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太平经》“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道教   作者:杜洪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东汉后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从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社会上贫富不均、以强凌弱、以智诈愚等现象,怀着对民众的关爱和对弱者的同情,提出了“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要求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和富人们慈善布施,广散余财,以保障社会下层的贫民百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一、“周穷救急”思想的提出

《太平经》的作者面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贫富差别悬殊的现象忧心忡忡,认为这种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趋势不改变,必将引起民众的不满,导致社会混乱,影响政权的稳定。为了缓解贫富之间的矛盾,改善社会关系,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实行一些社会救济政策,扶贫帮困,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作者指出:“夫饥者思食,寒者思衣,得此心结,念其帝王矣,至老不忘也。思自效尽力,不敢有二心也。恩爱洽著民间,如有所得奇异殊方善道文,不敢匿也,悉思付归其君,使其老寿。是故当以此赐之也,此名为周穷救急。夫贤者好文,饥者好食,寒者好衣,为人君赐其臣子,务当各得其所欲,则天下厌服矣。”这里讲了三层含义:一是饥寒者思衣食是人的自然本性,是生存的基本要求,应当从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角度出发,把解决人的衣食问题视为大事;二是要将“恩爱洽著民间”,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互爱互助的和谐关系;三是统治者只有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使“天下厌服”。由此,提出了“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

《太平经》把关注点放在社会底层,认为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那些“饥者”、“寒者”,即处于生死线上的贫民。他们社会地位低下,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生存问题,所以生活状况十分窘困,有甚者则“饥饿道傍,头眩目冥,步行猖狂,不食有日,饿死不见葬,家无大无小,皆被灾殃”。他们一“穷”(贫困)二“急”(急需救助),如果不对其实施救助,就会“使其饥寒而死”,这是一切善良的人们不愿看到的景象。可见,《太平经》社会救济的目标是解决贫民的生存问题,保证他们的最底生活水平,不至于因饥寒而死。

《太平经》认为实施社会救济的主体主要有两个,一是君主,二是富人。对君主来说主要是代表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即从爱民的思想出发,实施养民救民政策,“见饥者赐以食,见寒者赐以衣”。作者认为设立君主的目的就是养民、治民,所以君主不能只施威,更要施德施仁,把养育天下之民视为主要职责。作者说:“故古者圣贤帝王,未尝贫于财货也,乃常苦贫于士,愁大贤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以是不称皇天心,而常愁苦。若但欲乐富于奇伪之物,好善之,不能得天地之心而安四海也;积金玉璧奇伪物,横纵千里,上至天,不能致大贤、圣人、仙士,使来辅治也。”这里提出了一个爱财还是尚贤、爱民的问题,认为君主是国家利益的代表,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安乐享受,而应把治理好国家当作首要任务;不要把物质财富看得过重,而要把贤士当成财富;不能贪恋“金玉璧奇伪物”,而要以财养民济民,这样才能“得天地之心而安四海”。

实施社会救济的另一个主体是富人。总体看,《太平经》把社会救济的主要责任推向了富人,在这方面的论述较多。一方面富人有实施社会救济的物质条件和能力,另一方面富人又有“周穷救急”的社会责任。“夫人畜金银珍物,多财之家,或亿万种以上,畜积腐涂,如贤知以行施予,贫家乐,名仁而已,助地养形,助帝王存良谨之民。”富人们畜积了大量“金银珍物”,甚至财产亿万,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消费能力,与其“畜积腐涂”,不如用来济贫善施,不仅“贫家乐”,而且可以获得仁爱之名,又能帮助君主安定百姓,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周穷救急”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太平经》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救人”、“救物”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具体落实到对处于生死线上的贫民的救济,从而使“周穷救急”思想更具有实际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一,体现了道教的慈善精神,有利于在社会上建立一种仁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太平经》主张的“周穷救急”主要是一种民间的救济行为,带有私人性、自愿性、自发性,它是以慈善和仁爱为思想出发点的,认为有余财余力者只要能够尽力救济贫民就尽到了社会义务。为了使救济行为能够真正实施,作者对人们的社会救济行为给予高度赞扬和积极提倡,同时又用天谴和因果报应对只求个人富贵而不管他人死活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虽然包含一定神秘因素,但就其思想动机看是倡导人们树立慈善和仁爱精神,尤其是要求富人不能为富不仁,而应富而助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人生价值观。如果“周穷救急”形成为一种社会意识的话,以富济贫就会从个人行为转变为社会公益活动,针对个别对象的救济就成为社会慈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强化了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这是对人的生存权的尊重。珍爱生命、关注人生是道教的一大特点,也是道教能长期流传的一大优势。《太平经》同情民众,关爱贫困的弱势群体,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作者认为社会中所有成员“人无贵贱,皆天所生”,因此天下的人们都要“爱之慎之念之,慎勿加所不当而枉人,侵克非有”。在这个社会上,人人都应得到生存的条件,当有人失去这些条件时,其他人就应该帮助他们,富者应散其余财来“周穷救急”,有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扶助劳动能力低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智者当苞养愚者”,“力强当养力弱者”,“后生者当养老者”。智者、力强者和后生者都是劳动能力旺盛的人,这些人负有赡养愚者、弱者和老者的义务,而不能排斥和嫌弃他们。当今社会,贫困依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贫困人口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要改变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只有依靠社会力量帮助弱者自食其力、融入社会,激发弱者自强自立的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

第三,有利于树立新的财富观,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太平经》主张财富共享,反对少数人占有财富,提倡共同富裕。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太平经》一反常规,要人们看淡财富,不为物质利益所累,并且提出“此财物乃天地中和共有,以共养人也”。界定了财富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确立了财富面前人人平等的新的财富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财富不均现象的不满和要求财富重新分配的愿望。这种财富共享观念有利于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对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有积极作用。当然,单纯地强调“均贫富”和“杀富济贫”是片面的,违背了社会的效率原则,但是社会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又有损社会的公平精神。因此,财富共享观念对形成以富济贫、互助互利的社会风尚具有实际意义。如果通过社会救济能及时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就会缓解社会矛盾,避免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

总之,《太平经》“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同情贫民,怜悯弱者,代表了社会贫民百姓的利益,这是难能可贵的。它所倡导的慈善仁爱精神是实现社会救济的思想基础,对强化社会救济意识,建立和完善社会救济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