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王骧陆祖师语录精华(B)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骧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我印证。多种指标。
  种种证法。皆观自心。
  自我印证。多种指标。(王骧陆祖师语录 15 )
  (坡主以为放之于诸门皆可用)
  款之印证 , 则于人事种种 , 随处皆可考量矣 , 自己力量之大小 , 亦由是而证得 , 有则勿喜 , 无则勿忧 , 以本无生灭 , 佛性不失故 , 惟证有迟速 , 人生难得 , 宜即生早了 , 免再堕落 , 无他诀窍 , 曰刻刻用心 , 起般若妙用而已。兹再将对境时印心法略示如下。
  一、对人时之印证
  对人不外有好恶二途 , 圣人云 , 好而知其恶 , 恶而知其美者 , 天下鲜矣 , 盖人必有一最亲爱之人 , 与极厌恶之人 , 一者我爱 , 一者我嗔 , 爱与嗔 , 皆属于我 , 以自爱故 , 遂执此二见 , 今既修行 , 当破此二见分别 , 应反观而自问之如下 :
  ( 一 ) 我于最亲爱之人 , 能减少其爱念否 ? 初为不知爱即烦恼 , 名爱欲苦 , 且以为可喜而坚固执持 , 如母于子 , 惟恐其不寿 , 终日提心吊胆 , 不觉其苦也。次知爱为大烦恼 , 然无法破爱。再次以无常观空 , 决定其终必分离 , 本无喜与悲之可言 , 理想与事实难符 , 毕竟无力打破。再次法见可以打破 , 理事合一 , 能于事上实现 , 亦无所动心 , 则真断此爱欲苦矣 , 当许为印证者。
  ( 二 ) 我于最厌恶之人 , 能减少其憎厌心否 ? 亦同上之节节类推 , 如 : 一、能不念旧恶否 ? 二、能恕之否 ? 又恕之而不勉强否 ? 三、能取其所长否 ? 四、能发心度之否 ? 五、彼再以恶加我 , 能不动否 ? 如是则情见已松 , 当许为印证者。
  ( 三 ) 设有爱恶两人 , 同在目前 , 遇有事委托 , 能平等待遇否 ? 能不故作平等以市名否 ?
  ( 四 ) 于美色 , 于显贵 , 于世仇 , 于横暴人 , 于无赖小人 , 于外道人 , 应付之时 , 意境能自在也否 ? 此是真功夫 , 当细参以印证者。
  二、对物时之印证
  人必有最爱之物 , 或嗜好 , 或习俗 , 无不以顺意为喜 , 逆意为苦 , 所喜与苦 , 系缚于心。破此二者 , 惟以慧照 , 照之功用 , 应在正爱之时 , 反观世界一切 , 皆是无常 , 我之喜爱 , 终不能恃 , 不久即有二分离 , 一曰彼离我 , 如坏灭时 , 或散失时 , 终必有一苦恼在也 , 一曰我离彼 , 如我死时 , 或远离时 , 亦终必有一苦恼在也。知其终属无常 , 则爱念应先自爱时解释之 , 坚牢之心 , 自然拔松 , 贪得之焰 , 自然限止。然又知其不可久恃 , 忽误发偏见者 , 如人喜爱一瓶 , 以爱之坚 , 种种思索 , 推求所以保留之法 , 遂有二执 , 一曰死执 , 如人死后 , 以所爱物为殉是也 , 一曰顽空 , 偏执于空 , 正于爱极时 , 忽破坏之 , 勿使留存 , 此非真断爱者 , 以知为难恃 , 恐为他得 , 遂自我先破灭之 , 此皆偏见 , 一则坚固执持 , 一则趋于断灭 , 同属愚妄。智者不咎于物 , 乃观于心 , 明知无常 , 今日正有 , 我亦不妨爱之 , 为慧照故 , 爱而不执 , 不执即无系缚 , 斯名无住 , 故得亦不住于喜 , 失亦不住于苦 , 有无俱遣 , 名解脱随顺。今我对之 , 顺逆二途 , 能出于自然否 , 纵不自然 , 其抵抗力又如何 , 是当反省以印证者也。
  三、对逆境时之印证
  人处逆境 , 种种不安 , 纯属比量痛苦 , 如贫穷人 , 本来是苦 , 习久而不觉苦矣 , 此苦乃有顺而转逆之苦境也 , 都属自生妄见 , 约有三碍 , 一限于面子上比量 , 二限于起居上之不惯 , 三碍于未来之恐怖 , 越比量 , 则顾虑越多 , 破此苦者 , 惟以定慧 , 以定慧力照见此逆境 , 乃由顺境反应所得 , 以顺为因 , 反应为逆而成果。今先明因 , 照见我所执为顺者 , 亦本不有 , 系属缘空 , 更何苦乐之可说。兹所碍者 , 即上列之三碍 , 以事非可以碍我 , 乃我心之自碍也耳。今破面子二字 , 面子者 , 虚荣而已 , 世人不识真伪 , 不辨邪正 , 不以作恶为失面子 , 乃以贫穷为失面子 , 此正世上大妄大颠倒大愚痴之笨汉。然要面子 , 正是爱好 , 人之常情 , 惟不辨邪正 , 虚荣所诱 , 倒行逆施 , 不识利害 , 不辨轻重 , 但谋一时衣食住满足 , 以为荣耀 , 不惜牺牲一切 , 由细而巨 , 杀盗淫妄 , 逼迫而成 , 此世界之所以永不安宁也。