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文集
圣严法师文集
目 录
1、一时激动铸下大错 2、别人怕你不是敬你
3、谁惹谁生气 4、一句气话烧光恩情
5、自己是最大的输家 6、做一样就是一样
7、为谁辛苦为谁忙 8、为何越忙越空虚
9、“忙”不是问题 10、保持平静的心
11、忙与累 12、把工作当成趣味的生活
13、别怕身体累 14、气不起来了
15、不再上当生气 16、从来没这么忙过
17、是不是很不舒服 18、游出苦海
19、不要老想着怎么办 20、日日是好日
21、有呼吸就有希望 22、穷得很有朝气
23、无妄之灾 24、平安就是福
25、把生气带回家 26、忙人的时间最多
27、忙的起了烦恼时 28、骂过后心里还是气
29、快不一定就好 30、假装生气
31、好坏不放心上 32、不再生闷气
33、光是生气没有用 34、不只得到薪水
25、工作做不完 36、凡事要赶,不要急
37、动不动就生气 38、调剂一下身心
39、打开心结 40、珍惜有苦有乐的人生
41、一时得失不放心上 42、骂不到我
43、是好心还是坏心 44、缺少忍的功夫
45、無貪亦無瞋 46、气昏头的时候
47、有责任感的人 48、忙人的修行方法
49、无明火 50、忙中有序的赶工作
51、有什么烦恼放不下 52、都是新的
1、一时激动铸下大错
圣严法师
有些人无法压制怒气,以为生气是正常的,可能还会理直气壮的说:“任谁都会生气。”
所以从来没有想到要让自己不生气,认为不生气才是难过的事。
在这种状态下,会渐渐养成易怒的习性。
这都是缺乏教导,没有人提醒下他们不要轻易发怒。
如果不是真正动肝火的生气,有时还可以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如果是要对付、征服、压制别人的想法,则需要反省检讨。
例如夫妻或朋友的吵架,一方先吵,如果另一方吵的更凶、声音更大,往往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又例如一言不合就把对方打死,甚至只因为瞪了对方一眼就被杀死。这些杀人的人,始料未及会气愤道动手杀人,他们大多是一时激动就控制不了自己而铸下大错。
2、别人怕你不是敬你
圣严法师
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瞋怒,只能够让人家一时间有点怕你,根本不能解决事情,所以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成功率比较高,一位伟大的人不会随便动。时时动的人,不但人不怕他,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所以我们要下功夫修养自己,这样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不要认为可以压制别人,自己就洋洋得意,这是错误的!当心起的时候,要先想到留给自己一个退步,也给人家一条路走,这样彼此才能够有空间。
3、谁 惹 谁 生 气
圣严法师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我曾问过一个人,“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他说:“我自己没有烦恼,都是别人让我烦恼。”实际上,是他自己有了问题,才引起人际的问题。
有次我坐在汽车上,车上另有其他四个人在高声谈话。其中一个人问我:“师父,我们吵成这样,真对不起你。”我说:“你们吵你们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其实,他们吵架,我全部听到了。不过,内容既然是与我无关,声音便不太重要。后来有一个人跟我讲:“有些人怕吵,只要听到我们吵闹声音,就厌烦生气。”看起来,生气这件事好像是从外来的一种烦恼,其实,是自己本身的问题。
4、一句气话烧光恩情
圣严法师
所谓:“一把无明火,烧掉功德林。”“一念心起,百万障门开。”都是指人很容易因为愤怒,而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在一念之间摧毁了。
这有一点像小孩子在玩积木,耐心费时的把积木堆成美丽的房子,生起气来把脚一踢,整个堆好的房子,一瞬间就被踢倒了。
有的人辛辛苦苦地照顾家人、孩子,或是为朋友奉献了一辈子,可是却因为生气发怒,往往脱口一两句伤人,使得他一生中对待那些人的恩惠,就此前功尽弃,这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忍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忍,就会产生忿怒的心,一把怒火烧毁多年的恩情。
5、自己是最大的输家
圣严法师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居民非常容易生气,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会生气,而他们常生气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气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观念发生了问题,有的是气候、环境的关系,有的是因为他人的问题引发自己的烦恼。
由此可知,生气的因素,不一定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控制,也不一定是自己修养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修养好,纵然有各种因素会使自己生气,还是可以用智慧来化解。因为生气在表面上是生别人的气,好像另别人痛苦,但其实是对自己最不好,自己是最大的输家。
6、做一样就是一样
圣严法师
有位弟子向我诉苦说工作太忙,我说:“师父知道你们很忙,很辛苦!但是,师父比你们更忙。
我的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及份量,都比你们要多、要重。”
他说:“是呀!我看到师父比我们更忙,自己感到有点气馁!”
