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当代人本和谐的佛陀教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寂空圣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及其教化体制,为佛教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本人也理所当然地被后世信徒尊为佛祖,或敬称本师,他所推行的教化体制,也顺理成章地与世长存,并与时俱进。当前,佛教早已普及到世界各地,深入到民间,形成了更富有凝聚力的人间生活佛教。它的教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切合实际,自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现实中国,信仰佛教的人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已达五千万人之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中国佛教实行的是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体制—当代人本和谐的佛陀教化体制。通俗点说,是因为有了善缘,所以结了善果。
  先谈谈什么是“教化”。“教”就是教育,它包含着言传、行身、智慧的开启和净化灵魂等等法规,以此达到智慧和慈悲合一、滋润众生心灵的目的。“化”就是感化,用潜移默化或善意劝导的方式,使人的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有了这“教而化之”的规矩,自然就成方圆了。
  再谈谈何为“人本”。“本”就是根本,是事物中最得要的一部分。“人本”就是把人的性命放在第一的位置,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我们讲求“人本”,是要求大家珍惜生命,并要懂得爱人。“人之初,性本善”,要发扬这人性的光辉,必须把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提倡“修已安人”。也就是说,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要多学习,要多行善事,乐天知命,让大家都生活得更好些,我吃苦也感到快乐。
  说过“人本”再谈谈“和谐”。它的最基本的意思是“和睦”、“融和”,如“和谐一致”、“关系和谐”等。有识之士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越来越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在新年伊始就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在政协会议上,也重点强调了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宗教团体建立更和谐信任关系的重大意义。看来,讲求和谐共处,也是我国现实发展的必由之路。
  佛陀文化一向倡导“和为贵”。从法的角度讲,佛陀要求行“六度”,则充分体现了人本和谐的基本精神。
  这“六度”包括以下内容:
  一、 不留行迹的布施;
  二、 快乐的持戒;
  三、 感恩的忍辱;
  四、 皆大欢喜的精进;
  五、 利益众生的禅定;
  六、 永恒不朽的般若。
  对于这“六度”,应该是信徒行事的准则。只有真正理解它,才能切实地付诸实践。
  就拿“布施”来说吧,它可分为三类:以财度人,叫“财布施”;以法度人,叫“法布施”;以救人厄难度人,叫“无畏布施”。举例说,那些见义勇为,救人于水火之中的人,行的就是“无畏布施”。做了好事又不留名,故称之为“不留行迹的布施”。
  对“快乐的持戒”这一条,有的人就有误解以为持戒应该是件令人苦恼的事,何谈快乐。当然,清规戒律束人,但它对人不但无害,而且有益,怎能不叫人快乐?比如说“斋戒”。经书上说:“洗心日斋,防患日戒”。在做大事之前,先要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冷静下来深思熟虑,运筹帷幄。行成于思。其结果往往是防患于未然,做到心想事成。这不正是让人高兴的事吗!至于吃素食的好处,就不在此赘述了。
  对于“感恩的忍辱”一条,是让人牢记他人对我的恩德,即使受到他人误解使我蒙羞,也要平心静气,保持一颗平常心,使矛盾缓解。其实,这样做不仅不丢面子,反而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再说说“谐大欢喜的精进”。“精进”不仅仅是“精心一志,努力上进”的意思,还包含着“慈者精进”的意思。即正精进,这种精进要求以良心为本体,以科技为妙用,实现“体用合一”,创世界大同的精进。只有如此做事,才能符合“皆大欢喜的精进”这一标准。
  同样道理,“禅定”也不单单是静坐敛心的一种修行方法,它必须以“利益众生”为最高原则。“般若”也不是一般简单应时的小智慧,而是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真知灼见,它应该是以“永恒不朽”作为辨别真伪的标准的。
  总而言之,这“六度”是佛教信徒一切行动的准则。慈容满面行六度,世间天堂自然来。它会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共同发展,这也完全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目标的。
  苦修行方能结善果。佛陀教化的过程就是苦修行的过程,也是在芸芸众生中不断开花结果的过程,积善成德,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其中也有一份是属于佛陀教化的正果。
转自《智慧慈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