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自我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自我的提升

  佛法讲无我,但是众生皆有“我”。佛在经中,也处处以“我”自称,如“我如来”、“我世尊”等等,代表着佛也有我。不过,凡夫的“我”是烦恼的执著,佛的“我”是对救度众生而言的假名施设。

  《阿含经》中有“四念处观”,是要我们: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凡夫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无常为常,无我为我;佛则说这是四种颠倒,是烦恼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槃经》中通过解脱慧的观点,又以常、乐、我、净为大涅槃所具的四德。

  一、成佛之后的假名“我”

  就基础佛法而言,是讲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因为身体的诸根常流不净,故说“不净”;心有所受,毕竟皆“苦”;一切心念,刹那生灭,故说“无常”;身心既是无常,一切诸法,即非真有,故说“无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赏心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的乐,并非究竟的乐,因其皆属无常,故称为“坏苦”。

  不净,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境不净:因为是国土危脆。

  (二)身不净:因为是血肉之躯。

  (三)心不净:因为有烦恼无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净,亦即涵盖了物质及精神的整体世界,都不是清净的,所以生命的事实,便是苦报的现象。然而,《大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所说的“常乐我净”,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脱的涅槃妙心。至于佛陀自称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执著的我;那个假名的“我”,是代表着智慧及慈悲。

  智慧有两种作用,一是自解脱,二是解脱他。度众生虽用智慧,但必由慈悲而生,当在度众生时,慈悲与智慧必须同时出现,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会有问题的。

  佛的“我”,代表着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者一定会有大慈悲,两者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个尊称是“两足箅”,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圆满后,仍在广度众生,就须使用“我”了。

  二、六道众生·唯人成佛

  要怎样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开始修行而后成就的。凡夫的范围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傍生)、饿鬼、地狱,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罗而称“五趣”。六道中,只有人类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道众生,除了是菩萨的化现,均非修学佛法的道器。而人类可修的有三等:1、大乘的菩萨行,2、声闻缘觉的二乘行,3、凡夫的人天行。

  菩萨的等级很多,有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等。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是“应供”,意即阿罗汉,释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罗汉,也是究竟菩萨。而圣位菩萨,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萨;尚有十地以上补处佛位的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

  三、发大愿心·起惭愧心、

  要成佛,必须先通过菩萨的阶位,而欲到达菩萨的阶段,必须先发无上菩提心,即是发大愿心;例如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一切菩萨至少皆发四弘誓愿。《金刚经》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为了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如《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言:“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也是发的大菩提心。

  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广度众生的坚固愿心。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一切菩萨个别发愿是“别愿”,尚须具备四弘誓愿,则是共同的“通愿”。

  我时常在禅七中教导参加禅修者们,应效法释迦牟尼佛那般地发弘誓愿。当佛陀未证道以前,在一棵毕钵罗树下,用草铺成一个座位,平稳地坐下来,然后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结果呢?因为释迦尊者坐在那棵树下而成了佛,亲证了无上菩提,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意即正觉之树。那个用草铺成的座位便称为“金刚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坚固的大誓愿心。然而,当我勉励禅众们,坐稳以后也发“若不开悟,绝不起座”的愿心时,却绝少有人敢如此说。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说:“引磐声尚未响前,腿和身体不许随意乱动,心里也不期盼引磐的美妙声音早点响起。”发这种愿的人比较多,但也不能持续很久,大概可维持几炷香的时间。可是当打坐的时间一直延长下去,所得的结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后唯有放弃所发的誓愿一途,别无选择。有位禅众说:“师父,这种愿等于没有发,我每发一次愿便欺骗自己一次,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实践自己的誓愿,既然无法如愿而行,倒不如放弃算了!”我说:“不行,你破了自己所发的愿,应生起惭愧的心,惭愧自己对不起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遵守自己所发的誓愿;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发这种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积众功德资粮。就因为自己障深业重,所以没有办法精动地修行,因此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更是对不起佛菩萨。凡是能生起惭愧心的,下炷香可能会坐得好一点。”

  四、自负责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发了愿而未能实行,须生起惭愧心。凡有惭愧心生起,便会自勉自励而不易懈怠。生起惭愧心的同时,起恶念、做坏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惭愧心生不起来,则先修忏悔行。忏悔有三种方式:1、向己忏悔(责心忏),2、对佛菩萨像前忏悔,3、对知语的人忏悔。从戒律上来讲,最轻的过失用责心忏悔,重的则要对人忏悔。对人忏也依情节轻重而分对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众的忏悔,借人及公众的约束力,来帮助自己的精进和清净。

  没有惭愧心的人,应该经常反省,若未对己、对人负责任,则须忏悔。唯有自动自发的忏悔,才能与惭愧心相应;若是受人指摘、告发而不得不忏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惭愧心了。