治乱之机 , 因微果大 , 果不与同流合污者 , 慎勿戚戚于虚荣面子也 , 古人云 : 宁为小人之所骂 , 毋为 君子之所鄙。其轻重得失 , 有如此者。以此慧照 , 则面子二字 , 自可释然无碍 , 其妄冀贪得 , 与轨外行动之恶念恶行 , 亦由此而止。况心安云者 , 不必定有求于身安也 , 起居自在不自在 , 亦由心而转 , 至生活安宁 , 亦应尽力营谋 , 非是强求必得。但勿贪得 , 以心定则神宁气旺 , 机缘亦自然会合 , 未来恐怖 , 自然解释。未来者 , 正属未来 , 我且待未来再说不迟 , 正不必先此着急耳。总之慧力越强 , 应付越宽绰 , 即可反证我功行之深浅 , 内以印诸心者。
  四、对顺境时之印证
  众生之所以谓众生者 , 不明因果也。以不明故 , 自落于因而不能先觉 , 被缚于果而不知救拔 , 转辗造因 , 重重得果 , 苦遂不可胜道。修行人志在去苦求解脱 , 解脱者舍也 , 世人之最不肯舍者 , 乃目前之快乐与适意 , 如求财而得财 , 彼且执以为乐 , 何可舍也。此顺境云者 , 不仅指处境之顺适为然 , 即我自以为是之法执 , 正属至坚牢之顺境 , 倘能决然舍之 , 证之为空 , 则去道不远矣。顺境中之至不易破者 :
  一、于垂老时 , 辛苦艰难所得之养老金。
  二、喜食之肥甘。
  三、众誉与面誉。
  四、所作功德。
  五、男女间之爱悦 , 此为生死之根。
  六、坚固不移之我见 , 或偏空之见。
  七、修行者自觉所得之胜境。
  以上各条 , 非证空不能破第一至第五 , 非空空不能破第六 , 非不空 羂 索之力 , 不能破第七条也。所言证空者 , 证一切皆空 , 用以破有也。空空者 , 空其所空 , 盖觉亦是幻 , 尚非究竟也。不空 羂 索者 , 言证知一切本空 , 无分空有 , 不着二边 , 不立中道 , 入于无碍不二之境 , 非大力者不能臻此。又用此顺境反观之 , 即是逆境 , 从知顺逆不二 , 惟人空易 , 法空难 , 理解易 , 事证难。难者 , 积习之难反也 , 行者勿因谓难而生退缩。修行功程 , 不出二法 , 一曰发心 , 发心则入道不远矣 , 二曰觉悟 , 觉悟则根本明了 , 不复退转。故发心后 , 求觉方有切实办法 , 觉悟后 , 除习气方有切实办法 , 有办法即是成就 , 只是时间问题。如居暗室 , 永不见室内何物 , 虽经摸索 , 亦属无用 , 及至电灯一开 , 见了种种 , 虽复关闭 , 仍复黑暗 , 其所见者 , 永不忘失 , 即无退转。故云初发心即成佛 , 然非所言于劣慧钝根人也 , 学佛之难在此 , 其不易信亦在此 , 其不肯承当亦在此。至所不肯承当者 , 固由于定慧未足 , 亦其人之福德太浅 , 难遇善知识之开示 , 信心终无由启发耳。对境练心 , 分顺逆二途 , 即圆觉经憎爱二境 , 由我相缘起 , 遂分八风。八风者 ,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世之修行者 , 只练其半 , 于衰毁讥苦四逆 , 甚注意其习气 , 每忽于利誉称乐之四顺 , 何也 ? 盖贪得利我之根本未除 , 复又执于苦修之见 , 未能圆其义耳。
  五、对起慈悲心时之印证
  慈悲心与大慈悲心及菩提心三义 , 世人往往混合不分。慈悲心尚不离我爱 , 偏重果地 , 忘失因地 , 以所见者小也 , 妇人之仁 , 姑息溺爱者是矣。至大慈悲者 , 则极重因地 , 洞明前后 , 因果交彻 , 不以目前之偏苦而起悲心 , 如甲杀乙 , 慈悲者怜乙而恨甲 , 大慈悲者则怜甲而并及乙 , 更顾及丙 , 一知其杀报循环无已 , 一恐其效尤也 , 是名大慈大悲。若夫亲证实相 , 圆通不二 , 则知苦乐皆不可得 , 无作者 , 无受者 , 证得净空之境 , 斯名大菩提心 , 非世之执菩提心为慈悲心 , 若真有物可启发者比也。故发菩提心者 , 发证到实相净空心之心也 , 此菩提心 , 本体不动 , 虽有善恶诸相 , 幻起幻灭 , 觉体丝毫无动。愚人不知 , 为情见无明所覆 , 不能证到 , 行者当反观自己 , 见诸苦境 , 发何心量 , 其动相又何若 , 盖心量越大 , 其住著心必小 , 住则入于比量 , 现量不能圆故 , 无住即无染 , 能无住无染于一切境 , 乃至求了生死 , 证取涅 诸心 , 亦无住染 , 是真菩提之相 , 故曰依大悲而发菩提心。
  六、对游戏时之印证
