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善与恶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善与恶

  世间只有坏事、恶事,没有坏人、恶人。佛说:“众生皆可成佛。”只要不做坏事恶事,便可成佛;世间只要有一人成佛,他所见到的世界,便全是如佛一样的好人好事了。而一般的世人多数是凡夫,当然有善恶好坏之分;对圣人来说,善恶由心造,心净国土净,便无善恶区别的必要了。

  《六祖坛经》中,我们看到衣钵传承的故事。当然神秀书写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偈子以后,受到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认可,并告诸大众说:“好好诵持并依照这偈子修行,可免堕恶道,获大利益。”神秀虽然没有得到衣钵,然而,他是五祖当时的一位首席弟子,仍传承了五祖,成为北方佛教的重镇,很受武后则天之世朝廷及士庶的崇敬和礼遇。

  当五祖看到惠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将衣钵密付惠能,并连夜送他过江到南方去。待五祖径自回转黄梅以后,一连数日,没有上堂,众人疑惑,询问之下,始知五祖的衣钵,已被人传到南方去了。于是五祖座下所有的人都大为紧张。这时的神秀倒没有采取行动,反而是以一位四品将军惠明为首的数百人随后追踪,冀图把衣钵从惠能手中夺回。两个月后,当六祖惠能行至大庾岭时,尾随追来的人群中,还是惠明率先赶到。

  惠明是先朝陈宣帝的后代,因此世代受到隋、唐册封为将军,只享有俸禄,不掌兵权。这是政治上怀柔政策,笼络前朝的遗民,不使他们造反的手腕,所以,惠明也就冠有将军的名号,人们呼之为陈将军。出家后跟五祖修行,很受五祖弘忍大师的器重和大众的拥护。只是他没有写偈子,衣钵当然无份,听说衣钵到南方去了,便集合数百人向岭南直追,立意要把衣钵弄到手。

  惠能眼看被追上了,便将衣钵放在一块磐石上,躲进草丛里。惠明欣喜若狂地急忙上前伸手去取,谁知衣钵就如同在石上生根一般,任凭他使尽所有的力气,依然是纹丝不动;这才猛然有所觉悟,立即跪下很虔诚地说:“行者,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惠能见状,就现身说:“法是可以用暴力抢得到的吗?你连衣钵都难以夺走,何况法呢?!”惠明很惶恐的乞求开示,这时惠能就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请先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如是沉默良久,又说:“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时,那个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在没有生死以前的你是谁?平常吃饭、睡觉、走路、说话的你,都是假的,只是躯壳在动,心在胡思乱想。身体原是父母所生,生后不断地新陈代谢;心是许多念头的起灭不已。常人所知的身心,都非真正的我。要找本来面目,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要生起善恶是非等的分别心,若能一切不思量,就在此时,看看你本来的面目在那里?本来面目,可以叫它“佛性”、“真如”、“法身”,这都是名词而已。真正的本来面目,一定要自己看到了才算,否则只是隔靴搔痒罢了!惠明禅师听到六祖说这几句话以后,马上开悟,而且是大悟。他为了避讳,不敢与惠能同用惠字为名,故改号道明。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你们听了不开悟呢?要知道,道明禅师出家已经很多年了,而且求法心非常恳切。从《六祖坛经》上看,他是追赶了两个月,而且数百人当中,只他一人追上六祖,其他的均在中途退却,光是这份追的耐力,就不容易了;何况他在黄梅,既有悟道之心,一定也是一位非常用功的人。

  这个故事至此应该结束,因为道明已得其所求,然而他尚不放心地问:“除了这点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他以为五祖暗中还传六祖一些袖中秘笈,却被六祖隐而不宣。因此六祖回答说:“假如能够说的就不是秘密;如果是秘密就不能说。我要说的已经说了;你要听的也已经听到了。那还有没有秘密呢?你若返照,秘密在你,而不在我。”禅是以心印心的心法,没有不可公开的东西,若你不知道,你就以为秘密了。道明即说:“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以上这段故事,在敦煌本《六祖坛经》,叙述非常简单,没有流通本中所示“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然在《景德传灯录》卷四“惠能”条下,已有此说。另在《洞山良价语录》也见洞山用以教云居的方法。

  现在我们把“不思善,不思恶”的修行方法,分作三个层次来说明:

  一、思善·思恶

  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恶不分的人是糊涂虫或是烂好人。孔子说的“乡愿,德之贼也”便是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对他来说,都是好的。善人看他,他是好人,恶人看他,他也站在坏人一边,这便是乡愿。因此要善恶分明,水火不同,各有分际,这是人间道德的基础。

  什么是善呢?善有比较的善,有绝对的善。我曾遇到一位计程车司机,他说:“修不修行都一样,只要心好就好,任何宗教都教人存好心,我自将良心摆在中间,所以信不信宗教都一样。”

  我问他:“你的良心好到什么程度呢?怎么好法呢?难道人家冤枉了你,批评了你,误骂了你,你都不介意吗?当你遇到有人强行超你的车时,你不生气吗?或者有人连续地把你的客人抢走了,你不会埋怨吗?你就没有做过一桩不让太太、孩子们知道的事吗?连想都不曾想过吗?”

