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与小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与小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花,很便宜!”并对着那位居士说:“哥!爷!买玉兰花!”他看看司机又说:“伯!买玉兰花!很香!”他叫得很热络,好像车子里的人都和他有关系,我们不好意思,便买了一串。他如果不是希望我们买他的玉兰花,大概不会叫哥、爷、伯的。

  人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喜欢被人称为长辈或长官,表示受到大众的尊敬,基于此理,当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在称呼上,就特别甜腻。不过,也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叫老、叫大了。有一次,我在美国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我称呼她某某太太,就被她发了一顿脾气:“什么太太!我还没结婚呢!”我好难过,觉得对不起她,人家没结婚,怎么叫人家太太呢?从此学乖了,见了不管多老的美国妇人,都称她小姐,这样至少不会挨骂!如果叫错了,她也会抿着嘴笑:心想:“这么老了还有人称我小姐。”这是多么虚荣啊!

  有一位居士曾告诉我,某寺有一位老和尚,常常怀疑自己到底是师父还是徒弟。他的徒弟聪明能干,青出于蓝,每遇到有重要客人来,徒弟就对着他喊:

  “嗨!过来!今天有客人,多加两道菜。”师父一边下厨做菜一边想:“究竟我是师父,还是徒弟?想想我还是师父,有这样能干的徒弟,信徒不需要我招呼,房子漏水不需要我操心,庙里的人多了,也都是他在管的,这不是很安慰吗?”虽然有些信徒多管闲事为老和尚抱不平:“你徒弟怎么用这种态度对你?”老和尚却笑笑说:“这是我的福气啊,否则我要非常辛苦了!”

  这么说来,究竟是谁大谁小呢?俗话说:“要得人缘好,只有老做小”。蒋经国先生,已经位居全国最高领袖了,他见到人,都称先生、女士,对他的部下,也都以某某兄相称,表现出一种礼贤下士的美德。通常一个人,能谦下的话必能敬上,谦下者将受到部属的爱戴与拥护;敬上者,也会获得长辈的提携与呵护。因为我们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若少了他人的协助和支持,即使得志于一时,也不能成大业于长久。一些人,尽管自居于卑下,却往往被推举而登于尊位,倒是那些自居高傲的,到头来反被摒弃而流于蹇途了。

  一、时空的超越

  曾有一位中医师问我:“宇宙有多大?人的寿命有多长?”他说他见到一本书上描写,宇宙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在迅速膨胀,往外延伸,拓展到最后极限时,宇宙就毁灭了。他又看到另一本书上说,人类无法使得身体达到完全健康的目的,因为人的肉体无法脱离磁力线的控制,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磁场,控制着所有一切东西的活动,怎么努力,用任何方法,也仍无法超出磁力线的控制之内,所以有生者必将死。因此,他希望能从医学的理论上寻求突破,使人类能够免于死亡。

  他是如此地热心,我只好为他祝福,希望他成功。但经过一阵深思之后,他又失望地告诉我说:“大概办不到!”因为佛说诸行无常,宇宙间不论那一种现象,无一是能够永恒不变的;的确是如此,但其以因缘的聚散而成的生灭变迁,则可说是无限的。

  宇宙是什么?就是时间加上空间。从事物的移位变动,知有空间;从事物现象的延续、速度,知有时间。人类所知的时间、空间既然有限,因此,宇宙一定是有限的。如何能够超越时空?只有修行一途。当我们肉体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没有执著,不占时间与空间的位置时,就超越了。不占时空的位置,那究竟在那里?那里你既没有离开时间与空间,但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知道,所谓大、小,有两种意思:一类是辈分、地位的大小;一类是在空间中所占位置的大小。

  二、将心待悟

  先谈前者。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人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敬重,希望能爬上最崇高的地位。在古代,便以扬名声显父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为努力的最高目标。现在人也一样希望能够功成名就,扬名立万。正所谓:“三代以上唯恐好名,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

  实至名归,正是鼓励人们向上奋斗的力量。可是这也会引起人和人之间的摩擦,以及自己内心的冲突。因为不甘长久居于辈分小、职位低、权力弱,所谓“人微言轻”;上焉者固可因此而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若是福报够的话,也可能一帆风顺,鱼跃龙门,若福报差的,就不免会有怀才莫遇之叹!甚至自己本来是平庸之辈,却不甘寂寞,时时刻刻觉得受到委屈,怨天尤人,结果弄得一生苦恼。

