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方便义(六)般若波罗蜜
大般若经要解——方便义(六)般若波罗蜜
文:白云老禅师
有关大般若经方便义“十波罗蜜”这单元,前已介绍五个,以下将继续介绍第六个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中译为“慧”,是以世俗的“智”为基础,所以“般若”依“阇那”而来,已于介绍经题时谈过。
“阇那”是世间的智能,或是世间的知识经验;如何运用世间的知识经验,产生饶益的力量就是“般若”。
所以,“般若”翻译为“慧”,如果舍弃“阇那”而谈“般若”,是无法谈的。很多人一提到佛法的“六波罗蜜法”,谈到“般若波罗蜜”,就会将“智”跟“慧”放在一起。其实,以“六波罗蜜”而言,把“智”与“慧”放在一起虽没错,但依“大般若经”,谈“般若”还要想到“十波罗蜜”的最后一个──智波罗蜜。因为,如果不了解“般若”跟第十个“智波罗蜜”的关系,容易造成混乱,为什么?因为“阇那”翻成中文也是“智”,就会令人产生疑惑:为什么“十波罗蜜”还要再谈“智波罗蜜”呢?
依“十波罗蜜”的排列,好像“智波罗蜜”高于“般若”,其实,这不是高与低的分别,如果了解“阇那”、“般若”、“智波罗蜜”三者的关系,就会明白:“阇那”是指世俗的知识经验,怎样运用世间的知识经验,发挥成为饶益的力量就是“般若”;但这只是“慧”而已,尚未到达圆满、究竟的佛陀境界,因此才须另谈“十波罗蜜”的第十个───“智波罗蜜”。
“智波罗蜜”是平常所说的“佛智”、“大智”,即佛陀呈现的圆满智能,一种“智”的力量;总揽了“十波罗蜜”前面的九个波罗蜜,成就的“圆智”境界,等同唯识学所谓的“大圆镜智”的修养,它和“般若”是不同的。“般若”是于不同的人事问题,以世俗的知识经验运作,而展现出的“慧”;所以,“般若”只是成果,不是结果。现暂且不 谈第十个波罗蜜──“智波罗蜜”,还是先谈第六个──“般若波罗蜜”。
谈“般若”,用什么方式比较容易把握呢?比如写一本书,以整体的书而论,假使这是一篇小说,其总体的表现是“般若”,也只是一个成果而已,即这部小说完成的结果,不是最后的结果。所以,“般若”只是一种力量的显现,如依这本“般若学疏义”来说,里面就有不同的成果,不同的力量。比如,每一个单元都有它的知识经验,都有它所完成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就是“法”的力量。
所以,任何一个力量的完成就是一个“般若”,因为它是将世间许多的知识经验,经过运作所完成的成果。又如一颗稻子,从发芽、成苗、成长到开花,结出许多稻子;以一根稻穗而言,必须结成了果,而且是可信的,才是从原有的一颗稻子,经过许多“知识经验”,完成的结果。这持续发展───发芽、成苗、灌溉、施肥、耕耘的过程,就是知识经验的运用,使原来的那颗稻子,开花以至结成更多的稻子。
因此,这根稻穗结的稻子还是稻子,与原有的那颗稻子并无差别,只是它产生的力量不同;原来是一颗稻子,结成穗,完成开花结果的成果,产生许多稻子。这么多的稻子不离于最初的那一颗稻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原先的那颗稻子,是不可能结成更多稻子的。再看田里,假使一丛稻子,一把里面又有多少根稻穗?每一根稻穗又有它的知识经验──“智”,结出来的成果,也只是每根稻穗的成果,不是这一把稻子的成果。
从中可以发现菩提的问题,所谓菩提有种子,那是觉悟的种子,种子一经发芽,展现成果,此果必定是经过知识经验,慢慢修养、培育出来,形成一种力量,那是什力量?若以“转烦恼成菩提”来说,菩提就是成果,它来自何处?当然来自许多的知识经验。所以“烦恼中有菩提”,一定要能展现菩提,这个菩提才是成果,如果无法展现,就像原先的那颗稻子还是一颗,因为它没有经过发芽、成苗,没有变化就产生不了作用,当然表现不出力量来,也就无法完成整棵稻子的成果。
因此,“般若波罗蜜”也不究竟,犹如“转烦恼成菩提”,菩提只是一个成果,一定要能展现出力量才是成果,否则“烦恼”、“菩提”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所以,怎样运用知识经验,发挥力量,最后完成一种“成果”,那才是“般若”。其实,“般若”本身并不具备什么,它完全来自“阇那”--知识经验;所以,我们要培养的是知识经验,要修养的是“阇那”,而不是“般若”。唯有不断累积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将它发挥成力量,那才是“般若”。因为,“修”有搜集、培育、耕耘的意思,而“慧”是要把这些知识经验加以运作,转变成力量、效益;所以,“阇那”与“般若”,需要修的是“智”,而不是“慧”。
但是“般若波罗蜜”的把握,绝不是直接从“般若”就可获得;以“烦恼与菩提”来看,人会烦恼,若随烦恼转,就永远烦恼;如果能面对烦恼,从中探讨、认识、了解,发现了一些什么,就有机会明白,显现出觉悟来。这“觉悟”或“明白”,其实就是菩提的现象;因为烦恼一经突破、化解,呈现的是自在、解脱;所以,运作“阇那”───知识经验,目的要摆在菩提、觉悟上,否则运作知识经验有何用?例如“吃饭”,有饭有菜,其实饭也好,菜也好,真正的力量在“营养”,虽说食物就是营养,可是如果吃下食物,不能吸收、消化,即使有营养也没用。因此,运用知识经验,还要能发挥成为力量才是“般若”,这力量源自于“菩提”,所以,佛法常将“般若”、“菩提”摆在一起,道理就在此。
