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与人生(二十一)
止观与人生(二十一)
何世亮
三十二、一心如何三观
通常我们在进行止观的时候,大致会针对一种情况做观想,如此一来就很容易落入主观的现象,造成偏执的见解,所以我们在修持止观之中,要如何才能掌握实相,也就是万事万物的真实面目,这就是止观法门最后的课题。
在这个地方,智者大师提出了“一心三观”的构想,所谓一心三观即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简要言之,空观假观中观,三者同时进行观察,在一心之中显现出来。
摩诃止观说:“三谛具足,只在一心,分别相貌,如次第说,若论道理,只在一心,即空即假即中,如一刹那而有三相,三相不同,生住灭异,一心三观亦如是,生喻假有,灭喻空无,住喻非空非有,三谛不同,而只一念。如生住灭异只一刹那,三观三智三止三眼,例则可知,如是观者,则是众生开佛知见。”
在一念之中具足三种观,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一种“整体观”,在面对万事万物时,我们都必须保持整体观,才能彻底洞见万事万物的实相。
譬如说,人事物都有生住异灭的变化,首先是生成,然后是成长,最后则老化而消失,以一心三观的立场来看,生成即是从空到假有观,住着成长即是非空非有观,消灭即是从有到空观。
针对每个人事物,我们不能说他们是永恒存在的,因为有
一天,他们会消失,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他们是不存在的,因为
有一天,他们会再出现,所以由本质来看,他们是非存在非不
存在。
这三种观点必须同时存在,我们才能看清人事物的实相,假如只是执着一种观点,那就会形成我执及偏见。
这怎么有可能呢?因为一般人在一个时间只能保持一种观点而成,怎能同时保有三种观点呢?
但是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所以称之为不可思议观。这是天台止观发展到最后,所创造出来独特的止观,与早期小乘的止观有很大的不同,他已经包容了众多不同的观点,使之同时存在,而不相违背,的确是不可思议。
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一心三观如何在生活上运用。
有位居士去请教上师修行之要。
上师说:“要精进。”
一段时日之后,居士又去请教上师修行之要。
上师说:“要放松。”
居士感到迷惑,为什么上师两次的说法不一样,精进与放松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怎能混为一谈。
上师说:“这是看情况而定,上次你来的时候,生活上的烦恼很多,所以必须精进佛法,用心修持以转移注意力,即可化开烦恼。
但是这次你来的时候,情形不太一样,你现在精进修行佛法,变成法执很重,生活上更加紧张,使修行变成一种障碍”所以我教你放松,即可达到平衡。”
居士说:“精进与放松,到底那个法门比较正确呢?一
上师说:“法门本身并没有正确或错误的问题,而是看个人如何应用而已,若精进与放松能够达到平衡,入于中道,就是正确的方法,若是偏执其中一种,精进过度则造成紧张,放松过度又造成懈怠,滋生烦恼,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由此可见,我们对于佛法的运用,必须要有整体的看法,放空或者精进,或是平衡中道,三者都必须巧妙运用,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这即是一心三观的要旨。
有位老师跟学生在客厅泡茶,有位客人来访,他是支持甲党的,他向老师说:“我们甲党的理念都是正确的,而乙党全部错误,你认为我的看法怎么样?”
老师说:“你说得对!”
客人听了之后,很高兴地离去了。
没多久,又来了一个访客,他是支持乙党的,他向老师说:“我们乙党的政策都是正确的,而甲党全部都是错误,你认为我的看法怎么样?”
老师说:“你说得对!”
访客也很高兴地离去。
坐在旁边的学生觉得很迷惑,终于按捺不住,他也向老师说:“假如甲党对,乙党就错,假如乙党对,甲党就错,为什么老师认为两党都对呢?”
老师笑着说:“你说得也对!”
其实政治党派都各有其目的,本质是以权势及利益为依归,佛法教导我们要远离政治,不宜介入纷争。
但是时代不一样,在民主时代,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有选举权,都必须关心政治,政党的许多决定,多少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经济生活。
所以许多学佛的朋友都面临到两难的问题,假如对政治漠不关心,人们就会批评你,说你不爱国家,没有慈悲心,消极保守,对社会没有贡献。
但是假如你介入了政治,支持某个党派,那么另外一个党派又会攻击你,说你修行不清净,宗教不宜介入政治,是个政治和尚。
事实上,我对每个党派都支持,支持他们良性发展的一面,同时也修正他们利欲薰心的一面,化解互相之间的冲突及对立,大家应当互助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
以一心三观的立场,我们可以不介入政治,不被政党污染,同时又可以关心政治,化解政治的对立,即空即假即中,三种态度同时存在,发挥一心的妙用,无对无错,可对可错,不是很不可思议吗!
不仅在政治上有不同党派的纷争,就是在佛教的内部也出现了不同派别的分歧,小乘与大乘分裂,相互攻击,使佛法蒙上一层阴影。
智者大师提出一心三观的思想,其实也是在统合佛教各派不同的意见,法华经说:“诸佛如来但敦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虽然不同,皆是佛法的
一部份,都可用一佛乘而统合之,所谓“唯有一佛乘,无二亦
无三。”
(待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