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妙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妙贤


  一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飞跃发展的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社会突飞猛进,让人们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放眼世界,令人忧喜参半。忧者,尽管人类的知识层面有所提高,生活也有所改善,但现在的这个世界却越来越不太平。战争(尽管是局部的)频仍、疾病蔓延、饥饿肆虐、环境恶化、恐怖猖獗,等等,这一切,仍使一部分人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喜者,四海之内,我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国泰民安,一派幸福祥和景象。科技虽然尚不如发达国家先进,生活虽然不如发达国家富有,但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国人为已步入小康而感自豪。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之中。我们虽然已进入小康社会,但仅是小康而已。我们还要求发展,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幸福。所以我们绝不能得过且过,故步自封;我们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我们要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使我们的国家尽快构建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使社会稳定。稳定的问题有物质的因素,但往往是从精神方面引发出来的。我们的国家总体上看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我们现在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过去的一些观念、规矩、习惯正在被冲击,被改变。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们,一时还不适应,甚至要在迷茫中徘徊、竞争、选择、归属、落定。同时,这个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也给人们心理造成压力和失衡。职工的下岗,官僚的腐败,行业的不正之风,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判断。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和言论,伤害部分群体感情事件的发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产生心浮气躁、一触即发的不良反应。一旦爆发,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造成不堪的后果。怎么办呢?一定要未雨绸缪,多加疏导,调整好人们的心态,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代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并解决人们心理障碍的一门科学,对此我并不通晓。但我知道,人们,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非常需要心理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以便不用药物(根本没有这样有效的药物)而解决心理上的疾病。我个人认为,心理疾病的治疗主要靠心态的调整。通过心态的调整,使人们的心里痛快了,心气顺了,对一些想不开的问题想明白了,想开了,失衡的心理平衡了,人们的生活舒心而愉快了,这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人们有了好的心情,尽管物质生活差一些,精神生活照样会充实愉快;尽管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也能理智地去处理,也会理解多于责难。人们的心气平和,家庭才能祥和,家庭祥和了,国家才能祥和,国家祥和了,世界才会祥和,才会有世界和平。
  二
  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大任中,人人有责,而佛教界对此不仅责无旁贷,还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次世界佛教论坛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恰恰与我上面所谈的心态调整不谋而合,愚尼即此谈以下几个问题:
  万法唯心,心莫大焉
  佛教一向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的佛语,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在佛弟子看来,我们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大乘佛教总结为“万法唯心”,就是说,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缘觉皆是由心而生。然而,尽管万法唯心,心莫大焉,但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都被无明所覆,而产生贪、瞋、痴,致使烦恼丛生,最终导致生老病死的苦果。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心理发展路线,而达到明心见性、自证自悟、自成佛道的自我解脱的终极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这次世界佛教论坛所定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不禁恰当及时,而且也为佛教界搭建了一个世界佛教对话平台,这也是一个佛教界大有作为、大显身手的平台。
  心和则世界和平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为了使这个小世界和睦、和谐、和平,先贤为寺院制定了“六和敬”的规则:据《南山钞》载,要使寺院安详和谐,井然有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是“事和”,也叫“六和”(“六和敬”)。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简单解说: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相互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恶(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通过这六和达到僧团的和谐一致。这是从一个寺院说起,大而广之,可以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就整个佛教来说,它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两千年,已完全融入中国文化,这其中就蕴含着“一团和气”,氤氲着一股“和风”。佛教基于其缘起思想和平等观念,向来讲究“和”,是主张和平的宗教。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和”字,广为宣教,要让这股“和风”吹进世界每一个人的心田,要让世界和平,从每一个人的心开始!
