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密宗义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密宗义理
  佛教禅定修持术中最神秘、最繁杂、最显效的首推密宗功法。惜汉地久佚。近代以来,随东密、藏密的重要性被僧俗人士重新认识,特别是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藏僧白普仁尊者、多杰觉拔上师以及诺那、贡噶、根桑、班禅、阿旺堪布:东本格西等上师先后至汉地传法,终致蔚成风尚,汉僧亦纷纷或东渡扶桑,(早期)或西行入藏(后期),学成回来大弘密法。经此洗礼,密法渐普及于民间,也洗刷了藏密在元朝由于什么“演谍儿法”所带来的污秽影响。时至今日,东密仍盛行日本,藏密却步出高原,在香港、台湾、美国、西欧等地流行,相反,中国大陆倒显得冷清,传法的大师、基地寥寥可数。
  但是,密法多多,难明其数,加上,未受灌顶,没有师承不得修学密法的戒条,致使密法被公之于众的只有极少极少一部分。不过,就是这一小部分也让世人震惊。由于密宗义理与显教大异;且教义与修证紧密相连。因此,先叙教义,以明见地,指导实修,免有堕坏。
  汉密、东密与藏密差别明显,义理亦有区别,但作为实践依据的理论说明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1、“阿”字本不生
  密宗之所以被称为“真言乘”,就在于它特别注重语言的作用,对语言的简择就出现了“咒语”(即真言)。由咒语的不同功能与象征意义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阿”字就处于密宗真言的最高级。阿字是梵文的第一个字母。为什么排为第一?
  《大日经疏》卷一有说明:“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无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声之母。”可见,是自然原因决定阿音的地位。顺理成章,文字的最初形态也源于阿:“阿字为一切字之种子。”(见上书卷十二)
  密教将“阿”看成一切语言、文字的最初形态,这不奇怪,进一步,密教以阿字表示孕育人类的大地(这是类比思维起了作用),又把阿字与密教的独特信仰结合起采,赋予它象征意义:阿字是宇宙开辟、生命生发的根本音,是大日如来的种子,由此出发,密教以“阿”字建立一切法:“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一切法教之本”。“本不生”之义就源于梵文阿字本义含有“无”、“不”、“非”等否定的意义。“本不生”被看成一切教年、事相的根本要义:阿字乃万法的本源、诸法体性的本初,但其自体本不生,故是诸法实相的理体。又由于密教不同于显教,它非常注重就自然身而生功德,菩提心就在于自身心中,各项密法就是呈现菩提心的本来面目,阿字与菩提心是相等的,所以,阿字被誉为“真言王”、“一切真言心”。一部《大日经》就是在没释阿字的义相。对自然之声“阿”体验,就会明了自心,这就是密宗中一项重要的冥想法“阿字观”,体悟宇宙万事方物的自体本来不生。
  2、金胎不二
  密宗的修法要有一定的场所,这种场所有助于修行者打开意识的无形之门。这就是曼荼罗;旧译为坛,道场,新译为聚集、轮圆具足(圆满的车轮),也就是修法者先筑好方或圆形的土坛,在上面安置诸佛菩萨的图像及其它用具,然后在上行法,”以此构成一个“曼荼罗法界”。这曼荼罗法界按中国唐朝传入的正纯密教的说法,它分为两个系统: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金胎两部为其简称。金胎两部说明毗卢遮那如来的“理”、“智”两德,说明理德的一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说明智德的一部分称为“金刚界曼荼罗”。如来的理智两法非言语文字能表达,故假借丹青图画、形象来开示初学者,使其从中觉悟到自己本有的理(身)、智(心)两部功德,所以金胎两部又称色心两部或理智两部。理是本有,属因位;智是修生,属果位,故又称因果两部;胎藏为发心之始,包含万行,如东方为生长万物之首;金刚为证得之位,显观万德,如西方成熟万物之终,故又称东西两部。
  同时这两部曼荼罗又分别把金刚乘的两部大经《大日经》、《金刚顶经》的思想内容,用图像表达出来。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上下尊卑,染净邪正,兼收并蓄,可说是一幅宇宙法界的缩影,作为真言修行者的信仰和观念的对象。
  按密教的说法,真言宗就在这两幅画上表现出胜过其它各宗的特色。与显教仅重言教不同,金刚乘的修学分为“教相”、“事相”两门,如果只研教相,不习事相,对于庄严诸尊的法身就不能有亲切的体会;只重事相,不通教相,对于仪轨修法就会落入婆罗门的窠臼。所以两幅画像是真言宗事相的一个重要图记,必须结合着教相来理解它。《大日经疏》说:“凡秘密教中,皆记因缘事相喻以探旨。”