  小乘法中 , 不能离法 , 法立则是非善恶之二见难除 , 为法所缚。大乘不执法 , 亦不废法 , 以一切法皆是佛法 , 非法 , 非非法 , 入于不二随顺 , 一切不立 , 故可转法以为妙用 , 佛传正法眼藏偈曰 : “ 法本法无法 , 无法法亦法 , 今付无法时 , 法法何曾法。 ” 然又何曾不法耶 ? 近世行人 , 少解方便 , 每分正修与游戏为二事 , 一则绝对是善 , 一则绝对是恶 , 人遂视为天堂、地狱。不知境无善恶 , 系缚则一切恶 , 解脱则一切善 , 并解脱亦不立 , 善恶亦无系 , 是名至善 , 即真解脱 , 当考于心 , 不应责诸境也。法无定法 , 随病施药 , 我此用药 , 原为对症者而施 , 非人人可得而普吃也。人每自诩为空 , 能于平日之嗜好积习 , 不敢试犯 , 此但名守 , 摒绝不染 , 未敢许为真空也 , 于功夫进时 , 必再试之 , 用以反证自己力量如何 , 自问能如何便如何 , 如是即如是否。譬如有人 , 因疾不可以风 , 于是要医为治 , 若永不见风 , 更从何处考其愈否 , 必也 , 再经风霜 , 了无畏怖 , 斯真体强健复者矣。今人因噎而废食 , 因药而不许其病 , 固是不通 , 然功夫未到 , 执以为必如是而可、纵之放任者 , 亦是不通 , 但此意境 , 一赖于师资 , 二体于自觉 , 局外人正不劳慈悲不放心也 , 如亦一概抹煞 , 情见用事 , 妄论是非 , 则如医家为人割治重症 , 他人只见其流血而不忍 , 妇人之仁 , 岂大悲度生之本意哉。
  ( 此分原为修证人阅 , 非新学人的用功法也 )
  于游戏事之印证者 , 第一在修心中心法 , 六印满后 , 修足百座 , 于酬应中 , 借以一试自己之定力则可。又喜于枯寂之境 , 不久流入断灭 , 或生厌世之念者 , 当反以救之 , 此无定法 , 当为知者道 , 难与俗人言也。
  经云不惊不怖不畏 , 当于此中练出 , 比丘守威仪 , 自无此等机会矣 , 昔二祖入游戏三昧 , 后人效之则病 , 愚谓有伊尹之志则可。
  人之真性情 , 每以游戏赌博时流露而出 , 其最爱者 , 能放得下 , 是真解脱 , 能转浓为淡 , 是真进步 , 能不惊怖 , 是真平等 , 能若无睹 , 是真解空 , 总求其活泼泼而矣。
  七、对于心无所著时之印证
  心无所系 , 此有二种 , 一者无所寄托 , 二者无所住著。无寄托者 , 如飘忽无主 , 心无所寄 , 以无所事事故 , 左右不知所可 , 感乏味之苦 , 此指无主沙弥 , 未经修持者而言。无所住著者 , 乃心无系染 , 无所不可 , 体用如如而不动 , 若鸟飞空 , 不云无迹 , 不可定指为有 , 不可死执为无 , 超然自在之外。若此者 , 乃指已成就者而言。但此则又不同 , 凡修行人至半途时 , 在此二者之间 , 有时亦感觉无主 , 不知所可 , 其反动时 , 必至怨天尤人 , 厌法恨己 , 此时最易摇惑 , 若有人言某法如何快当 , 某师如何功深 , 堪为我师 , 即不觉随人情而移去 , 不知无师不拜 , 无法不求 , 虽属贪多 , 未必即是大害 , 只是心无主宰 , 求功太急 , 终至有法皆晓 , 一事无成 , 平时依旧烦恼 , 临终一样慌乱 , 此真大病耳。故于此时宜提心恒审 , 不可放逸 , 又懒之最初步 , 即是无着 , 可见其心不痛切 , 或自以为是 , 放任而去 , 此亦流浪。又任运与流浪 , 若相似而有别 , 一则大事已了 , 打成一片 , 处处不会放却 , 自然而致 , 不为境所移 , 随缘不变 , 故可任运 , 一则根本未明 , 随境所转 , 自己无主 , 故名流浪 , 于此等处 , 易生骄慢 , 行者不可不时时警惕也。
  八、对所修法上之印证
  心有一毫系著 , 即是生死 , 譬如货栈内 , 所藏皆是棉木汽油引火之物 , 于中大放花炮 , 无有不焚 , 自是危险 , 但落一星之火于中 , 久则同一燃烧 , 二事不可妄分为大小也。又如双目中著沙即迷 , 著粉珠碎玉 , 其迷何别。修行者如洗衣垢 , 用皂去垢 , 皂亦垢也 , 以水洗皂 , 皂亦秽也 , 必皂去水干 , 方名真净。今借佛法以摄心 , 未离功用之时 , 当然不能废法 , 但若死执为实 , 何异去垢而不去皂 , 去皂而不去水 , 岂不惑哉 ! 故虽一切不必废 , 却一切不可著。心中有三毒 , 如放花炮以自焚 , 但有一佛见 , 即落一星星之火矣 , 佛自说法放火 , 佛又自说法收火 , 正恐后人不会 , 只管放火不收 , 故真报佛恩 , 当念佛无有法可说 , 我亦无法可修 , 亦同洗衣去垢 , 垢则不无 , 净亦不立 , 洗则洗之 , 毕竟净空不可得。能于此微细微细处一放手 , 是大自在者。
  九、对于胜负见上之印证
  胜负心乃众生之情见 , 顾视所争之目标如何 , 假分为胜劣 , 不知同一习气也 , 且习气中之最难除者也。然于精进时 , 少借以策励则可 , 于印证时则不可有 , 若立人我则非矣 , 从来好胜者 , 必骄于人 , 骄人者必执我而心不平等 , 此生死最牢固之根 , 亟当去之。凡真功夫人 , 非言语可表见 , 非行止可量度 , 逆行顺行 , 鬼神不测 , 超然于物外 , 不离乎人情。应付来者 , 或故示负处 , 一以试其胜心 , 一以免其恼苦 , 以更欲启其疑参 , 其人即无形受其包罗 , 苟能自觉者 , 从此即跳出此○去 , 否则长此沉沦地狱矣 , 地藏经有多诤地狱 , 即此等人所建立。
