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
净宗十三祖的成立
一、慧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二、善导大师生平与思想
三、承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四、法照大师生平与思想
五、少康大师生平与思想
六、永明大师生平与思想
七、省常大师生平与思想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净宗十三祖的成立
现在遵奉的净宗十三祖,是经宋元明的逐渐推选而形成的。净宗立祖之说
始于宋代,南宋宗晓法师(1151一1214年)立莲社六祖(未立宗)。以慧远为
莲社始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五人继之。云:“莲社之立,既以
远公为始祖……继此道者乃有五师,一曰善导师,二曰法照师,三曰少康师,
四曰省常师、五曰宗赜师、是五师者,莫不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异世同辙,
皆众良导。”
尔后,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兼及禅宗、
华严、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净土不立宗而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
康、延寿、省常为莲社七祖。宗晓、志磐同是夭台宗的学者,宗晓立莲社六祖,
志磐立七祖(志磐在宗晓的排名基础上,略有删增,删除宗赜,增加承远与永
明延寿,后人排列大致依志磐所述),这种排名只是为净土教提供师法楷模而
已。当时还没有净土宗的称谓。
元朝东林寺普度法师,因为当时白莲教假借佛教别有作用,于是撰《莲宗
宝鉴》十卷,又著《庐山复教集》一卷,而自称白莲宗,但是却无定祖之说,
仅在他的奏文上叙及宋高宗时子元禅师提倡念佛,撰有白莲忏法,并入内庭讲
念佛大旨。自此以后,净土宗这个名称才得以通行,而定祖之说尚未确定。
到了清朝中叶,才将宗晓、志磐的莲社七祖和净土宗的名称相提并论,增
加了明代的莲池大师为八祖。清道光间,悟开法师增推蕅益大师为九祖,省庵
大师为十祖,彻悟大师为十一祖。民国年间,印光大师又改推截流大师为十祖,
省庵大师、彻悟大师递降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大师往生后,四众弟子加推
其为十三祖。这样,净宗十三祖的谱系方告圆成。
净宗祖师称谓排列依次如下:
净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净宗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净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净宗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净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净宗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净宗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
净宗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
净宗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师
净宗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净宗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
净宗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日本人也有一个净宗谱系排列,所谓三国七祖。印度有二位祖师:龙树菩
萨(公元2一3世纪)、天亲菩萨(公元4一5世纪),中国有三位祖师,昙鸾大
师(公元476一542年)、道绰大师(公元562一645年)、善导大师(公元613一
681年),日本有二位祖师,源信大师(公元942一1017年),法然上人(公元
1133一1212年),日人以为:凡净宗安心血脉,佛世尊传诸龙树,祖祖相承,
心心相续,以至今日,无有毫差。
我国隋唐时所列净土教祖师,常以慧远、昙鸾、道绰、善导四大师并列。
昙鸾、道绰二大师,对净宗根本理念的建构,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且专修净
业,志求往生,属于“功德高盛”之列,然而,在现在净宗所列十三祖之中,
并无他们的地位,这亦属一桩费解的公案,许多净宗学人都存有这一疑窦,并
试图找寻一些原由。有的认为,昙鸾、道绰二大师的著作久已散佚,只是本世
纪初杨仁山居士才从日本请回汉土。然而,如果以是否有净宗著作为衡量净宗
祖师资格的话,这种说法似难成立。现今十三祖中,亦有不少未有著述的,如
承远、少康、省常三大师即是,或著述少份亦有多位,如法照、截流、省庵、
彻悟等。印光大师曾就此质询答复云:“彻祖省祖之少著作,亦各人之心愿耳。
其道德之忧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为定。古今有法身示现,但少数言句,无所
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处生疑。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在不多。只一真信
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可见,
从昙鸾、道绰二大师著述之失而复得来揣忖原由,似不能成立。
印顺法师对此亦有一说,云:“四明石芝晓法师,为一天台宗学者,虽弘
扬净土,与昙鸾、道绰不同。昙鸾与道绰,判易行与难行、净土与圣道二门。
以为念佛往生,持戒与犯戒,定心与散心,愚痴与智慧,并承佛悲愿而生。易
言之,但须念佛,即得往生,犯戒等根机不在简别之列也。净土与圣道之判,
即信愿往生与戒定慧--圣道之别。故其弊,不重戒定慧之圣道,而以往生为
纯由佛力。善导承其余绪,所作《观经四帖疏》,即有此意。日本学者唐代来
华,传承此善导之法流,乃演出弃髦戒法,甚至专凭信愿,不重持名(盖以持
名而至一心不乱,即由念佛而得三昧,等法圣道之真宗)。杨仁山老居士,曾
专书以弹真宗,即于善导之说,致其微词。日人每谓念佛有慧远流、有善导流,
然在中国,宋元明以来,渐融此二流,即不废圣道而特重信愿持名。于昙鸾、
道绰等之极端说法,不加尊重。石芝晓法师双取慧远与善导,不取昙鸾与道绰,
殆有此意乎?”