我说:“只要学习就可以了,学习着如何运用时间来工作、修行和休息;学习着放松身心,学习着不做白日梦;学习着不碰那些毫无意义及茫无头绪的事。
工作一样就是一样,往往能在慢动作中赶出快速度来。这样,你的时间会非常的充裕,身心也会轻松自在,不致于忙得透不过气来。”
不要管过去、未来、
以及所有一切的好坏,
最好只管你自己的现在。
7、为谁辛苦为谁忙
圣严法师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是来吃饭的?穿衣服的?还是来吵架、竞争的?
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也一定代表这某些意义。
到了最后,它的目的是什么。它会到哪儿去?又会成为什么样的东西呢?
很多的人,就是在贪生怕死、贪名求利、你争我斗中一天一天的过下去。看到大家要的我也要,大家不要的我也不要。
以为很多人都要的,那一定好,所以抢着要,但是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反正大家都要的我就要,大家不要的就立刻把它丢掉。
人应该抱持“我要的不一定是别人要的,别人要的不一定是我要的”的观念,这才是真正独立的人格。
8、为何越忙越空虚
圣严法师
现代人生活忙碌,但是有时候却会感觉到,每天除了忙忙碌碌的上班、下班之外,生活好像没有什么重心,内心常觉得空洞无聊,即使是看电影、唱KTV,仍然没有办法弥补内心的空虚。
当人不知道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什么,就会感到空虚了。各种刺激的娱乐,不过是暂时的麻醉,一旦时间过了,空虚感又会回来。
以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人生非常充实。因为我知道未来我要到哪里去,现在所作所为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知道现在接受的一切是为了什么。这都是从因果来的。
现在所得,过去所造;未来所得,现在所作。现在我所得到的,就是过去的因果,二我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准备好我未来的方向。
9、“忙”不是问题
圣严法师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间,印度的人民都是很悠闲的。
可是释迦牟尼佛跟其他的印度人不太一样,他的一生,从出生到涅槃为止的八十年间,非常的忙碌。
我们从他留下来的经藏、律藏里,可以看到在他一生的八十年之间,为了教化众生,都在恒河两岸东奔西走。可见得忙了才能成佛,忙了才像佛。【忙】没关系,不『烦』就好。『忙』不是问题,『烦』就变成了苦恼。
面对许多的事情,如果你只管处理而不担心它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10、保持平静的心
圣严法师
我的身体一向不是很好,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仍然能够爬山、坐长程的飞机。我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经常保持平静的心,不受外在的情况干扰;虽然不受干扰,但我对外在的情况却非常清楚,是骂、是赞、是褒、是贬,我皆了如指掌。或许很多人以为出家人一派清闲,没什么逆境,其实以我来说,平常攻击我的问题相当多,但我因为能保持心理的平和,所以体力消耗自然不多;只不过经常保持心平气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
11、忙 与 累
圣严法师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一天到晚为了名利,在世俗尘劳中辗转沉沦。
到底我们每天这样忙碌奔波,为的施什么?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又是什么呢?
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人生忙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成就功德。所谓『功德』,讲得通俗一些,就是我们在人生里得成绩,那么,是什么样得成绩呢?
其实我们个人得生命非常短暂,活动得范围、能够接触到的人事也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努力为整体奉献,就会创造出整体社会共同的生命价值,连带也会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共同的历史价值。
为了成就功德, 用我们的智慧来发光,用我们的慈悲心来发热。这忙碌就有意义,就是值得的。
忙、忙、忙、忙得好快乐,
累、累、累、累得很欢喜。
12、把工作当成趣味的生活
圣严法师
赶时间常会使我们的肌肉和心情紧张起来,肌肉紧张在所难免,但要练习放松心情,要学习“把生活当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趣味的生活。”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那就不会紧张,也就没有压力了。
但是自我设定的标准,可能会让人感受到压力。
以我个人来说,我有很多目标要达成,常常也有人会要求我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但我不觉得那是压力,因为这是自我的期许。
我也不担心是不是做得完,因为担心是多余的,只要尽力去做就好;就因为不担心,才能够事事安心。
13、别怕身体累
圣严法师
世人能够成功,条件很多,其中必然有一项因素是精勤。
许多人,过分地保护身体,舍不得用,养尊处优地结果,是体能衰退、心力不济,无病有病都是懒洋洋地,真是浪费了天生的本钱。
身体的好坏,除了看医生外,也可以用心来调,心调好了,身体就不是问题。
所以我主张『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我们不要故意糟蹋身体,也不用过分疼惜身体,只要精进,佛道都能够成就,更何况是一般的事业呢?
