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下隋唐佛教的兴盛
岳麓山下隋唐佛教的兴盛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佛教兴盛的时期,禅宗南宗在江西、湖南两地得到迅速发展。与此相契合,湖南长沙地区相继修建了隋代舍利塔和道林、密印、石霜、开福等一大批佛寺,它们是这一时期长沙佛教极盛的见证。隋舍利塔在岳麓山腰,建于602年(隋文帝仁寿二年)。
据宋代僧侣觉范所撰《隋感应佛舍利塔记》,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大兴寺中,婴儿时暴寒得病几乎绝命。正当全家束手无策时,突然有一位名叫“智仙”的尼姑到来,对杨坚的父亲杨忠说:“此儿大有福分,为天佛所佑,不可令居家中,当代为养育。”于是杨忠特意辟馆让智仙与杨坚居住。杨坚13岁获准回家时,这位叫“智仙”的尼姑将舍利子数百颗交给他,告诫:“以此佑苍生。”杨坚称帝后第二年就诏令在全国53处名山福地建塔,以分藏舍利子,塔下都绘智仙女尼像。据传岳麓山舍利塔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塔高12米,边长约2米,塔基正方形,全塔状似僧帽,塔上共有5幅浮雕,正面是佛像,塔旁竖一石碑,刻有“隋舍利塔”字样。它至今仍在向人们诉说佛教在岳麓山兴盛一时的状貌。
隋唐五代的佛教兴盛,在湖南长沙地区得以充分表现。旧时当地庙宇林立,佛事繁盛,是佛教文化发扬传播的重镇。当时著名的四大寺庙经历千年风雨至今留下历史的痕迹。
道林寺道林寺在岳麓山下,最初建于六朝,唐代武将马燧造藏修精舍,命名为“道林”。唐代乾符(874年-879年)年间,道林寺内为保存刻有沈传师、裴休、宋之问、杜甫的笔札、诗词的碑石,建起“四绝堂”。当时寺内还有大书法家欧阳洵题的“道林之寺”四个大字,也堪称一绝。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道林寺僧人疏言入太原求取佛经,运回佛经5048卷,这是唐代佛教界的一件大事,道林寺也由此名传遐尔。唐代诗人常在诗中将道林寺与麓山寺共同吟咏。宋代名士朱熹在岳麓书院会讲时,因听讲士生众多,特地在寺侧建屋供士生居住,后也归并于道林寺。因而宋代道林寺规模相当大。然,到了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守道吴世忠下令拆寺,将拆下的材料移修岳麓书院,这座古寺遂被废弃。
密印寺密印寺,位于长沙地区宁乡大沩山。唐元和(806年-820年)年间由信奉佛教的相国裴休为灵禅师传法而建。御赐“密印禅寺”门额。“密印”一词源于印度密教的“三密”教旨,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象)。唐代时密印寺建筑宏丽,庙宇“壮丽几百楹”,“寺内有万斤洪钟,僧徒至3000余人”,是当时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地之一。唐武宗在位灭佛时,密印寺灵禅师被迫裹首为民。唐宣宗即位恢复佛教,密印寺再度兴盛。经过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密印寺屡建屡毁,现今高大的山门两旁刻着字迹苍劲的对联:“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题额为“十方密印寺”。佛教称东西南北及东北、西
北、东南、西南与上下两方为十方,“十方密印寺”名称由此而来。密印寺在沩山,它最初的主持灵禅师后又传法于江西仰山,因而人们称灵禅师开创的宗派为“沩仰宗”。沩仰宗在唐代远传日本,为此日本沩仰宗僧人视密印寺为祖庭,至今还常专程来此瞻仰。
石霜寺石霜寺坐落在湖南浏阳霜华山下,由唐代著名禅师庆诸开创,唐僖宗曾命相国裴休前往扩建,赐名“崇胜禅寺”。据记载,唐代时石霜寺共管辖寺院48处,房屋5048间,正殿高30米,佛高23.3米,此外还有祖堂、斋堂、禅堂、文殊堂、藏经殿等,所以有“骑马关山门”的传说。这座千年古寺是禅宗著名寺院之一,两代出了普会、楚圆、法永、节诚等禅宗高僧。其中楚圆俗姓李,是禅宗南派祖师慧能的第十二传弟子,曾游历北方悟得临济宗真谛,南归后,居持石霜寺。自此,以前仅流传于北方的临济宗,也开始流传于南方,所以石霜寺名重唐代佛教界。楚圆在长沙圆寂后,人们为他在石霜寺建塔。以后他的嫡传弟子慧南开创黄龙派,方会开创杨歧派。至此,宋代禅宗五家七宗中有两派都发源于石霜寺。日本高僧明庵荣西和俊都曾在石霜寺学法,归国后分别创立了日本佛教中的临济和中严两个宗派。所以石霜寺在日本佛教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唐宋时,许多名人来过此地,宋代诗人毕回所作题为《石霜寺》的诗中有“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房”句,点明了石霜寺名字的由来。南宋抗金名将刘曾在石霜寺住宿,写下了一首《愁霜华山寺》,诗云:
“净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血尤腥。夜观星象神鬼泣,昼会风云龙虎惊。
重刺山河归大宋,两扶社稷定东京。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叨叨问姓名。”
诗中一股飒爽英气,表现出作者收复中原的雄心,而对霜华山上的僧人却颇存责怪之意。其实常年居于山中的出家人,又怎么会认识堂堂的中兴将领呢?
开福寺开福寺原为我国佛教禅宗中临济宗著名寺院,位于长沙市北湘春门外,最初由五代时统治湖南的楚王马殷创建,其子马希范又增建会春园,将部分园林建筑施给开福寺,使其范围又有扩大。当时寺院周围有紫微山、木鱼岭、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四步桥等10多处风景点,山水庭园佛寺辉映,别具特色。之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多次重修。现在寺宇建筑面积为16000平方米,山门额题“古开福寺”,两旁石刻石联“紫微栖风,碧浪潜龙”。寺内有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三重佛殿。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歇山大屋顶,龙凤禽兽脊吻,金黄色琉璃瓦,四角垂有铜铃,风动时铃声四布。纵观整个寺宇,确有栖凤的主旨和潜龙的非凡气势。
除了麓山、道林、密印、石霜、开福等寺庙,据史料记载,湖南长沙地区在隋唐五代时还有法华禅师在长沙城北湘春门外建的铁佛寺;长沙城中有元门寺;还有大沩山麓的顺庆寺、浏阳道吾山中由唐僧宗智建的道吾寺等。由此可以想像当时长沙内外寺院林立,香客如云,烟烛雾霭,钟鼓交鸣的佛教盛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