  十、对于修证时过程上之印证
  ( 一 ) 忽得轻安快乐 , 其舒适实不可名状 , 每思求得之 , 但此似乎寂静轻安而已 , 得体而未起用也。
  ( 二 ) 忽见此心广大不可思议 , 于事之因地果地 , 洞见益明 , 此渐入大悲轻安之境 , 是已起用矣。
  ( 三 ) 其快乐转觉平淡 , 无胜得心 , 无成就心 , 反虚入浑 , 真体内充 , 此渐入寂灭轻安之境。
  ( 四 ) 经此三种轻安 , 其间必经过无数反动 , 甚至旧时积习 , 一齐发出 , 良由从前是压迫功夫 , 不知者谓为退转 , 实则搬运正忙 , 一切夙垢正打扫出屋时 , 是好处 , 非坏处 , 若再起爱惜而留之 , 则大误矣。
  ( 五 ) 其间忽好弄文字作偈语 , 好与人多辩 , 皆是夙垢中种子。比较稍好者 , 一经搬出 , 不必再惜。
  ( 六 ) 其间忽经过痛哭流涕 , 此有二境 , 一则怖畏生死 , 或恐此生不及 , 一则不期然而如是 , 亦喜极而涕 , 惟稍不同 , 此亦种子翻出即了。
  ( 七 ) 其间忽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 又见他人种种 , 无一是处 , 惟此法为是 , 此正深入而未翻身时 , 若再经反跌 , 则生平等智光 , 入不二境矣。
  ( 八 ) 其间忽生待心 , 自以为久久自然会得 , 此等习惯 , 全由放逸中来 , 亦不痛切故。
  ( 九 ) 其间忽自己不信自己 , 此由因地上不敢承当 , 决定力小 , 故有此疑。
  ( 十 ) 其间忽辩才滔滔 , 昔所说者 , 不久即自觉其非 , 此由于慧力未足 , 量度未周 , 故欠圆明 , 但从此日有进益。
  ( 十一 ) 其间自觉一月有一月之进步 , 一日有一日之不同 , 并亦不知何故如是。
  ( 十二 ) 恐怖心自不易起 , 因得失心淡也。
  ( 十三 ) 照力之迟速 , 盖心境相对 , 不照即不转 , 不转即不空 , 其力亦渐增加如次 :
  ( l ) 先见境而觉照 , 但必竭力提起。
  ( 2 ) 见境而觉照 , 觉照虽在后 , 提起则不必用力。
  ( 3 ) 见境即知觉照 , 略有先后 , 但未离于知。
  ( 4 ) 见境即照 , 同时提起。
  ( 5 ) 先以觉照 , 境若在后 , 然有时忘失。
  ( 6 ) 境随心照 , 时时觉照在前 , 然尚顾及觉照 ( 以上在功用地 ) 。
  ( 7 ) 不知有照而未离照 , 明知有境 , 本来无碍。
  ( 8 ) 常寂常照。
  行者自问居第几位中。
  ( 十四 ) 其间忽生骄慢 , 轻彼后学 , 或疾视固执不化之人 , 以及弄文作偈 , 皆是夙世习气种子 , 无论何人 , 亦必经此过程 , 世人目为狂禅 , 能再痛切打扫 , 自臻圆净 , 虽然得此禅病 , 已属不易 , 比诸了无消息者何止天壤。
  ( 十五 ) 其间自得胜境 , 即生各种见地 , 此见地自较往昔为高 , 乃喜而存之 , 不肯舍去 , 在世法为成见 , 在佛法为所知 , 执其所知 , 不求究竟 , 遂障于道 , 此必经之阶级 , 亦功夫半进时之印证 , 若不打破 , 转成大病。
  十一、对于读经论时之印证
  在未开眼以前读经 , 每被经误 , 佛灭后未百年 , 经文已有谬误。时阿难已老 , 见童子误读经文 , 为彼正误 , 童子不听 , 当时尚如是 , 况今日乎 , 况死执考据者乎。故重文而不重义 , 势必无一经可读 , 即如心经二百六十字 , 无得与得 , 不了其义者 , 执为冲突。末世佛法之灭 , 必始于考据而多诤 , 使后人无从著手 , 余可断言也。功德翻为罪人 , 可哀也矣。
  读经当在超然地位 , 先明经旨 , 再达理论 , 经旨不为理论所掩 , 理论不为文字所拘 , 即我心不为经论所缚耳。盖佛说法 , 有如医病开方 , 治他人病 , 非为我说 , 但可借以参考 , 不当直取自用 , 当将死文字 , 用作活解 , 故曰如来无所说。
  看经有两种 , 一未修前 , 一已修后 , 意境各自不同 , 看经当参其不可解处 , 如《金刚经》云 : 一切佛与法 , 皆从此经出。此为何经乎 , 若从《金刚经》出 , 则《金刚经》又从何处出乎 ? 又经云 : 当知是人即是如来。于此等处 , 能点断承当否 , 可证知其力量之大小。
  佛所说法 , 后人改之 , 即入地狱 , 不可不知。但佛说者经义而非经文 , 文或未尽 , 则伤其义 , 是不可不明。地狱之入不入 , 在改其义与否耳 , 惟后世修证人太少 , 宁仍其旧 , 非真有力量者 , 勿开此端 , 恐盲从者之效尤 , 以考据无得 , 迳将文义一并割裂 , 不成片段 , 则大误矣。