14、气不起来了
圣严法师
当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冲击之时,例如被尖锐的声音惊吓到,或被他人用粗话激怒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歇斯底里的反应。
因为受到刺激时,『心』不能平衡,全身都在警戒状态,脉搏跟着心脏快速跳动,肌肉也跟着紧张收缩,这时候是最耗心神,也是最伤体能的。
如在平时练习了放松自己,就能做到以平常心来面对一切的紧张事件了。
这时候的首要工作,是从刺激你的对象那边,把注意力收回来,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后注意自己的心念,那么你的心马上会平静和安定下来。
接着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感觉和感受。
心情放松下来,身体也会随着放松,这时候,就算是人家要你生气,你也气不起来了。
训练自己的心,
不要被环境的刺激所困扰及动摇,
这种工夫称为心不随境转。
15、不再上当生气
圣严法师
如何可以不生气呢?可以试着从两方面来改善:一是观念的调整,另一是方法的辅助。
观念的调整,是以『因缘关』来关照自己。
透过关照来觉知:生气的对象,不一定是应该生气的;生气的事,不一定事需要生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定是非生气不可。
当明白了让你生气的人与事,都不过是因缘假合,并不会永远存在,你也就气不起来了。
至于方法部分,当感觉到快要生气时,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鼻孔的呼吸,感觉自己的呼吸,体验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渐渐地,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了。
或是试着想说:对方可能是有意要惹我生气,希望我在这个时候发脾气让自己痛苦,所以千万不要上当。
不愿上当就要一笑置之,这样就不会气坏自己。
通常我们忙的时候都会很累,
累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烦,
忙人其实是一种幸福。
16、从来没这么忙过
圣严法师
若因为工作忙碌,产生了压力该如何呢?
这时候应该先把事情摆一旁,放松头脑及身体,休息一下,否则愈急、愈忙,压力就愈重;如果碰到事情是没办法等、无法放下的,就应该试着改变想法。
例如说,忙得天翻地覆时,你可以逆向思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呢!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经验,挺好玩的,忙的很有意思。”
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有时就可以使心情焕然一新,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工作中的忙碌,压力反而会转为一种活力。
17、是不是很不舒服
圣严法师
平常生活中,当你发现心中有矛盾、痛苦、不平衡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你的呼吸,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
然后把自己客观化,观察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生的是什么气?
看一看你生气时的呼吸如何?心脏跳动得如何?接下来注意你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很不舒服?
也就是说,在内心不安定时,不妨马上把心念转移到自己身体上的种种反应,心情便会立刻平和下来。
这种平衡与稳定身心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要经常练习。
烦恼结不除,我们的心便经常处在不平和的状态而不自知。
18、游出苦海
圣严法师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恶梦连床。
生死之中虽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
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
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对于人生的经历,当作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缅于生死的苦海。
他应该是不会疲倦,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19、不要老想着怎么办
圣严法师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之中的人,来向我求救。
通常我会倾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是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也就不必要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
不要老想着:『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20、日日是好日
圣严法师
有一天,云门禅师问他的弟子:『十五日以前的事不问你们,请把十五日以后的情况告诉我。』
弟子们无一人能回答他,结果他自己回答:『日日是好日。』
平常人在一星期的情绪变化,大概三天下雨、两天刮风,另外两天则是晴时多云。日日是好日,怎么可能?
如果遇到灾难算不算好日呢?
当然是了!
因为身体虽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评、攻击,但只要心里的状态,天天是正常的、平静的,那不就是『日日是好日』吗?
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可让你忧虑的:若能知天下本来无事,
便是万事如意!
