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祖堂集》中“西来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方广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祖堂集》中“西来意”
  方广锠
  《祖堂集》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禅宗语录集,“西来意”是禅宗的第一等公案。本文拟欣赏《祖堂集》中的“西来意”,尝试探究其深言微义。
  一、最早出处
  从《祖堂集》的记载看,“西来意”这一公案出现得甚早。
  《祖堂集》卷三“老安国师”条载:
  坦然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旨?
  师曰:何不问自家意旨?问他意旨作什摩?
  进曰:如何是坦然意旨?
  师曰:汝须密作用。
  进曰:如何是密作用?
  师闭目又开目。坦然禅师便悟。[1]
  同卷“怀让和尚”条也记载此事,称怀让颇为出家多年,未契真理而感慨,“时有坦然禅师,睹让嗟叹,乃命云游博问。先知[2]至嵩山安和尚处,坦然问西来意话,坦然便悟,事安和尚。师乃往曹溪而依六祖。”(第141页)
  上面两条记载偏重于著录禅师们的交接要点,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很清楚。《五灯会元》的相关记载则称,坦然、怀让一起到嵩山参见老安,坦然于西来意话有悟,便留侍老安;怀让未有所得,便南下曹溪,依止惠能。
  从上述记载可见:
  第一、“西来意”的完整表述应为“祖师西来意旨”。意为“菩提达摩从西天来到东土的宗旨”。《祖堂集》中经常把“祖师西来意旨”简称为“祖师西来意”、“祖师意旨”,乃至简称为“祖师意”、“西来意”、“祖意”。有时禅师们为了表达特有的意趣,也称“祖师玄旨”、“西来密旨”、 “祖师西来的的意”等。
  第二、这一公案最早出现在弘忍十大弟子之一,老安所在的嵩山,由坦然向老安提出。坦然,生平不详。老安,即慧安(582~709),荆州支江(湖北)人,俗姓卫。又称道安、大安。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贞观年中,于黄梅山参谒五祖,遂得心旨。其后在嵩山传法。后代禅宗以六祖惠能为正统,则这一公案,最早由禅宗的旁支提出。
  这一公案不仅由禅宗旁支提出,在旁支中也甚为盛行。《祖堂集》卷三《鹤林和尚》条:“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师却云:‘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第104页)同卷《先径山和尚》条:“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汝问不当。’曰:‘如何得当?’师曰:‘待我死,即向汝道。’”(第104页)鹤林和尚、先径山和尚都是牛头宗门下徒子徒孙。
  第三、对于坦然的提问,老安没有正面回答,而要坦然反躬自寻。老安的回答,不答而答,答而未答。对于坦然的步步追问,老安最终采取绝言示意的办法。应该说,禅宗在这一公案上的基本态度,在它最早出现时已经具备。
  第四、按照禅宗灯史、语录的记载,这一公案最早提出时,在场有三个人:老安、坦然、怀让。这三个人,以怀让日后成就最高,名气最大。作为六祖门下的一代龙象,他培养出弟子马祖,开创临济、沩仰两宗。但在当时的嵩山现场,老安、坦然两人最终晋至主看主的境地,而怀让却始终在一旁糊里糊涂地宾看主。在此我们看到佛教应时应机的魅力,这也正是后代禅宗五家分灯的原因之一。
  二、是伪问题吗
  《祖堂集》中涉及“西来意”的公案共约30多则。问学僧的问话固然各有千秋,禅师的回答更是千姿百态。其中不少禅师,面对这一问题,往往表现出拒绝予以回答的姿态。如:卷四《石头和尚》条: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问取露柱去!