印顺法师这一分析颇有见地。宋代宗晓法师以天台理念而作的拣择,实则
代表着中国佛界对净宗的一般看法,自古以来,中国的佛教行人,受儒道思想
的浸润,得大乘各宗派的陶冶,因而自信自肯之心颇为隆盛,这种心态与大乘
佛教深层理念相契。净宗的弘传便以融会他宗,自力他力并重较受欢迎,而舍
圣道专归净土的观念,尤其不重戒律,专依信心得救的说法,难以得到广泛的
认同。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唐代慧日法师(慈憨三藏)的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主
张,对中华佛教影响甚巨,宋元明清各代的净宗大德及各宗诸师的归净,莫不
受其影响。以致后人有对未将慧日列为净宗祖师打抱不平之声音。如日僧小野
玄妙写道:“然我慈憨三藏,为伟大之净土祖师,而后世一部分净土教徒,举
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五人,称为支那净土五祖而不列慈憨三藏之名,
盖以同一净土宗,而慈憨三藏之净土教,与善导一流之净土教不相容耳。”这
种观点亦属以凡夫知见强作判言,故而,这种呼声响应者寥寥。慧日法师的净
土主张虽然颇具独创性,亦能适应中土行人的文化心理与根机,然以“道盛德
隆”的祖师标准来衡量,尚逊一筹。
至于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历史悬案,余以为:鉴于昙鸾、道绰、善导三大
师有一明显的传承脉络,故取集大成者--善导大师为代表,列为二祖,与慧
远大师交相辉映,一则自力与他力并重;一则突显他力本愿。这两大净宗参照
坐标,提供中国净业行人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春兰秋菊,各擅其美,只有应机
之差异,并无实质之高下。
净宗祖师的成立,表证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寻找扎根点,融
汇异质文化,进而卓然独立的演进过程。初期的净宗大德大多精通老庄与儒学,
如道安、慧远、支道林、刘遗民等。净土宗在华夏大地的开花结果,表明净宗
自身的深邃生命力与中华文化的开放胸襟。中华文化为净宗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净土宗提升中国文化的层次,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
净宗十三祖的出现,在中国净宗发展史上,形成奇峰深壑的景观,是净宗
理论与实践隆盛的表证,探讨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净
宗思想演变的轨迹与特点。
一、慧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一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
(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
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大行山聆听
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听后,远公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
皆如糠秕。”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纵观大师一生的德业,
可概述为四。
(1)弘护佛法,尊严僧格。
远公大师出家后,卓尔不群,发心广大,“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住”,
精进为道,无时或懈,道念日纯。道安大师常常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
远乎!”意为:使佛道流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于此可见远公
的根器了。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
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由于这种
讲经的善巧方便,道安大师便特许远公阅读外道典籍。远公著述宏富,相传鸠
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大加赞叹云:“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
理会,岂不妙哉!”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皈投到远公座下。东晋太无四年(公元379年),
道安大师为前秦苻坚所执,往长安,其徒众星散,远公率领弟子数十人,打算
去罗浮山,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到庐山清净,足可以息心敛影办道,
于是驻锡庐山的龙泉精舍。时有远公的道友慧永,对刺史桓伊说:“远公刚刚
开始弘法,就有很多的徒众来亲近他,将来一定有更多的学者来追随他,如没
有一个比较大的道场,那怎么行?”桓伊听了这话,发心建造东林寺。远公自
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晚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由于
远公的德望,当时的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中外僧俗,望风遥仰。“东
向稽首,献心庐岳。”遥与北方长安消遥园,平分天下。
远公作为一代佛教领袖,十分注重僧格的尊严,针对“沙门抗礼万乘”的
说法,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阐述僧人不礼拜帝王的道理,高标出家修
道的胸襟,云:“出家者,能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
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
夫然者,故能拯溺俗于沉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人天之
路。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
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王之恭而不失其敬也。”
远公于此推重出家的志向,赞叹修道的功德,无非欲令世人具敬僧之心,亦令
僧人自尊自强。由此,远公严正声称:“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
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可谓掷地有声,凛然刚骨,力争僧格的尊严
与独立。迫使篡位的桓玄,下诏书确立僧人不礼敬帝王的条制,自此便成为中
国的规约。
远公志逾丹石,不畏权势,不求利禄,惟道是从,保持着崇高的僧格形象。
试以二例为证。其一,晋安帝自江陵回京师,辅国何无忌曾劝远公在江干候迎,
远公称疾不行,安帝不特不以此为忤,反而来信安慰远公,谓“知所患未佳,
甚情耿……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其叹恨!”其二,桓
玄征伐殷仲堪,行军经过庐山,要远公出虎溪一见,远公亦称疾不堪以行,绝
不破例出虎溪去见宾客,桓玄只得自己入山。起初桓玄傲气十足,不肯向远公
敬礼,哪知一见远公的严肃神韵,不觉自然而然地致敬起来。桓玄问:不敢毁
伤,何以剪削?远公答云:立身行道。桓玄称善。本拟提出许多问题来诘难的,
一与远公接谈,不敢复言。桓玄下山后对左右随从说:像远公这样的人,实是
我生平所未见过的,的确是个高僧大德!其后桓玄沙汰僧众,特对他的僚属说:
“沙门有能伸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修整者,始可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