  心密精华之《乙亥讲演录》
  王骧陆 居士讲
  种种证法。皆观自心。(王骧陆祖师语录 1 6 )
  十二、对于习染上之印证
  学佛无他 , 只是改习气 , 易性情 , 以心境染成为习惯 , 名曰脾气 , 俗人呼谓本性 , 谚曰 : 江山可改 , 本性难移。极言习气之不易除 , 而不知其非也。本性本无污染 , 非染而可坏 , 亦非不染而可成 , 有如醉人 , 与未醉时丝毫不二 , 只一颠倒 , 然不因颠倒而失其人性也 , 及至于醒 , 完全无缺 , 觅其醉与颠倒 , 了不可得 , 始终无成无坏。从知世间毕竟无一迷人 , 个个是佛 , 个个是觉者 , 感今日之醉与颠倒则不无 , 毕竟无坏无杂故 , 此暂有之习气 , 只名之曰幻有而已。于幻有中 , 假定一深浅 , 假立一善恶之名 , 假分为易改与难除而已。一切本幻而觉性不动 , 故就幻相中以印证可也。
  习气之易除者在一直字爽字 , 直则不曲 , 爽则不缠。凡直爽之人 , 其成佛必较易 , 以执着心松也 , 执我为生死之根 , 执我者必爱我 , 爱我者必我是 , 我是者必求全 , 求全者必比量 , 比量者必多虑 , 多虑者必多疑 , 多疑者必深心 , 深心者必细曲 , 细曲者必不明 , 不明者必胆小 , 胆小者必缠缚 , 缠缚者必死执 , 死执者难转 , 难转者不解脱 , 步步深入 , 习染益厚 , 于生前无一物一事一见肯布施放松 , 其死也 , 入于恶道 , 亦自爱执而自难出矣。然人何故而有此种种毛病耶 , 则一见理不明之误也 , 不明由于不辨真伪 , 不辨由于不能空诸所有 , 不空由于无慧 , 无慧由于无定 , 无定由于无法 , 无法由于无福缘 , 无福缘由于执我为是 , 不虚心容纳 , 远离善知识 , 终至沉沦。
  修行不照顾自己之习气 , 等于不曾修持 , 不除根本无明 , 则习气永无办法 , 即永不能成佛 , 若欲自己印证功行之迟速 , 只问自己性情直爽抑是曲缠 , 苟一思之 , 当不寒而栗 , 经云 , 女转男身方成佛 , 言人性情 , 必由阴而转阳 , 由曲而转直也 , 直心道场。直者 , 不污染之空心也 , 非关男女 , 故经云佛法非男非女 , 非不男女。
  十三、对于奇突事时之印证
  经云不惊不怖不畏 , 或云信心不逆 , 或一念生净信者等语 , 皆可考证行者情见之深浅。众生无始执我 , 外取粗分之境 , 由我相妄起分别 , 逐有我人众生寿者之相。内证细分之意境 , 由我见妄起遍计 , 遂有我人众生寿者之见。境不分顺逆 , 凡超过于我见之所期者 , 始生疑怖 , 至其极 , 乃有颠倒狂乱之果。推其始 , 则有狐疑不信之因 , 其实皆我相中之情见 , 幻化虚妄 , 辗转养成 , 《圆觉经》所谓养此无明 , 不自觉其养成长大也。夫情为我爱 , 见为我执 , 病固由此起 , 病亦由此除 , 凡对奇怪事而认为可怪者 , 必其人之少所见而不能转耳 , 若视为平常 , 或明为不二 , 其疑自破 , 然破此疑者 , 仍藉我见 , 前见为识 , 后见转智 , 先以智破识 , 更以智破智 , 以幻灭幻 , 得无所灭 , 乃名无智无得之第一义 , 更进而义亦不立 , 第一亦假名 , 我不着我 , 怪不见怪 , 非大定不惑而能如是乎 ? 兹将对事惊怖之缘起心 , 抉其隐以相告示。
  ( 此处省略一图表 )
  总之破此比量法 , 亦不外乎见 , 一曰不理 , 以觉在前 , 知其本幻 , 出于自然不理而现量之有力者也。二曰以见破见 , 如以剑斩物 , 更以剑斩剑 , 此藉功用为方便而善巧处之也 , 姑举二事以为参究 :
  一、风俗 此谓俗见 , 最不易破之事 , 以寡不敌众也。彼改革风俗者 , 必强欲破之 , 此不名破 , 但名易俗 , 以同一俗也。惟先以智慧破彼迷闷 , 勿与之逆 , 于无可究竟中 , 假立多数为安者方便以存之 , 即是究竟 , 在自己则未尝不了了觉知 , 不随俗以浮沉 , 见一切境认为法尔如是 , 原无奇特之可言 , 则入于清净觉地矣。
  二、意外事 凡遇意外之事 , 非关事之大小如何 , 乃我不识无常 , 执为实有 , 不辨虚伪 , 遂被动摇 , 又事非预料者 , 骤聆之 , 每生惊怖 , 有智慧者 , 不待其事之成果 , 先于因地彻了 , 决为毕竟无常 , 皆属生灭。如生子女 , 明知为可爱 , 为父母者 , 自望其成人长寿 , 但各有因缘 , 各有寿数 , 于汤饼会亲友道贺时 , 此未来一幕之病死丧葬 , 早于此时定局 , 抑又何伤 , 人既如是 , 物亦如是 , 时时存此慧观 , 入不二门 , 则未来诸苦 , 悉皆布施舍弃 , 佛法之妙 , 譬如打防疫针 , 先除未来恐怖 , 使早有准备 , 故骤聆之 , 即无怖畏 , 此救于因地 , 自较世法之救果者为圆。
