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界内众生会(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一行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界内众生会(中)
  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著置陈炯彰译
  第二部份 十四戒条的解说
  戒条说明
  第一戒:不盲目崇拜及受制于任何教条
  、学理或意识型态,即令是佛
  教亦然。一切的思想体系都是
  指引的工具,它们不是绝对的
  真理。
  在佛经里,常常可以读到“大狮子吼:垣句话。界内众生会的第一戒便是大狮子吼。或许在所有宗教里谈到自己宗教时,只有佛教承认自己宗教的教训只是渡河的船筏,而不是接受膜拜及护卫的绝对真理。这是佛教在对付教条主义及盲信主义—许多冲突暴力之源—上所采用的最激烈的措施。许多佛教经典,包括迦罗摩经及金刚经即曾处理过这个重要的主题。依据佛法,知识本身可能成为通向真正理解的阻栏,而邪见是获得智慧的障碍。攀附邪见能使我们丧失对“真实”更深理解的机会。佛法劝告我们要超越一己的知识,以便在通达彻悟的道路上有所推进。一切邪见都被视为“所知障”。这个戒为我们开放通向佛教真正领域之路。佛教的态度是全然开放及绝对宽容的。开放和宽容绝不是针对日常生活与人们交往用的,它们是体现真理的方法。依据佛教的教示,如果我们不能持续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我们就会被邪见所禁锢而永远无法通达真理。
  在百喻经里,有一则故事谈到一个青年人和他的小儿子。这个人的妻子已死,他非常钟爱他的儿子,可惜由于缺乏智慧,终于失去了他的儿子。有一天,当他不在家时,儿子被盗匪绑架劫走了,盗匪在离开以前,把村子放火烧了,当青年人回到家时,他发现一具烧焦的孩子尸体在他家屋旁,在痛苦迷乱中,他以为这具焦尸是他的儿子,伤心哭了一整晚后,他为儿子举行荼昆(火化)丧礼。因为太爱孩子了,他把儿子骨灰带回家,日夜陪伴。几个月以后,他的儿子摆脱了劫匪逃回自己的家。有天半夜儿子回到家,敲门。青年人以为是捣蛋的孩子恶作剧,不肯相信门前的孩子就是他真正的儿子,所以他拒绝开门,孩子没法子,只好离去,他于是永远失去了他的儿子。佛陀曾说,抱著错误的见解而认为是绝对真理等于是截断自己探索,及获得启悟的过程。盲目地攀附一种教条,不只阻断学习之路,也可能制造血腥的冲突。宗教战争及意识型态的战争便是盲信主义及偏狭心态的结果,越战期间生命和道德价值的毁灭也是盲信主义及偏狭心态的结果。界内众生会就是在这最痛苦的时候,像火海中的一朵清莲,诞生了。界内众生第一戒乃是在仇恨与暴力的大洋中佛慈悲的声音,为了明了这个戒的真正价值,我们应了解它产生的背景。
  “业”(Karma)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界内众生会的戒条始于意业部份。这使得界内众生会充满著佛教的智慧。佛陀说过,心是佛法的根本。我们惯于这样想:为了杀害生命,我们须用身体去拿刀或枪。然后,狂热的心可能不只杀害一个人的生命,也可能杀害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我们遵照界内众生第一戒的教导,一切武器便都不必用了。所以第一戒包含所有其他各戒,包括不杀生及保护生命戒了。释迦牟尼佛曾说,他的教导就像一个船筏,载我们渡到河的彼岸。因此,佛教的教训乃是帮助众生的工具,而不是供人们膜拜或用武力护卫、而造成彼此痛苦的东西。佛法最大的敌人乃是盲信主义及偏狭心态。在佛教里,没有所谓的“圣战”,因为杀害生命会毁坏佛法本身的价值。