此者,悉当罢黜。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远公为此致书桓玄,广
立沙汰僧人的条制,桓玄悉皆遵从。由此可见远公感化人之深。
(2)道隆德盛,威神莫测。
远公一生德业隆盛,声誉环字。许多外国僧人都说中国有大乘高僧,经常
焚香礼拜,钦仰庐山。远公本迹,吾人难以测度,然其威神妙用之事相,亦足
以感发人心。
远公率众初抵庐山时,住在离水源较远的龙泉精舍,尔时,远公以锡杖轻
击泉池云:“若我与此地有缘,此池便当涌现泉水。”说后,地下泉水汩汩涌
出。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寺使命名为龙泉寺。
建造东林寺之初,木材供不应求,远公为此发愁,夜梦山神禀告:“此山
足可栖神,愿毋他往。”说着,天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殿前池塘中,涌出
许多珍贵的木材。刺史桓伊大为惊讶,更加相信远公是神僧,号召百姓出工出
力,建寺速度加快。因将大雄宝殿称作“神运殿”。
陶侃在广州作刺史时,一渔人见海中有神光,撒网到放光处,得金文殊像,
上有“阿育王所造”的字样。陶侃以此金像送武昌寒溪寺供养。后来,寒溪寺
遭火灾,殿寺全被焚毁,唯有金文殊像及其供像的殿堂得以幸存。陶侃移任江
州作官后,派人迎请金文殊像,谁知金像抬上舟船便沉到水底,多次打捞,了
无踪迹。当时,有民谣云:(金像)“可以诚至,难以力招。”东林寺建成后,
远公至江上虔诚祷之,金像忽然浮出水面,遂恭迎金像至神运殿,另造重阁以
供奉,并制文殊瑞像赞(金文殊像惜于“文革”时遗失)。
远公容貌威严,令人一见顿生敬畏之心。据传记载:时有慧义法师,以强
正自命,不肯服人,对远公弟子慧宝说:“你们都是一班庸才,所以对于慧远
推服得不得了。你们看我和他辩论。”及到听远公讲《法华经》时,屡次欲提
出问题来问难,终因心情战栗,汗流浃背,一句也不敢问。另有谢灵运恃才傲
物,一见远公,肃然心服。足见远公感格人心之威德。
(3)礼敬梵僧,*-译佛典。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的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
然络绎不绝。远公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
梵本佛经,远公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远公重视与梵僧大德交往,礼请他们弘法译经,略举数例。
(一)弗若多罗是专精《十诵律》部的学者,曾与鸠摩罗什合译《十诵律》,
不幸三分刚刚译到二分,弗若多罗忽然去世,远公对此非常慨叹,痛惜大法不
能东来。后来,以律藏驰名的昙摩留支来到关中,远在庐山的远公即遣弟子昙
邕入秦,亲笔致书昙摩流支,请他发心将未译出的《十诵律》余分翻译过来,
昙摩留支受远公的至诚所感,真的将弗若多罗未竟的部分译出,成为一部完整
的《十诵律》。
(二)鸠摩罗什大师佛学精深,独步阎浮,于姚秦时代入关,大兴译场,
学者云集,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远公常常修书通好,殷殷致问,请教修证佛
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其问答内容具见《大乘义章》),表现出远公作为一代
祖师,心胸广大,谦谨好学的风范,亦是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三)觉贤,本名佛陀跋陀罗,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
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以精通禅律驰名,于义熙四年(408年)来到长安。觉
贤三藏因被人指斥显神通而见摈于北方,远公特遣弟子昙邕入关,替他们和解,
由于觉贤不愿再回北方,便投奔远公,远公予以热烈欢迎,邀他加入莲社,请
他翻译佛经。译出《修行方便禅经》二卷。并以负责的精神为觉贤恢复了名誉
(原先佛学界给他犯戒的处分)。后来,觉贤在建康道场寺,译出《华严经》
(晋译华严六十卷)、《僧祗》等佛典13种共125卷,为大乘瑜伽学说东流开了
先河,华严宗风的阐播,亦造端于觉贤的南下。南下的觉贤,所以有造于我佛
教,其功仍在远公,假定不是远公的宽弘大量,觉贤虽怀大法也无由表扬,亦
是徒然。觉贤三藏终生不忘远公的知遇之恩,遗嘱圆寂后安葬东林寺。墓塔建
在东林寺西侧山凹,呈圆形,代有修葺。觉贤是历史上第一位葬在庐山的外国
僧人,其墓塔已成为佛教界对外交往的又一纽带。
从上可见,远公大师虽则是净宗行人,然对大乘各宗各派的弘传事业,都
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推动。这种为法的精神,表现出一代宗师的德操。
(4)启建莲社,上品往生。
远公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共期西方。率众精进念佛,凿池种莲花,在
水中立十二品莲花,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由于修行的理论与
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甚至有的还在现身中见佛,如刘
遗民等。
据《远公别传》记载:远公在庐山的净修,非常精勤勇猛,曾于念佛三昧
中,三次见到佛菩萨的胜相,然而远公从未向他人宣示,其后在般若台的东龛,
刚刚从定起来,又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而于圆光之中,有无数化佛及观音
势至等,同时还有慧持、昙顺、刘遗民等。于时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
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刘遗民等也曾趋前对远公禀言:“法师
之志在吾之先,何来之迟也?”远公确知往生日期后,才将见到胜相的事实告
知法净、慧宝等弟子。制订遗戒,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
岁。
远公大师圆寂,道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奉远公全躯葬于西岭,治
冢垒塔,谢灵运作碑文,以铭其德。后人在寺中图画远公像,令人瞻仰。远公
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
2.思想
远公大师的净土思想是古印度净土教在我国初始弘传的理论结晶,是佛教
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同时又与东晋时代苦难现实的催化以及远公
个人修学背景相关。兹对远公净土思想特色概述有三。
(1)超越因果轮回的捷径--往生净土。
远公净土思想的形成,肇始于其对神识不灭、三世因果、轮回报应之笃信。
远公阐述形灭而神不灭的观点,认为神之传于异形,犹火之传乎异薪;薪异而
火一,形异而神同。惑者但以一生为尽,故以形朽而神丧矣,而人之所以生死
流转者,乃因无明贪爱为惑为累。无明掩其照,则情想凝滞外物;贪爱流其性,
则四大结聚成形。无明贪爱不息,则此生之后,仍受他身;此生之后,犹有来
生,是则生生而不绝,永堕生死轮回。
由神识不灭的理念,推衍三世因果论,以破斥俗人怀疑善恶无现验的瞽论。
远公依据佛经的业报论加以诠释:业有现报、生报、后报三种类型,何谓现报?
此身造作善恶业,当生即受果报。何谓生报?此身造作善恶业,来生便受果报。
何谓后报?此身造作善恶业,或经二生,或经三生……百生、千生乃至无数劫
才受果报。所受何种果报没有必然规律,由心而感,心无定相,感事而应,因
果感应的格局千变万化,报应有迟速先后的差异。然而,善恶赏罚终将会合,
此乃任运自然之事。现实生活中常有行善罹祸,为恶得福的现象,是由于现生
善业未报而昔世恶行始熟使然。所以,三世因果报应乃是广阔时空中的生命真
相,如只是拘限于一生来考究,便很难明了善恶报应之理。
远公具信神识不灭,三世轮转的生命理念,所以,深惧生死之苦,累劫轮
转之痛,汲汲以求出离生死险道的路途。故而一闻净宗法门,一往情深,专注
期生西方胜妙净土,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远公的这种心路历程,亦成为莲社
