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高僧玄奘(之十)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邵如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玄奘当年到达过的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高僧玄奘(之十)

  □邵如林

  今天库车的苏巴什古刹遗址,一如玄奘一千多年前看到的那样,位于库车河的东、西两岸,依山傍水而建,是一座包括佛殿、僧房、禅室及佛塔的佛教建筑群。人们从其宏大的断壁残垣中,仍可一窥当年的恢弘气势。据《大唐西域记》载:“东昭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余,色带黄,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六尺矣。或有斋日,照烛光明。”这神秘的佛足印记瑰玉,在古老的苏巴什东寺中静卧了1300余年。1898年,俄国人科兹洛夫来到库车,要将“佛迹玉石”运走,但由于当地玉工保护,使其企图没有得逞。1964年,玄奘亲眼所见、总重2000公斤、已被剖为两段的“佛迹玉石”被运往北京,由中国自然博物馆收藏。

  629年春夏时分,玄奘以损失数名随从的代价,翻越葱岭中的冰达坂,到达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伊塞克湖畔,见到了正在此打猎的高昌王的亲戚、西突厥全盛时期的统治者叶护可汗。可汗热情接待玄奘,让他住在自己华丽非凡的金帐中休息。派人传王命给自己的属国,要求他们在玄奘路过时认真款待、保护玄奘一行。得到叶护可汗的支持,玄奘在中亚各国的行程,困难就少多了。

  630年,玄奘来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喀布尔西200多公里处的巴米杨城),他在这里见到了著名的巴米扬石窟大佛,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就此记曰:“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耀,宝饰焕斓”。像东有寺庙,庙东又有黄铜铸造的释迦立像,高一百多尺。各部位分别铸成,再组装为大佛。此外,城东寺庙中,还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巴米杨石窟大佛,是佛教诞生之后犍陀罗时期建造的著名的石刻造像。在佛教东传之后,深深影响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石窟造像。2000多年来,人们一直视巴米扬石窟大佛为佛教石窟大型造像的鼻祖。惜其在挺立2000多年后,于2001年3月,在世界各国的反对声中,被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用炮火摧毁。

  接着,玄奘从阿富汗继续西行,进入了犍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