21、有呼吸就有希望
圣严法师
不景气之时,应该更能体会到佛经所讲的『少欲知足』、『知足常乐』;若不知足,就会不快乐、忧愁、害怕。
知足不是什么都不要,能要的、该要的都还是要,能够创造的还是要去创造。因为物质的财富如果运用得当,的确可以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准及文明。
所以,物质的财富并非一定不好,但在无法得到的情况下,我们要推而求其次。
还有,我经常告诉我自己及所有的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自己的呼吸。
中国人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我还能呼吸,就表示我还有未来的无限可能,那就是无限的财富。
22、穷得很有朝气
圣严法师
人间净土只是一个概念中的净土,在现实人间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人间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那么清静。但若我们有这个心愿,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实践,由少数人的努力变成多数大众的努力,就会接近净土。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道理也是相同的。
个人可以『存乎一心』不为穷所困扰,但家中其他成员觉得没有饭吃、没衣服穿,觉得很痛苦,那就不太好了;相反地,家中每个人都充满希望、乐观,努力奋斗,那么这个家庭地气氛,虽然穷,却穷得很有朝气。
记得我刚到台湾得时候,整体环境的物质很拮据,但大家很有朝气,有一股希望。
因此,我们要转运,应先从个人的观念转变开始,并形塑成一种风气;风气形成之后,整个社会的观念自然而然就会转变。
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23、无妄之灾
圣严法师
一般人会觉得所有烦恼、不顺利,好像都是别人造成的。就好像有一个人走在路上,好端端的就被别人开车撞伤了,真倒楣!是不是?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被撞倒了,身体已经受伤,倘若还怨天尤人,惹了一堆烦恼来折磨自己,这下连心理都受伤,那是不是更倒楣了吗?
所以,佛法教我们断除烦恼的方法,就是教我们不要受环境变化所影响。
如果真的无缘无故被撞伤了,赶快去看医生,还要赶快去报警。
报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复,是基于慈悲心;那个人犯了错,应当受法律制裁,不能让他逃走,免得他知错不改,下次还去撞别人,而且他自己早晚也一定会受到伤害。
如此处理,虽然身体受伤了,但是心中没有仇恨怨态,心理就没有受伤,烦恼不起,这个无妄之灾就微不足道了。
遇到不幸的事件,
正是让我们成长的因缘、
得到更多经验的机会。
24、平安就是福
圣严法师
虽然许多人都在求福,有的向神求,有的向佛求,还有人向人求。但对于自己是否有福,却并不清楚。
佛陀教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很多人却『人在福中不知福』,即使已经富甲天下了,如果还不知足,仍然是贫穷的;有的人虽然穷得『上无片瓦覆顶,下无立锥之地』,但只要他感觉活得很有意义,这个人就算是有福的。
因此能知足的人,就是有福的人。我们也常说『平安就是福』,不过要先知道平安是怎么来的。
平安不是向外求的,因此心中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如果心中不满足,心不安,也就没有福。
25、把生气带回家
圣严法师
有人听说佛陀非常仁慈,就跑来骂佛陀。佛悲悯他愚痴狂妄,所以默然不答腔。
等他停止恶骂时,佛问他:『当你送礼物给对方,对方不收时你怎么办?』
他回答:『自己带回家。』
佛接着告诉他:『今天你骂我这些,我也不接受,请你自己带回去吧!』
当我们毁谤他人、恶骂他人时,如果别人一点都不在乎,你不但伤不了别人,反而是害了自己而已;就如同送礼,对方不收,只好自己带回家去,所以要谨慎小心了。
如果有人毁谤你,或用不道德的言语、行为来对待你,
还是应该平等、慈悲地对待他。
26、忙人的时间最多
圣严法师
我曾经提出一种理念:“忙人时间最多。”也就是说,我们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恰到好处地运用,而不浪费时间。即使从早到晚,必须分秒必争,也要争得恰到好处。
例如说遇上塞车,车子陷在车阵中,动弹不得,要怎么争呢?
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
恰到好处地运用,
而不浪费时间。
这时,你还有头脑的空间可以争取,反正已经困在车阵中了,焦急也没有用,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放松身体,让头脑充分地休息。
有些人缺乏这种观念,不但心里着急,更糟糕的是怒气冲冲,影响情绪,这是何苦呢?
既然连塞车的时间也可以利用,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所有能够运用的时间。
27、忙的起了烦恼时
圣严法师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人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几乎都是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幸福而忙。
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
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的心头发慌。很多人一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
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忙也可以当作消除烦恼的修行方法。所以菩萨愈忙,道心愈高。
一般人在不忙的时候,不是空虚无聊,就是胡思乱想;可是忙的时候,又觉得头昏眼花,甚至手忙脚乱,那也不好。
所以当你正忙的起了烦恼时,不妨用禅修的基本方法:放松身心,注意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享受呼吸、体验呼吸。没有多久,就能够心平气和,头脑清醒了。
28、骂过后心里还是气
圣严法师
有人问我说当他生气时,喜欢骂三字经,一骂气就消了,如果想骂人时就念佛,那么念佛是不是等于骂三字经?