  他连连摇头说:“我又不是圣人,不是佛,不是神。”

  我说:“问题还多着哩!例如,你原来不要想的事,却不能不想;原来不想做的事你却非做不可;明知是不该说的话,你却说了;不想骂人,而你竟骂了人;不想骗人,但你偏偏会骗人。你能说没有所谓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口不由己的经验吗?”他想了想,点点头,也觉得很有道理。

  心好,如何好法呢?反正心事只有天知道,别人固然看不到,自己也未必觉察到。如果一个人存坏心,已经让人看出来时,他已坏到表面。譬如,害疮,疮已害到出脓、发臭、流血、溃烂,这种毛病是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严重呢?绝对不是!乃是由小而大,自轻而重的。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一念坏心不觉察,便可能渐渐形成人的一生心向。因此,有些人自认为是好人,实则未必;有些偏激的人,主张巧取豪夺,居然也有一番歪理,当其得逞之际,便真以为这是正道。倒是那些自认为自己的心很坏,老是想到坏念头,想做坏事,甚至做了坏事,想说坏话,而且说了坏话的人,倒可能是正人君子。为什么呢?他们谨言慎行,常常觉察自己做了愚蠢事,说了无聊话,想了歪念头,像这种能够自我检点、自我批判的人,还会不是好人吗?

  行善,首先要对自己好,很多人往往由于只顾自己,虽然未想损害他人,结果却是害人又害己。人是自私的,这是生物的本能,摄取身外之物以营养自己,使自己生存下去,这看来是对自己好的。然而,当你发心开始修行以后,你会发觉像这样的自私,已是害人害己的行为,只要自觉尚有一丝自私心,便知道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

  很少有人故意陷害自己,但由于自私心的策动,却做了许多将受恶报的坏事。好像有人用石头掷击停在树枝上的鸟,结果鸟被击伤飞走了,而石头掉下来,正好砸在他自己的头上。鸟还没有报复他,他已经受到惩罚。结果他还大骂:“死鸟、鬼鸟!”忿怒不已。他不知道在他的心中又造了另一重恶因,受到了另一重烦恼的果报。像这种自己犯错而又迁怒于他的情形,到处都可以看到。

  可是,假如我到市区的街道上去问:“认为自己是好心的人请举手。”街上的人很可能通通举手。如已听到我上面这种讲法以后,大概便不会这样认为了。

  有一种人,样样都为自己打算,只知“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一类人,并不太坏,至少他自己门前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以佛法的修行而言,是小乘的自了汉。但如果有一天清晨你开门,发现有死狗躺在你家门口,你为了避免麻烦,急忙将狗尸拖到隔壁邻居家的门口,自己装作毫不知情。碰巧你的邻居也跟你一样,也将门口的死狗偷偷地拖到别人家门口去,如果所有的邻居都是这种人,这条狗尸,恐怕又会回到你家门口来了。所以说,一个好人,不但对自己好,而且处处替别人着想。假使人人都对他人好,我们这世界,便不会让你遇到坏事;即使有坏事产生,也可能转变成好事。你们相信吗?

  大约在十年前,有位非常虔诚的居士,他太太上街买菜,不幸被计程车撞死。那位司机当然被拘留了。而这位居士亲自到警察分局为司机求情,他说:“请不要处罚这位肇祸的司机,我太太被撞死,是她的业报,也是我们全家的业报。这位司机为何不撞别人,却撞上我太太?而我太太又为什么不被别人撞死,却偏偏死在他的车轮下?很显然地,这一定是有因缘的。我不求赔偿,也请不要判司机的刑。”

  当这位居士把太太的丧事处理妥当,又反过来照顾这位司机的家属,最后司机全家人都受感动而虔诚信佛。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居士一样,世界上便没有坏事了。本来撞死人是桩伤心事,结果成为佛事。所谓佛事,是以佛法来软化世间人的大事。因此首先说:好人,应从对自己好,而后对别人好,最后,使得人人都成好人。