  一个修行人,首先须对自己负责任,既已发心成佛,便要发愿度众生,若发了愿而未负责任,应生惭愧心,惭愧心生不起,则要忏悔。若能以忏悔与惭愧心相应,此愿便会逐渐成长。

  不是仅发一次愿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惭愧心、天天修忏悔行、天天发大愿心,但到了八地菩萨的果位,悲智自然运作,便不需要再发愿。凡夫以业力而受生死苦报;菩萨以愿力而入生死救度众生。以业力入生死者,如进监狱受刑,是被动而没有自由的;以愿力入生死者,则如到监狱弘法,是出于主动,能够自由出入的。以愿力入生死者是菩萨,而以业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说菩萨以愿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业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们的信愿坚固,加上精进实践,便能得到自由。 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单纯,若要成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为负责任的人,因为负责任没有懊悔或罣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重对自己负责任,然后对人、对众生负责任。记得我刚出家时,对先师东初老人说:“我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绝不让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对不起佛教。”先师说:“你不该这么说,应倒过来讲,你只要不会对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师的这番话,对我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师父只是指出一条路,教你如何走,而要走上这条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恒心、耐力及时间。脚踏实地,将自己的足踩过去。如果未经自己的足踏过,怎能说是自己曾走过呢?例如,佛道或菩萨道,已经有很多的佛菩萨及祖师们走过了,这条路好像已是现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过,还得印上自己的脚印,否则,那诸佛菩萨及祖师们所拥有的道路,跟你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对自己负责任,才谈得上对人负责、对众生负责任。

  五、别业共业·小心谨慎

  或许有人会问:“个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对自身负责已很吃力,如何能对众生负责呢?”实际上,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全部的历史,在举心动念中,都是在接受过去也在影响未来。每一个念头都有无限地深远,每一个动作都是全体的宇宙,个人即是联系着整个的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换言之,现前一念,贯穿古往今来;个人动作,联系宇宙全体。

  佛法所讲的“业”,有“别业”与“共业”之分。别业是个别的众生造了个别的业,使不同的众生,接受各自的果报;共业是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时空,造了同类的业,使得不同的众生共同接受同类的果报。例如,家庭有家庭的别业及共业,公司有公司的别业及共业,国家有国家的别业及共业等。别业则是个别的自己所造,仍由个别的自己承受;共业是众生共同所造的,亦由众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发的个案,事实上必定是多种因素所促成,与整体均有关系的。故在别业中有共业,在共业中有别业。

  大家不要忽略了各自的心力,须知每一个人对任何一个念头的发生,都必须非常的留意、谨慎、小心。我们产生的每一个念头,都与上下古今有关系,一言一行的表现,都会对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响。故我们的行为若不小心谨慎,将会自害害人,不负责的结果,便很可能为许多的众生带来灾难。

  整个宇宙的时间及空间,都是在循环中进行的。在时间方面,佛法讲“三世因果”,若不解脱,永远流转。此生是由过去而来,也将通向未来世去,虽经百千劫,果报还自受,一己所造之业,定会在生命的迁流之际呈现出来。所以,若有人认为:“现在做坏事没关系,只要将来修行便可得解脱。”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那是对人对己不负责任的说法。

  在空间方面的彼此关联,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因缘,宾主相倚,息息相关,没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于世界而存在的;所以对己对人,不论是为了自私的理由还是为了道德的理由,都须负起责任,这便是禅修精神。禅法的修行,就需要时时刻刻脚踏实地,负起责任。

  六、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禅修者的心态,是要在行为上没有做坏事的预谋,若犯了不预知的过失,则以惭愧心来忏悔即可。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便是善人。

  经律中常见到少欲、知足、知惭愧、忏悔、忏悔则安乐等的连用语,这些都是有助于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少欲:完全没有欲是很难的,但要尽量减少。对个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对社会、对众生有益的修行,则要精进不懈。

  (二)知足:针对个人身心所求的私欲要知足,对于上求佛道、不化众生的修行,则永无止境。

  (三)知惭愧: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论是对不起自己,或是对不起他人,都要觉得羞耻,生起惭愧心来。

  (四)忏悔:生起惭愧心之后,更进一步,需要忏悔。承认自己做的错事,决心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五)忏悔则安乐: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便会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碍,故能在“我已承认”、“我当负责”的情况下得到安乐。

  当我们遇到各种困扰及困难之时,遭受各类打击和挫折之时,或许会因找不到原因来解释而觉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这些都是过去世自己所造的业因,为今世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事实,能解决者设法避免,不能解决者则勇敢地接受它,安乐即是来自面对及接受。

  学佛的过程,便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成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目标。

  摘自圣严法师《禅的世界》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