我说不一样,骂三字经,骂过后心里还是气,谩骂对方也使别人生气,两个人气上加气,麻烦更多。而念阿弥陀佛,对方认为你是在忏悔,气也就消了,这不是很有用吗?
29、快不一定就好
圣严法师
现代人常常要面对各种压力。很多人认为压力是来自于社会环境,来自本身所背负的责任,或者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其实,多半是因为放不下自己,强求自己要符合别人的想法,而自己给自己找来的压力。
我经常告诉我的弟子们,不是急急忙忙就会有工作效率。工作要“赶”,但不是“急”。心里急了,就会担心、会害怕,也就感觉到压力很重。
对于别人交代给我们的责任,或是要求,只要坦然面对,做得到的去做,做不到的不强求。尽心尽力去完成,能做多少做多少,心理上自然不会有压力。
30、假 装 生 气
圣严法师
有人问我,会不会发脾气呢?当然会。
在两种情况下我会发脾气,一种是表演性质的,是以表现出发脾气的样子,刺激弟子们修正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但这种发脾气是不动火、不动怒的,不是以憎恨、愤怒的心去责骂,而是严格要求。
在那当下,自己的内心里面是没有怒气的。
第二种发脾气是因为还没达到真正的大解脱、不发火的境界。
有些时候,我已经预感要生气了,就像地震前所酝酿的振波,但当我发现内心出现这种振波时,就会先体验这种振波是否舒服?答案当然是不舒服,既然不舒服,却仍继续生气的话,岂不是愚蠢啊!
有些人在动怒后很难平抑下来,所以必须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将它化为无形,这需要下工夫、用方法。
对怨家及伤害我们的人修忍辱行,
是让自己和对方不受伤害。
31、好坏不放心上
圣严法师
很多人看了佛经、佛书之后,多少都知道放下得失心的道理,可是,身处企业界,面临业绩及竞争的压力,便觉得不知如何调适。
得失心人人都有,面对事业的不如意,不如这样想:走路走久了需要休息,登山时有上坡也有下坡,只要尽了力就好。业绩上升固然好,业绩下降也不必难过,难过也无济于事,不如放下得失心,否则一遇到挫折就失去信心,失去往前走的勇气,未来的路只会愈来愈辛苦。
如果能够收放自如,得失自在,好坏不摆在心上,只求自己不断努力,这样不但别人觉得我们可靠,自己也不会失去信心,无论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健康的、正面的。
32、不再生闷气
圣严法师
很多人生气时是敢怒而不敢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痛苦?这一种闷气,如果不发泄出来,仅仅是在心里头闷烧,久而久之,不但人会闷闷不乐,可能还会闷出病来。
想要改变生闷气的习惯,那就要相信因果。
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对方造的因,你不要再想还他一报,因为他痛苦,你也会连带痛苦。如果是你自己得的果,就应该要坦然接受,不需要再还报,如果一心想要报复,就会一直因果循环,痛苦不已。
如果能常常这样看待人事因缘变化,心里面就不会那么忿忿不平了。
33、光是生气没有用
圣严法师
我有个在家弟子在被辞退前的连续几个月当中,老板不停的要他加班,而加班又不给加班费。
因为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所以大家都以为他大概要升官了。没想到工作赶完了之后,他就被解雇了。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会忿忿不平,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学习和成长了。反倒是许多人为他击鼓鸣冤,认为这位老板真是岂有此理。
这件事过了几个月,我问他工作有着落了吗?他答道,『师父!我已经找到工作了!』
我说:『那是因为你心平气和,所以能够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他这种情形,光是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生气?不如接受现况,勇于面对与改善。
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
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
而前功尽弃。
34、不只得到薪水
圣严法师
在工作团队中,有些人智慧高,能力、技术都在水准以上,但是却和他人拿一样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似乎并不公平,可是换个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结缘。有能力结人缘,奉献自己之力,不就是菩萨精神吗?改变思考方向,心底也就会释然了。
如果不想做菩萨也没有关系,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奉献;甚至你可以相像,你在天国的功德银行里,就多了一份储蓄,存得愈多,福德、福报就愈来愈大,这也是工作所得呀!
