有三种功德:一者,三十七菩提分法圆满。菩提谓佛果,亦指空慧。二者,智慧增上,三地如初日,此如日中。三者,我见所属之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皆遍尽。
  自见即我见也。悗
  难胜地
  难胜义,他处释为二谛圆融。真谛,梵语paramartha-satya,即出世间之真理。俗谛,梵语samvrti-satya,即世间之真理。《中论》卷四〈观四谛品〉说,一切事物无固定不变之本性(实体、自性),为无生无灭之空。了知此等空无之理,是为第一义谛。又一切事物之空性,为保持空性之作用必须于假现之事物上显现,而由其相依相待之关系产生认识作用。了知此等假名之法,是为世俗谛。世俗谛虽为不究竟之法,然可藉之探索、趋近胜义谛。例如吾人之言语、思想、观念等,均属世俗谛。然若不藉言语、思想、观念等世俗谛,则无从向众生解说超越世俗谛之第一义谛;而无法了知第一义谛,即无法证得涅槃。这边指出此地菩萨已能圆融真谛与俗谛,由俗谛的文字语言相入真谛的自性中。
  此处释为魔不能胜义。利根菩萨,修般若得佛加持,在资粮位,魔已不能胜。最钝根者,极至五地,魔决不能胜矣。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笔者认为此位的菩萨在修道上有一定坚心,不轻易的被动摇与放逸,如《十住毗婆沙论》所云:
  若坚心者见地狱、畜生、饿鬼、天、人、阿修罗中受诸苦恼,
  生大悲心,无有怖畏。作是愿言,是诸众生深入哀恼,
  无有救护无所归依,我得灭度当度此等。
  以大悲心勤行精进,不久得成所愿,是故我说,菩萨诸功德中坚心第一。
  复次,菩萨有八法能集一切功德,一者大悲,二者坚心,三者智慧,
  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勤精进,七者常摄念,八者善知识。
  是故初发心者疾行八法,如救头然。悇
  以上前五品为福慧资粮位,若加第六地,相当于六度,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一)布施波罗蜜(梵dana-paramita),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cila-paramita),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ksanti-paramita),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virya-paramita),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dhyana-paramita),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prajna-paramita),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与《入中论》前六地相当:
  菩萨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欢喜布施,故名欢喜地。
  第二地中,行十善道,离诸垢,故名离垢地。
  第三地中,广博多学,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为明地。
  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闻转增,威德炽盛,故名为炎地。
  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
  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诸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故名现前地。悜
  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接著探讨第七远行地至第十法云地,而将第六地于第二节再做讨论,因为第六地似乎是个瓶颈也是个枢纽。
  三、般若慧后起大行
  《十住毗婆沙论》:“第七地中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深远地。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地。第九地中,其慧转明,调柔增上,故名善慧地。第十地中,菩萨于十方无量世界,能一时雨法雨,如劫烧已,普澍大雨,名法云地。”悎在仔细研究之下,这几地都包含著必度众生宏志,就像自己是医生一样,当你的医术越高,你能医治的病人也相对增多。在后几地,除了表现出自己所修的功德外,也就是说般若慧后起大行,更加表现出自己广度众生的大行。
  远行地
  名远行者,指超出生死甚远之义故,生死有相,此为无相行故。有特别殊胜之方便故,非魔力所能及故。再论其入灭定功德,说初地菩萨,能刹那入百三摩地,然七地以前,均不能刹那入灭定。因入灭定前,皆要先构造一真如影象;作前方便,乃能入定。至七地时,即不要此前方便,欲入灭定,于散乱心次一刹那,即能直入。戙七地的殊胜处,是以十方便慧发起胜行:
  释曰:发即发起。若以十方便为有行,此行最粗。
  又无功用心即净地勤方便,十方便者,巧修正行故。
  初六是舍相方便。巧修六度可知,后四是摄生方便。
  一慈与乐、二悲代苦、三授智、四与法。扆
  而《十住毗婆沙论》说十方便心为:“一直心,二堪用心,三柔软心,四降伏心,五寂灭心,六真妙心,七不杂心,八不贪心,九广快心,十大心。”拲
  不动地