  僧曰:不会。
  师曰:我更不会。(第149页)
  从这简洁干脆的语言,我们可以体会石头希迁那直截了当的风格。而以禅风峻烈为特点的黄檗希运则对问话僧更不客气。卷十六,《黄檗和尚》条载: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打之。(第613页)
  也就是说,提这样的问题,在黄檗希运那里是要挨打的。当然,《祖堂集》时代,像希运这样动辄抡棍棒的禅师还是少数。更多的禅师采取另一种拒绝的方法。卷十六,《石霜性空和尚》条载: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曰:如人在百丈井中,不假寸绳出得。此人,我则为答西来意。(第619~620页)
  既然提问题的学僧没有空手从百丈深井爬出来的能耐,也就没有 取答案的资格。有的禅师还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卷七《严头和尚》条载: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移取庐山来,向你道。(第272页)
  问话僧并没有神通,如何能够把一座庐山搬来?老和尚也就不必回答这一问题。类似的公案还有卷八《龙牙和尚》条: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
  僧曰:石乌龟解语也。
  师曰:向语者道什摩?(第333~334页)
  这个问话僧看来挺聪明。老和尚提出“待石乌龟解语”这样一个从常理来说不可能达到的条件。但问话僧却说“石乌龟解语也”,亦即石乌龟已经解语,你提出的条件已经满足。问话僧这么说也有道理:既然砖头、瓦片都有佛性,石乌龟自然也可以解语。这时的老和尚怎么应付?老和尚竟说:“刚才说什么来著?”摆出一付装聋卖傻,宁肯赖账,也不回答的架势。
  不过,老和尚的回答,看来也是看对象的。洞山良价面对云居道膺关于“西来意”的提问,马上不客气地责问对方,卷八载:
  云居问洞山:如何是祖师意旨?
  洞山答曰:忽有人问阇梨,阇梨作摩生道?
  云居曰:某甲罪过。(第332~333页)
  道膺(835~902),曹洞宗僧。蓟门玉田(河北)人,俗姓王。从洞山良价嗣法。后于云居山(江西建昌西南)开创真如寺,讲学三十年,大振曹洞宗风,是个非同一般的家伙。既然是个非同一般的家伙,那么,他的提问就不是不懂,而是别有用心。既然如此,洞山良价便毫不客气,执戟反击,云居道膺只好当场低头认错。
  这么看来,“西来意”这个问题,似乎不但不应该回答,而且也不应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
  那么,这是一个伪问题吗?
  当然不是。前面提到,坦然就曾经因此得益。如果说,坦然的得益,还从“祖师西来意旨”到“坦然意旨”到“密作用”,拐了几道弯。那龙牙居遁禅师却是直接从这一公案得悟。卷八《龙牙和尚》条:
  师问洞山:如何是祖师意?
  洞山云:待洞水逆流,则与汝说。
  师于言下顿承玄旨。(第331页)
  龙牙居遁禅师(835~923),抚州南城(江西)人,俗姓郭。十四岁,于吉州(江西)满田寺出家,复于嵩岳受戒,后游历诸方,参谒洞山良价,并嗣其法。其后受湖南马氏之礼请,住持龙牙山妙济禅苑。
  龙牙居遁自己从洞山处因询问“西来意”而“顿承玄旨”,但上文提到,当别人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时,他却装聋卖傻。这是为什么?我们来对照一下洞山对龙牙的回答与龙牙对问学僧的回答:
  洞山:待洞水逆流,则与汝说。
  龙牙: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
  两人的回答,异曲同工。但龙牙当年 了洞山的回答,便“顿承玄旨”;而现在当龙牙用类似的答案回答学僧时,那学僧却自作聪明地来个什么“石乌龟解语也”。看来人的根机高下,的确存在很大的不同。面对这个自作聪明的问学僧,龙牙和尚用装聋卖傻来反拨,期望对方能自悟,真当得一句“老婆心切”。可惜痴汉依然不悟。
  也就是说,就上述禅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并非伪问题,并非不可问,不可答。也的确有人通过问答从中得到启发,得以顿悟。但它绝不是表面看来这么简单。把握住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把握不住,五里雾中,磕磕碰碰。因此在外人看来,便显得如此玄妙,不可捉摸。仅管如此,为了得到解脱,还是有无数僧人执著地行走在这条险径上。上文提到严头和尚的这样一个公案: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移取庐山来,向你道。(第272页)
  严头和尚的回答,与洞山、龙牙的回答,实质上完全一样,但问话的僧人没有龙牙和尚的根机与悟性,硬是不明白严头和尚说了些什么。不但不明白,而且还不死心,执著地揪住不放,过一会又来问: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又与摩去也!(第272页)
  严头老和尚烦了:怎么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了!不去认真深悟个中奥义,一个劲地来问个什么!
  三、从教意、祖意到涅槃妙心
  “西来意”这个问题,绝非表面文字表达的这么简单。但是,我们要把握它,只能先从表面的文字著手。
  如前所述,“西来意”的完整表述应为“祖师西来意旨”,意为“菩提达摩从西天来到东土的宗旨”。那么,菩提达摩从远隔千山万水的印度,跑到中国,到底为了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灵山会的故事讲起。
  禅宗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座中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此,这一“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代代相传,一直传到菩提达摩。
  灵山会拈花微笑故事的真伪,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不管怎样,这就是“西来意”这一公案得以产生的背景。从这一背景来考察,则菩提达摩之所以到中国来,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把自己由“教外别传”获得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代一代传下去。
  但问题随之而来。到底什么才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它与释迦牟尼一代经教有何不同?在菩提达摩之前,佛教公认,释迦牟尼的一代教法,从第一结集开始代代付嘱。其精要内容就保存在佛教经典,即所谓“三乘十二分教”中。如果说教外别传的才是真正的佛法,那么如何看待中国以前所传的经教呢?卷八《曹山和尚》条:
  问:三乘十二分教,还有祖师意也无?