的精神理念而得到123名莲友的高度认同。这个理念充分体现在刘遗民领命所作
的《发愿文》中。《发愿文》全文434个字,行文流畅,言简意赅,是一篇极为
优美的赋文。文章开宗明义阐明了远公的三报论,以此为楔子,述及结社之缘
起:“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
志诸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济者也。”从上可知,莲社中人深感人生无常、
朝不保夕,于是摒弃宣说,专修冥寂,在苍松翠柏之下,虔心诵经念佛,借莲
花以明志,期生西方净土:“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
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途而缅谢,做天宫而长辞。
绍众灵以继轨,指大息以为期。”《发愿文》以和美的音韵、崇高的意境,抒
发着对西方极乐世界由衷神往之忱,感人至深。
由上可见,神识不灭,生死轮回的理念是净宗修持的必要前提,如果不相
信这两点,便难以发起念佛求往生之心,以陶渊明为例,陶渊明隐居不仕,刘
遗民、周续之与之相从甚密,被人称为“浔阳三隐”。刘、周均是莲社高贤、
骨干。陶渊明与远公吟咏唱和,有“虎溪三笑”之美谈。远公与莲友们再三劝
勉他加入莲社,甚至特许他饮酒,“渊明攒眉而去”始终未曾加入。其原由症
结乃是,陶渊明不认同神识不灭、生死轮回的理念。这种意向在他的诗歌中每
每见到。诸如《挽歌辞》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死了和山川
大地融为一体,有什么神灵不灭,轮回果报可言呢!《和刘柴桑》又云:“去
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人死之后,名字和身体都会被淹没,还追求什么来
世!陶渊明隐居田园22年,与远公及莲社诸贤广交朋友,却又顶住他们三番五
次动员,最终不入社。由此也反证,净宗起信是何其之难。净宗起信先从信三
世因果轮回始,否则,一切免谈。
远公净土思想的产生,亦与当时社会苦难现实的催化有关,从汉末到晋末,
政治失轨,社会动荡,汉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汉王朝的统治,继之以军阀割据,
八王之乱,斗争极为残酷。从王族贵绅到庶民百姓,无一不像幕燕釜鱼,朝不
保夕。加之天灾旱蝗频仍,饥疫横行,人相率互食,苦难的境遇激发着人们的
出离心,这种社会心态恰与净宗求生净土的出世理念耦合,由是,古印度的净
土教便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找到了生长点。远公应劫而生,融汇老庄与禅
教思想,会归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一呼百应,风云际会,揭开中国净土宗的序
幕。远公的净土思想即是净宗理念与社会需要的融合--具有净宗的核心理念,
又折射着中国文化现实的色彩。由于远公的德望与修证成就,往生净土是超越
生死轮回的捷径这一理念,便成为当时广大佛教徒的共识,并对以后的中国佛
教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渗透禅智的念佛思想。
远公念佛思想与其修学背景密切相关。从汉至晋,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主
要是般若与禅学两系。远公出家后,跟随道安大师25年,受其熏陶影响甚大。
道安大师的“本无论”是般若学六家之一,认为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道安大师的修行方法是般若与禅法并重。般若
是理论,禅法是实践,二者不可偏废。只有通过禅法的修持,才能真正悟证般
若,臻于法性境界。
远公承继了这一思想,曾云“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禅非智无以穷
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
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万法。”远公推重掸智的
理念,运用在他的念佛行持中,形成禅观念佛的特色。
远公的这一思想特色,鲜明地体现在他对“念佛三昧”的诠释中。远公写
道:“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下分;想寂,则气虚神
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
致用也。”远公首先开示三昧的内涵境界,指明三昧即是专思寂想的意思。一
心专念,止寂他想,即是止观并运。内在智光得以显发,慧光鉴照洞明一切幽
玄,生发无穷的妙用。
远公进而阐发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最殊胜的,云:“又诸三昧,其名甚众,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
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
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相)湛一,清
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
于此哉?”远公这段文句,是悟证的境界之语,颇难把握准确,勉强体会,可
译白如下。
远公认为: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容易的标准来
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这是什么缘故呢?穷尽玄妙通达寂灭的境界,
即是如来性体。如来性体,任运神妙,应合法界的幻化。随缘妙应,无有定规。
如来体性能令证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消泯人我是非的界限,遣荡种种知见。
涉缘应事,如同镜子。镜子明亮,内照清楚,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相状。即便
耳与眼不能视听的景物,但运用闻性与见性,亦能通晓无碍。在念佛三昧中,
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悟证灵性本原湛明一体,清净透明,
法尔自然。以本心聆听内在的念佛玄音,能令尘劳挂累日渐消除,滞塞的情执
徐徐融化开朗。这个境界的获得,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法门,还有什么方法
能够达到呢?!
远公这段文句展示的念佛三昧,倾重于自性佛,着重自力修证,然以禅观
证悟,栖神净土,兼仰佛力,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案臼。远
公以净宗经典为依据,使他的念佛思想获得了正确的基石,内蕴净宗实质内涵,
从而使他的念佛三昧达到了纯正而如法的境地。
(3)定中见佛,归命安养。
远公所创的莲社,以修念佛三昧为主,其所依据的经典是《般舟三昧经》
(汉末支谶与竺佛朔合译)。般舟三昧意为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
又名菩萨超众行。般舟要旨,为宜一念,兼重观想。行者修这念佛观,目的本
在现见阿弥陀佛,即现见一切诸佛,这与《观经》所云:“见此事者,即见十
方诸佛”的意思契合,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
无二无别。远公以及莲社其他同伦,修般舟三昧,均有定中见佛的体验。史料
记载:远公禅定中三次见佛。刘遗民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足遇
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
远公对定中见佛事,尚存疑滞,曾向鸠摩罗什大师讨教。远公根据《般舟
三昧经》所常引用的梦喻发问:谓定中所见的佛,假如真是属于梦的话,那不
过是主观的想像而已,并不是真的佛现,故此佛不可能为我等断除疑网。假如
是客观外来的佛,佛既是真实的显现,为何又以梦为喻呢?