  众生习气无量 , 多则为八万四千相 , 《大日经》简之为六十 , 谓有六十心 , 具有六十相。行者由此参问自己 , 我于何种心为最坚固 , 即我病相之最深者 , 以何对治 , 则习气自除而根本智日益坚强矣。兹简明释之如下 :
  一、贪心 谓见境即取 , 染污净心 , 然必有相彰于外者 , 如观烟即知有火性 , 贪根在内 , 为一切入道之障 , 于财宝名利 , 乃至贪法味 , 皆病也。以空一切为对治。
  二、无贪心 谓与前心相违 , 此无慧不贪之行也 , 如正用功修持时 , 乃亦消极偏空而不贪 , 不发大心 , 但求少足 , 或不精进 , 或入断灭 , 前为过取 , 此为过舍 , 皆病也。以不取不舍 , 发大心承当为对治。
  三、嗔心 由贪求不得而嗔恨也。以慈心为对治。
  四、慈心 此与嗔相违 , 但属妇人之仁 , 妨入大道。当以明因果 , 求究竟 , 大处落墨为对治。
  五、痴心 凡遇所为事 , 不能以慧心甄别 , 诸多迷惑。此以开般若为对治。
  六、智心 此世间小智 , 曲意分别 , 此胜此劣 , 自以为是 , 不知个人所知所见 , 极为有限 , 荧火之光 , 不能燃须弥山也。当以虚心勿自大为对治。
  七、疑心 此由自身之利害得失太分明 , 丝毫不肯吃亏 , 处事犹豫不决 , 进退失据。当以牺牲、勇猛心为对治。
  八、决定心 此言决定太速 , 不辨斜正 , 因而误事。当以慧观考察 , 勿重人情为对治。
  九、暗心 言此事可以不疑 , 乃亦疑虑不决 , 此与第七心略同 , 前为细 , 此为粗 , 前为过分 , 此为不及。亦以慧照为对治。
  十、明心 言一切明了 , 然察察则过矣。不知世事本属无常 , 难期圆满。当以不可求全为对治。
  十一、积聚心 谓得一胜法 , 积聚于此 , 余法皆不取 , 如喜密法者 , 自谓离此更无余法 , 修净土者亦然 , 遂开门户纷诤之渐。当以平等广大心为对治。
  十二、斗心 谓好辩论是非 , 曲亦辩之使直 , 不知论即非义。当以无诤为对治。
  十三、诤心 此内自讼也 , 如自思维 , 已得一义 , 则亦可矣 , 辄复自设异议 , 辗转生心。当味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之为对治。
  十四、无诤心 谓是非俱舍 , 反至了无主张 , 善恶不分。此以明断速决为对治。
  十五、天心 谓有自然习气 , 一切随愿需求 , 如天道中之果报乐事 , 不加功力 , 自然而致 , 今则修行亦随之自然 , 不下苦功 , 能障菩提 , 若明一切非可自然 , 亦必种因而果。勿贪省力以为对治。
  十六、阿修罗心 谓其人虽知解脱之利 , 乃习于生死果报 , 沉沦而不进趋。当以观世无常苦空为对治。
  十七、龙心 贪财贪货贪色如龙也。以知足为对治。
  十八、人心 恩怨极分明 , 报施极不苟 , 处处立人我。当趋大道为对治。
  十九、女心 多欲心也。当以不净观为对治。
  二十、自在心 自求一切如意满愿。当观法无自性 , 因缘而会 , 岂能尽如我意以对治。
  二十一、商人心 谓分析过细 , 筹虑太周 , 势必拖泥带水 , 即成大病。当修疾智以为对治。
  二十二、农夫心 如农夫耕耘 , 一一求知 , 方下功力 , 学法者 , 亦先欲广闻而后求法 , 今之研究法相宗者 , 但闻理解 , 疏于事修 , 劳而无功。当思毒箭入体 , 急宜速治 , 不应广问而后拔箭 , 故修利智 , 为所对治。
  二十三、河心 谓如河水依靠两边 , 或漂流不定 , 心不专一。当专心一境以为对治。
  二十四、陂池心 谓人贪得名利无厌足 , 如水之聚集 , 无所不收 , 学法亦尔 , 贪多则不精一。以少欲为对治。
  二十五、井心 谓如是思维 , 深复甚深 , 皆欲令人不测。当以平直显了易知为对治。
  二十六、守护心 世人护己财物身命 , 如龟藏头 , 此声闻习气 , 不堪大受。当以广大慈悲 , 普利人众为对治。
  二十七、悭心 谓一切所作 , 无不为己 , 乃至善法亦好秘惜 , 不以惠人。当以念一切无常 , 利他即以利己为对治。
  二十八、猫狸心 谓伺捕禽兽 , 屏息待机 , 不务速进 , 乘便再取 , 于法亦持而不修 , 冀待良缘 , 又受惠而不念报德 , 亦猫心也。以闻法速修 , 常念恩德 , 为对治。
  二十九、狗心 得少为喜足 , 以薄福因缘 , 所期下劣 , 如得少分善法 , 以为行不可尽 , 不求胜上 , 亦声闻习也。当以心大如海为对治。
  三十、迦楼罗心 此鸟常恃两翅以成其势 , 其人好羽党 , 植势力 , 以为依赖 , 遂少独进心。当以独立性 , 如狮子王 , 不赖助伴 , 为所对治。
