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决疑--化城喻品第七(七)
偈 曰: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释 义:
值佛甚难,久远难得一见;大通智胜如来,为使众生觉悟,故有震动之瑞相,因之四方来朝,散华供养,奉献宫殿,为的是请佛开演无量实相微妙之法。
偈 曰:
世尊甚难值 愿以本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垓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释 义:
世尊慈悲愍众生,开甘露门,转大法轮;初转苦、集、灭、道四谛法,并宣无明乃至老死十二因缘法。有的尽除苦际,有的成阿罗汉,有的成辟支佛;迄至第二次说法时,于无量恒沙众生,虽然不易接受也难信解其它诸法,但仍然得证阿罗汉;而且,从是已后,得证道果者,更是难以数计。
偈 曰: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释 义:
大通智胜佛之十六王子,出家请佛宣演大乘妙法,依教奉行,皆成佛道,祈愿亦如佛世尊,成就第一清净慧眼;大通智胜如来,深体彼等心意,加上过去世所行宏愿,故而以无量因缘,种种譬喻,为说六波罗蜜法,以及诸般神通之事。同时,分别如来真实义,以及菩萨所行之法;如是宣说妙法莲华经,如恒河沙偈。大通智胜佛,说完是经之后,随即住静室,入禅定;立意发心,于此一处坐,当历八万四千劫,方始出定。
偈 曰: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释 义:
当大通智胜佛入禅定后,十六王子以沙弥身,为无量亿众生,解说圆觉妙慧;分别各登法座,说此大乘妙法莲华经。是等行为,其主旨在大通智胜佛宴寂禅定后,以助法方式宣扬妙法,莫使无量实相妙法而有断层。
偈 曰: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趣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释 义:
大通智胜佛之十六王子,出家成为沙弥之后,具足了应行已行之觉道;如今分住十方,个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而且,当时所有闻法者,亦分别随从诸佛之所,其中仍有声闻者,亦已逐渐教以大乘教法。
释迦牟尼佛,曾经同属十六王子之一,可以说今以方便,引导与会者趣向佛慧;因此因缘,而今演说妙法莲华经,令使大众悉皆入于觉悟之道!
偈 曰:
譬如险恶道 回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能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于此欲退还
释 义:
众生随业来到世间,于人生的旅程中,所行道路障碍重重,苦难随处伺机,心念中挂碍怖畏,烦忧颠倒;佛陀世尊,犹若智能导师,如航行中的指针,如迷途上的路碑,为众生引渡,令使离苦得乐;可惜众生怀疑惊怖,加以好逸恶劳,总在依赖盼望中挨过。
偈 曰: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稳想 自谓已得度
释 义:
佛陀世尊,深知众生业,以慈悲怜愍之心,运用方便之力,藉神通而设化城;城郭富丽,舍宅庄严,四围园林茂盛,渠池水清可浴,重门高楼,亭台锦阁;张眼处处红男绿女,耳际在在欢畅嬉戏,为的是引众入城,皆生欢喜安稳之心。
偈 曰: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等勤精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罗汉
释 义:
虽然,佛陀世尊方便设化城,与众生稍事歇息,但佛道之行,仍须各自精进;因此,告知化城歇处,乃权宜方便,欲至珍宝之所,当勇往直前。同时,世尊所作,亦复如是,为诸求道者,莫使半途而废,务必度脱生死,排除烦恼险万难;故而以方便力,为说最后息灭之涅槃法,告知众生诸苦已,所作应作皆办,即知已至涅槃,皆得阿罗汉果证之位!
偈 曰: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于佛慧
释 义:
诸佛方便,分别说三乘教,其实唯一佛乘,别无余乘;虽然息处之道说有余无余,于阿罗汉果地,实非灭尽之究竟涅槃。因此,欲证入究竟息处,必须精进笃行,证得如佛般的一切智;基于如来十力,等同佛法,唯有依教如法,才能具足佛之三十二相,方能成就真实之灭法。(化城喻品第七全文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