远公回答这个问题,详明周全,首先指陈见佛有三类:一是自得天眼而见
佛,二是神通自如,飞到十方去见佛,三是凡夫修行禅定,心止一处而见佛。
《般舟三昧经》以梦喻定中见佛事,仅取梦中之事历历分明,能到能见,并非
如梦的虚妄。经典处处指陈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定中见佛虽由心
意识的专注忆想,然而其所具境界并非虚妄。同时也表证:诸佛身皆从众缘而
生,凡是从缘而生,都没有他的真实自性,如梦如化而毕竟空寂,然而,佛的
法身周遍十方,亦入到行人心中,若行人心想佛时,水清月现,佛身显现,是
故行人见诸佛身,不可当作虚妄来看待。可知般舟三昧,须具佛力法力及善根
力,具足如是三种因缘,即得明见彼佛如来。此种境界不可以虚妄幻觉等闲视
之。
从远公所提出的问题中,可知,远公不仅确切地修此念佛三昧,而且对念
佛三味的内涵境界,摸得清清楚楚。远公由入三味,见佛,往生,形成其净业
修证的脉络路向。远公之念佛,首先着重凝观禅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随宜应
物,显现妙境,终能见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坚固皈命西方极乐世界之
愿心,命终得以上品往生,此即远公禅观念佛之要义。
远公这种别具一格的念佛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佛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为净土宗在中国生根广被,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传布伊始,
尽管有《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译出,然人们尚持观望、试探的态度,
有没有阿弥陀佛,遥远的界外是否存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疑虑一方面要靠
经典圣言量化解,另一方面,人们更希望有一种“验证”。这种“验证”,对
净土教在中土的传布,关系重大。远公值此之际,以渊博的佛学造诣,以精勤
专志的修持,向中国佛学界提供了这种“验证”,不仅是一人的验证,而且是
莲社作为团体的验证--在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
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远公以一代佛学领袖的德望向世人作出的验证,震
撼着中国广大信众的心灵,为净土教在华夏的流布,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中国
人从此建立了一个永不倾覆的终极目标:念佛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永
脱轮回生死之苦,亲证穷玄极寂的自性如来。同时,远公以自己的佛法实践昭
示:惟凭自力坐断生死殊不容易,在自力基础上皈投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方是
了生脱死的稳妥道路。远公对中国民众的这种贡献,堪称如来使者,真报佛恩。
由是,将远公大师推崇为中国净宗初祖,名实相符。
二、善导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一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生于安徽泗州(一说山
东临淄),年少出家,纵观大师一生德业,概述有二。
(1)归心净土,勤笃苦行。
善导大师出家后,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变相与
《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习十六观行冥心思
惟,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
在目前,涕泗交流,举身投地。
贞观十五年,大师二十九岁,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见道绰禅师,蒙授
《无量寿经》。见净土九品道场,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
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燃。每入室长
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
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
利禄,从不举目而见女人。律己峻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都供养大众。
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佛前的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不用人替自己拿。从
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
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
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
(2)弘扬净宗,悲心愿切。
大师自利成就,悲心不舍众生,几十年来,孜孜弘扬净土法门,所有的供
奉都用来写《阿弥陀经》,达十万余卷,画西方净土变相三百余处。大师少时,
偶见西方净土变相而引起愿生之心,推己及人,了知艺术的感染力与渗透力甚
大,故致力于净宗艺术性的弘扬。敦煌千佛洞中《观无量寿佛经》曼荼罗的成
立,即是大师亲自作画,流传于世。
由于大师净土信念诚挚,德业隆盛,故四众弟子受其感化,而归心净土者
不胜计数,其中也有难抑厌欣之情,以致舍身往生者。据传载:大师在光明寺
说法,有人告大师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否?"大师答曰:"定生!定生!"
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舍掌西
望,倒投身下,至地遂逝。〖(续高僧传)唐道宣著。(乐邦文类)/往生传)
等,记为善导大师登树自投而逝。考以唐道宣律师所亲闻实录,以及寿导大师
的塔铭碑记,均无投身自逝之说,证知大师自投之说,实为传闻之误。(参见
黄念祖居士《善导大师新传)〗
据《新修往生传》载:"京华诸州僧尼子女,或自高岭投身,或舍命深泉,
或自堕高枝,或烧身供养,达百余人云。"此记事或有夸张之嫌,然亦可想见大
师感化力的巨大。大师的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
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念佛三昧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纪述。
大师于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享寿六十九岁。弟
子怀恽等瘗于长安城内禾原,为大师造塔,并建伽蓝(即今香积寺)。植神木
灵草,四时供养不怠。
大师遗著存世者共五部九卷,计为《观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
《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
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
化身。我国莲池大师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
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日
本法然上人亦赞曰:“弥陀愿王之垂迹”。从中,可体会到善导大师德学之盛
大。
2.思想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有特色,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怀;在理论
上,继承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净土思想,并丰富发展为一以"他力本愿"为核心
的净宗体系。澄清了诸多净土理论上的迷误,为净宗在中国的弘布提供了良好
的基础。兹分述如下。
(1)大师的净土思想具有鲜明的厌离娑婆,欣慕极乐的感情色彩,宗教情
怀深邃而真诚,感人甚切。透过对韦提希夫人厌苦请法求生净土的心路诠释,
大师指陈对娑婆的厌离与对极乐的欣慕,是成就净业的先决前提,亦是菩提心
的本质内涵。云:"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
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若能急为众生宣示净土法门,令众生舍此娑婆
生死之身,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
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然而,善导大师见到众生由业重
慧薄故,难以生起对娑婆的厌离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欣慕心。所以,善导大
师的著作中,多有苦口婆心的劝示。兹录二则,以作吾人的警觉,亦体会大师
的悲心。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大众同心厌三界,三途永绝愿无名,乘佛愿力往西方,念报慈恩常顶戴。
"
(2)大师以凡夫往生报土为立教本旨。隋唐之际,虽前有昙鸾、道绰二大
师倡导凡夫可入报土之说,然由于慧远(隋)、智者、吉藏以及摄论师等,从
自业所感净土的理念出发,均对凡夫入报土之说予以否认,由是障蔽了净宗广
度众生的殊胜力用。尔后,有迦才、元晓等法师的折衷观念,把西方净土分为
报土化土两种,地上圣人生于报土,凡夫二乘生于化土,但仍然未契净宗心要。
在这种异议纷杂的背景下,大师雄才卓识,广引经论,正本清源,力主凡夫往
生报土论。
大师判言:三辈九品皆是五浊凡夫,乘佛的大悲愿力乃得往生。若唯依自
力的精勤修学,以期能断惑证果,则虽二乘圣者及地前菩萨,亦不得生报土见
报佛。然而若在净土法门中,则托阿弥陀佛本愿之他力,所以虽一毫烦恼未断
的凡夫,也能得与地上菩萨,同入真实无漏的报土而见报佛。由是,善导大师
以教是他力,机是凡夫,佛身土是报身报土,显示由阿弥陀佛愿力故,九品往
生者皆凡夫,以成立凡夫入报土之义。力主净宗往生法门,乃为五浊恶世之凡
