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幢
唐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幢
李燕 范允明
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幢现坐落于小雁塔东南角的“花径”院内,刻成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原为唐时彭城郡居士刘士宁为其已故的母亲所立。经幢为石质,八棱柱形,上覆莲花宝珠顶,下有一方形基座,座每面两龛,浮雕伎乐演奏图(图1)。幢身正面刻《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其后附刻《佛说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此幢为2002年初西安市公安局文物缉查二大队查获的倒卖文物,后移交西安市小雁塔保管所并立于现在的位置。幢身高126.3厘米,幢座为长方体,长62厘米、宽59厘米,高27厘米。八棱柱幢身每边宽11.2~12.5厘米。兽头盘径68厘米,高18.5厘米。八棱宝盖径61厘米,高14.5厘米。莲花宝珠顶高25.5厘米。经幢除局部稍有残损外,整体保存较完整,经省文物局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
此经幢的珍贵之处在于底座的浮雕伎乐演奏图。八个乐人浮雕除一人残损不能分辨外,其他各执箜篌、琵琶、拍板、筚篥、芦笙、横笛、古琴等乐器(图3~5),神态各异。他们当数坐部伎,演奏的是雅乐。经幢上半部分有两层华盖,每一层都分别有不同形态的八个龙头作装饰,代表了天龙八部(图6)。两华盖之间有八个佛龛,塑造了跏趺坐的释迦牟尼讲法的情景,形、神与纺织品的华盖相似。幢身下大上小呈递减之势,八面刻满了经文,位置合适,字体清晰,便于诵读。幢身上部分结构威严秀丽,下部分及须弥座稳重浑厚,须弥座上又以莲花座承托幢身,全幢轻重合宜,繁简适度,充分体现了唐代中后期石幢造型的艺术风格。
幢原是用作仪仗的一种旗帜,由丝织品发展而来,所以从“巾”部。丝织幢不易保存,为求永久,大约在隋末唐初,人们把丝幢做成石幢。据载,中国最早的石幢为隋开皇五年(585年)王俱所造,十面,高丈余,由于未见实物,不知其详。现存石幢年代最早的大约是陕西富平县的唐代永昌元年(689年)残幢。石经幢的基本特征是:
1.有一根直而长的石柱,其原形是丝幢上的华柱,只不过变化得更粗更长罢了。石幢有圆柱形,也有六面、八面甚至十面的,但以八面为多,象征四面八方、乾坤世界,幢身多刻有佛经、佛像。
2.柱下有座,上端有伞盖状宝顶,宝顶雕有如意珠,早期座子是简单的覆莲覆盆柱础式(图2),后期多为莲台须弥式。
3.宝顶之下又有一层或三层伞盖,伞盖周边多浮雕帷帐、垂幔、飘带等图案,以此显示它源于丝幢的本来面目。
经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伞盖和伞杆,含有“遮”和“持”的意思。这和经幢上刻的陀罗尼经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陀罗尼是梵语的译音,意译是“总持”。人生行为,不外乎善恶两种,凡供奉陀罗尼者,既能持守诸善,又能扼制诸恶,法力无边。而所谓佛顶尊圣,是密宗“五佛顶”之一,指的是密宗的释迦牟尼佛像上现出一尊“轮王”像。
该经幢的刻立者刘士宁为彭城郡人,彭城。即今江苏铜山县。此经幢虽然刻立于唐武宗会昌年间,但并未被毁掉。调查证明江浙一带会昌五年(845年)前所立的陀罗尼经幢是很多的,至今已发现多处。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其一是因为会昌五年的灭法虽然看上去来势凶猛,但持续时间并不长。六年三月武宗驾崩,宣宗即位,停止废佛。其间不过十个月,肯定有许多事来不及做或做得不彻底,尤其是石幢、石塔、石像之类,要毁坏也并不容易,故多有保存。其二是唐朝到了武宗时代,中央朝廷的权威大不如前,藩镇割据,政令不一,对皇帝旨令阳奉阴违、疏慢简怠者当为数不少,所以才会有会昌灭法前所建的佛教寺、塔、碑、像等大量遗传后世。
经幢暗示了佛教的隆重和威仪,宣扬了佛教的思想,营造了佛寺建筑在空间上的壮观气势,丰富了寺院空间组群的层次。它还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彰显了佛教徒的虔诚和浓烈的宗教氛围。
责编 一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