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惟觉法语:老和尚的三法门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惟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惟觉法语:老和尚的三法门

  数息,参禅与中道实相观,是老和尚的三法门。此三法门是对治众生病的,是三帖最好的治病药方。修数息观是温补,参话头是泻药,修中道实相观,是十全大补。此三帖药方有相辅相成之妙用,亦可个别服用,亦可回护用功。

  第一章 数息观

  第一节 数息之目的

  一般人的心理,通常都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如果将这些病态除去了,就是智人、贤人、圣人。修行的人,要有成就,必须要除去这四种心病。

  所谓妄想心者,就是一个人的心念,念念不停的起心动念,攀缘不止。俗云:“心猿意马”者是。人的一生中,不是善念就是恶念,在那里患得患失。善念就是好的念头。起善念,心生光明;起恶念,心生黑暗。光明是因,天堂净士是果;黑暗是因,恶道地狱是果。智人、圣人是正念是无念,所以能够超脱生死,得自在解脱。一般人的善念较少,恶念较多。因恶念故,心生黑暗,因黑暗故,心起烦恼、空虚、恐怖、颠倒、愚痴、邪见、悭贪、我慢、悔恨、嫉妒、幸灾乐祸,进而造杀、盗、淫、欺诈、强暴等种种恶业,致使社会失序,而招感未来的苦果。

  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好国民,应该要知那些是善念,多起善念必得善果。经云:“前念念恶如云覆日,后念念善如日消暗”。儒云:“克念则圣,枉念则狂”,又云:“人有善念,天必祐之”。古德云:“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又云:“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死生之所”。所以人的起心动念是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凡、圣之关键,要达到慎思明辨这个境界,须修习数息观,先止其心念的流转与生灭。方能得到一个“定”字,始能停止心中的妄想。如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功夫。

  所谓昏沉者,就是心不明了,意念不能作主;不是糊涂痴暗,就是瞌睡昏沉不断。一个人每每到了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呵欠瞌睡就来了,睡眠昏沉占了人生的一半,所以必须修止观对治。古人云:“至人无梦”。不但色身不作梦,而心意识也不会颠倒梦想。常安住正念、正定当中。修行工夫达到化境的时候,就能作到醒梦一如的境界。要想除去昏沉,就必须修止修观。所谓“观”者,必须使意念明朗,了了分明,清明在躬,常寂常照,定慧等持。念头完全没有了,就容易昏沉。必须提念对治昏沉。保清楚明白,坚住正定。

  所谓无聊者,这时候也没有妄想,也没有昏沉,感觉到无所事事,心量变成断灭,甚至呆若木鸡。心意识完全失去了定力与智慧。所以必须修习止观以调治,以免失去生命的活力,断送自己的慧命。

  所谓无记者,禅宗说是“落入无事夹缝中”,有两种无记的差别。

  第一是“空亡无记”: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得到一种清净的境界,而守住这种境界,以为得到珍宝,心生贪着。禅宗所谓“死水里面不藏龙”也就是说,这种境界是死水,不是活水,是难产生悟境的。不可执着这种空洞忘机的境界。

  第二是“独头无记”:是指独头意识的活动。是工夫不吃紧,不得力,到了晚上还会作梦,而在梦中又迷迷糊糊作不了主宰。若果道行精进的人,睡时心亦在定中,是不会作梦的。即使作梦,亦是与修行有关的梦,在梦中亦在用功办道,不会作无聊的梦。散使是恶梦,亦是清楚明白,能作主宰,不为梦境所迷乱,否则就是独头无记了。如果有这种界,必须精进用功修习止观,以对治之。

  第二节 数习之方法

  所谓“息”者,是指个人的鼻息、气息而言。一般人必须由自己的鼻孔出息入息,才能使身体健康,维持生命。如果用口来呼吸,身体是不会健康的,甚至还会损寿。所以修数息观,不但可以定心、净心,还可以使身体健康,延长寿命。

  其方法先须调息,使出入息微细通顺均匀,方可依之而修。禅坐后先调适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详自在,一切放松。由鼻孔从丹田吸气,从口中徐徐吐出,如是反覆三次,将腹部浊气微微吐出,再调匀气息,即可数息。一般说来,息有三种毛病,不可依之修习:

  第一是喘相:就是在出入息时,每一息没有呼完吸尽,还停留部份气息在体内, 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第二是风相:是指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第三是滞相:即是出入息在气管内不通 。 如果依喘相修数,守之成劳,疲劳心苦,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守之则散,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滞相修数,守之则闷,心中发闷,头昏脑胀,不易得定。所以数息时,先将此三种毛病调治,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方可修习。

  修数息时,数出息亦可。不可数了入息接着又数出息,总之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否则同时并数,就会腹中气结,后果堪虞!数时切不可紧张,必须轻松自在,平静安详,然后一心专注,心念依止出入息上,随着出息默数﹝不可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不可夹杂、错落不清。字字不断,绵绵相续。如果妄想来时,重新再数。妄想太多,致无法数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必能使妄想不生。如果气息太短,无法延长数至十时,可数至五、或七为止。等到成了习惯后,可再加至七或十个数字。达到十个数字后,不可再加。

  数息时,除在静坐中练习外,还可在睡眠时练习。但在行动时不宜修习。数息得到定境时,若见到一切善恶境界,听到一切声音皆不可执着,此皆自己幻觉所生,不取不舍,不喜不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坚住正定,心念专注在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的数字亦要不间断,绵绵密密。心念清楚明白就是观;不间断、绵绵密密就是止。如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定境现前,身心和悦、轻安舒适,心念清净、悲智增明,觉照不失,快愉平生是为善境界。

  第二章 参禅简要

  第一节 参禅的认识

  参者参究也,禅者佛心也。就是用参究的方法以期达到明悟本心彻见本性之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换句话说,参禅的目的是在即身成佛。参禅这个法门,是禅宗祖师为钝根行者开立的方便法门。本来禅宗一脉,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诸祖相传只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没有什么法可传,也没有什么法可得。古德云:“佛说八万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根,唯有祖师西来意,不在八万四千门。”所以禅宗一门的确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但是后来人根趋下,无法领悟玄旨,契悟本心,所以祖师在不得已之情况,开出参禅一门。既有方便,又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了。所以古德云:“参禅念佛本来同,看破分明总是空,功到自然全体现,春来依旧百花红”。既然一切法门都是到达宝所的方便法门,所以对方便法的内涵就必须具有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才能生出正信,有了正信就会生出力量,有了力量才能灵活运用这个方便法门,如驾车一样,平平稳稳地到达宝所。

  参禅的禅,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四禅的禅有欣有厌,而参禅的禅是无欣无厌的。也不是经教所说的静虑之禅、冥想之禅,因为禅宗之禅,非凭静虑、冥想而得也。所以依教观而修的禅那,名如来禅;契悟本心之禅,名祖师禅。如来禅的种类很多,不是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祖师禅的根源,远在世尊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廓然大悟时,已露端倪。当时佛云:“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此“如来智慧德相”,是指我们自己本具灵明觉性、真如法身。后来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解其意,独摩诃迦叶,会佛旨意,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之旨,付嘱于汝,汝为第一代祖,代吾传化,勿绝慧命”。这里所说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也是指吾人本具性德。以后二十八传至达摩师,观东士有大乘气象,航海至广州登陆,来东士传化。时梁武帝普通年间,由广州剌史,表闻武帝,迎至金陵。当时梁武帝问达摩祖师云:“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此“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亦即是吾人本具的心体及自性妙德。悟时即成清净法身,超凡入圣。迷时即沉沦诸有,枉受生死苦报。

  达摩为东士初祖,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常游禅心,时称壁观婆罗门。渔父赋诗云:“一苇渡长江,九年面绝壁,身轻若羽毛,心静恒虚寂”。这真是对达摩祖师的道业最佳写照。后有神光大师断臂求法,因臂断心烦,求达摩祖师为之安心。祖云:“将心来与汝安”。神光寻心了不可得。祖云:“已与汝安心竟”。神光当时领悟玄旨,契悟本心,更名慧可。后来有一位居士,请慧可大与之忏罪。慧可大师以同样巧妙的手眼说:“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觅罪有顷云:“寻罪了不可得”。慧可大师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当时这位居士听了慧可大师的话,深有所悟。说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慧可大师听了,喜其已悟,许其出家名僧璨。我们以这二位法师的悟缘来看,前者是寻心不可得,后者是觅罪了不可得,看来事虽不同,而理无二般。所以在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若悟到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就是明心见性了。与这寻心觅罪了不可得是一样的情境。

