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如何运用经络学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华夏中医药网   作者:华夏中医药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其他如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都是经络传导的反映。

生理方面的应用

《黄帝内经》这样描述经脉的功用:“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络像一个网络系统,将气血输送遍布全身,并把五脏六腑、四肢关节、筋骨皮肉等联系起来,让人体的「表」和「里」得以沟通,形成一个紧密的有机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总括来说,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统称为“经气”。其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方面。

病理方面的应用

中医认为病邪会循着身体经络而传变,侵袭身体各部。病邪即引致疾病的因素,例如环境中的风、暑、湿、燥、寒、火。有时候会从一个脏腑传到另一个脏腑;有时候,又会从表传里。例如,感冒的疾病,即中医所谓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入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痛等的病症。脏腑疾病亦会透过经络系统互相影响,如肝病影响到胃,胃病影响到脾等。此外,身体内部脏腑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舌部生疮等。

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

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针灸疗法与按摩疗法,主要是对于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如额前部头痛,属阳明经失调的症状,治疗可选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在虎口食指掌骨的中点处﹞。又如胃痛,属足阳明胃经失调的症状,治疗则可选取胃经的足三里穴﹝在胫骨前肌外横指处﹞。

药物治疗也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才能使药到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理论。金元医家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更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羌活、白茫、柴胡,不仅分别归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且能作为他药的向导,引导他药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