  假如种种疾病需要种种医药去疗治的话,那么,佛教也需要提献种种法门给不同环境下的众生利用。这些法门可能各各不同,但它们都是法门。同样地,不同的疾病由不同的医药治疗,但种种的治疗方式都一样要使用医药。佛教里的教训和修行方法可能表现十分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在解放此心。佛说:“四海之水只一味:解脱之味。”学佛的人必须对佛教的种种教训义理持同样的态度来看。开放的和不执著邪见的态度应是一切和谐宁静行为的基础,也是通向世界真相及最大自由的门路。
  第二戒:不要认为你现今拥有的知识是
  不变的绝对真理。应避免狭隘
  心态,及受制于现今的观念。
  学习并修习从邪兄中脱离(不
  执著邪见),以便敞开心胸接
  纳别人的见解。真理是在生活
  中发现,不在概念化的知识中
  发现。请准备在一生中学习,
  并且在己身及一切时空中去嘹
  解一真实”(reality)。
  第二戒是随第一戒而来,也处理此心。这个戒警告我们不要被我们的知识所摆布。在思考及判别上,知识也许须要,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其他部份知识也许有用,但是,知识并不是最高的真理。比方,在我们沉思夕阳的当儿,我们可能认为太阳仍在地平线上,而且别人也可能认为如此,然科学家告诉我们,太阳在八分钟前已经下去了。如此,他们的真理高于我们,我们也因而体认到,我们只看到过去的太阳,而不是现在的太阳。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对“真实”的感觉和判断仍旧包含著错误。因此,太攀附我们的知识的话,会使我们在通向了解“真实”的道路上,失去前进的机会。
  佛法教导我们观照事物本性的方法。事物本性是同时共存、同时共生的。这样做我们会摆脱自己的概念世界—在概念世界中,每件事物都显现出一种个别的实体。了解事物本性的共存共生的心叫做“无分别心”。这种心超越一切的知见。在小乘佛教里有一句话描写这种智慧境界:“言语道断、栖心无寄”。
  “真理只在生活中,而非在概念知识中发现。”我们如何修习这个道理呢?“去观察‘真实’于你自己以及于一切时空。:逗乃是佛的答覆。持续地观察生命即是依照念处经的方法修行。此经教我们对我们身体、感觉、心思、心思对象、这个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要明明了了。这种修行应发展我们的专注心及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更具了解“真实”的能力。
  第三戒:不要强迫别人,包括小孩,藉
  任何手段,去接受你的见解,
  不论是藉权力、威胁、金钱、
  宣传、或甚至教育。然而,透
  过同情的对话,协助别人放弃
  盲信主义及偏狭思想。
  第三戒处理思想自由问题,自然是处理心。许多做父母的人违反这个戒,却一直不知不觉。尊重别人的不同以及他们的观点是佛教可贵的特征。在思想史中,迦罗摩经被认为自由问难的最早经典。在此经中,佛陀与一群年轻人讨论应相信谁,相信什么以及什么教义最好的问题。佛陀说:“有疑问是很好的。勿相信任何事情,只因人们说它,或因它来自传统,或只因经中有此记载……你应考虑它是否与你的判断相违,它是否会造成伤害,它是否被智者所责难,而最重要的是,如将它付诸实行,是否会带来破坏和痛苦。……任何事若你判断是好的,合乎你的判断,被智者所认可,而一旦付诸实行时,会带来欢愉与快乐的,那么你可以接受并付诸实行” 。
  第三戒接第二戒之后,如同影子跟随物体一样。因为开放和不执著邪见的心态,产生对别人自由的尊敬,自由是人类—一切人类,而非只是一部份人类,最基本权利之一。为了尊重别人的自由,我们应该抛弃执著及盲从,也帮助别人这样做。我们如何帮助别人这样做呢?戒上说:“透过同情的对话”。同情的对话意指非暴力行为。最初,对话藉语言进行—一种柔和、慈悲、技巧、能感动人心的语言。而后可以一种行动的型式进行,目的在对人们造成道德的及社会的压力而使他们改变。在此二种情形中,理解和同情必须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任何由愤怒和仇恨所形成的行为不可以被当作“非暴力的”(ahimsa) 。
