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宗教与迷信活动的区别
试析宗教与迷信活动的区别
权立枝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宗教与迷信联系在一起。其实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与迷信属于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宗教与迷信的组织存在方式不同,宗教与迷信的社会影响作用不同,国家对待宗教与迷信的政策态度不同。因此,对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关键词] 宗教:迷信;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区别
[中图分类号] B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6285 (2003) 06 - 0020 - 0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宗教与迷信联系在一起,常常从反对迷信活动的立场出发,抵制和打击正常的宗教活动,从而干涉和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或者把迷信活动误认为是正常的宗教信仰自由,任其发展,不敢干预,认为干预迷信活动就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事实上,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因为,从认识论上讲,宗教信仰与迷信活动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自然压迫的产物,都与生产力的水平低下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有关,可以说它们都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虚幻和歪曲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的有神论观念,但迷信不属于宗教范围,不能把宗教与迷信等量齐观,混为一谈。宗教与迷信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宗教与迷信属于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社会意识具有层次性,可分为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和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情感、意愿、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虽然包含有逻辑思维和理性的成份,但总的来说属于朴素的感性经验层次,并直接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常常地表现出浓厚的情绪色彩。社会意识形式则是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宗教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的一种世界观。各种宗教包括世界三大宗教以及我国的五大宗教,一般都有自己的经典、教义、教规、戒律,这是宗教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表现。比如,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1) 创世论。“上帝”是宇宙中唯一的神,它是天地的主宰,万物的创造者; (2) 原罪与赎罪说。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伊甸园中“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因此犯下了罪,其后代一出生就都是罪人,必然会犯各种罪。世上的一切苦难都是人们自己犯罪的结果,只有靠救世主耶稣赎罪,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3) 天堂地狱说。只有相信“上帝”及上帝的使者救世主耶稣基督,服从上帝安排,死后才能升入天堂,否则就要受到末日的审判,被打入地狱; (4) 宣扬忍让、服从,要求教徒爱自己的仇敌。基督教的教规是著名的“十戒”: (1) 只信仰上帝耶和华,不可信别的神; (2) 不可造、拜偶像; (3) 不要妄称耶和华的名字; (4) 当守安息日为圣日;(5) 孝敬父母; (6) 不杀人; (7) 不奸淫; (8) 不偷盗; (9) 不作假证; (10) 不贪他人财物,等等。可见,宗教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迷信活动,如占卦、算命、扶乩、跳大神、驱鬼治病、阴阳风水等,没有成文的经典、系统的教义、规范的教规,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的社会心理,是神汉、巫婆、风水算命先生进行的一种庸俗、低劣、粗陋不堪的骗人伎俩。
二、宗教与迷信的组织、存在方式不同
各种宗教都有依法成立的组织和团体,有比较规范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还可开办各种形式的宗教院校,培养专门的神职人员,宗教教职人员都有明确的身份。比如,我国现有宗教团体3000 多个,其中全国性宗教团体7 个,即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全国有宗教教职人员约30 万人。再如,伊斯兰教有完整的宗教制度和仪式,这些仪式包括: 念、礼、斋、课、朝五项功修。(1) 念,就是要教徒崇敬真主,经常念经祈祷; (2) 礼拜,规定教徒必须朝向麦加“圣地”向安拉礼拜。礼拜又可分为:每日五次拜、每周一次聚礼、每年两次会礼; (3) 斋戒,信徒必须在斋月(伊斯兰教历九月) 里封斋一个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不得生火做饭。目的是要培养教徒的忍耐、禁欲和安于贫穷的精神; (4) 纳天课,伊斯兰教以神的名义向教徒征收的税; (5) 朝觐,伊斯兰教规定,只要身体健壮,经济能力尚好的信徒,不论男女一生中应该去“圣地”麦加朝觐“克尔白”一次。而迷信活动没有严格的组织系统,没有清规戒律,没有正式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固定的信仰者,没有政府认可的团体和组织,是神汉、巫婆、风水先生等因时因地因人而从事的低层次的巫术活动。总的来说,迷信活动是一种散漫的、无组织的、分散的、个别的活动。从事迷信活动的神汉、巫婆,其目的就是为了诈骗钱财。
三、宗教与迷信的社会影响作用不同
宗教的社会影响和作用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而迷信的作用则完全是消极的。宗教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复杂的、广泛的影响。宗教的作用总的来说是消极的。首先,宗教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要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除了依靠国家机器这一暴力手段以外,还要借助于宗教这一精神武器。一方面,他们鼓吹“君权神授”,把自己说成是神的化身,为自己的统治披上“神圣”的外衣;另一方面,他们又利用宗教对劳苦大众进行奴化教育,要人民顺从和忍耐,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放弃反抗斗争。宗教对劳动人民起了精神鸦片的作用。其次,宗教是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渗透的工具。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向海外扩张、掠夺过程中,往往利用宗教来配合政府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利用传教对落后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政治的渗透。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个营的军队。”再次,宗教还阻碍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和科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在历史上它反对科学,残酷迫害科学家,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有某些积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哲学、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医学、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些方面文化内容及其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次,宗教在历史上也曾被人民群众所利用,借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都以宗教为旗帜。再次,在社会生活中,某些宗教,如基督教所主张的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不贪他人财物等戒律,对于改善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迷信始终是一种腐朽没落的东西,是一种社会公害,它妖言惑众、扰乱人心、破坏社会生产、妨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如1998 年初广东某镇,一座40 米长的桥梁被当地丘姓人炸毁了,原因竟是一风水先生说这座桥破坏了该宗族的风水,致使该宗族的人多年无人当官发财。再如,这几年一些地方刮起一阵乱建寺庙之风,某县25 个乡镇中,有庙的占23 个,600 个行政村,建庙的达259个,甚至有的乡村村有庙。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毁坏了大片的山林和良田。还有神汉、巫婆利用人们缺乏医学知识及迷信心态致人死亡的例子也不少。可见,迷信有百害而无一利,危害甚大。
四、国家对待宗教与迷信的政策与态度不同
我国目前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在我国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而迷信活动是国家法律和政策所反对、禁止和取缔的行为。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宗教问题上要强调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三句话高度概括了党的宗教政策的精神实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徒在宗教场所进行的拜经、诵经、礼拜、烧香、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斋、受戒、过宗教节日,以及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过宗教生活,都是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而迷信活动对社会起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加以坚决制止和取缔。对于群众中的一般迷信思想和活动,则要批评、教育引导和制止,并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公民自身素质,逐渐消除迷信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自觉地破除迷信观念。对于借迷信活动危害社会管理秩序,搞破坏活动,谋财害命和骗取钱财者,必须依法取缔, 至绳之以法。总之,宗教与迷信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决反对和制止迷信活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