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大中华”文化的流散与回归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香港《文汇报》杨志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中华”一词,目前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学术界对“大中华”一词有不同解释。有一派认为,就目前的经济、政治现状和地理位置而言,“大中华地区”一般是指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岸四地”。此外,有些学者把“大中华”的概念扩大为涵盖所有华人居住的地区。但笔者认为,“大中华”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概念,更重要是一个文化概念。

从全球炎黄子孙的文化血缘和民族感情看,“大中华文化”首先指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无法割舍的感情。海内外炎黄子孙,不仅包括“两岸四地”的中国人,而且包括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他们大多居住在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并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小区,他们热爱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炎黄子孙的精神文化家园

笔者认为,“大中华文化”一词,对海内外炎黄子孙是十分平等和亲切的。首先,它避免了文化分野上的“中央—边陲”或“本土—海外”的意味,避免了把中国大陆视为中华文化的“中央”或“本土”,而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视为处于中华文化“边陲”或“海外”地区的人群。其次,“大中华文化”一词,不涉及区域和政治概念,既可免去政治上的一些敏感问题,又对全球炎黄子孙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大中华文化”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大中华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零星地侨居海外。从五胡乱华开始,每当王朝末年,总有大批国内军民为躲避战乱而移居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在唐末黄巢起义军攻略岭南时,很多当地百姓避居东南亚,使得那里华人大增;而在宋末、明末,有更多的皇亲贵族或流散官兵集体逃亡东南亚。在南宋末年,移居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人为数约有十万;而在鸦片战争前夕,这一数字已达百万之众。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当前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已超过3500万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

中国人侨居海外,带去了中国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加快了当地的开发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时,来自海外的殊方异物、工艺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大量输入中国,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这是“大中华文化”形成的早期。从历史上看,“大中华文化”形成的早期,曾经受到中国文化重大影响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和泰国等。尽管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但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非常深远,日本至今仍在使用汉字。韩国、越南、泰国和中华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的说来,“大中华文化圈”的国家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是“大中华文化”酝酿成形的时期。

儒家文化的影响深远

不幸的是,中国明清两代陆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人的出国与回国均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局面一直延续了四、五百年,直到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而终结。继之而起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疯狂开发和掠夺殖民地,在中国沉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华工大量移民和海外华侨社会逐渐形成。清王朝对侨居海外的中国人一度斥之为“天朝弃民”,鄙夷之情溢于言表。到19世纪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强邻环列,虎视鹰瞵,对我中华蚕食鲸吞,瓜剖豆分。祖国积贫积弱,寄居海外的游子饱含屈辱,被人瞧不起——这是“大中华文化”流散的时期。

近代以来屡遭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始终怀着民族独立和强国富民这两大历史追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情怀,这种爱总是在祖国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凝聚和爆发,给祖国巨大的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海外华侨出钱出力,甚至参加起义战死沙场,孙中山先生称赞“华侨为革命之母”。抗战8年打倒日寇,海外华侨更是同雠敌忾,给祖国各方面支持。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走向强大,海外华人在追求实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的路上苦苦探寻。早期中国的矿产、铁路、工厂大多是由华侨投资兴建的,应当说华侨华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这是“大中华文化”凝聚的时期。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百废待兴,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捐赠投资,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卓著,正如邓小平指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大力支持祖国改革开放事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大规模地来中国内地投资,推动中国经济大发展;2.在海外弘扬传播中华文化、开展中外文化交流;3.造福桑梓、兴办各种公益事业,推动侨乡发展;4.广大归侨侨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5.开展民间外交,推动政府外交;6.热烈响应和支持“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到成功实践,开展轰轰烈烈的“反独促统”活动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独特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资源。——这是“大中华文化”回归的时期。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绚丽篇章,到明清之际小说戏剧的人生画卷,无不反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独有智慧。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已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也激发了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欲望。相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大中华文化”将会有一个全新的整合与开拓的过程。相互间的促进和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事件。我相信,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的“大中华文化圈”,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新生事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