  从前虚云老和尚作了一副对联云:“东西佛诚实语,南北佛诚实语,上下佛诚实语,为我护念见此佛”。下联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问君买饼点何心”。这副联语含有深意,也证明念佛法门与参禅法门,目的实在相同。若因缘成熟,看了这副联语,又何尝不能开悟,见到自己本具佛心呢?又如六祖大师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于言下大悟。由此可知,古德的悟性极高,只须一言半句就可点石成金,一语惊醒梦中人,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再说一个更富禅味的公案,就是西天第四祖优婆粅多尊者,叱利国人,年十七投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出家。

  三祖问:“你今年几岁?”

  答曰:“十七岁”。

  三祖云:“汝身十七耶?性十七耶?”

  答曰:“严见师发已白,是师发白耶?是师心白耶?”

  祖曰:“我今是发白而非心白也”。

  答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

  三祖知此子是法器,遂为落发,授予衣钵。后踊身虚空,现十八神变而入涅槃。

  由此可知禅宗的禅,是重知见、重契悟,非一般的禅者只知静坐、冥想、守窍、出窍、通灵、运气等世间禅、枯禅、邪禅可比的。所以宗门下的禅,是在于悟理明心,悟后起修,才算是真修。所以古德云:“不悟本心,学法无益”。因之禅门行者,拼死拼活力求一悟,以见真章。故云:“未悟之时如丧考妣,悟了以后又如丧考妣”“未悟之时犹自可,悟了以后事更多”。所以悟了以后仍须保任,或高高山顶立,或深深海底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有何疑。所以六祖云:“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所以禅宗的禅,与一般禅定的禅是不相同的,更非其他那些邪禅、枯禅、野狐禅等所能望其项背的。

  第二节 参禅的要件

  (一)严持戒律

  戒为无上菩提本,无论禅净密律诸宗,都必须以持戒为根本。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不持戒律,修行而得解脱者,无有是处。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楞严经:“如不断淫,必堕魔道;如不断杀,必堕神道;如不断偷,必堕邪道;如不断大妄语,因地不真果遭纡曲,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先要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叶”。戒的种类有在家五戒、八关斋戒,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出家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凡修习禅定的行者,最重要的必须要坚持四重戒。在无量寿里说:“若人持净戒,精进一日一夜,等于西方净士为善百年”在涅槃经里说:“有广额屠儿,于日日中,杀众多羊,后遇舍利弗尊者,求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依此一日一夜的净戒功,命终生于天上。”郁头蓝弗仙人,因皇妃触脚而心动,因此失去禅定和神通。可知持净戒是很重要的。

  (二)坚固信心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必须有坚强的信心,才能获得成功,若信念达到百分之百时,修一切法门,都能感应道交,圆满无碍。古德云:“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之事,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世尊住世的时候,世间的人可以到天上去,天上之人也可以到人间来,随处都可看到罗汉、菩萨的所在。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对于生天、证果成道之事,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疑虑。只要肯发心修行,都能如响斯应,成就道果。一听佛说:善来比丘,袈裟自着,须发自落。就证了罗汉果。现在去圣日遥,法久弊生,各立门户,此一是非,彼一是非。修行历年累月,甚至终其一生,还是茫然无主。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对于生天、罗汉、菩萨等事理因果之事,信心不够,所以这个能生功德之母的宝树,就难以生出美满的果实了。

  佛说:“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我们不仅要信佛语无欺,还要决定信自己本具觉性,有无量功德智慧,上与十方诸佛,下与蠢动含灵等无差别,诸佛已觉,其觉性并未增加一丝一毫,众生在迷,其觉性并未减少一丝一毫,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因自己业识茫茫,如云覆日,障蔽本明。我今用参禅一法,来拨云见日,复本心源,见自本性,不达目的永不罢休。古德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过去雪山童子,为求半句偈,宁愿舍弃自己生命。沩山老人说:“若人能行此法,三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永嘉大师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遭拔舌尘沙劫”。参禅一法,就是证悟实相的最上乘法门。今生遇此法门,乃是自己宿福所感,切勿空过一生。