  金刚界曼荼罗是九会(种)
  曼荼罗的通称,虽九种曼荼罗各有名称,但都是金刚界曼荼罗的组成部分。它是源于金刚界的大日如来最初为金刚手、观音等十地菩萨在阿迦尼吒天宫(色究竟天)所示现的。后又下降到须弥顶重为示现;现在所图绘的金刚界曼荼罗就是描写当时集会的情况。
  金刚界曼荼罗的组织是根据《金刚顶经》所图绘的,该经有十八会,十万颂,但汉译历来没有译全;因此九会曼荼罗不是据原经的十八会来的,而是初会经里有四大品:《金刚界品》;《降三世品》、《遍调伏品》、《一切义成就品》,《金刚界品》说六种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金刚秘密曼荼罗、金刚微妙曼荼罗、金刚事业曼荼罗;最上四印曼荼罗、最上萨印曼茶罗,其中第六开为两种:一印会,理趣会,成了七种;再加《降三世品》的二种曼荼罗,就成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在图绘中表示如下:
  图中的名称是后人为了方便而称的。图中的阿拉伯数字和中国数字,分别表明从因向果的上转门和从果向因的下转门两个方向。如果众生从因向果,则先从(一)降三世三昧耶会渐次上升到(九)成身会;如果佛从本垂迹,则以(1)成身会次第转入到(9)降三世三昧耶会。
  九会曼荼罗的图位也可用种子字来表示:
  金刚界曼荼罗最重要是中央“成身会”,该会是说明佛果行相的,表示真言行者观想所画的尊容而成就自身的佛果,属于四种曼荼罗中的大曼荼罗。又叫羯磨会,表示该会表现的是诸尊的威仪事业。成身会诸尊数目总有1061尊,包括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千佛、四大神、外金刚部二十天。
  金刚界曼荼罗其他会的组织和部类,在此不赘。
  胎藏界曼荼罗的全称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表示如母体子宫作用一样,渐次生长,如果众生见此曼荼罗,依之修行,能开悟自心的大悲菩提。胎藏界曼荼罗是据《大日经》图绘,《大日经》中心教义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所以绘有三重,中台表菩提心,八叶院表大悲,外三院为方便,图位如下页。
  胎藏界曼荼罗诸尊数共有114尊。
  金胎两部是为了表示色、心二法,理、智二门而分划的。图绘中,胎藏的的莲花为体,即表众生八叶肉财心,在此处建立坛场,故曰胎藏界。金刚界的五股金刚杵为体,五股金刚杵表五智,即大日如来的三昧耶形,在五股金刚杵上建立坛场,故名金刚界。胎藏界从众生烦恼欲处起,金刚界从佛果智上起。因此,胎藏为生界本有,属理,故诸尊住在莲花内的月轮中。莲花表理,月轮表智,智住理内,表示木二。金、刚界为佛界修生,属智,故诸尊住在月轮内莲花中。理住智内,也是不二。因此金胎两部是色心理智互具不二的。
  3、六大为体
  这是密宗的宇宙观。显教把地、水、火、风称为“四大”,密宗加上空:识,成为六大。“前五大为物质,后一属精神。精神与物质,互遍法界,各不相碍,而随因缘之聚散离合,成一切万有诸法,故名六大缘起。此六大之总体,地则坚,水则湿,火暖,风动、空无碍,识了知。”(持权:《密教通关》)
  六大周遍法界,为一切法的实体,同时是大日如来的法身。六大又皆具于众生心中,而这点佛与众生体性是相同的。但对宇宙万物的本性认识却是凡夫众生不能的,所以要进行三密修炼,如来加持,才有可能。
  4、四曼为相
  四曼即四种曼荼罗,以此来表现六大为体。四曼如下:①大曼荼罗,描绘诸佛、菩萨的形象,以黄、白、赤、黑、青五色配五大,表聚集之义。②三昧耶曼荼罗,描绘象征佛菩萨的器杖和印契,如宝珠、刀剑、轮、手式等,表示六大普遍,有情与非情,‘平等而成。③法曼荼罗,也称种子曼陀罗,以子表示诸尊形象,以本尊名称的梵文首字代表本尊。④羯磨曼荼罗,以雕塑、铸等主体造像表示诸尊身上一切威仪事业。
  以上四曼即一切现象的分类,所以称“四曼为相”。
  5、三密为用
  这是说密宗的修习或实证法。凡夫与大日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但由于凡夫迷如来悟所以有差别。但如果通过行持三密(身密:一切形色,语密:一切音声,意密;一切法理),即手结印契(特定的身姿和坐法)、口诵本尊真言(咒语)、心意观想佛尊
  (观想分明、记忆不失诸尊形象),就能使三业清净。这个过程,密宗说为,修行者三密相应而得受如来三密加特点,如此就能达成“即身成佛”。
  6、五佛五智
  五佛指金刚乘尊奉的五方佛:大日如来、阿闭佛、宝生佛、弥陀佛、不空佛,五智指五佛分别拥有的智慧: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一义理说的是修行者仅靠建立曼荼罗、三密相应还不能实现修行目的,还须转识成智,即具有五种智慧,才能成就功德。在密宗中,五智很重要。在无上瑜伽密中,以所谓女性之“明妃”来表征“智慧”,搞“慧灌顶”之类的仪式,都是由此而来的。