  假如我们身为父母,则应训练我们自己尊重孩子的思想自由,即使他们年纪还小。此一习惯会帮助我们及使我们从孩子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人类彼此间人格特质、能力、性向喜好各方都有所不同,我们应尝试开放心灵,以便观察和了解我们的孩子,避免把我们的观点加诸他们。虽然花儿从树上长出来,但各朵花却由不同的根、叶、枝生出来。我们应允许花儿做为它们自己,叶做为它们自己,枝做为它们自己,而后每一事物才会最有力地发展下去。第四戒:不要逃避和痛苦接触,或在痛
  苦面前阖住双眼。对世间生命
  痛苦的存在,不可失去觉知。
  籍一切方法,包括私人的来往
  、访问、想像和交谈,找寻方
  法与那些痛苦的人在一起。藉
  这些工具,唤醒你自己及别人
  去了解世间痛苦存在的事实。
  佛对弟子说法中最首先提到的是四圣谛。其第一个真理是苦(dukkha),或说痛苦的呈现。这是佛法的起点。假如没有觉知我们有病,我们就不会寻求医治,也不会痊愈。第二个真理是痛苦的原因(集谛)。第三个真理是除灭痛苦的潜力(灭谛)。第四个真理详述灭苦得道的方法(道谛)。这四谛是解脱的真理,如果我们不接受第一个真理苦谛,那么我们便无法接受后面三个。
  太多的痛苦可以毁损爱的能力,然而痛苦有助于睁开双眼而且有治疗的能力。觉知痛苦会促使我们去找寻其原因,这么一来,我们便会感激地找寻自在解脱的道路。专注修行会使我们觉知内在的及社会的情境—两者乃是生活中美好及可怕的面向。如果第一个真理说明生命中苦的呈现,则第三个真理便在解释喜乐与平静的呈现。如果有人认为佛教太过悲观,那是由于他们太强调苦谛而忽略灭谛。其实大乘佛法曾很细心地发挥灭谛,它谈到青柳树、紫竹林及圆满月做为法身(Dharmakaya)的呈现。
  在我们自己和别的生命之间存在著密切的互相关联性。当我们感觉乎静和快乐时,我们便不会替别人制造痛苦。而且,当我们试图减轻别人的痛苦时,我们也感觉平静和快乐。因此,修行不只是意谓著自己修行,也意谓著鼓励别人及社会修行。“大乘”(LargerVehicle or Mahayana)就是I晅个意思:帮助自己并帮助别人,让自己解脱,也让别人解脱自在。
  某些法师告诉我们,不要去注意饥馑、战争、压迫及社会邪恶等等俗世的问题,我们只要修行就好了。这些法师不曾真正了解“大乘”的意义。当然我们不应忽视像数息、坐惮、读经这些修行课目,但是做这些事的目的何在呢?坐禅的目的是要觉知我们自身及这世界的情境,这世界的情境能够在我们自己内心看到,反之亦然。一旦我们清楚地了解这事,我们便无法不有所表示及有所行动。当一个村庄正在遭受敌弹轰炸,孩子们及大人们正在遭受荼毒和死亡的时候,一个佛教徒能若无其事地安坐在他那未遭轰炸的佛寺里吗?真的,如果他具有智慧及慈悲心,那么他将能在帮助别人当中修行。有人说,修习佛法乃是去深入人的本性而成佛。如果我们不能了解我们四周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如何能期望深入我们自己的本性?难道说,在佛教徒的自我本性,与那痛苦、邪恶及战争的自我本性之间没有某些关联吗?事实上,了解核子武器的真实本性乃是了解我们自己的真实本性。
  确实,与痛苦的事实保持接触乃是让我们自己的生命保持清醒,以及培育般若(智慧prajna)和慈悲(karuna)的泉源。它强化我们修习菩萨道的意志。“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我们与痛苦的事实脱离,这个誓愿便没有意义了。帮助孩子们去观察及了解人类和其他众生的痛苦,意指去丰富他们内心的慈悲及理解。这必须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像吃三明治或花钱都是修习醒觉的良好时机,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里修行,而非只是在惮房里修行。