夫特设的方便法门,当今末法众生,依此法修持,必可获得解脱。大师这种判
释,颇显力挽狂澜之气慨,引令他宗法师大德重新认知净宗,亦大大激发净业
行人的信愿之心,巩固了净土宗的地位,助成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的系统化、
理论化与本土化,对净宗在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大师功勋卓著。
(3)净业因行。
大师将净土往生法归纳为安心、起行与作业三种实践法。
安心法即《观经》所示三心。至诚心(真实心)、深心(深信心)、回向
发愿心(回向一切善根愿生净土)。三心乃成就净业的必要条件。
起行是起身口意三业之行,分正行与杂行两种。正行是专依净宗经典所示
的行业,共有五种:读诵正行(专门读诵净土经典),观察正行(恒常思维观
察阿弥陀佛净土依正庄严),礼拜正行(专心礼拜阿弥陀佛),称名正行(专
门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赞叹供养正行(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种
种庄严),在以上五种正行中,亦可分为正定业与助业两种。正定业就是第四
称名正行,余四种为助业。正定行与助行之外的一切诸善万行均为杂行(疏
杂之行)。舍杂行而归正行,于五行中,专修持名念佛,成就往生。这即
是大师倡导专修的义蕴。
作业是遵守四修之法,进一步落实专修的原则。四修法是:恭敬修(恭敬
殷重的礼拜法)、无余修(专修称名,不杂余行)、无间修(心行相续,无有
间断)、长时修(常恒不退,毕生相续)。此四修法原出自《摄大乘论》所述,
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中,依此四法而修,大师转用作净业之仪则。
从上可见:善导大师对净业修持,特重专精,认为能否做到专精,是决定
能否往生的关键。专精修持,念念相续,毕命力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
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
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
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大师的净土思想甚为宏富,以上只是撷其要点略述之。总的来说,大师从
契理契机契时的角度,完成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体系,大畅佛的本怀。
其《观经四帖疏》玄义科文,乃是大师在精诚念佛、恳切祷祈下,得到感应而
撰成。吾人不可等闲视之。大师主张的持名念佛,简易究竟,极受一般信众的
欢迎。将高妙深远的殿堂佛教,变成广泛的民众信仰。这一转化,使净宗的弘
化获得原子裂变般的力量。隋唐以降,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几乎成为中国佛教
的表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得力于善导大师净宗理论的创树以及净业德望的
感召。
三、承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一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
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湖南
省衡山县西南),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
广州,大师来谒慧日法师,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
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天宝元年(公
元742年)归衡山,于山之西南,建立精舍,号弥陀台,仅安置经像,精苦修道,
有人供养食物则吃,无人供养则食野果花草,弊衣唯求御寒蔽体而已。慕名来
求道的人,常见一人身形羸弱,尘垢满面,负薪担水,都以为是大师的侍者而
轻慢之,及打听,方知那正是大师。由于大师万缘放下,精进念佛,于是发得
念佛三昧,常感圣境现前。
当时,法照大师在庐山修禅定。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
立在佛侧,询知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出定后,法照即往衡山面谒承远大师,悲
喜流涕而受其教,转修净土。远近道俗亦闻其德业,前来亲近乞教。负布帛,
斩木垒石,搭棚居住,并发心施金营造殿宇。大师既不拒绝,也不营求。殿寺
盖成,题名弥陀寺。营造殿宇的结余,都布施给饥饿病苦者。
大师教化众生,善立中道,随机设教。为了使众生早证道果,大师殷殷开
示念佛法门,并将经教法语,弥陀名号,书写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岩溪谷,
苦口婆心地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从化者甚众,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
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来,代宗皇帝奉
法照大师为国师,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
道场。
承远大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别诸弟子,安祥示寂
于弥陀寺,享年九十一岁。吕温之南岳大师远公塔铭记并序(《吕衡州文集)
第六),柳子厚之南岳弥陀和尚碑(《柳河东文集》第六),均记传大师的德
行。
2.思想
承远大师一生投注念佛实践,不图著作,未见大师有何著作传世,故大师
净土思想亦无从考究。然从承远大师修道经历来看,服膺慈愍三藏的教旨,坚
持戒行,专修般舟三昧,以此自利利他,成就一代祖师的特有风范。
四、法照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法照大师(公元747一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
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
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公元765一766年),登南
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公元676年),在南岳云峰,偶于钵中感见祥云高山与寺院,涧
溪北面有一石门,内中有一寺庙,题有"大圣竹林寺"金字。大师见此景相虽然
清晰,然内心尚疑是自己的幻觉。过了一段时间,于用斋时,又在钵中睹见五
色祥云,楼阁台树,还见文殊菩萨与诸圣众讲经说法。斋食用毕,景相方消失。
大师咨询他僧,知是五台山的景象,遂萌朝拜五台的念头,然障缘甚多,未能
成行。
大历四年(公元678年)夏天,大师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感五
色彩云弥覆其寺,祥云中现出许多楼阁寺宇,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
虚空中。参与法会的人都清楚地见到,个个泣血顶礼,欢喜踊跃。上述景象持
续了四小时才消失。
大师于当晚,在念佛道场遇到一老人,老人对大师说:"法师曾发愿朝拜五
台,为何迟迟不行呢?"大师回答:"障难甚多,路途遥远,怎么去得了呢?"老
人说:"只要肯下决心,道路遥远崎岖又怎能挡得住呢?"说完,倏尔不见。大
师又惊又喜,在佛像前重新发誓,待念佛法会期满,即当起程,纵然火聚冰河,
终不退志。于是,偕同志数人慨然上路,旅途果然顺利。
大历五年四月五日,大师等数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寻至大圣竹林
寺,看见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端坐在讲堂师子宝座上,为众说法,历历可闻。
大师向二大菩萨恭敬顶礼后禀问:"末代凡夫,知识浅劣,佛性心地无由显现,
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菩萨回答:"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
如念佛,我于过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大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菩萨
开示:"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愿力难思,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
"说后,菩萨为大师摩顶,为他授记:"你因念佛,不久当证得无上道果。世间
善男子善女人,如欲快速成就佛道,应当修持念佛法门。"语讫,二位大圣互说
偈颂。大师恭敬聆听,法喜充满,作礼而退。顷时,刚才的景物倏然隐去,大
师心感悲戚,便在原地立了一块巨石,用资纪念。后蒙一老梵僧的劝告,将所
见所闻宣示诸道友,并在原地仿建一庄严的寺庙,名为竹林寺。
由是,大师精修净宗,用功尤勤,于并州行五会念佛法,教化信众念佛。
德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之声,遣使寻觅,至于太康,果见大师劝化
之盛,遂敕迎入宫内,教宫人念佛。亦以五会音声曲调传之,敕号为国师。
大历十二年,大师率弟子八人,在五台山修念佛,在东台睹见奇彩云光,
文殊菩萨乘青毛狮子,当时,天飘雪花,文殊菩萨的五色圆光,遍及山谷。
大师一生修持念佛法门,精进勤苦,有诸多殊胜之感应,不胜备述,其后,
销声匿迹,不知其终。
大师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等问世流通。
2.思想
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会念佛的理念中。五会念佛以《无量寿
经》作理论基础。经云:"……(诸宝树),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
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不退转至成佛道。"
大师传示的五会念佛法是:
