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高僧玄奘(之十二)
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高僧玄奘(之十二)
□邵如林
玄奘到来的时候,正是那烂陀寺藏书最丰富的时期。住持戒贤法师据称已有100多岁,他的道德、学问为全国所景仰,是当时印度的佛学权威,大家尊他为“正法藏”。
对于玄奘的远来求学,那烂陀寺僧众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数百个僧人和上千信徒的赞叹、簇拥下,玄奘走进了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他诚挚地向大家一一敬礼,并恭敬地参见了戒贤,拜戒贤为师。戒贤对玄奘也十分尊重,对他寄予无限希望,在吃住行等方面给玄奘以最优厚的待遇,并不顾年老,专门为玄奘开讲《瑜伽经》,历时一年多才讲完。每次开讲,赶来听讲的有好几千人。玄奘除了偶而外出巡礼附近的佛教胜迹外,在那烂陀寺早晚不辍地潜心修学了5年。对寺中佛教经典几乎都作了研究,通晓其奥义。并进一步研究了婆罗门经典、印度派学说及印度各国方言。他博学的名声,很快传遍了全印度。但玄奘仍不满足,曾离开那烂陀寺,克服气候、地理及野兽等各种困难,在印度诸国云游6年,访问了各国的名师学者,虚心向他们请教,阅读各国所藏佛典,使他的学术更趋成熟,同时也得到了印度人民由衷地钦仰和赞叹。640年底,满载收获的玄奘再度回到那烂陀寺,在戒贤法师的安排下,成为客座教授,用梵文为全寺僧众宣讲《会宗论》、《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等经典,就连戒贤法师也表示赞美。
当时印度的乌苌王朝(今印度奥里萨)正处于盛世,学术和宗教非常发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了占统治地位的佛教中有大乘、小乘之争外,在其他宗教中也各有各的学说,互相之间辩驳不休。乌苌国有位叫般若鞠多的小乘教大师,写出了《破大乘论》700颂,呈现给羯若鞠?国国王戒日王,请求与大乘教辩论,戒日王当即写信给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请他派人到羯若鞠?国辩论。戒贤法师遂选派玄奘及另外3个弟子准备赴约。此时东印度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听说了玄奘的道德和学问,两次派人去请玄奘,戒贤法师推辞不掉,只得让玄奘先行前往迦摩缕波国,这让戒日王来请的使者扑了个空,戒日王十分生气,欲发兵征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