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与空相寺
达摩与空相寺
延 家
空相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
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美誉。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众僧徒将初祖葬于寺内。后有北魏使臣宋云, 自西域归国,遇大师于葱岭,杖挑只履西还。宋云将此事报知北魏皇帝,皇帝甚感惊异,命开棺查看,惟见只履空棺,方知初祖已脱化成佛,故将“定林寺”改名“空相寺”。梁武帝闻知此事,异常惋惜,亲自撰写碑文赞颂,并在寺内建造了达摩灵塔和达摩空观(即达摩殿);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这些文物,价值极高,均为全国仅有,至今保存完好。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 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
少林寺称禅宗祖庭,空相寺为初祖葬地。可谓“禅宗初祖连双寺,空相圣地系两国”。
熊耳山,背依黄河,面对伏牛山,东顾古都洛阳,西望古城长安,山色如画。因平地突兀,双峰竞举,状如熊耳而得名。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又名熊耳寺,据载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唐朝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曾奉命重修熊耳山空相寺,亲任总监工;唐玄宗封初祖达摩为圆觉,封达摩塔为空观。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重修达摩塔和部分殿宇。明朝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重修达摩殿并立“菩提达摩圆觉大师碑”。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转角楼和部分殿堂。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和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两次重修熊耳山空相寺,清朝乾隆、道光年间,对寺院几经修茸,但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战乱频仍,寺院相继倾颓,殃及僧众。现尚存达摩塔、碑碣和一座僧房,还有石狮和浮雕等物散布邻近村落。
空相寺在熊耳山西峰脚下,座东向西:依山势递升而建,沿中轴线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水陆殿、白衣观音阁、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其南有达摩塔、达摩殿、转角楼、南僧院、北僧院等。寺院殿合计400余间,占地50余亩,周围村落耕种寺院土地有近千亩。离寺院西南约50步有享誉豫西的塔林,人称寺坟坡,占地30余亩,有灵塔400余座。
空相寺布局严整,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寺院内汉松参天,香烟依依,令人肃然起敬。
相传自东汉以来,寺院鼎盛时期有和尚800余人,仅清代以来,就有二十辈释子传人,以首字相列释子法号者为:
清静真如海、妙谛常坚固;
德行利元恒,湛寂醇正苏:
其中第十七辈.是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起,有叫释寂盈的方丈,就是李村乡界牌沟人。解放前,寺内有僧人十几名, “醇”字辈有释醇莲和释醇贵,现有醇贵的弟子释正修尚健在,年已87岁。第二十辈”苏”字空相寺就中断无传,而在隋朝所建的安国寺(在李村乡元上衬),已传至“苏”字辈。
空相寺集禅宗、建筑、文化、艺术于一身,其创建之古,规模之大,雕饰之精,碑铭之多,文物之盛,从秦晋高原到豫西山川,实属珍有。
空相寺的题额属对,使山寺添姿,名胜增色。山门上有清初名人题“空相寺”三个大字,南门上题曰“空相禅寺”,二门上题曰: “古定林寺”。大殿匾额有“唯吾独尊”、 “大雄宝殿”等。方丈住室上书“空相禅寺”,楹联为
“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禅院殿宇雕梁画柱,镂刻剔透,浮雕有达摩
“一苇渡江”、 “只履西归”、 “龙风呈样”、
“二龙戏珠”、 “十二生肖”等,并有达摩传法、众僧舞剑、二十四孝和十八层地狱壁画。
寺内七尊大型铜像,铸造高雅实属罕见。其中释加牟尼佛五尊、弥勒佛一尊,达摩像一尊。
释迦牟尼铜佛,解放前被盗洛阳,后追回人寺,转放于李村乡政府礼堂,1968年被毁。千佛殿内有一尊巨型弥勒佛像,坦胸露腹,笑口常开,解放前被盗卖。达摩殿内有一尊达摩铜像,转放在柳沟衬,1964年被毁。和铜像相媲美的还有众多塑像。还有佛祖像、菩萨像、天王像、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地藏王等150余尊。塑像精臻细腻,活灵活现,满面慈祥,庄严威武。衣饰、颜色、形象、神态都非常逼真。
寺内原有三国时期魏帝曹奂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铸造的一口大铜钟。
空相寺文物极为丰富,现存的主要有一塔一幢两狮十碑和许多浮雕。
1.达摩塔 此塔在寺院中轴线之南,系菩提达摩圆寂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筹建,与空相寺出于同一原因,定名为“圆觉空观塔”。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郭子仪启奏加封为“圆觉空观”,今称达摩塔。明朝朱元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重修达摩塔。塔为连体砖结构,两层基座的七级浮屠,呈八角形,每层八角,均系风铃,顶有莲花聚宝盆,西面有一拱窗,第二级塔腰部有砖雕花卉图案。每面两幅,共16幅。
2.八棱经幢 经幢为宋英宗治平元年九月刻写(公元1064年),其质为石灰岩,八棱八面,高1.23米,每面宽0,14米,凿字六行,文字内容为陀罗尼经文。
3.石狮 石狮为熊耳山岩石雕成。一对石狮原在寺院山门前,现在王彦村。
4.南朝达摩碑 此碑内容为歌颂达摩丰功伟绩。碑文为南朝梁武帝所撰,碑题为《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所立。碑高2.63米,宽0.7米,厚0.3米,碑首雕二龙戏珠图。碑文气势雄伟,想象奇特,大有庄子文风。为楷书书写,字体瘦俏,讲究章法。
5.明代达摩碑 此碑在达摩殿前,碑题为《菩提达摩圆觉大师碑》(字体为篆书),明代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所立。碑文内容和南朝达摩碑文完全一致,碑高2.9米,宽0.85米,厚0.21米。
6.《重修菩提达摩大师塔铭并序》 此碑为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所立,高1.04米,宽0.54米.厚0。065米。
7.重修空相寺转角楼碑 此碑为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8年)所立,碑高0.47米,宽0.7米,厚0.13米。碑中记载唐朝时重修空相寺,郭子仪任总监工。
8.康熙年间重修熊耳山寺碑 此碑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所立,碑题为《重修熊耳山空相寺记》,碑首前有雕龙,后有“重修空相禅寺”六个字。碑文断残,部分可辨。
9.雍正年间重修熊耳山空相寺碑 此碑为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所立。碑题为《重修熊耳山空相寺碑记》,碑文尚可辨识。
10.达摩造像碑 此碑为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立,碑高1.2米,宽0.5米。碑正中刻达摩大师站像。单线条阴刻,形象逼真,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立意简刻,用笔流畅,碑右上侧刻一偈语为: “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四名偈语概括了达摩的生平。
(原载《禅露》2001年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