  就拿出家人来说,已经能放下名利物欲和亲情的牵挂,对于道业的精进却还是放不下。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往往感觉自己的进步太少,或没有进步,心里就不自在了。这种心态称为待悟或求悟。

  通常因为他自视为利根上智之人,所以缺乏耐心,冀望疾速成就。就像婴儿刚一出生,就想在世运会上得十项全能的金牌,怎么可能呢?禅宗虽有六祖惠能那样初闻佛法即能顿悟的人,可惜这种例子太少。倒是有许多祖师,修行数十年,没有闻到一点悟的消息,却仍耐心踏实地继续修行。

  修行人不能老是求新奇,要安心于每一刹那的现在,只要继续不断地努力于现在,自然而然地会新、会进步。每一念的滑过,它已经是在向新的历程中迈进,一味空想追求新境界、大突破,就像懒人不肯张口,却希望能填饱肚子,不肯努力工作,却希望获取大笔工资,这是颠倒因果、痴心妄想的事。

  有位台大的学生,来参加禅训的助手训练,他上了一堂课后,第二天一早跑来告诉我,他不想参加了,因为他想追求大成就;即使受训完毕,他也没有时间来参加护七或有关禅的活动了,他要以更多的时间好好修行,希望像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那样早得开悟。这样的愿心很好,学佛修行,我不仅希望他能成为像虚云老和尚那样的祖师大德,且还说愿他早日成佛哩!但是要成为虚云老和尚并非一蹴可就的。虚云老和尚怎么修行的?看他的年谱,他常说:“我是个业障重的人,是个凡夫,是一个苦恼人,是个没有修行的人!”这是从修行之中得到真正的智慧。

  煮饭扫厕所我去!搬柴挑水我去!辛苦而无人注目的事我去。要自知苦恼,才会不拒苦事;要自知福薄,才会惜福种福;自知不会修行,才会虚心学习,念兹在兹。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有大善根、有大福报、有大智慧、有大修行,能有进步吗?如果自以为是杰出祖师的材料,还能过平淡的修道生活吗?因此,修道人,若勇猛修行而求疾速成就,或略有修行而以利根上智自居,这都是在苦恼之中。

  三、水涨船高

  最安全的心态,你应该自认为是诸佛菩萨所护念的幸运者,并且虽然是个苦恼人,也能够尽自己所学得的一点佛法,分享传播给其他的人。有的人认为自己修行还没有成就,不能度化人,因此,前天还有弟子对我这么说:“师父!像我这样的人在寺院里,白白浪费信徒的布施,终日修行,依旧烦恼重重,将来怎么得了,岂不要披毛戴角还了吗?”我告诉他:“阿弥陀佛!我们是在烦恼中,所以需要修行,一边自己修行,也在帮人修行;如果已经断尽了烦恼,你不一定要住进寺院来。我现在为人的师父,可是我也有烦恼及业障啊!只因怀有一份报答三宝恩的热忱,仗佛光明,来弘扬佛法。每次打完禅七,我都真诚地感谢一切因缘,这叫水涨船高,我成就诸位修行,实则诸位也成就了我。为了报答诸位,所以要照顾诸位。”

  我们知道,有好的师父不一定有好的弟子。我常比喻,蜡烛台不是黑暗的。近代的太虚大师座下有没有像太虚大师那样的人?目前台湾的印顺法师座下有否如印顺法师那样的人?广钦老和尚座下有否如广钦老和尚那样的人?没有!可是我的徒弟之中,就有一人说过:“师父!我将来要超过您!”道理是对的,要一代强过一代!百丈禅师就曾对黄檗禅师说过:“见与师齐,减师丰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但这是师父对弟子讲的话,是师父的认可;若是由弟子自吹自擂,表示他跟师父都有了胜负心,这还能修道得道吗?

  不过好的师父座下,也很可能有好的弟子,像六祖惠能、马祖道一、天台智者乃至大慧宗杲等大师的座下就有许多杰出的弟子。例如,天台智者大师座下,如果没有像灌顶尊者章安大师那样的弟子,天台宗也许便不会留下天台三大部和五小部这般不朽之作了。因为弟子的程度高,师父就尽量将佛法向深处、向细密处演绎,虽然智者大师自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则修行的成就会更高,这是他自己的说法。确实,如果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修行,也许成就会更高,但今天恐怕也不会有天台宗,更不会有天台宗的三大部、五小部了。又西藏的宗喀巴大师,就是因为有几位杰出的弟子,所以能将整个的西藏佛教,不论在数理,或在修行方面,铺陈敷演,组织严密地写出来。如果没有高明的弟子,师父说法给谁听?没有人懂,又何必说?释迦佛说《华严》大经,是因为有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为听众,为大菩萨而说的大法。因为成就众生,所以有佛法的流传;因为成就弟子,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四、闭关的条件