  第五戒:当数百万人饥饿的时候,不要
  积聚财富。不要将声名、利益
  、财富或感官的快乐当做你生
  命的目标·过简朴的生活,把
  时间、精力和物质资源拿来与
  那些需要的人共享。
  就像树枝从树干长出,第五戒即第四戒进一步引申出来。佛教徒的生活目标乃是去体现智慧,及帮助人们,并不是去争取声名、权力和财富。假如我们汲汲于追求财富及名声,则那能有时间去过佛教徒理想的生活?假如我们不简朴过闩,那么我们就要成天为三餐及享受而忙碌,很难得有时间、或毫无时间可供修行了。“八大人觉经”(TheEight Realizations of the GreatBeings)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在当前社会里,简朴生活意指尽可能保有自由、免于遭受社会及经济机器有害力量的影响,防止发生当代疾病,诸如生活压力症、忧郁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等。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当代充满压力与焦虑的生活型态,唯一的解决方法乃是减少消费,我们必须与那些有类似关心的人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一旦我们能活得更简朴、更愉快,我们就较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人分享。如果你拥有许多财富的话,你便很难与人分享。过著简朴觉悟生活的菩萨能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赐给别人。
  第六戒:不要怀著愤怒和仇恨,当愤怒
  和仇恨之心生起:工刻修习慈
  悲观,以便深入了解造成我们
  愤怒和仇恨的人。举习以慈悲
  的双眼观察其他的众生。
  “慈眼视众生:垣句话引述自妙法莲华经(The Lotus sutra) 。慈悲的双眼也是理解的双眼。慈悲是从理解的源头流泻出来甘甜的水。所以,理解和慈悲互相包容。第六戒是对于仇恨的药石,但我们无法把观想慈悲和观想它所依赖的原因两者加以区分。如果我们出生于海盗的社会环境,像海盗一样的被抚养长大,那么现在我会像一个海盗。种种互相依存的原因使海盗得以出现,责任不单单在他本人或他的家人,而且也在社会。当我在写这些文字时,数百万个婴儿正在暹罗湾附近诞生。如果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以及其他的人不做一些事去防范它,则这其中许多婴儿在廿五年以后将会变成海盗。我们每一个人对海盗的出现都担负著一些责任。观想所依赖的原因以及以慈悲的双眼观人,可以帮助我们明了自己对痛苦众生的义务与责任。由于有观察的能力,观世音芏口萨(Avalokitesvara)乃有爱以及力行的能力。观想的目的乃是去看和听。
  当我们种一棵柠檬树时,我们期望它繁茂而美丽,但是,如果它不繁茂美丽,我们私下并不责怪它,我们会观察它而了解为何它长得不好,也许我们没有妥善照顾它。我们知道去责怪一棵柠檬树是可笑的,但我们往往责怪人们—我们的兄弟、姐妹、孩子。我们会想,因为他们是人,所以应有某种作为来替他们的行为负责。事实上,人和柠檬树并无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好好照顾他们,他们将适切地“成长”。我们应常常记得,责怪是没有助益的,只有爱与理解才能帮助人们改变。如果我们好好照顾他们,他们将以欣喜回报我们。这种回报和我们从柠檬树得到的回报有很大的差异吗?