只要有工作机会能让我们奉献,都应该感到高兴。建立服务的观念,可让人不会有职业厌倦感,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35、工 作 做 不 完
圣严法师
工作是做不完的,而且你还要有本事做得很愉快,否则的话,这件事要马上处理,那件事也迫在眉睫,或是这个人需要你照顾那个人也需要你关怀,你就会手忙脚乱,忙得非常紧张。
你可以选择不要被工作驱使,做任何事情都先分出轻重缓急、大小内外,先处理好近的、急的、重要的,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想要把千头万绪在同一个时间内理清,这只是贪念罢了。
一个人只有一双手,想要同时完成许多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按部就班,有次序地排好、计划好,一样一样地完成。能够这么做的话,你的心里就不会着急,工作速度就一定很快,又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情。
心不急,念头便会愈来愈少,头脑愈来愈清楚,
这时,杂乱的心会渐渐平静下来。
36、凡事要赶,不要急
圣严法师
我有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弟子,一位是慢手慢脚慢脾气,不论是双手的动作及走路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永远也不急也不生气,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差。
另一位弟子则是整天看他忙东忙西,忙得团团转,而且老是在埋怨着说他只有两手两脚,工作又这么多,因此,经常是又焦急又生气,工作品质也只是普通。
第一位采用的是禅修者的心态和方法,另一位对禅修方法,尚未用上力。
我的建议是,能够做到赶和快而不着急,当然很好,否则宁可工作效率低些,也要保持身心的轻松和愉快。
37、动不动就生气
圣严法师
有一种人动不动就生气,习气很难改,你叫他不要生气,他也不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生气,可是偏偏他就是不能不生气。
遇到这种情形,需要下点功夫练习。我常教人家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能够呼吸实在是很幸运。这么做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我们生气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也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身体上的疾病。如果时常处在瞋心的状态,寿命可能因此而减少,所以发瞋恨心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知道这样的事实之后,瞋恨心自然会减少一些。
38、调剂一下身心
圣严法师
工作不能太紧张,需要适时的调剂一下。
所谓调剂就是当工作到一段落的时候,必须要转换一下,因为心情的调适,能使得一个人的观念和感受完全转变。例如在一个星期之中,除了赚钱谋生,也可以有一、二天,做一些不为钱、不为名的事。
虽然身体一样在劳动,但是心境不一样,感受也会不一样。
就像许多人利用工作空闲的时间,到公益团体做义工。同样也是要努力工作,但这和为了赚钱、追求名利而工作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调整工作内容,或是换一种心情,都可以帮助人调剂一下紧张的身心。不紧不松的生活,才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39、打开心结
圣严法师
心里如果『打结』了,此时最好能向内观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处。
若向外看,尽是别人的不对以及环境的问题,而认为自己没问题,因而使我们生起伤心、愤怒、兴奋、埋怨、忧愁等种种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有害健康的,会使得我们的肝火上升,内分泌失调,这样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出毛病。
若常与人呕气,心有千万结,浓得化不开,就会有头重脚轻的现象,不易入眠,头脑因此得不到适度的休息;白天迷迷糊糊,晚上却清清楚楚,容易导致精神衰弱。
时常保持心平气和,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下半身稳定,脚底也会缓和,如此上半身自然会很轻松,就像不倒翁一样,站起来毫不费力气。所以,保持心理平衡、平静,身体自然也就会健康。
不要当生命结束的时候,
还不知道人生事怎么一回事
40、珍惜有苦有乐的人生
圣严法师
有人认为生命或生存是一种无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张应当尽情冶游享乐。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一是厌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
人的生命就是一项福报,若能得到健康的身体,切能活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实在是幸福的事。
佛看一切动物,都要佛性,都是现在的众生,未来的诸佛。但在一切众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作为修道的器具,其他众生都不具备修福修慧的条件。
唯有人类,有祸有福,有苦有乐。灾难及苦难的磨练,所以引起危机感,生起警惕心,改过迁善,去恶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
因此人比其他类别的众生幸运得多。既已获得人生,便要好好地运用。
41、一时得失不放心上
圣严法师
成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金钱上的成功,二是权势上的成功,三是人格的成功。前面二者皆是虚幻的。
台湾企业家都很有自信,认为能赚大钱都是凭自己的能力及努力得到的。其实能够赚钱,有三分之二是靠大环境,三分之一才是靠自己。钱就像水一样,如果不下雨,台湾会有水吗?