  有善有恶是世间法,为善去恶是生天法。所以佛法中,戒十恶、行十善,是人天果报的有漏法。虽称有漏,却是无漏法的基础,不从有漏善法修起,修行便如空中楼阁。对人对己都有利益的人天善法,便是社会公益的福利事业,如修桥、铺路、挖井、开河、放赈、办学校、建医院、供僧、护法、造塔、营寺、印经等等。今世的努力,来世便能到天上享天福或在人间受富贵身。再上一层,自己修行出三界,也化导一切人修行出三界的佛法:自己修净土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同时也劝勉世人念佛往生西方;自己参禅彻悟,也得劝导他人同修。小乘法虽仅自求解脱,却被大乘法视为“被三昧酒所醉”的一群,不是究竟自在的解脱,因为他们尚执著世间为恶而出世间为善,所以出世之后,不愿再来世间度众生。禅的修行者即不如此,有人问南泉身后事,他说:“到山前庄上做牛。”

  二、不思善·不思恶

  这就是禅的修行法。所着重的是尽己之力,精进不懈的修行。不为目的、不求悟境、不期待解脱、不为出三界、不为成佛。到经常不思善、不思恶的程度,不仅没有善恶二法的对立,连一法也不成立。思善、思恶,有善、有恶,最多只能成为小乘罗汉,多半是生到天上去。如果修到不思善、不思恶的程度,就没有分别心的存在,只感受到“处处都是华藏界,无处不是佛净土”。禅的修行方法是从“思善、思恶”下手,然后渐渐地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地。曹洞宗宏智正觉禅师主张默照禅,也就是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

  善与恶可以解释为好与坏、内与外、长与短、你与我、多与少、大与小、有与无等等。这些都是善与恶的同一个意义,和不同的代名词。只要离开一切相对的分别境界,便能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但是对没有修行的人,或已修行但还没有真实体验的人来说,还是应从有善、有恶的分别心开始修起。

  进入定境,是纯粹的善心;尚有一念妄想心在,便不算纯善心。普通人修行从散乱心开始,而后进入定境,这时并不究竟,因为他还没有离开善恶的分别。

  禅宗教人修行,既不可有散乱、昏沉的不善心,也不能进入定境的善心,甚至到了阿罗汉的出世间定,尚非离开善的层次。所以禅法教我们从散乱心到统一心;由统一心进入禅定心;再用话头将禅定心粉碎,才是定慧不二、即慧即定的禅的悟境出现,这时才是真正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程度。如果不修禅定,只要根器够利,不必经过渐次禅定的阶段,也可以直接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把攀缘心摆脱之际,顿时便是晴空万里的悟境现前。

  禅的悟境,不是在定中,也不是在昏散心中。因此有人问我:“禅是不是定呢?”我说:“是定,而且不仅是定。”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的禅者,要经过次第定的阶段,禅宗则不然。又因为禅宗的目标是般若的空慧,而不仅是端坐的定境。所以《六祖坛经》“禅定”的诠释是:“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又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如果禅的悟境越高,相当于禅定的力量越强,智慧的功能也越显著。

  禅悟者的定中是有境、有念的,此定就是平常生活。而在一般的禅定中是身心不动的,禅宗对境而能心不散乱,所以不需枯坐,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无一不是定的妙用。于念念中都能自见本性清净,便是禅宗六祖所说的禅定。因此定的意思有二层:下焉者是身心均不动者谓之定;上焉者是不离一切境界而心不散乱。把定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便是中国禅宗彻悟者的生活形态。

  三、懂得思善·思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是过去七佛的通诫。“众善”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一切善法:“诸恶”则包括无量烦恼的现行。这是佛教的通则,故在交游之间的人际关系,善良的益友称为善知识,不善的损友称为恶知识。所以不能说,佛教是否定善恶观念和善恶价值的。可是善恶的标准,是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教育程序、所居的职位、男女的性别,乃至种族种类的不同,即有不同的善恶标准。

  在野蛮部落中,以为猎取异族人的人头祭祖把神是善,文明社会则以杀无辜之人为恶。中国古人以为用太牢(牛)、中牢(丰)、少牢(豕),祭祀天地宗庙是善;主张素食及慈悲的人士,则以凡杀生者,皆是恶行。有的宗教以为凡是不信奉其所信宗教的异教徒,都是魔鬼,都应受天罚,都应被消灭,都应入地狱。有的宗教则以为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现在虽然不信,未来亦必将成佛,不仅不能排斥异己者,乃至要对一切众生施予平等救济。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里,男人有多妻及邪淫的特权而不以为恶,女人若有一点招蜂引蝶之嫌,就成为不可饶恕的大罪。类此者不胜枚举。

  因此,为了随顺世间法,救度世间众生,诸佛皆说为善去恶。若就真实法,则不应落于善恶的层次。修行通俗佛法,是从有善、有恶,为善、离恶开始,到了悟入无生法忍的圣位之际,即不以世间作为善恶标准的判断,此所谓出格大人,自可有出格的作为。修行禅法,则以不落善恶的分别,作为着手修行的方法,所以不落阶梯次第,可以直接证验到超俗的自由境界。然于初学者的现实生活中,仍得以世间的善恶标准,作为行事的原则。

  ——摘自圣严法师《拈花微笑》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