  (三)话头与疑情

  历代祖师,唯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梯,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悟本心,当体是,动念乖真,不起妄缘即如如佛。至宋以后,人根趋下,祖师开设方便,所以立参禅一法,在抗战期间,密宗有位罗剌活佛,在四川重庆传法,求法者数千人,活佛上台后,用眼往下一望,手把伏尺一挥,就下台走了。求法的人,不明所以,以为活佛不传法了。大众推代表礼请活佛上台传法。活佛上台说:“我即是佛”又走下台了。听众仍是茫然不解,不知活佛传的什么法。于是再推代表礼请活佛,发大慈悲,开方便门,普度众生。活佛再上台传法说道:“我已经把无上密法都传给你们了,大众却有眼不见,有耳不听,既不能承受无上大法,现在传授百字明吧!口诵密咒,意作密观,手结密印,若能三密相应,即能消除业障,增加福慧”。大家听了非常欢喜。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分析吧!活佛把伏尺一挥,这与世尊在灵山会上微笑,有何不同?活佛说“我即是佛”这与马祖说“即心即佛”有何差别?最后所传的口诵密咒,意作密观,这与参话头起疑情及念佛法门,实无二致。若能了此,则参话头起疑情可思过半矣。

  话头的种类很多,如“看拖死尸的是谁?”“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自己本来的面目?”“看念佛的是谁?”如果我们来“看吃饭的是谁?”“看喝茶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诵经的是谁?”“看听法的是谁?”其实都是一样的。目的在以毒攻毒,以楔除楔,以一念抵万念,实是祖师不得已所立的法子。什么叫做话头呢?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那一念不生不灭的心。如水有源头,树有根一样,找到水的源头,这股水就用不穷尽了。参禅就是要找到本心,本心当中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也是无穷无尽的。如念“阿弥陀佛”句话,未念之前是头,简单的说,一念未生之际,就是话头,一念才生,已成话尾了,这一念未生之际,就叫做不生不灭,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时时刻刻,单单的的,提起一念,反照这“不生不灭”的地方,叫做看话头,或称照顾话头,或称不离本参。更明白的话,这就是观心。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者沉沦诸趣”。所以参禅一法是直接了当的法门。

  看话头先要起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问“念佛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但是反问自己一下,是用口念?是用心念?如果是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甚么不会念?人死了?口还没坏?为甚么不会念?如果是心念,心又在那里?如果说脑神经细胞,心脏是自己的心,人睡着了,细胞也应该休息了,为甚么还会作梦?有美梦、有恶梦、有奇梦、有清醒梦、有糊涂梦,有的还会梦游?这又是什么原因?黄山谷因作梦找到前世的生母。苏东坡梦到同佛印禅师游孝光寺而知宿命,因此证明前世是孝光寺的五戒和尚。假定细胞也能作梦,而细胞又在新陈代谢中,何以又能梦到前生之事?所以神经细胞也不能完全代表我的心了,那么这个心究竟在那里呢?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情,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着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一定要保持顾定这个疑念。无论行住坐卧,只要“谁”字一提,就能发出这个疑念,不待反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的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念个不停,也不是去东寻西找,念个不停不是话头,已成话尾,东寻西找,不是起疑情,而是打妄想。如果这样的参禅,还不如老实念佛的好。

  博山和尚说:“做参究工夫不得起丝毫别念,行住坐卧,单单只提起一个本参话头,发起疑情,一定要讨个下落,若起丝毫别念,古人所谓“杂毒入心”,岂但伤身命,还伤慧命。所谓“别念”者,非但世间法是别念,除究心之外,佛法中一切好事,悉名“别念”,岂但佛法中好事,若于心体上取之、舍之、执之、化之,亦名“别念”。此与渐教之禅定不同,而有执、有取、有舍、有化。因为此参究一门,只许提一念而到家,余皆不许,是曰“顿教法门”。参禅有些受用的时候,境界很多,但一切境界不出识心幻现,不要去理会他,便不碍事。若见妖魔鬼怪来扰,也不烦恼,也不恐惧。若见佛来摩顶授记,也不自满,也不欢喜。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经云:“但尽凡情、莫求圣解,即是善境界”。总之,不管善恶境现前,始终不失本参觉照,自然太平无事。