  师曰:有。
  僧曰:既有祖师意,又用西来做什摩?
  师云:只为三乘十二分教有祖师意,所以西来。(第318页)
  曹山明确肯定三乘十二分教与教外别传本质相同。既然如此,释迦牟尼为什么还要特意付嘱,教外别传?菩提达摩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曹山的回答便又回到“洞水逆流”、“石乌龟解语”的立场上了。
  大体同样的问题,又见卷五《雪岩和尚》条载:
  道吾问:初祖未到此土时,还有祖师意不?
  师曰:有。
  吾云:既有,更用来作什摩?
  师云:只为有,所以来。(第191页)
  雪岩的回答,与前述曹山的回答,看起来相同。但是,道吾提出的问题与曹山面对的问题却略有不同。提问题方式的微妙的差异,使回答的旨趣也产生差异。关于这一点,我想在下文分析。
  不管怎样,曹山、雪岩都没有正面回答“西来意”这一问题。而芙蓉和尚则企图正面回答。卷十七《芙蓉和尚》条载:
  问:如何是教?
  师云:五千四十八卷。
  如何是教意?
  师曰:祖意即是。
  问:如何是祖师意?
  师云:教意即是。
  学云:与摩即教意与祖意无二去也?
  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大德便礼拜。
  师偈曰:祖心即教意,教意即祖意。
  欲识祖师意,祖师传佛心。
  祖意与教意,一性一真心。(第649页)
  芙蓉和尚,即芙蓉灵训,活动于9世纪下半叶,属于禅宗早期禅师。在芙蓉灵训看来,教内代代传承的佛教经法,亦即大藏经中的佛法,与菩提达摩教外别传的佛法,本质完全相同,所以明确提出“教意即祖意”,他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就是《妙法莲华经》中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3]。我认为,在此值得注意的,不仅在于灵训提出的“教意即祖意”这一论断;不仅在于灵训那种肯定性的表述方法;还在于他对上述答问进行总结时编纂的偈颂。
  在此考察这首偈颂。
  第一句:“祖心即教意,教意即祖意。”
  看来这一句乃承接前述问答而来,对前述问答的总结。但仔细琢磨,发现不那么简单。如果是单纯是总结问答,便应该总结成“祖意即教意,教意即祖意”才对。灵训为什么起手便用“祖心”改换了“祖意”?他想表达什么?
  第二句:“欲识祖师意,祖师传佛心。”
  这一句是理解整个偈颂的关键。灵训在这里明确指出:菩提达摩所传,实际就是“佛心”,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什么叫“祖师意”。联系灵山会拈花微笑,灵训这里正面指明,菩提达摩“西来意”,就是“传佛心”。正因为这样,所以灵训在偈颂开头,用“祖心”替换“祖意”。
  第三句:“祖意与教意,一性一真心。”
  “一性”,指“佛性”;“一真心”,指“涅槃妙心”,即“佛心”。这个“佛心“,其实仍然是“佛性”。从《坛经》开始,禅宗经常把“心”与“佛性”等用。在这首偈颂中,一方面为了强调这个“涅槃妙心”等同“佛心”、“佛性”,一方面大概也是受五字格律的约束,特意在“心”前冠一个“真”字。这句偈颂的意思是,无论是祖意还是教意,论述的无非都是同一佛性、同一佛心。灵训在这里又一次强调“教意即祖意”。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这里,论题的重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偏移。本节前面提到:
  在菩提达摩之前,佛教公认,释迦牟尼的一代教法,从第一结集开始代代付嘱。其精要内容就保存在佛教经典,即所谓“三乘十二分教”中。如果说教外别传的才是真正的佛法,那么如何看待以前中国所传的经教呢?