  近世中国佛教所以会衰微的原因,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信佛、学佛而不知佛法为何,所以只能做人情应酬、世谛流布的活计。二是因为佛教徒们既不知修行的层次和依序而修的方法,却都希望即身得大成就,急于个人的盲修,急于完成自我,看来精进感人,实则自私消极,以致传播正法的工作,乏人问津。

  有人一出家就跟我说:“师父!您过去闭关,我能不能闭关!”我说:“你能!但不是现在!”“师父!您三十一岁闭关!我三十一岁也要闭关!”我说:“那就不一定了,闭关要有闭关的条件:第一,你准备在关中做什么?如何安顿你的身心?阅藏?还是修定?若阅藏则如何阅?若修定,不论禅、净,你已知如法修持吗?第二,有谁为你做外护?生活上、环境上你已有这些福缘吗?否则你要师父给你送水送饭做侍者,总说不过去吧!”如果不具备第一个条件,你在关中要不就觉得度日如年,要不便是无所事事虚耗光阴,那又闭关做什么?如果不具备第二个条件,你必须到处奔走,求人资助,结果反而更增烦恼,弄得在关中经常为人诵经消灾,那又何苦来哉!

  所以我经常告诫正在用功的人:不能想到成果,不能不自量力,不要想到要突破自己目前的状况。既不可跟他人及古人比高下,也不可跟自己的以往比得失和大小,只要下定决心,选定方法,落实到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摄心,念念检点,继续往前走就是最好的了。当然,如果可能,由福德智慧的大德,发心成就并指导后进者作定期的闭关修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一粒微尘

  另一类的大小,是讲在空间所占位置的大小。

  我们在禅七中偶尔会用一种修“地观”的方法,那就是一边拜倒在地面上,一边观想: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多大?地的体积有多大?跟整个大地相比,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人,就是这么小的一个生命,以整个地球表面的面积作比例,你不过像一个蠕动着的很小、很小的细菌。你生于此而又将死于此,不仅不能脱离地球,也不能深入地球的内层或遍历地球的表面。

  但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特别是趾高气扬的年轻人,那些自以为已能征服天下、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以及各行各业之中雄心勃勃的佼佼者,他们以为自己是能与天比高低、与地比大小的;其实他们所比的,仅是可怜的同类而已,虽常走在人前,坐在人上,终究要消失于大地,成为大地的一小撮微尘。所以,不作地观,是很难发觉自己原来是这么愚痴而渺小。

  在地球上修地观,人就很渺小了,再作宇宙观,地球于宇宙中,不也只是一粒微尘而已。了解到这一层,就会有自知之明,自能量力,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个伟大的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公认你伟大,又能大到那里去呢?人若能自知渺小,道心就会生出来。自知所知有限,所占位置有限,所拥有的时间有限,既然如此有限,还有什么丢不开、放不下呢?能有这样的感觉,你就会虚怀若谷,谦下敬上,敦睦朋友,就会和道相应。

  像我们刚才所讲的那个卖玉兰花的,如果他逢人不呼哥、爷、伯,而叫小老弟、蠢家伙、老头儿等,不但玉兰花卖不出去,恐怕要挨骂、挨揍了。若人人如此,弄得暴戾之气弥漫,人间还有安宁可言吗?

  因此,我们不必定要在人我曲直之间论高下,比大小,争长短;应在道心上多努力,长养慈悲心,显露智慧心,才是真正可大可久的丰功伟业。慈悲心是不问族类,怨亲平等,所以是广大无边;而智慧心是无我的空性,所以等虚空、遍法界,无穷无尽。然而这些都是要从平实的修行中开发出来的。

  至于修行,必须配合自己既有的福德和智慧,也就是善根;善根的因缘不足,便不可能得到好环境,遇到好老师。但话说回来,所谓善根福德具足,主要是指能转逆境为助缘,使得处处是道场,人人是贵人,坏环境也成为好环境,都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如此才是真善根。若虽逢善缘顺境却不知珍惜,这反是薄福的愚人了。因此对于既有的一切,要以感恩的心情来接受,以安住于现实生活环境为基础,老实踏实地修行,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兰生幽谷,不求名闻而自有名;莲出污泥,不拒秽臭而自芳香。修道人当以此互勉。

  ——摘自圣严法师《拈花微笑》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