权势更是虚幻,现在政局变动快速,有人前一天还是院长、部长,睡一觉起来就不是了,就像是一场泡影。一生工于计算,但却从来没有算到自己的遭遇。
因此,人格的成长才是个人真正的资产,个人的存在对社会有贡献,对世界有好的影响,才是一个人的成功。
一般人都汲汲营营于前面二者,很少去重视第三者;如果能够重视第三者,对于一时的起落、得失都将不会放在心上。
42、骂不到我
圣严法师
要练习万缘不拒,不受任何刺激而有情绪反应,这需要有层次;
第一步,外在的环境,听到了、看到了,这时心里要马上想:这是外境在动,是外境的动作,不是我的动作,是他的事,跟我没有关系。
第二步,练习着没有外境的对象,这必须把自我中心放下来,唯有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才不介意外境的对象。
第三步,练习放下『自我』,怎样练习没有『我』呢?人家骂我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代号,你要想:这个名字不是我,这个身体也不是我,跟我没有关系。
然后,只注意自己的呼吸,不去介意外境的好坏;并且观想:呼吸的人不是自己,仅仅是身体在呼吸,而不是我在呼吸。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是平静的,外面发生什么情况,你都清楚,你只是保持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情。
知道有不好的习气愿意去改,
愿意一次一次地去纠正它,
这就是精进。
43、是好心还是坏心
圣严法师
有一位先生告诉我,他什么宗教都不信,他只知道宗教是教人做好事、存好心。
我便问他:『你真是一个好人吗?我才不相信像你这样的人会是个好心的人!』他马上火冒三丈:『你怎么能证明我不是好心的人?你说,我做了什么坏事?』
我说:『你现在就不是个好心的人,因为你的心在生气,对不对?』结果他更生气:『我本来没有生气,是你让我生气的!』
许多人认为生气不是坏事、不是坏心,是别人让他生气,而不是他自己要生气的。
其实,人们经常都是在烦恼痛苦之中挣扎,却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有问题。
贪心求不得就变成瞋;与人相比,比不过人就会妒忌;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到时,就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于是产生忿怒。
这究竟是好心呢?还是坏心?
44、缺少忍的功夫
聖嚴法師
有些修道的人,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進用功。但是,如果沒有調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産生瞋念。
所謂『疾惡如仇』,遇到看不慣的人事物,馬上會起瞋恨心,口出惡言,指責批評,甚至於毒罵;這種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以說是沒有智慧,沒有慈悲的人。
雖然他是精進行道的人,但心卻如猛火般剛烈,碰到什么都會燃燒,不但將自己的功德、人緣都會燒掉,甚至連三寶的形象也會被燒毀,所以佛陀要在談戒貪之後,特別接著談戒瞋。
在家居士貪著五欲,當然也會有強烈的瞋心,不過瞋心卻不一定和貪心成正比,特別是有些人會爲了貪而不讓瞋心顯露出來。倒是剛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賞的人,很容易表現出瞋恨心的習氣。
一個修行的人,如果變成這樣——貪心不強卻瞋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
瞋心比猛火還要可怕,
應常防護,不要讓瞋火攻心。
45、無貪亦無瞋
聖嚴法師
瞋和貪是有連帶關係的,某些精進修行戒定慧的人,爲何會生起那麽大的瞋恨心呢?
那是因爲自己一方面有禮教的約束,一方面又怕輿論的批評,爲了自己的面子,表面上不敢有貪,但潛意識中貪的力量還在,因此當他看到自己能約束自己時,就想別人爲什麽不能做到?
而自己不能要這些東西,別人又爲何能要呢?於是瞋心就起來了。
因此有些修行人瞋心特別強的原因,其實是和貪念有關的,這必須非常謹慎,不要以爲有瞋心而無貪心,還是在修道,其實有瞋心就與道不相應了。
真正有智慧、有慈悲的人,應是無貪亦無瞋。
愛和恨本是一體,
貪和瞋也是同性。
46、气昏头的时候
圣严法师
生气时,如果已经气昏了头,当下头脑里转不过来、想不通,这时就不要想它了,也不需用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生气。
只要专心念佛菩萨的名号,或者是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念头的活动情况,或者是注意自己痛苦的现象。
看看为什么要痛苦呢、
已经这样子痛苦了,是不是还需要更痛苦呢、
一想到自己正处于痛苦的情形,忿忿的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平息下来,这个时候,你的心情就不会老是在对抗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绪也会慢慢、慢慢地平和下来、缓和下来,这时忿怒的情形就会减轻了。
47、有责任感的人
圣严法师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接受所交办的任务后,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该项工作,因为他首先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时间、工作量以及工作性质,然后量力而为。
反之,不负责任的人就会毫不考虑自己的状况,便慨然应允,一旦工作交付与他之后,便不眠不休埋头苦干。等到不胜负荷就开始唉声叹气,抱怨连连,最后怀着一肚子的气说:“这件事我没有能力完成,大家都不配合,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请另找他人去做吧!”