  心安则社会安定
  中国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为求达摩祖师为其安心。所为者何?就是他感到自己心中还存有妄执,心中还有烦恼,烦恼使其心惴惴不安,所以求师父帮助安心。一个人的心情不安定,整天心猿意马,胡思乱想,从小的方面说,会影响身体健康,家庭不和,甚至影响工作;从大的方面说,由于一个人的心不安,会导致理智的丧失,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往往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
  为使社会安定,必先使人心安定。首先,最为关键的一条是,一个政党,一个政府,要有为民安定的政策和落实政策强有力的措施。作为宗教,要辅助政府做好为民安心的工作。说到为人安心,佛教自有其般若智慧。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定,睹明星而悟道。他说:“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这两句话表明,佛祖此时此地已达到“安静”的极致。有了佛祖的“安静”,才有后来诸多高僧大德、修持入定的禅者流传下来的“安心”、“心安”、“面壁”乃至由“此岸”到达“彼岸”而进入禅境的一个个佳话。佛禅所谓的安心入定,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上的“坐禅”,更深层的意义是追求一种境界。而且佛教禅法的修习更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佛教禅法以“戒”为根基,所谓“禅定心城,以戒为基”,主张只有满足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道德规范,才有可能产生良性“安定”的境界。而大乘佛教则进一步认为,要普度众生(此指为众安心),首先自己要发菩萨行之“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宏誓愿。也就是说,从现代的观点来理解,叫人安心、定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保证,并以般若智慧的正见为中心,使禅定和般若智慧相辅相成,方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以上是就佛教自身而言。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一句俗话叫作“心静自然凉”,就是要顺其自然。一般人不能坐禅,但可以从禅者“安心”的妙法中得到启示。比如禅者所说的“静中求静未为贵,忙中取静才是真”就很值得借鉴。禅林有言,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丝线,这和“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是一个道理。顺其自然,不去强求而已。要用“不休中亦能休、不闲中亦能闲”去克服那种“休而实不休、闲而实不闲”的心乱如麻的状态。只要把心“放下”,用平常老百姓所说的“没心没肺”(不把烦恼装在心里)去对待生活中的那些不快,常人的“心静”是可以做到的。晋代大诗人陶潜(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滚滚红尘、嘈杂人海中能留下一片“安心”的净土,节欲净心,使现代高节奏的生活能够缓一缓,哪怕有一瞬间的“心安”,在宁静祥和的辉光中,有一刻的物我俱忘、天人合一的感觉,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总之,人心的安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心安则社会安定。
  心净则国土清净
  世界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生态环境(有情与无情)的和谐。佛教基于“依正不二”的法门,主张人与生存环境相和谐。“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之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是生命的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赖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依正不二”是佛教众多不二法门中特别重要的一门。用现代意识来说,就是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统一体性。这是佛教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由此出发,佛教对生存环境深深地爱护,草木非情皆有性,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卷下),就是说,应该像爱护有情众生一样爱护它们。因此,中国佛教素有育林护山、绿化环境的优良传统,“天下名山僧建多”,至今尚可见寺院多是林木扶疏、景色宜人的所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引自《维摩诘经》)。”根据这个意思,圣严法师提出的“心灵环保”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佛教认为只有内心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的心因,外就有不和的事缘,彼此互相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所以中国佛教禅宗认为,外部的“净”来自心“净”。对此,六祖慧能进一步指出:“东方人但净其心即无罪;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罪过),迷人愿生东方。两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地。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说,不觉悟的人向外求“净”,岂不知“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干净了,佛就在心中。佛教提倡“心灵环保”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此。只有将对生存环境的爱护与“心灵环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带动国土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与清净。
  心慈则人民幸福
  佛陀要求众弟子,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法华经》)愚尼作为佛门弟子,也曾发下宏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实践这一誓言。我所住持的天津荐福观音寺(前身为天津荐福庵)的尼众在赈济灾荒、扶贫助困、捐资助学、慈念护生等方面共捐资几百万元,实物十几万件。做的这些事情,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社会上一致的好评。如1997年冬天,河北省张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我们组织众僧尼,仅用四天时间,就募集了大批资金和物资,冒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将十吨水泥、一百箱矿泉水、一百六十套炉具、五百桶食用油、三千套衣被亲自送到灾民手上,这是全国第一个赶往灾区救援的宗教团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此,《中国宗教》还专门发了我们救灾的照片。1998年我国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之灾,2004年印度洋的地震海啸,等等,只要是灾难,不管国内国外,我们寺院都竭尽全力进行支援救助。〖JP2〗除了重大灾难的救助外,平常对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残疾人、贫困农民和困难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随时随地进行救助。为了慈念护生,我们还认养天津动物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使慈心发扬光大,光靠佛教本身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慈心普及到整个社会,使大家都明白,心慈的人,使别人得到幸福的同时,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我们要把慈善事业搞成社会化,使“慈悲济世,利乐众生”的理念化为和谐社会的美好现实。为此,我们积极倡建了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天津荐福观音寺一次出资4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使基金会活动很快开展起来。
  作为一个佛教徒,所做的慈善事业,本为我的分内之事,为了社会和谐,为了众生幸福,我愿鞠躬尽瘁,一如既往,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佛教界积极的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