  上面这段话论述的是“佛法”。但现在,灵训偈颂论述的重心偏移为“佛性”,亦即“涅槃妙心”上。佛法与佛性固然紧密相关,不可分离;但毕竟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在“西来意”这一公案中,本身就蕴含著“传佛法”、“证佛性”两层含意。佛法是可以宣说的,所以释迦牟尼有三乘十二分教传世;真如佛性(或言“佛心”)是超言绝象的,所以释迦牟尼只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三乘十二分教中当然蕴含著可以契证佛性的内容,就好比人人都蕴含有佛性。但是,蕴含的,不等于显现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大迦叶本来蕴含著佛性,但以前自己没有证悟;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使得大迦叶证悟自性。所以,释迦牟尼拈花是必要的;而从启发众人证悟自己的“涅槃妙心”的角度,菩提达摩来华也是必要的。
  按照上述分析,我们再来欣赏曹山、雪岩的上述公案。
  《曹山和尚》条:
  问:三乘十二分教,还有祖师意也无?
  师曰:有。
  僧曰:既有祖师意,又用西来做什摩?
  师云:只为三乘十二分教有祖师意,所以西来。(第318页)
  粗粗看来,曹山的上述答问,就好比如下答问:
  “人为什么要吃饭?”
  “因为人要吃饭。”
  似乎非常不讲道理。其实,理解上述曹山公案,关键还在“祖师意”。如前所述,“祖师意”蕴含“传佛法”、“证佛性”两层含义。如果学僧问题中的“祖师意”意为“证佛性”,则曹山的回答就十分顺畅:“三乘十二分教蕴含佛性,人人均有佛性,但是没有得到证悟。所以达摩要来。”如果学僧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把“祖师意”单纯理解为“传佛法”,那曹山的回答对他来说,真类似是想要“洞水逆流”、“石乌龟解语”了。
  如果说曹山的公案问话中强调“三乘十二分教”,比较容易使人把对“祖师意”的理解偏重于“传佛法”的话,雪岩的公案就更加明了。
  《雪岩和尚》条载:
  道吾问:初祖未到此土时,还有祖师意不?
  师曰:有。
  吾云:既有,更用来作什摩?
  师云:只为有,所以来。(第191页)
  佛法早在达摩到达几百年前就传入中国。所以,道吾问题中的“祖师意”,只能理解为“证佛性”。雪岩的答案也很明白:中国人已经具备解脱的根机,但有待善知识启发证悟。这就是达摩来华的原因。禅宗传说,菩提达摩的师傅这样嘱托他:
  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汝至时,南方勿住。彼唯好有为功业,不见佛理。[4]
  这段故事表述了两层意思:
  第一、不少中国人根机已熟,等待你去教化。
  这也正是曹山、雪岩作“因为要吃饭,所以要吃饭”那种回答的依据。
  第二、南方梁武帝为代表的中国人只知道做功德,与禅宗所传并不契合。
  做功德,也是佛法万途之一,经籍中亦有记载,本不可厚非。但与明心见性,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也就是说,传佛法,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证佛性,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这或者可以作为解读上述关于“三乘十二分教”与“祖师意”关系的一个注脚。
  在禅宗看来,祖师西来,并非简单地传播佛法。因为佛法实际早已传到中国。但传到中国的佛法形态各异,有些并非是究竟解脱法门。什么是究竟解脱法门?就是明心见性,证悟自己内在的佛性。佛性人人都有,只在能否自觉而已。达摩西来,就是为了让中国人自觉佛性。卷十八《仰山和尚》条:
  问:如何是祖师意?
  师以手作圆相,圆相书佛字。(第675页)
  仰山在这里所表述的是:达摩西来,就是为了让东土的人证悟自己的佛性本来圆满。
  所以,所谓“西来意”,本身并不深奥。卷十三《龙潭和尚》条:
  僧问:如何是祖师意?
  师云:要道有何难?
  僧云:便请师道。
  师云:将谓灵利,又却不先 。(第502页)
  “西来意”并不深奥。但要讲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也不能那么容易。这又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另外 述。
  --------------------------------------------------------------------------------
  [1] 《祖堂集》卷三,第108页。本文所用《祖堂集》为韩国海印寺藏版,日本京都禅文化研究所(花园大学内)1994年2月影印本。以下凡属《祖堂集》,所用均为这一版本,故仅随文标注页码。本文写作时利用了禅文化研究所1994年2月发行的《〈祖堂集〉索引》,谨致谢意。
  [2] “知”字疑衍。
  [3] 《妙法莲华经》卷一原文作:“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8页上栏)请注意,这里承认存在方便说的可能。
  [4] 《五灯会元》卷一,载《续藏经》,第80卷第40页下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