  三十一、鼠心 其人好小破环 , 行非理无益事 , 见有成事 , 好为间隙而沮败之。当以广大光明心为对治。
  三十二、歌咏心 好以文词丽句以为法施 , 不能内证自然之慧 , 徒习皮毛 , 不得实益。当以求实务为对治。
  三十三、舞心 喜神通变幻 , 现种种未曾有事 , 能障净心 , 说名为病。当以勿贪世间小验以对治。
  三十四、击鼓心 发心警诫众生 , 热心太急 , 务小利而妨大事因缘 , 亦病也。当以求究竟法度众生为对治。
  三十五、室宅心 谓如室防身 , 远离诸恶也 , 此与守护心相同。当以利众为对治。
  三十六、狮子心 修行一切 , 无稍怯弱 , 如狮子王 , 观天下无难事。当以无有优劣 , 一切平等 , 愿一切众生遍胜为对治。
  三十七、鸺鹠心 鸟也 , 利于夜暗。凡好处静、闭门暗修者近之。当念明暗不二 , 静闹非异 , 不起二见以为对治。
  三十八、鸟心 谓常惊怖思念 , 虽对友善 , 亦怀疑惧猜阻。当修安定无畏心以对治。
  三十九、罗刹心 于善中忽起不善 , 如造佛塔庙 , 是大功德 , 忽恐损害小虫 , 烦扰施主而止。当以权衡利益 , 分别轻重为对治。
  四十、刺心 谓一切处发起恶作为性 , 多所损妨 , 令近者不安 , 又如布施 , 作已又生追悔。当速忏除以为对治。
  四十一、窟心 谓求长寿神仙不老之术 , 待见未来诸佛 , 如诸龙阿修罗 , 深藏海底深窟中。当以此生速得闻法明道 , 不应无益稽留 , 以为对治。
  四十二、风心 谓无法不求 , 遍种善根 , 如风之无不周及 , 岂知石田不毛 , 虚费种子。当以善择 , 勿贪多为对治。
  四十三、水心 如水之洗物 , 务欲发露其秽而去之 , 修行偏执于净 , 反障净心。当观实相 , 从本无垢 , 二见由我起 , 见即是秽为对治。
  四十四、火心 性躁急如火 , 猛暴过甚 , 求法欲须臾即成 , 多所败伤。当以柔和慈善之水为对治。
  四十五、泥心 一向无明如泥也 , 其性又如泥泞。以求善知识 , 令方便开发为对治。
  四十六、显色心 如素丝 , 见色即染 , 随染显色 , 或红或紫 , 自无主宰 , 见恶事亦随顺而入。当以自主 , 不由他转为对治。
  四十七、板心 如板在水中 , 随其分量 , 受载诸物 , 过限即不胜 , 终亦倾弃之 , 行人专修一法 , 不知其他 , 更不慕余善 , 从此不进。当发广大心 , 学菩提行为对治。
  四十八、迷心 颠倒错乱也 , 如欲西反东 , 由心散乱故。当专一其心 , 审谛安祥为对治。
  四十九、服毒心 如中毒而死 , 既不生善心 , 亦不生恶心 , 麻木不仁 , 任境流转。当发大悲众善 , 离断灭见以为对治。
  五十、绢索心 堕于断见 , 心不活泼 , 如为绢索所缚 , 此最是重障。当起正慧 , 断此邪见 , 以为对治。
  五十一、械心 二足被抽械 , 不能前进 , 凡好寂坐修死定 , 于法则又为法所拘。当于一切处 , 常活泼泼地 , 使静乱无间为对治。
  五十二、云心 常多忧思 , 杞人忧天之类。当行舍心 , 远离世间忧喜以为对治。
  五十三、田心 如良田耘除荒秽 , 务求净尽 , 其人好修饰其身 , 务令光洁严好。当思此无益事 , 以种心地福田为对治。
  五十四、盐心 如盐之性咸 , 深入更咸 , 其人所思 , 辗转深入。当知推求无穷期 , 非臆度可了 , 宜速决以为对治。
  五十五、剃刀心 自谓剃除须发 , 即名出家 , 更何所求。此心最恶 , 以善根亦剃除不再生发矣。近世出家人 , 自命已具戒相威仪 , 即是僧宝 , 更不求心戒 , 作福田僧 , 在家人亦不辨真伪 , 敬僧而不敬宝 , 助其贡高而误之。当令剃去无明之毒 , 行真出家为对治。
  五十六、弥卢心 此心高傲自大 , 并师僧父母亦不敬。当孝顺谦卑以为对治。
  五十七、海心 如海之无所不包 , 凡一切胜事 , 皆归于我 , 无人可与此者 , 弥卢务高 , 此心务广。当谦下为对治。
  五十八、穴心 如器之有穴 , 成为漏器 , 不堪用也。其人初发心受戒 , 具足无缺 , 不久渐生漏法 , 同于败器 , 法水不留。当以有终始为对治。
  五十九、受生心 此心未详其义 , 盖人所修 , 皆欲回向未来受生 , 求得其果 , 而不分善恶黑白。当纯修白法以为对治。
  六十、猿猴心 此心为六十心之总相 , 极言种种攀缘 , 不定如猿猴也 , 梵本缺此一心。当以明心见性 , 求定开慧以为对治。
  以上六十心 , 皆为习气上事 , 足以障道 , 故又名盖障。欲除此障 , 先应明心 , 明心后则种种浊见 , 方有下手处 , 惟明心后 , 习气仍在 , 正当着手消除 , 行者切勿偏执 , 自谓明心后 , 即算了事 , 尚有一个如丧考妣在也。在他人 , 亦切勿偏执 , 谓其人习气未除 , 即断为未明心也 , 此惟自己证知 , 或同见同行者 , 方识其究竟耳。