  激忿、愤怒和仇恨起于缺乏理解。如果一个孩子使用低俗的语言,那是因为他被使用这种语言的成人或其他孩子带坏。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不要责备这个孩子,而要重新替他安排一个环境,如此他就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一旦愤怒或激忿生起,我们最好不要做任何事情。这将有助于防止在我们周围产生更大的损害。我们应专注数息,并开始观想那引起我们愤怒的言语行为的直接而立即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将知道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误会。“慈眼观众生:垣句话本身即可做为一生修行的指南。学习观察吧!因为慈悲乃是理解本身。
  第七戒:不要使你自己迷失于散乱中,
  也不要迷失于周围的事物中。
  学著修习数息,以便重新获得
  身心的平静从容,学著修习专
  注,并求取意念集中及理解。
  就像桃子的核一样,此戒乃是界内众生会生活的核心。修习专注使我们能够了解生命的真正本质。但此戒实行地点不仅仅是在禅堂内或佛经前,此戒须力行于日常生活中,步行中、安坐中、站立时、躺卧时、工作中、休息时都是我们修习此戒的时机。
  修习专注,不许我们被延续性的散乱及我们周围的事物所控制。佛陀的一个称号叫“调御丈夫”(Purusadamva—sarathi)或“做自己主人的人”,因为他整日都能控制自己的心思和·身体。丧失我们自己,意指丧失我们的专注,而变得被动,丧失我们自己的法身。
  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of Mindfulness Sutra or Satipatthana)教导我们如何在步行、站立、躺卧、安坐、工作及休息时观想我们的身体、感觉、心思以及心思的对象。呼吸是帮助我们维持专注的绝佳工具,我们可以计数或者追随自己的呼吸。安般守意经(The Midfulness of BreathingSutra or Anapanassti)指一不我们靠著呼吸方法培养专一及智慧。自佛陀的时代以来,这两部经对修行人一直都非常重要。
  修习专注导致专一及智慧。一旦我们能够进入“真实”及生命的本质,我们就不必再受恐惧、焦虑和情绪的摆布了。我们逐渐获得自由、而且更能去帮助别人了。这不是某种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在这一生就能够实现的。
  有些人花费了好几年的光阴修习坐禅、读经及念佛,但他们的生活和观察世界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他们是在修习佛法的形式而非实质。佛教徒修行的目的是去突破以便觉知(真实)。“八大人觉经”说到“觉知真实”乃是菩萨的唯一事业。此一认识转变我们的心与生命,并且对我们未来的生命—我们的儿女及后代—也将有长远的影响。修行的目的不是替未来积功德—这好比像把钱存入储蓄帐户内。界内众生会把禅修从襻堂带出,让它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整日—从早到晚的训练。它会带来更大的专注和理解而转变我们的生命,它的效力须显现在我们理解与爱的能力上,否则,我们便不是在正确地修行。
  去观想所依赖的、伴随而生的事物是觉知“真实”的绝佳方法。它也可以摧破“生与死”之网—这是我们自己心思所生的具体事实。为了生存,事物互相依赖。事物呈现什么,是由于它有个原因。去观想所依赖、伴随而生的事物,其U的不是去了解这事物的原理,而是去了解这事物的本质。就真实性来说,是互相依赖,伴同产生的。观想的对象不是有关“真实”的理论,而是“真实”本身。
  如果第五戒是对治贪欲,第六戒是对治嗔心,那么第七戒便是对治愚痴(avidya),即缺乏理解力。愚痴的涵义包括无知(ignorance)、迷惑(illusion)及失念(forgetfulness)。界内众生会诸戒条彼此相连,彼此依存,就像成串的珍珠一样。
  第八戒:不要说出足以制造不和,促使
  团体分裂的话,尽一切努力去
  调解及化除一切纷争,即使是
  小纷争。
  第八、九两戒处理语言行为。第八戒的精义是和谐。团体生活只有在和谐下才是可能的。佛陀曾举出团体生活六个原则,称做二八和敬”:一是同住一处,同做礼拜、修行(身和敬);二是同享物质资源(利和敬);三是谨守同样的戒条(戒和敬);四是同享对佛法的理解及修行的经验(见和敬);五是调和不一致的见解(意和敬);六是修习慈语以避免一切纷争(口和敬)。这六和敬原则自佛陀的时代开始就被佛教僧团所遵行,如今仍然历久弥新。虽说界内众生第八戒处理语言,它与六和敬是直接相关的。一旦其他的五和敬能够遵行,那么口和敬就容易遵守了。当思想与兴趣没有冲突时,争吵就不可能发生了。