第一会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 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法,最初第一会平声缓念,引声唱六字名号,次第而高声急念。
至第五会,更加高声,唯速念阿弥陀佛四字。大师赞叹,修此法者,即于此生
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
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分法身。
按大师自述,此五会念佛实系阿弥陀佛亲授,大师自述:"照(法照大师自
称--注)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于南岳弥陀台……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
道场……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法照白佛言:'有何妙法,唯愿
说之,唯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正与彼浊恶世……言讫,
彼佛国界,佛菩萨众,水鸟树林,皆悉五会念佛诵经。法照粗记少分……阿弥
陀佛言:汝但依此五会念佛诵经之时,我此国土水鸟树林,诸菩萨众,无量音
乐,于虚空中,一时俱和念佛之声。"
可见,五会念佛的音声旋律与西方净土的音声能产生同构共振的效应,诚
为不可思议之法门,惜此五会念佛在末法只传五百年,现已绝响,亦是末法众
生业重福薄所致。
大师的五会念佛体现净宗以音声作佛事的特质。大师判言:念佛三昧是真
无上深妙禅。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名号为佛事,音声语言与第一义谛无二无
别。大师极力弹呵禅徒不拜佛,不立文字,以音声语言为执相等瞽论。若离念
求无念,离生求无生,离相好求法身、离文字求解脱,是住断灭见,谤佛毁经,
成破法之恶业,堕无间地狱。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母,诸三昧之王,此即诸佛
共所印定,又名如来禅。大师破斥禅家偏见,与慈愍三藏之说,遥相呼应。
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亦极具深切的宗教情怀,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恳切,
感人良深。兹录二段赞文:"归去来,生老病死苦相催,昼夜勤须念彼佛,极乐
消遥坐宝台。""归去来,娑婆苦处哭哀哀,急须专念弥陀佛,长辞五浊见如来。
"证知,厌欣心于净业成就关联甚密,法照大师言传身教,并以诸多灵瑞感应动
发人心,作如来的使者,传布五会念佛,广度众生,其德业功行,实不愧一代
祖师之荣称。
五、少康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
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枝青莲花很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
护之。"大师降诞日,青光遍室,散发着芙蓉的芬香。
大师相貌庄严,眼碧唇朱,幼时不顽闹,经常含笑端坐,识者都认为大师
有将相之态。大师长到七岁还不曾讲话,一日,母亲带他到灵山寺拜佛,问他:
"认识佛像不?"大师忽出言回答:"这是释迦牟尼佛。"母亲听了甚感惊诧,知
道儿子宿具善根,便令儿子出家修道。
大师十五岁受戒,学律五夏后,往江苏江宁龙兴寺听讲《华严经》与《瑜
伽论》。唐贞元初,游学洛阳白马寺。见佛殿内文字累放光明,仔细寻看,原
来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大师又惊又喜,重又祝祷:"若与净土有缘,
当使此文再发光明。"祷语还未讲究,果然光明闪烁。大师睹斯瑞相,乃发誓言:
"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
尔后,大师往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大师的影堂。恭敬瞻礼,大陈荐献。倏见
善导大师遗像升于空中,对大师说:"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功,同生安
养。"
大师南下到江陵,路遇一僧对他说:"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说完,
倏尔而隐,闻见香光往西而去。
大师到新定,人未从化,大师乞食得钱后,诱奖儿童说:"阿弥陀佛是汝本
师,能念一声,给你一钱。"众儿童为钱故,争相而念。几个月后,念佛儿童剧
增,大师又善巧引导,念十句给一钱。如是经过一年的劝化,新定地区大小贵
*念佛者,盈满道路。
大师见机缘成熟,便于乌龙山启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午夜行
道唱赞。每逢斋日,有三千余人云集。大师登高座,令四众弟子望其面门,即
高声唱阿弥陀佛,每念一声,口中即出一佛,连诵十声,则出十佛,若连珠状。
大师对大众说:"汝见佛者,决定往生。"众弟子听到这个授记,欣喜异常,念
佛更勤。亦有少数未见者,悲感自责,因而加倍精进念佛。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少康大师预知时至,召集弟子作最后的嘱示:"当于
净土,起增进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汝曹此时见我光明,真我弟子。"语讫,
放光数道,奄然而化。尔时,天气陡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
变白。大师的灵塔建于州东台子严,后天台韶国师又重建塔,后人称为后善导。
2.思想
少康大师亦主要以身弘法,著述甚少。世传大师与沙门文谂共编集《往生
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一卷,经资料考证,不足凭信。然考其一生的修学弘法历
程,似以善导大师思想理念为圭皋,其证念佛三昧,并以此感召众生念佛,又
与善导大师如出一辙。
六、永明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一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
杭。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
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当坐死罪,押赴市曹处斩。
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否则释放之。大师临
刑镇静自若,面色不改。文穆王钦佩其胆识,便将大师免刑释放。
被释放后,大师投明州翠岩禅师出家,次参天台德韶国师,发明心要。受
法嗣,为法眼宗嫡孙。
大师常修法华忏,精进禅观,常感瑞应。一日中夜旋绕次,见普贤菩萨前
所供养的莲华忽然在手。大师思忖素有二愿,一愿终身常诵《法华经》,二愿
毕生广利众生。忆此二愿,复乐禅寂,进退迟疑,莫能自决,遂上智者禅院作
二阄。一是一心禅定阄,二是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大师于佛前冥心精祷,信
手拈之,七次并得净土阄。由是,大师一意专修净业。诵经三载,见观音菩萨
以甘露灌口,从此发得观音辩才。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师受吴越忠懿王邀请,复兴杭州灵隐寺,次
年迁住永明寺,接化徒众。大师日行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其中重要的项目
有:受持神咒(大悲咒、尊胜陀罗尼咒)、念佛、礼佛、忏悔、诵经(《法华
经》、《般若心经》、《华严净行品》)、坐禅、说法。每日虔礼十方十佛、
释迦、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势至等,每夜施食于旷野鬼神等。大师发愿
求生西方,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往别峰行道念佛,随从常数百人。清
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的音声。忠懿王敬重其德,闻此大为感动,感叹:
"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赐号智
觉禅师。
大师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数千人。常为众人授菩萨戒,施食放生,泛爱慈
柔。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以作往生净土之资粮。劝勉大众老实念佛,以身
作则,坐断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义学藩篱,精修万行,庄严净土。
宋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焚香辞告众人,跌坐而化,时年七
十二岁。著作宏富,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唯
心诀》、《受菩萨戒法》等凡六十余部问世。可谓一代硕学。据云:永明大师
乃阿弥陀佛示现。现今阿弥陀佛圣诞日乃以永明大师的出生日为准。
永明大师圆寂后,有一从临安来的僧人,经年绕大师塔,旁人问他何故绕
塔?那僧人回答:"我在一次大病中到过冥界,看见阎王殿左边供了一幅僧人像,
阎王常在像前礼拜,我私下询问:阎王礼拜的僧人是谁?得到回答是:那僧是
杭州的永明延寿禅师。大师灵逝,未经冥府,直接往生西方上上品。阎王敬重
大师德业故,天天礼拜。所以我来这里绕塔,以示恭礼之心。"
2.思想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为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
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
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灵明妙心为万法之本源,
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后世诸宗渐融趋归净土,以慈愍三藏开其先声,以永
明大师为实质开端。大师净土思想略标有三。
(1)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
有人以禅宗理念诘难大师: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起欣厌情,兴取舍
念,有乖唯心之理,何成平等之智?