有了以上的概念,把握“般若”不是一个究竟,它只是依于知识经验,转变成的力量;就可以了解“十波罗蜜”里谈“般若波罗蜜”,依“大般若经”而言,似乎“般若”并不是修行的大前提;事实上,“般若”是“慧”,却是修行办道希望得到的一个大前提。例如“菩萨十地”中,前有“焰慧地”后有“善慧地”,不都是慧吗?究竟“焰慧”跟“善慧”有何差别?肯定的说“焰慧”等于知识经验,“善慧”是转知识经验,成为只有利益,而无伤害的结果。所以,“善慧”是没有伤害的,“焰慧”还有不好的存在,就像火焰一样,虽可用为煮饭,但也会灼伤人,甚至还会烧毁物品。可见“焰慧”还有缺失,而“善慧”就没有缺失,由此可发现:原来“般若”有其差别;因此,以前的古德们有“般若无义”说,道理在哪?因为“般若”须具许多知识经验--“阇那”,方能发挥力量,显现“般若”。否则“慧”在哪?就像吃了饭菜,如果不能消化、吸收,那些营养吃下去等于没用。
以上是有关“般若”的一些名相、法义等,概念上的探讨,那么在修养上应如何把握?前面提到吃饭、营养的问题,于吃,同样的饭和菜,为什么每个人吸收营养的条件和成份都不同?这就涉及个人的体质、生活状况的问题,因为本身吸收的机能不同,自然消化的情况也不同。其实,“般若”也可以这种方式把握。例如,吃同样的饭和菜,为什么别人身体健康,你却常生病?其中一定有道理在。这就关系到生活习惯、运动量以及用脑的方式;比如,妄想杂念少,不胡思乱想,自然消耗的营养就少;如果吃同样的饭菜,看到别人健康,自己也希望像他那么健康,那就必须具有像他一样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运作方式”,得到的结果才会相同,否则,即使营养相同,吸收与消化也不一样。
所以,谈“般若”不要把它定位在“这就是般若”,认为谁去追求它就能成就道业,得到解脱?那可不一定!这就等于吃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营养,还要看能不能吸收消化?即使能吸收、消化,也得视吸收、消化的情况而定;从中可以发现“般若”没有定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意义告诉我们,它只在乎你所具备的“阇那”,也就是修养的过程,知识经验愈丰富,完成的“智”就愈高,运作的力量也愈大,这点要特别注意。否则,“青青翠竹皆般若,郁郁黄花俱菩提”,好像黄花都是“菩提”,翠竹也变成“般若”了。其实,“黄花翠竹都是菩提”这种说法可以成立,但能不能显现“般若”就不一定了!
假设我们所吃的饭菜是“菩提”,要显现“般若”,就要看个人的营养是否均衡?由于每个人消化与吸收不同,能不能达到这种营养均衡的结果,其实是无法定位的。例如,有人吃不多也发胖;有人拼命吃却胖不起来,可以明显看出,每个人吸收、消化的情况都不同,就关系到各人的机能组织、生活习惯、运动状况,以及身口意的运用,种种条件、行为的差别。综合而言,这些都是知识经验,就看如何将其调理成修养,转变成力量,这种力量就称作“慧”,或“般若”。
由此可知,在修养上该如何表现般若了?首先,一定要有“觉悟”或“菩提”的展现,才有“般若”;如果没有“菩提”的显现,就不可能有“般若”的显现。比方“烦恼与菩提”,当烦恼来时,念念佛、诵诵经或者拜拜忏,看起来烦恼似已消失,可是,你觉悟到了什么?有没有展现菩提?并没有!从表面看烦恼好像消失了,但问题并未解决,一定要问题化解了,才谈得上烦恼真正的消失。那是因为你明白了什么,觉悟到了什么?至此“般若”才会显现,因为展现的力量可以将问题化解。
因此,世间的智--知识经验,就是形成“般若”必备的条件,毕竟,若无世俗的知识经验,就没有机会成“智”现“慧”。以世俗的说法,智商高表示知识经验高;智商低知识经验就少,由此,就可明了佛陀所说的法。因为世间的法,直至近代才有“智商多少”的标立,而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虽未有智商多少的看法,但佛陀已于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智有差别、高下”之说,说明“智商”愈高,显现“般若”的力量就愈大;“智商”愈低,不是没有机会显现“般若”,而是力量太微弱了!因此相对的,化解问题的能力就减少,因为还有许多缺失的缘故。
所以,“圆慧”或“般若”是不断的减低缺失,然而在任何一个减少缺失的过程中,都不能说它不是“般若”!只是这种“般若”是不完整的,因为尚未达到圆满,一直要做到完全都没有缺失了,到达现在所说的“零缺点”,才是圆满的般若,称之为“圆慧”。那么,“圆慧”又是什么现象?记得以前我曾用“立体的圆球”比喻,就是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无缺失,才可称作“圆”。
以上所谈的是“般若波罗蜜”──“慧”的方法,要把握的重点是:“慧”来自“智”,是依知识经验的多少,发挥展现出来的饶益力量的多少,末了要完全没有缺失的,才能称得上“慧”或“般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