  六十种心 , 即如上述矣 , 行者可用以自证。兹再说除病简捷法如下 :
  一、云何而能无我
  心量本无大小 , 但一有我 , 即有限量 , 执我愈坚 , 范围愈小 , 当发广大心以救之。譬如二人 , 一穷一富 , 富者见闻较广 , 手段局面 , 亦较开展 ; 穷人见闻既陋 , 心量即小 , 稍吃小亏 , 或得骤富 , 又若不胜 , 故无我之空力越大 , 其福德亦越大。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无冤亲 , 则人我之执松矣。观世间一切皆无常不实 , 则得失之念淡矣。观一切法均如幻如影 , 不可执实 , 亦不偏废 , 则法见消矣。我之为我 , 有大我 , 有小我 , 取不生不灭如来藏性为大我 , 则我毕竟无有半点亏损 , 亦无半点可使增益。视世间一切皆无用处 , 所谓名利等等 , 只供我暂时之游戏 , 得何足喜 , 失何足忧 , 自然与之分开。世人认妄为真 , 苦于毕竟不曾认识 , 如真认识何者是妄 , 亦断不取执矣。十二因缘分 , 无明为首 , 极言盲目之苦 , 是故人类程度之高下 , 以利众力之大小为断 , 肯利众 , 即舍我 , 不舍我 , 即害众 , 不必定以杀盗淫为害也。其一念之我 , 即立无穷之祸 , 试如得有天耳通 , 普闻世间一切声音语言 , 或和或野 , 或亲或怨 , 无一不是为我。呜呼 , 欲知世上刀兵劫 , 但听家庭恼怨声。集无量数之我见我执我贪我争为因 , 而其果欲求天下太平 , 正如抱薪救火 , 且焚自身 , 所得适反 , 何其愚也。
  二、云何而能断贪
  贪者 , 果分上之事 , 必先有所取以为因。因有二 , 一曰对接 , 二曰习染。对接者 , 心与境相对 , 外色之六尘与内色之六根相接 , 不觉受入矣 , 于是比量分别成之为想 , 此想之转为行 , 于是进而认识为何物何事。此色受想行识 , 蕴合不离 , 名曰五蕴 , 即心境对接现行状态也。二曰习染 , 此习乃夙世习尚 , 由现境而引动其积习 , 更助成之也。故心对境时 , 乃至习染时 , 尚未成贪 , 只缘无明迷障 , 外不空境 , 内不空心 , 逐渐深入 , 至果地而不自觉 , 乃成为贪。除贪方法 , 不外照见五蕴皆空 , 但照见亦是五蕴 , 照见未空 , 仍贪于法 , 诸法空相 , 照见不过一空法耳。照见若空 , 能所自忘 , 此空云者 , 非无照见也 , 非无能所也 , 至功用成熟时 , 自然解脱。此总关键在一知字 , 其巧妙简捷 , 不可思议 , 于二次讲《圆觉经》时自领会得。
  三、云何而能除嗔
  曰无所贪著 , 此有二法 , 一曰于因地无所贪著 , 见憎爱不二。二曰于果地应制化 , 云何谓制 , 制者 , 制止也 , 一思未来之祸患 , 二思嗔之害身 , 可使气促心荡 , 血耗神劳 , 因而短寿 , 初学人当用此法 , 但非压纳存气 , 结于心胸 , 反使致病 , 故宜化之 , 化者 , 消化于无形也。一观眼前一切无非是果 , 因从何来 , 其过在我 , 则化矣。二观由此而练我心也 , 为助道因缘 , 且当感谢之 , 则化矣。三于万无可忍时 , 急速见机引去或移心他处 , 亦化矣。行者可自问如何。经云 ,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 且问如何不息灭 ?
  四、云何而能无痴
  曰圆照清净觉相 , 顿破无明。
  五、云何而能有把握
  平时有把握不算 , 梦中有把握亦不算 , 即是理上知道睡着无梦时的主人翁在那里也不算 , 说有把握 , 便非把握 , 究是谁有把握 ? 的确知道了谁 , 才是把握。
  六、云何而可死矣
  知无生即是道 , 朝闻道 , 夕死可矣。
  七、云何而能善分别
  如于三宝庄严地 , 有人以秽器供佛 , 见之而不惊不怖 , 虽亦分别 , 分别而不动 , 是善分别。
  八、云何而能不受法缚
  知此讲义 , 正属多事 , 无非画蛇添足 , 但要劝人用功 , 非藉此不可 , 至能彻悟无功用之精进时 , 便不受法缚。
  九、云何而能解脱
  本来无缚 , 不求解脱 , 便解脱。
  坡主管窥心密
  主帖 : 上乘宝法。奥妙难思。 作者 :[ 和尚坡主 ] 发表时间 : 20 01/09/29 19:42
  心中心密法绝对是正法妙法。且是佛(佛不光是释迦佛喔,见 “ 一佛说法 ” 帖)通过特殊途径亲授。故多有我等凡夫尤其是修显某一枝者难思难解之处。由此亦可知佛法博大精深应机施治慈悲无量妙化无穷。
  但此法不适合闭门造车自学。一定要依止可靠上师。有兴趣者可到心密论坛与洪川兄联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