大师针对这类发问,首引智者大师《十疑论》之说:智者求生净土,而了
达生之实体不可得。须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理事圆融。《如来不思议境界
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
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可见这种境界非凡夫所能。
若信力未充,心散浮动,观行浅薄者,必须发愿往生,以仰仗阿弥陀佛愿
力增上缘,速成菩萨道,尔后倒驾慈航,救济苦难众生。故了达唯心净土之理
念,正须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否则,便属邪见谤法人。
(2)往生净土之因。
大师以持戒习禅为上品之因,行道念佛为中下品。九品之行从定心专心中
生。所谓定心修止观,得上品往生;专心唯念佛名号,众善以助之,发愿回向
往生,此即下品往生。
大师重视戒律,尤重菩萨戒。认为发心受菩萨戒,信受大乘,即使破戒,
念佛忏悔,亦可往生。若受戒又造恶业,以过去持戒力,听闻大乘善根力,临
终念佛,遇善友开示,又因善业弱,恶业重,但以菩萨戒,成为往生必要条件,
故以菩提心为往生净土之正因。
大师佐证恶人临终十念往生,临终时,心力能胜终身行为,是时少许,心
力猛利,如火量虽小能作大事。由于临终之心决定勇健,能胜百岁行力,如人
入阵,不惜身命得以冲出重围,此为临终十念法门之神效。
(3)禅净四料简,修持之龟鉴。
料简是衡量抉择的意思。大师是法眼宗祖师的身份,诠释禅宗与净宗的内
在关联,为后世修行人建构了一个禅净利弊得失的参照系,影响后人甚大。印
光大师对四料简亦极为推崇,赞云:"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
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可谓"迷津宝笺,险
道导师"。大师四料简是: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对四料简的诠释,诸家多有不同,兹谨依印光大师之说,略敷陈之。
要理解四料简的含义,首须详知,禅是什么?净是什么?"有禅"指的是什
么意思?"有净"又是指何意思?印祖认为:禅与净土两个概念,是从理体与教
义的角度而言,有禅与有净,是从对机与修持的方面来立论。从理教的角度来
看,禅与净无二无别,然从对机与修持的角度判言,禅宗与净宗却大有悬殊。
修持门径不同,所证理体并无异致。
何谓禅?即吾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何谓净?
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
何谓有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明心见
性的境界。何谓有净?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之
事。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
或有信愿,而不恳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由此,可将大师四料简译白如下:
若人明心见性又念佛求生净土,
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
现世堪为人天大导师,
来生即可成佛作祖。
若人未能开悟但念佛求生净土,
万人修持万人得以往生成就;
彼土花见面觐阿弥陀佛,
又何愁不大彻大悟?!
若人明心见性而不念佛求生净土,
十人中便有九人将会走错路头;
假若命终时中阴身现前,
瞬刻便随业牵引轮转生死。
若人既未开悟又不念佛求生净土,
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铜柱,
阿鼻城中受苦万劫与千生,
自业自受,无人替代。
大师四料简,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
无穷的受用,上根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宗阵地,老实念佛,
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
样。如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早年修禅,每谓:永明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
净土;况今末法,允宜遵承。于是专修净业,弘扬莲宗。近代圆瑛法师,早年
修禅,三十岁后,受永明大师启发,亦归心净土,自谓"三求堂"主人(求福求
慧求生净土)。
综上所述:永明大师的净土思想与实践,颇具特色,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的身份,导归净土,最终成为净宗第六祖。一身双任两宗祖师,故作禅净料简
亦最具资格。其会宗各家导归净土的思想,延至今日尚有生命力。足证大师乃
德业与学识俱皆卓著的净宗祖师。
七、省常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一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
七岁受具足戒。大师的德业主要体现在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宋淳化年中
(公元990~994年),大师在杭州昭庆院专修净业,以旃檀刻阿弥陀佛像。仿
庐山遗风结净行社,有一百二十位公卿显贵参加。宰相王文正公(王旦)为社
首,翰林苏易简作《净行品序》,序文写道:"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
法,犹无嗔恨,况陋文浅学而有吝惜哉!"可见,大师道隆德盛,感格人心之力
甚大。净行社还有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念佛精进不懈。
大师严持戒律,才辩胜人,刺血书写《华严净行品》。以念佛法门自行化
他,数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于寺中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
"佛来了",随之而化。当时在场的信众见到地面呈金色,良久方退。享年六十
二岁,弟子奉全身建塔于鸟窠禅师之侧,号圆净法师。
2.思想
省常大师亦无著述问世,故其净土思想无从详考。大师在念佛实践中,注
重引进《华严净行品》来规范、净化念佛人的身心言动。使净业成就更加上一
份保证。莲社易名净行社,寄寓大师弘扬净宗的善巧与深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