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哲学>>正文内容

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加润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加润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开展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宗教领域正确回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当前,在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中,对此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它的科学无神论本质,坚持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等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无神论本质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观,它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究竟有何区别?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坚持、发展和宣传将很难进行,不仅很容易走到歧路上去,而且可能会走向反面。

  那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就是科学无神论。因为它认为一切宗教派别所崇信的各种形式的超自然力量和境界,都不过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幻想,是根本不存在的;它的这种彻底无神论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所发现的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有科学的、无神论的宗教观,就有不科学的、有神论的宗教观,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神论的思想信仰,即相信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之外或背后还存在着某种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甚至可以支配自然事物的超自然力量或境界,对之崇拜、向往、执着,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和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神还是无神,即是否承认超自然力量或境界,是宗教观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一切宗教观,必须在这个基本问题上表态。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宗教观被分为有神论的和无神论的两大类。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宗教观,大多数是有神论的,只有少数是无神论的。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有神论观念已有几万年历史,而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只有几百年历史。有神论的宗教观,以承认超自然力量或境界的存在为前提,本质上是为宗教有神论辩护的神学理论。无神论的宗教观,以否认超自然力量或境界的存在为前提,本质上是分析宗教有神论的学术理论。

  虽然如此,并非所有的无神论宗教观都称得上科学。古代的朴素无神论,往往否认某一类超自然力(一般比较具体),却承认另一类超自然力(一般比较抽象),因此并不是真正的无神论。比如,苏格拉底的所谓无神论,就只是否认古希腊宗教的神而不是否认所有的超自然力,实际上他有自己信奉的神灵;“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却“与命与仁”、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实际是把信奉鬼神的商周宗教改造成信奉天帝和天命的儒教。因此,某些朴素的无神论思想也可能包含在精致的有神论之中。比如,基督教否定偶像崇拜,就被古罗马宗教的信徒指斥为无神论;巴哈伊教否认天使、先知具有超自然力,也被伊斯兰教徒指斥为无神论;王充、范缜、柳宗元、王夫之等人虽然有丰富的无神论思想,却仍然信奉天帝和天命,不过是一些素质和境界较高的儒教徒而已。佛教讲缘起而不讲创世,也被一些人视为无神论,但它讲三世因果、法力神通、阿赖耶识、涅盘寂静、极乐世界、救苦寻声等,其有神论本质显而易见。

  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已有足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做基础,否认一切超自然力量和境界的存在,是比较彻底的无神论。但它仍然很不完善,比如费尔巴哈的无神论,应该说相当彻底,却仍有很多缺陷。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因此,“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按照费尔巴哈的看法,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过去这种关系是在现实的虚幻映像中(借助于一个神或许多神,即人类特性的虚幻映像)寻找自己的真理,现在却直接地而不是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了”,“费尔巴哈想以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基础建立真正的宗教,这就等于把现代化学当作真正的炼金术。”可见,费尔巴哈的无神论固然是彻底的,但它的基础却是唯心主义的,因此并不科学。

