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萨行从何处行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萨行从何处行

  何尝不是也曾如此的豪言壮语:菩萨大行难行能行! 何尝不是因做一点利益他人的事,而心中沾沾自喜。当人不想接受“帮助”时,“慈悲”的心,何尝不是忍无可忍地生起烦恼。

  偶有一次,捧起《开启修心门扉》翻到第七十四页时,尊者博朵瓦的语录跃然而出:“修行人应当励力调伏自相续,首要之举就是如此。以他利为主的行为并没有开许。只须在心里想着利益他众,除此之外,身语不一定亲自为之。”

  太精彩了,如果我早读此语录,可能就不会生这些烦恼了。转念又思:如果我不做这些无知的事,怎么又能理解尊者的精深的内含呢? 于是,我常读此语录,受用匪浅。然而,心里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只想着利益众生而不去行动。是怎么去行菩萨道呢? 一直到今年开课学习《菩萨戒》以后,才慢慢弄懂此中的关要。

  恩师在讲记中说:“初发心者,开始修行的人,以别解脱戒为上首,这个叫誓愿行,就是以别解脱戒为重点; 胜能行者,指十住,十行,十回向那个地位的时候,以摄善法为上首,重点在摄善法戒; 登地的菩萨,以饶益有情戒为上首。”

  这样看来博朵瓦仁波切所说的“修行人应当励力调伏自相续”,就是指初学人,当以摄律仪戒(七众别解脱戒)调伏其心。而我这烦恼粗重的初修法者,却以饶益有情为由,放松对别解脱戒之行持。自以为是大乘行者,与别解脱戒相违时,自我开许……事后,只有痛苦的经验等待自己去总结,还有无尽的忏悔!

  值得庆幸的是海公上师慈悲早已为我等指出了学修菩萨戒的总方式:

  菩萨大行甚难行

  要于学处堪负荷

  于此三聚能善行

  尤又勤学别解脱

  由此可见,传承祖师的金口玉言,皆是后世弟子修行的主要口诀。我们只要如理思维,法随法行,即是菩萨行处矣。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