其实,若对工作不甚清楚也可先接下该项工作,然后再向上反应,待上层了解后会考虑派人支援,或将工作量重新分配。
这可以透过层次性的分工,由主管负责分配、协调、监督工作,而部署负责执行工作,并从中学习各种运作的要领。
48、忙人的修行方法
圣严法师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我来说,每次回到台湾,经常忙到从早到晚都没有私人的时间。
在忙碌的一天中,我会尝试找些零碎时间来打坐、放松、静心。修行不一定要坐在蒲团上,不一定非得要半个小时或一小时,不管是坐在办公室前,或是坐车,都可以利用三、五分钟练习禅坐。
只要放松身心、体验呼吸、安住当下,便能让劳累的身心恢复活力。
如果行程真的忙到甚至连五分钟都排不出来,那就试着在工作、走路、谈话时放松自己的身心,把工作当成修行,用心于自己的所言所行,这是随时随地都做得到的方法。
此外在工作中,我尝试不受不相干的事情烦扰,让它们随来随去。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运用的方法,并且不会太难。我就是这么做的。
49、无明火
圣严法师
瞋在佛法中,又称为“无明火”,瞋还包括了怨恨、忿怒和仇视。例如,“贪”不能够得到满足,或是已经“贪”到了又失去,就很容易起瞋心。
还有,对于个人非常在乎,能够顺自己的意就很欢喜,可是往往我们在世间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不如意,心中就有火气,这就是瞋。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要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生气的结果不是用嘴巴刻薄对方,就是互相对骂,不然就是拳脚相向,变成了肢体冲突,对人、对己都是很大的损失。如果发生事情时,能够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意见,体谅对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就不会肝火上升了。
50、忙中有序的赶工作
圣严法师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快”究竟对不对呢?
虽不能说有错,但是一般人在赶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是紧张的、忙碌的,会失去自我主宰而变得随境而转,只知道跟着环境的人事物快!快!快!并未思考为什么要跟着大家那么快。
人在一生之中,纵然活到一百岁,也仅三万六千五百天,一天之中能工作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想把工作做得既多且好,不快不赶也是不行的。
如能计划明确、步骤清楚地赶工作,就不会紧张;唯有毫无头绪,急急忙忙的抢时间,才会造成紧张。
因此我主张:应当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要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51、有什么烦恼放不下
圣严法师
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书,才刚大学毕业,非常年轻,分别出家一年半到两年,讲话的态度很安详、有威仪,予人一种稳重、安定的感觉。
他们的威仪是用修行的方法养成的,平日就练习着,又一层一层地向内心深处观看,看到最后自己是空的。
若能经常这样向内看,直到自己也没有了,这时候,别人骂你,你也不会生气了,而能常保持身心安定,不浮躁。
当感觉到有烦恼时,就往内心看:“究竟是谁在烦恼?”或是“有什么烦恼放不下呢?”
一经过回心返观,烦恼就不见了。
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做,虽然在日常生活上仍然有很多缺陷,我们的身心却能经常保持在无事状态中,那就是处在净土中了。
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维,
就不会与烦恼相应,但若往外观看,
贪瞋痴慢疑就会随之而来。
52、都是新的
圣严法师
有些人工作久了,或是修行方法用久了,就会觉得乏味。
有次禅七,一位女众便对我抱怨说,每次都用相同的方法禅修,实在无聊得坐不下去了。
因为她是农禅寺一位厨艺相当出色的义工,我便反问她:“你每次在厨房都做相同的菜吗?不可能!每片菜叶都是新的,每一块豆腐都是新的,做出来的每一道菜也是新的,不可能有一样是旧的。即使是剩菜重煮,也是重新加热过了的。”
她听后觉得很有意思。对啊!每次做菜时,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新鲜的,每一刀切下去,每一盘菜端上桌来,都是新的。
于是,当她重新入座用功时,便感到非常高兴:啊!又是一次新的呼吸、新的数目、新的腿痛、新的背痛,都是活在新鲜的感觉里。因此,她坐得一炷好香。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