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沉潜涵养 焕彼心珠——相识师兄明海法师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沉潜涵养 焕彼心珠——相识师兄明海法师

  丛林,作育圣贤的摇篮,

  这里是我们的家。

  衲子云集,提携增上,

  日日滋养菩提道芽。

  迎来送往,运水搬柴,

  尽是佛性的妙用,

  钟鸣鼓响,草绿花红,

  头头无不是它。

  认识师兄、柏林寺方丈明海法师是从他的一首《丛林之歌》歌词开始的。

  他的这首歌词充满空灵、洒脱、鲜活、自在的佛门气息。令我对他肃然起敬。

  灵山芳躅 丛林光华

  2004年10月28日中午,我听说明海法师回来(他陪师傅净慧法师到日本、韩国弘法考察,27日晚上归来),就去拜访他。在方丈室,我们第一次见面。

  当他知道我为了编著一本《大佛旨歌》要找一些资料时,他很爽快地把知客师明影法师的手机号码写给我。在告辞的时候,他说:“我等一下就跟他说,请他帮你找到你要的资料。”

  明海法师,俗名肖旭。1968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市,祖籍湖北潜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1989 年开始留心佛学,1990 年于北京广济寺结识禅宗大德净慧法师,从此归心佛门,皈依三宝。1992年9月在河北柏林寺剃度,1993年在河南洛阳白马寺受具。2000 年于净慧法师座下得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承。现任政协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学院常务副院长,2003年担任柏林寺方丈。

  我第二次见到他是在下午的晚课(16:30—17:30)上。

  在光明殿众僧洪亮的诵经梵音中,明海法师那无限庄严、虔诚礼佛的威仪,无不显示一代大宗师的风范。

  我第三次见他,是晚上(19:30—21:30)在佛学院三楼大会议室,观看他陪师傅到韩国的录像。

  录像中,韩国茗园财团向净慧法师颁发“茗园茶文化奖”。该奖每年奖励两个人,一个是国外有名望的名人,一个是国内的名人。净慧法师的这次获奖,是赵州禅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一次认可与礼赞!

  颁奖过后,是优美、雍容、庄重、神圣的茶艺表演和禅师对禅茶文化歌颂的舞蹈表演节目。

  韩国的茶艺表演,是几位中年妇女,更显几分雍容、庄重。而我国茶艺表演多是漂亮少女,这反映了两国对茶艺文化的不同理解和差异。

  禅师舞蹈优美、神圣,让人进入空灵境界。

  明海法师时而向大家介绍,时而一起议论,时而对中韩佛茶文化进行比较。听他的讲解,既愉快,又常令人品味、联想,引人入胜,仿佛亲历现场。

  这是我听到他的第一次开示演讲。

  演讲结束时,我请李教授(居士,佛学院教授)帮助给我录制了一份录像VCD。

  我第四次见他,是19日中午在方丈室与他合影。他愉快答应几天后接受我的采访,可惜这个应诺因他第二天有事外出而“失诺”。两年多时光过去了,到现在我们还没见过面。

  我第五次见他,是19日晚上(19:30—21:30)在指月楼参加明海法师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系”师生的座谈会上。

  座谈会在指月楼一楼举行。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聘请明海法师为客座教授。柏林寺在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系”设立“怀云奖学金”,每年为优秀学生奖励2万5千元,时间三年。双方订立合作合同,相互赠送书籍纪念品。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系”,这次来了六十多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15个民族。

  明海法师风趣地说:“柏林寺恢复十几来,一次接待这么多民族的客人还是第一次。”

  在一个多小时“答记者问”式的座谈会上,我深深敬佩他知识渊博、语言鲜活。

  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施国清博士的话说:“他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人”。

  让我又想起他的《丛林之歌》:

  丛林,陶铸佛祖的炉鞲,

  这里是我们的家。

  灵山芳躅,百丈遗风,

  多少衲子开悟在丛林钳锤下,

  时当晚秋,法门萧条,

  振作尽在我辈;

  沉潜涵养,律巳日新,

  再辉丛林光华。

  禅心三无 日日好日

  我真正相识明海法师,是他的佛智心灵。品读他的开示,是一种精神享受和感悟。

  他是一个善于思维的人,在他的众多文章中,给我心灵触动最大的,是他的《禅心“三无”》,我常常品读它,仿佛每次都有所得。

  现摘要如下:

  以一颗禅心去生活。

  禅心“三无”,第一个无叫“无忧”。俗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西方的哲学家也从哲学方面探索人类心态里的忧愁。人类心态里忧愁的这一部分具有普遍性,这种忧愁的普遍性有的哲学家说那是因为每个人只要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会面对死亡。

  在我们的文明里面,这类学问的发达说明我们人有一种想把握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命运的这种欲望或者叫渴望。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人类整体上,有一个潜在的忧患意识,希望通过种种预测命运、把握未来的方法来化解、冲淡内心对不可知的未来的这种担忧。

  一颗禅心是彻底地放下了忧愁的。云门文偃禅师说:“日日是好日”,这是禅者无忧的生活态度。

  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很多因素是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的,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所以我们只能从可以把握的地方下手,从眼前下手,由此来把握未来。这样真正把对未来的担忧变成现实的力量,可以感知,可以把握,可以确定的力量。

  无忧的心是很轻松的,没有压力的。

  禅心“三无”,第二个无叫“无悔”。悔是关于我们对过去的态度。人的心灵很有意思,在《药师经》里讲到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个俱生神,它随时都在记录我们的言行,记录我们的心念。儒家说每个人心灵在最深层面都有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叫什么呢?叫良知,有时简单就说叫“良心”。

  所以“悔”是指的对我们过去的所做,过去的所说,过去的所想或者是一个错误(这种错误总是首先会伤害别人,再伤害自己),对这些东西放不下、后悔。后悔的味道很难受,我也有体会。

  有句俗话: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经常我们也听别人说,某件事从头来一次就好了,再给我一次机会,但是不可能。后悔也是使我们内心不自在,堵塞在对过去一件事、对过去自己错误的执著里面,我们的心在这一点上梗塞住了,拴住了。

  那么禅心呢?它是无悔的!禅心是怎样做到无悔的呢?因为它离执,它是空的,象竹篮打水,留不住。

  禅心能够看到所谓的过去其实是不可得的,所谓的错误,所谓的罪业也是不可得的,是空性的。所谓的福和罪是以我们内心的执著,而对我们产生作用。所以我们的内心,这个内心不是一般的大脑的记忆力层面,是指我刚才讲的良知良能这一块,在这深处这个执持能放下,能够知道了那一切是不可得的,这个心的结解开了,那么悔就没有了,心就形成象墙壁那样,什么东西都沾不住了。禅心就有这种特质。

  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的执著、对过去的后悔里面。

  这是讲的禅心“三无”的第二无,无悔之心。

  禅心“三无”,第三个叫无怨。前面的无忧,是指我们对未来的执著,对得失利害的放不下,产生的这种心里的结。悔是因为我们对过去放不下,对过去自己的错误、失误放不下,产生的心里的结。无怨是指对于现在落在自己头上的一切,这个一切就很多了:包括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包括社会如何对待我们,甚至包括了大自然如何对待我们。

  对我们的命运、对我们在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都能够欢喜接受,没有怨也没有恨,就是指这种心态。不仅欢喜接受,而且还应该心有感恩。如果有人以非理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要对他心存感恩,这个是需要慢慢训练培养的,可能一下子做不到,但是慢慢地做,是可以做到的。对非理对待我们的人能心存感恩,把他当成老师,训练我们忍辱力的老师。对我们遇到的不符合我们意愿的,不管是大自然的情况还是生活中自己身心的种种情况,也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因缘就是自己所有,就是属于自己的。接受它,面对它,不要排斥它,我们能够正面面对我们生活里、我们命运里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这些负面的东西。

  现代心理学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也是道听途说的,说有一个新的名词叫逆商。我们知道有智商,就是一个人智力高低。后来心理学家,说用智商去估量一个人,太单一了。因为有人智商很高,但生活的并不幸福,事业并不成功,原因在哪里呢?后来研究发现人们还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怎么样跟其他人配合,怎么样适应环境,怎么样训练自己的意志力,所以后来又有叫情商。现在说情商还不够,又出现了逆商。