  慈语从理解与耐心产生。在第六戒中,我们已发现,指责别人于事无补,只有理解和体贴才能带来改变。调和冲突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去了解冲突双方。就冲突而言,不只当事人双方应各负一部份责任,而且我们这些没有介入冲突的人也要负一些责任。如果我们曾生活在专注中,我们应见过冲突起始的情形而帮助结束它或防止它。调解人不是站在冲突场外的法官,而是应负责任的局内人,调解人藉著了解双方的痛苦而能够超越冲突。当我们和其中一方接触时,我们应把另一方所忍受的痛苦清清楚楚地转达给他。解决冲突方法的提出应该基于当事人双方共同接受的理念。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满足名声及自我利益,而是去实现理解和慈悲。因此,调解人应自己本身先具备理解和慈悲。如果我们要作一个冲突的调解人,那么我们必须有理解能力,并且自身应有清醒的意向。在此情形下,和解的工作是较困难的,但也较为完美。假如我们觉知调解的必要性,觉知进行调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就较有力量去进行调解工作。这种调解的成功将是理解力与慈悲心的成功。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理解与慈悲将不只是有助于别人,也一样有助于我们自己。
  每一个团体都是协和的团体。佛教寺院开会时,主席一开始会问:“僧团成员都到齐了吧!”住持答说:“是的,都到齐了”以后,主席问:“僧团协和吧?”“是的,僧团协和”必须是方丈的答覆。否则会议便无法进行。
  第九戒:不要为了自己利益及加深别人
  的印象而说虚伪不实的话。不
  要说制造分裂及仇怨的话。不
  要传播你所不确知的消息,不
  要批评和指责你所不确定的事
  情。应该总是说诚实的及有建
  设性的话,应有勇气说出有关
  不正羲的事,即使这样做会威
  胁到你自己的安全。
  这是处理语言的第二个戒条,它的用词简单明了。我们所说的话会在我们四周创造一个爱、信赖及快乐的世界,不然,会创造一个地狱,所以我们说话应该小心。如果我们有太爱说话的习惯,我们应该警觉到,并学著少说一点。我们必须警觉于我们的谈话以及我们所谈的话的结果。即使是在一个佛教寺院中,我们也习于评论每一件事。我们都经验过,负面的语言如何地制造地狱!
  在实习(戒条)期间及潜修时,我们有机会练习完全的静默或至少减少说话量的十分之九。这种练习是极为有益的。我们不但能够学习精致地讲话,而且能够反照自己及更清楚地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以及生命。让我们善用静默所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去观看花、草、树丛、鸟儿及人们,并对它(它、他)们微笑。你可曾保持一段期间的完全静默,比方,持续五天?如是,你应该知道这种练习的好处。怀著沉默、微笑以及正当的言语,我们可以在自己内部及周遭世界增长和平。
  正当的言语是不说谎话、不说闲话、不说粗话、不唠叨。正当的言语建立理解和协和。第九戒不只要我们坦诚,而且要我们勇敢。在正当的言语可能威胁我们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中有多少人有足够的勇气指责邪恶呢?第十戒:不要利用佛教固体去追求个人
  的好处及私利,或把你的团体
  转变为政治党派。毋宁,一个
  宗教团体应坚定立场,明白反
  对压迫及邪恶,也应设法在不
  发生党派街突下去改变环境。
  政客们常常寻求宗教团体的支持,但他们的目标是政治权力。宗教团体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走上性灵之路。因此,想要转变一个宗教团体成政治党派乃是在转变它的真正目标。宗教领袖们常常被引诱去支持他们的政府,以换取他们对宗教团体的物质利益。自有历史以来,就经常发生过宗教团体为了保证他们政府的支持,而避免批评政府所犯的压迫和邪恶。允许政客用宗教团体去加强他们的政治权力就是放弃其宗教团体精神领袖的角色。
  “一个宗教团体应坚定立场,明白反对压迫及邪恶”。这应以清晰的声音及基于四圣谛的原则去做。涉及不正义的环境的事实须被充分揭露(第一圣谛:苦)。邪恶的种种原因须被详述(第二圣谛:集)。灭除邪恶的目的及期望必须被清楚说明(第三圣谛:灭)。灭除邪恶的措施应被举出(第四圣谛:道)。虽然宗教团体不是政治权力团体,但它们必须运用影响力去改变社会。把话说出来是第一步,支持适当的改革措施是第二步,最重要的是去超越所有的党派纷争。替人设想与理解的声音必须与野心的声音有所区别。(待续)
  《菩提树》1992年第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