  名不动者,意谓不为烦恼动。八地烦恼障断尽,断德等同四果,又不为功用动,相对七地来说是名有功用行,入灭定时尚须作意,有微细功用方能入,反之,八地任运能入,不为一切分别动故。七地菩萨,欲求胜前之善根,数数修习,入不动地。从空定起,能一时分身,遍于微尘刹土,承事诸佛,饶益众生拿,其功德仍不如此地菩萨。如《大唐西域记》:“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捖其功德之大,最主要表明其不退的功德,在《华严经》也说十地品,初地令凡夫修行,不云要圣人方学,彼经自有明文。又明退者挬,也就是说修持的道路上必会时退时进,故八地菩萨像品质保证的保证书一样,表示决不会退入凡夫位,因此易行道的他力法门,更指出八地菩萨重要性。《念佛镜》:
  从初发心经一大阿僧祇劫,始到初地,又经一大阿僧祇劫修道,
  乃至八地菩萨,皆是自力。
  他力者,准念佛法门,《阿弥陀经》疾则一日,迟则七日。
  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
  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救
  然而此地虽然殊胜,却有个问题,就是证八地时,断尽烦恼,寂静如阿罗汉入灭定时,经言一切菩萨证八地时,定有十方诸佛前来弹指警觉,令彼出定。像“十地经中劝八地菩萨言:‘汝莫乐住寂灭定。’然八地菩萨既位出功用,永绝识务,念念无生,运运自进,岂有乐住寂灭,假劝方进也,欲令速入九地十地乃至佛地。”捅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八地菩萨证无生忍,便欲放舍利众生事。诸佛劝起令忆本愿利益众生,是不忘本心,不舍愿炷等。”挶接著探讨八地断尽烦恼后,而能度生之理。在空宗说烦恼障,小乘说:“初果开始断,四果断完。”大乘则认为:“初地开始断,七地断尽,始证八地。八地以后尚有所知障捃,成佛方能断完。”《入中论》主要的脉络是说,初地至十地最后心伏完,金刚喻定刹那顿断。至于俱生所知障(即俱生法我执),亦分十一品,自初地起,地地各断一品法我执及其眷属,至金刚道断尽。其所谓所知障,空宗亦名为“烦恼障”。唯识宗说菩萨“烦恼伏而不断者”,为要留惑润生,乃能受生,入生死海度众生故。但是月称不许此说者说要烦恼障断尽,方能开始断所知障故。唯识云:“若八地烦恼断完,不造业受生,云何度生积资粮耶?”揤月称认为如《华严》:“若非烦恼障已断完,云何得入无余涅槃耶?”也就是说证八地菩萨,若非诸神劝请,第二刹那即入无余涅槃。为何八地菩萨可以入无余涅槃,关键在于他烦恼障断尽矣。
  善慧地
  此第九地主要是阐述其超胜的功德。首先,此地具有一切力,如《华严》广说有十种力。力波罗蜜圆满清净。其次,有四无碍解清净功德挹。梵语catasrah pratisamvidah即指四种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法无碍解(梵dharma-pratisamvid),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解(梵artha-pratisamvid),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词无碍解(梵nirukti pratisamvid),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四)辩无碍解(梵pratibhana-pratisamvid),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称乐说,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捋
  第九地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
  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相,以辞无碍智知不坏说诸法,
  以乐说无碍智知诸法次第不断说也。
  又解,第一知法无体性,第二知法生灭相,第三知法假名而不断假名法说,
  第四知随假名不坏无边法说。又解,一知法差别,二知义差别,三随言音而为说法,第四随所乐解而为说之。捊
  再论其功德的相状,《瑜伽师地论》:
  问已入第九地菩萨当言何相?
  答:当言于名身句身文身得自在故,又得无罪无量广大慧故,
  又得广大无碍解故,能悦一切众生心故名大法师。挼
  法云地
  名法云地,代表法即佛法大法,能作世出世间利益,如云能降大雨,润泽世间,满众生愿。从十方佛得妙灌顶者,谓十地菩萨,入灌顶三摩地,坐宝莲花座上,其花大如不可说微尘世界,菩萨身量与座相等。一一花叶上,各有菩萨眷属围绕。十方诸佛,从眉间白毫,各各放光,集菩萨顶。捝《大乘义章》:“十随一切种所知净。谓第十地成就如来七种智大,于一切种所知法中知见无碍,名一切种所知智净。”捁话虽如此,只说其说法度生之世智与佛相同,故云:智增上。法尊法师在《入中论讲记》页163说:“此地唯不能双照二谛,故不如佛。”而《瑜伽师地论》论其功德的相状:“问:已入第十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已得一切如来同大洒故,已得如云大法身故,已得一切大神通故,亦名如来。”挴换句话说,这十地并不相等于佛,也就是说这只是分证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渐次破除一品无明,而证得一分中道,和即证入极果妙觉之佛位,并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究竟即佛是不一样的。最后从《大乘义章》的经文,来总括十地各自所修的主要法门。
  菩萨先于解行地中依世俗禅,修习一切菩提分法,
  广兴大愿转恶趣报入欢喜地。余地方便如地持说,修十真心入离垢地;
  修习十种深念之心入第三地;起十思量入第四地;
  修十平等深净之心入第五地;修十平等法入第六地;
  十方便慧发起胜行入第七地;总前诸地以为方便,及修十种无生忍行入第八地;修十自利利他之行入第九地;总修方便以满地分入第十地捘
  其中一以贯之的道理就是“菩提心”,故各地皆修各地的菩提法,还要发愿并自利利他,如此佛果才能早日圆满。(未完待续) v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