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养生,从运动开始(3)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奚潘良 奚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与人体“生物钟”同步,运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科学安排因时之序进行养生,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关键。

  中华武功体疗学认为,人体生物节律,以每个人从他出生那天起,直至生命结束,都存在着生物节律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是23天的“体力盛衰周期”、28天的“情绪波动周期”和33天的“智力强弱周期”。其高潮和低潮的天数是相同的。

  在高潮时期,就会感到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感觉灵敏、反应敏捷、智力很高,人表现出情趣盎然、谈笑风生。低潮期则相反。两个时期转换的日子称为“临界日”。在临界日的人,自我感觉特别不好,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出现差错,也容易发生偶然事故。

  如果体力、情绪和智力这三个节律,同时处于临界点,那么这一天就叫“危险日”。这对司机、飞行员、外科医生、运动员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节奏是复杂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问题。三种生物节律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密切关联。它是与外界影响无关的人体内部固有的生理现象。因而也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研究。他们把生物节律原理运用在航空、交通、医学和体育竞技等领域。武功体疗学科,对人体节律的子午流注学说进行临床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应用到养生艺术中。如果每天修行得当,时来运转,久而久之,全身真有“天生神力”之感。

  那么,如何运用生活节律进行体育运动,达到较好的效果呢?

  武功体疗研究分析,下午3点半至6点半是运动的最佳时刻。此时人体内各器官和肌肉的温度最高,肌肉的黏滞性最小,工作效率高,关节的灵活性也好。此外,体温升高后,人会产生想运动的强烈欲望,这时运动当然会收到良好健身效果。

  早晨运动也能取得较好效果。晨练可使大脑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身体准备。早晨空气新鲜,负氧离子浓度高,对身体有益,可以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于一身,从而达到强身、健心、体仁之目的。

  改变性格弱点的运动

  ● 腼腆胆怯者:如果觉得自己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害羞,易脸红,那么就多参加游泳、拳击、跳马、单双杠、平衡木等活动。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 孤独怪僻者:如果觉得自己不太合群和不习惯与他人交往,那就应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人际交往,慢慢改变孤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

  ● 急躁易怒者: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冲动,那就应该多下棋、打太极拳、慢跑等,这些项目,能帮你调节神经活动,稳定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躁的弱点,得到改善。

  ● 自负好强者:若发现自己有争强好胜的短处,可选择一些难度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如跳水、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此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 遇事紧张者:若感觉自己遇到重要的事情,就会紧张失常,那就多应该参加公平、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

  ● 做事犹豫不决:你若有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你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拳击、摩托车、跨栏、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类运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通过锻炼,可使你遇难而上,勇敢果断。

  如果你做事,总担心完不成任务,那你就选择如跳绳、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锻炼一个时期后,信心就能逐步增加。要想使体育运动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那么运动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三个月为一周期,进行两周期以上,才能收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