  逆商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不如意的环境,不如意的情景的时候,他的反映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化能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会有逆风,遇到逆风的时候怎么转化它,怎么面对它,怎么利用它,这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在顺风里成长的很好,但是遇到一点挫折,一点批评,一点困难,马上就蔫了。这种人我们通常说他是“温室里的花”,没有经过风雨。所以孟子讲“生于忧患”,意思是说那些经过种种的困难考验过的人,他的逆商比常人要高。“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逆商的教育和训练在佛教里面非常丰富,我们知道“六度”中有一度叫忍辱波罗蜜,就是提高我们的逆商的。哪一个人能忍,那么那一个人的逆商就高。真正的忍是如如不动,心都没有动过,是忍无可忍,你怎么都动摇不了他。他一往直前,坚持不舍,这样的人的逆商可能是一百分。  

  首先我们要做到第一无忧,第二无悔,第三无怨。希望你们记住这禅心“三无”。在平时经常反观内照,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经常反照,经常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不断地把自己心里面忧、悔、怨净化,转化,放下。

  我之所以特别珍视这篇《禅心“三无”》,是因为读它能让我们触类旁通面对现实,解决我们现实中的许多心理问题。

  这也是我喜欢他祥和、洒脱、自在、文如其人的地方。

  正是:

  北大骄子入佛门,中国禅学有新人。

  不猜祖师西来意,禅心三无大德仁。

  春风和畅 天人佛心

  明海法师对佛法的知见,常常充满哲学的诗韵。

  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在北京大学哲学专业系统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他以师傅净慧法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已,精进不倦。净慧法师不仅是一个大德禅师,更是一个禅学诗人。

  欣赏明海法师才华横溢的法语诗作,让我更加亲近了他那颗祥和、机智、活泼的佛心。

  我特别赞叹他2004年9月23日任柏林禅寺住持升座时所作的《柏林禅寺晋院法语》:

  一、 山门香语

  拈香毕,卓拄杖云:

  踏遍尘寰漫追寻,

  临机不逊自在身。

  做牛做马敢辞苦?

  归来赵州有四门。

  以杖指山门:进!

  二、 韦驮殿香语

  拈香毕,合掌云:

  千钧宝杵镇山门,

  赫赫威光耀乾坤。

  赵州家风无他事,

  清茶一杯享太平。

  展具三拜。

  三、 祖师塔前香语

  拈香毕,合掌云:

  绵延千载后,一塔傲秋风。

  座上茶未冷,庭前柏又葱。

  末世多木耳,法战少英雄。

  我来投座前,恍然如梦中。

  展具三拜。

  四、普光明殿香语

  传印长老送位毕,和尚送长老到大殿门口,转身归位:香赞,拈香。香赞毕,不起具,合掌云:

  奇哉佛山王,如如常寂光。

  六载明个事,尘劫坐道场。

  慧风苏万物,悲愿济十方。

  当处念不生,穷子返故乡。

  展具三拜。

  五、观音殿香语

  拈香毕,合掌云:

  千丈峭壁赵州关,

  禅人到此尽胆寒。

  幸有观音援慈手,

  不离当处是家山。

  展具三拜。

  六、伽蓝殿香语

  拈香毕,合掌云:

  潜移默化护伽蓝,

  山门镇靖海众安。

  般般现成威神力,

  万里途程任往还。

  展具三拜。

  七、祖师殿香语

  拈香毕,合掌云:

  拈花一脉法最奇,

  点石成金会者稀。

  群锋竞起风云际,

  愿献心香畅祖机。

  展具三拜。

  八、禅堂香语

  进堂后,当值师挂一板一钟。老和尚送香板,送位,当值师挂二板一钟。送位毕,送老和尚

  出堂,和尚立佛前,拈香毕,合掌云:

  陶龙铸象选佛场,宗风不坠法流长。

  一声钟板释业累,千七公案启心光。

  识浪滔天赖好手,乱华迷眼需铁肠。

  瞥尔打破虚空碎,好为人天作舟航。

  问讯,归维摩龛,三板一钟止静,当值师佛前三拜。稍坐后开静。

  九、万佛楼香语

  老和尚送座,送老和尚至东单首座,归位。

  拈香三拜毕,执拄杖云:

  多子塔前分半座,

  万佛楼中露消息。

  愧我无德继芳踪,

  但取莲花莫取泥。

  维那举香赞,登座拈香。香赞毕,起立。

  拈香云:

  此一瓣香,名曰戒香。三世诸佛共植,祇树园里生长。枝分三聚,叶覆十方。虽有形有相,却妙

  契真常;与正法齐寿,供圣凡同享。爇向炉中,专申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大小二乘权实教典,三

  乘圣贤及天下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伏愿佛日增辉,正法久住,三宝种姓炽盛,一乘妙法远扬。

  拈香云:

  此一瓣香,名曰定香。根生于金刚际,叶覆于无色天;远离寂乱,超乎色相。爇向炉中,虔祝当今

  国主大统乾坤,各级官员高增禄位,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八方沾尧舜之化,五洲绝睚眦之争,世界

  和平,海晏河清。

  拈香云:

  此一瓣香,名曰慧香。生自空心树,能结实相果。光焰腾辉,照彻三界幽暗;体遍虚空,能作苦海

  津梁。爇向炉中,专申供养,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本寺开法赵州古佛真际禅师暨历代中兴诸祖老和尚。

  伏愿慈光普覆,心灯长明;宗风不坠,祖道永兴。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拈香云:

  此一瓣香,名曰解脱香。芽种出如来家中,根苗发灵鹫山下。三祇蕴育,万善庄严。爇向炉中,专

  为祝祷本寺中兴各大护法,远近檀那,福慧双增,身心安康,所作成办,六时吉祥。伏愿不忘初心,进

  德修业,长作尘世白莲,永为法门金汤。

  又怀中取香一瓣云:

  此一瓣香,怀中取出,名曰解脱知见香。非空非有,离断离常,于诸病苦可为药,于陷溺者能作航。

  爇向炉中,专申供养披剃、得法恩师云门堂上上净下慧老和尚及成就明海法身慧命之和尚阿阇黎。伏愿

  不弃愚蒙,哀怜摄受;棒头开无生之智,言下折我慢之幢,常施法乳,开示宝藏。

  (撩衣就座,维那:展具!尚:不展具!维那:顶礼和尚!尚:不为礼!打引磬三阵,请法人三拜,

  四侍者三拜。毕,维那白椎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卓杖云:)

  八月秋风起,叶落果满枝。

  立意攀霄汉,举足堕樊篱。

  无心心似月,有念念失机。

  未若散家财,长啸入荆棘。

  举拂子云:

  今日劳师动众,浓墨重彩;珍言锦句,种种铺排,若据本分论之,尽属有为事相。明海何德,敢据

  此座?以当日初发心,本想做一痴呆汉,陆沉众中,究明已躬大事,然后弘护三宝,发扬宗门。孰知因

  地不真,果招纡曲,不觉堕此荆棘林,卖乖露丑,不能自拔。非仅自陷差别缘,抑且带累大众,辜负师

  恩。为今之计,唯有悬崖撒手,全体奉献,鞠躬尽瘁,不计成败;与大众共甘苦,随因缘以沉浮,死尽

  偷心,不离这个。虽然如是,自力不充,尚希大众慈悲护念,同见同行,共作佛事。且问,即今佛事如

  何作法?(卓杖,良久云:)

  心随万境转,

  转处实能幽。

  全体承担去,

  蓦直不回头。

  (维那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维那:展具!

  尚:不展具!

  维那:礼谢和尚!

  尚:不为礼!

  维那:送和尚回丈室!

  我虽然没有参加这庄严、万众注目的晋院仪式,但我能从这篇《柏林禅寺晋院法语》中,感受到他诗人般风华正茂,壮士般献身佛教、毕生为善众服务的坚定意志。

  这正是他在一首诗中的写照:“春风和畅万物欣”,“天心人心等佛心。”

  是啊!他有一颗诗境空灵、慈爱自在的佛心,让我情不自禁呤唱起他的《丛林之歌》——

  今生何幸?得披袈裟,

  相聚在佛祖庭下,

  朝夕如斯,

  焕彼心珠,光明遍照河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