  7、“因、根、究竟”的义理
  密宗认为《大日经》的中心教义就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住心品》)这三句话,简称“因根究竟”。意思是,修行者必知先发“净菩提心”(自性清净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的因;还须具备“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心”,这体现了大乘精神,从修行来讲,因慈悲心能助益各种功德滋长,如树根与枝叶的关系,所以说“悲为根本”。这类似于气功所说德助功力,所以要广行善事;第三句“方便为究竟”则是密宗所独有的,“究竟”义为“彻底”、“极尽”,“方便”与“善巧”同义,按后期大乘的发展与密宗教义来看,方便可理解成为了成佛(或使众生成佛),可采取一切手段,方便行事,如观音化现三十三身,维摩话入酒肆淫舍等。
  8、忿怒、怖畏的义理
  进过密教寺院的人都不会忘记,殿堂里常供有面目狰狞、奇形怪状的神像,与汉地寺庙慈祥、温和的像大不一样。这不同源于密宗的独特教义。密宗认为,五佛各有两种变化身,一是“正法轮身”,现“真实身”;一为“教令轮身”,现“忿怒神”,表示“由起大悲现威猛”之意。五佛忿怒尊名称分别为不动尊毗卢遮那忿怒、降三世尊阿闭佛忿怒、军荼利宝生佛忿怒、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金刚药叉不空成就忿怒。如格鲁派主修的“大威法金刚”就是无量寿佛忿怒尊,该尊是阿弥陀佛的教令轮身,其正法轮身(又称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因其作用是降服焰魔,又称“降焰魔尊”,形象是青水牛为座,六面、六臂、六足、面有三目。持种种器杖,以作极忿怒状。
  密宗中诸佛现忿怒相,作怖畏状,按其义理讲是为“教令轮身”以智慧力摧破烦恼障,使众生从无明中解脱出来,因此也称'“忿怒明王”,“忿怒”、“怖畏”又有降服恶魔之意,对于魔,显教是采取遮遣和排斥,而密宗是借助神佛的“威猛力”加以降服和摧破。因此,密宗解释“大威德”之意为:“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势谓之大德”。与此相应,密宗多有“降伏法、“降伏印”、“降伏座”等具有“降服”概念的修法、术语、印相等。这种思想也是双身修法的思想基础,所谓“以欲制欲”。
  9、即身成佛
  佛教的教义就是导引人们成佛,即解脱。这是佛教徒的最大心愿。但有关成佛的时间长短,如何下手等,均有不同说法。显密二教最大差别是,后者认为成佛依赖肉身,而且就在当下,前者认为成佛赖心悟,要经历很长很长乃至三大阿僧祗的时间,可以说迢遥无期,最快属净土宗临终往生,也隔世了。一句话,密宗即身成佛就在于因果同时,不经劫位,不断烦恼,不转凡身,法然不动,而显教的说法,不论干说万说,也只是理论而不是现生亲证的事实。
  密宗倡即身成佛说,是依据三经(《金刚顶经》、《大日经》和《五秘密经》)一论(《菩提心论》)一疏(《大日经疏》)一轨(《金刚王菩萨仪轨》);如《金刚顶经》说;“修此三昧者,现证佛菩提——若能依此胜义修,现世得成无上觉——应当知自身,即为金刚界,自身为金刚,坚实无倾动,成为金刚身。”《金刚顶王秘密经》说:“于显教修行者,久经三大无数劫……于其中间,十进九退,回向声闻缘觉道果,仍不能证无上菩提。若依毗卢遮那自受用身所说内证自觉圣智法……由加持威神力故,于须灾顷,当证无量三昧耶……以不思议法,能变易俱生我法种子。”《发菩提心论》说;“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阙而不书——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即身成佛的理论基础就是六大缘起。六大普遍于一切有情、非情,但不是说宇宙万有从六大缘起而来,而是说缘起“当体的“如实”即是六大,而六大的“如实”即反映在万有诸法上。六大虽分色(五大)、心(识大)二法,但“'色法五大,心法五智,心色虽异,其性是同”(空海:《即身义》)并非色心各各独立有一单位,宇宙全体综合为一,即是六大法身。而六凡四圣(十界)都是此六大法身的部分显现,十法界当体即六大,六大即万有的本体实相,此外任何皆不存在。我们凡夫也是六大法身,同时又为法界身的一个分身。觉悟的一刹那,我们已经不是凡夫,而与遍法界的全体法身合而为一,六大法界身,即宇宙法界身,以全宇宙为一大法界存在。
  即身成佛就是通过三密相应修持而达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