  “觉”就是不迷,不迷智慧就现前;“照”就是不乱,不乱定力就现前,始终保持单单的的现前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一线绵绵不断。用功到了这地步,就要翻身触破太虚了,再回头过来照顾儿孙,不要再提,再提就是头上安头了。所谓参转寂照、正智如如,就可永远安享太平,也就是六即佛的从来真是妄,今日妄即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昔日有僧问赵州老人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州曰:“放下来”。

  僧曰:“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

  州曰:“放不下,挑起去”。

  就是指这个时节。此中风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说可到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指的“这个”。到了这个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这个地步的人,说也没有用。所谓“高山流水一曲琴,伯牙子期是知音,有声弹到无声处,便见幽然太古心”。路是走出来的,功夫是用出来的,只要努力用功,一定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昔高峰祖师云:“学人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来”。诚哉斯言也。

  第三章 中道实相观

  第一节 中道实相之意义

  中道即实相,实相即中道,如来不住苦乐两边,常行中道。禅宗祖师云:“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即走过”,中道实相故。儒家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亦属中道故。一般常人无一不在喜怒哀乐之中,无一不在明暗、动静、苦乐、祸福、得失、是非、善恶、美丑、欣厌、取舍……等两边中讨生活、作活计。所以皆是生存在虚妄不实的梦境中,从未与中道实相碰过头、见过面。故称为凡天俗子。

  直言之,实相者,是指吾人当前一念心性,实实在在的心境。起善念是光明相,起恶念是黑暗相,在无聊的时候,是痴呆相,落入无记的夹缝中,是无明业相,以上都是梦境,善念是美梦,恶念是丑梦,其余皆是糊涂梦。实相不是作梦的境界,是智者心性的现量。要想解脱人生的苦恼,必须超越两边的虚妄梦境,而安住在真善美实相的极乐世界之中。所以实相是人生之最高真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如何修习中道实相观

  经云:“修空观断见思惑,证无师智,成阿罗汉果。修假观断界外尘沙惑,得道种智,证菩萨果。修中道实相观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三智圆明,证佛果。”所以修实相观,在修行的方法上,是至圆至顿的最上乘止观法门。经云:“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信心坚定,不高推圣境,不自处凡愚,本着迷即是众生、觉即是菩提的道理,不起妄念,不落昏沉、不住无聊、不入无记等幻境,直下承当,即心是佛,全妄即真,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常寂常照,行住坐卧不离当念,保持无念、无住、无相、无为的心性,即是中道实相观。依四料简检验自己的心境,是否合乎“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如是验得心境无乖,可入中道实相观之门也。

  此种实相心境,即戒、即定、即慧,三位是一体的。能延持不断,动静闲忙、明暗顺逆等外境来时,皆不昧此心,即成无功用行,等到定慧功深,因缘成熟时,豁破无明,即证真如法身。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现,至无明漏尽,究竟圆满成佛种智。

  结语

  以上三个法门,是对治众生病的,是三帖最好的治病药方。修数息观是温补,参话头是泻药,修中道实相观,是十全大补。所以先温补,而后泻之,将历年累月所集之杂毒,臭秽,全部泻除,最后以十全大补补之,此历年累月之慢性病即可根治。所以三帖药方有相辅相成之妙用,亦可个别服用,亦可回护用功。如数息时,心安定了接着就用参话头的方法,以期破关斩将,开悟断惑。如果参得太猛,或参究未能完全熟练,即觉精力疲劳,心烦神躁,即可全身放下,一念不生,任心自在修习中道实相观。如实相观无法相应,妄想纷纷来袭,睡魔昏沉时时来扰,就可用数息观以调节对治。如是辗转不停互用,自可收到回护用功,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三种方法,只要持之有恒,皆能获得实益,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现前,皆不可执着。当下暗示自己,此乃识心幻现,坚住正念。楞严经云:“虽有圣境,莫作圣解,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圣境如是,何况其他幻相。修数息时,若见有幻相来扰,可将心安住在数息上面,不理不睬,继续数息;参话头时若见有幻相时,可将心守住话头,继续提照参究,不要管它;若在修中道实相观,见有幻境出现时,要坚住正念,继续用功,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若在平时,或梦中亦有境界现前时,亦不可执着,须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智者当知切不可被幻境所骗,否则失去正念,迷失本心。谨此提示供诸参勉。

  附记:静坐或平时,如觉以上幻境不停,将心安住正念,一心诵持“心经”,幻境即灭。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