  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无神论宗教观不仅发展很快,而且影响很大,形成了几乎一统天下的所谓“世俗化范式”。一批有神论宗教观的维护者为了推出其所谓“市场化范式”,不得不吃力地对挡住他们去路的强大的现代无神论宗教观进行“学术”批判。据他们说,休谟、孔德、马克思、恩格斯、斯宾塞、泰勒、涂尔干、詹姆斯、列维—布留尔、荣格、弗洛伊德等思想家对宗教的大量论述,“形成很多‘理论’并被很多代人接受为这方面的既成智慧”,“虽然社会科学的这些奠基人在很多事情上观点不一,但是他们在有关宗教的关键问题上是非常一致灼”,即他们都认为宗教有神论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是非理性的、荒谬的、有害的和注定要消亡的。“新范式”的鼓吹者们认为,在上述社会科学奠基人们创立的宗教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西方现代无神论宗教观“不科学”,因为它们不是把宗教有神论当作“独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当作“附属的心理现象”来研究;他们自己的所谓“市场化范式”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把宗教有神论当作独立的、真实的、理性的、有益的、永存的社会现象来研究,“寻找宗教现象的宗教原因”。据说,世俗化范式的杰出代表贝格尔因没有看到宗教随着现代化而消亡,竟公开承认自己的理论基本上是个错误。可见,西方现代无神论宗教观固然“很现代”,但是它在自然观方面的机械性和历史观方面的唯心论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不能对现实中复杂的宗教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总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才是真正的科学无神论的宗教观。它在根本上不同于一切有神论的宗教观,也区别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以及一切唯心主义的无神论宗教观。其根本特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宗教的社会本质、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指出了宗教有神论的社会性、两重性和虚幻性,洞悉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洞察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诸因素相交织的特殊复杂性,制定了全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带领包括宗教信徒在内的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于消除宗教根源的社会实践的宗教工作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必须全面把握并坚持其科学无神论本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其无神论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声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完全继承了法国18世纪和德国19世纪上半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历史传统,即绝对无神论的、坚决反对一切宗教的唯物主义的历史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要反对唯心论和有神论、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起码原则,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码原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包括有神论),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否定而设定人的存在”,无神论宣传教育“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放弃甚至反对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战线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宣传,甚至或明或暗地坚持和宣传各种唯心论和有神论,就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唯物论和无神论的起码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无神论宣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定要避免对宗教的任何侮辱”,“同时注意避免对信教者的感情有丝毫伤害,避免加剧宗教狂”“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涉及宗教问题的文章,要采取慎重态度,不要违背现行宗教政策,伤害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学术界要尊重宗教界的思想信仰,宗教界也要尊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活动。”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要坚持其科学本质。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整个唯物主义的起码原则”,片面强调无神论宣传,作“一直留在预备班的唯物主义者”而必须更进一步,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即“必须善于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说明群众中的信仰和宗教的根源”。宣传无神论“不应该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不能把它归结为这样的宣传”,而应该把它“同目的在于消灭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对群众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要同对党员的要求区别开来,并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要善于用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宗教信仰的根源,下功夫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防止简单从事而伤害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防止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人们不信教。”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我们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特殊地位,努力探索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加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入做广大信教群众的工作,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品质。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使我们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来对待它?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坚持、发展和宣传也很难进行,同样可能误人歧途,甚至走向反面。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有几个方面特别重要,即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能否坚持这些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至关重要。

  (一)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起码应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两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只在自然观上达到了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全都是唯心主义的。可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观察宗教离不开历史观的指导。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之前也有唯物主义哲学,却没有唯物主义宗教观。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宗教观,只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这是它与其他一切宗教观的根本区别。如果要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特征,首先就应该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最大特征,就是用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说明宗教。“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具体说,“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了(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各种唯心主义宗教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其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特征,坚持用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说明宗教而不是相反,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对待西方宗教学的各种流派和研究成果,取其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理论和知识精华,弃其违反实际、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有神论糟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体系,而不应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西方宗教学知识完全对立或混同起来,更不能用后者冒充或代替前者。

  (二)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也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形态是与各种唯心主义宗教观相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那么它的实践形态就是与各种资产阶级宗教观和空想社会主义宗教观相区别的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它不仅是科学的宗教理论体系,而且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体系。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宗教理论,而且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专项方针政策体系。这种科学社会主义的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宗教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要坚持其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特征,坚持科学性与阶级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实际运用、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具体政策的统一体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为只有抽象理论没有具体政策、只能空泛研究不能实际运用的倾向,反对离开国际共运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抽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倾向,反对不加分析、生吞活剥、全盘接受西方宗教学理论的倾向。

  (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宗教观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性。运用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性。这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性,要求我们把它当作真正的科学来对待,要求我们不断地研究它、丰富它、发展它,而不能把它当作教条或标签来乱套或乱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性,要求我们把它当作行动的指南和纲领来践行,要求我们不断地运用它、检验它、完善它,而不能把它当作象牙塔里的玄理和秘术来崇信和赏玩。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发展、完善的历程,清楚地表明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首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对它之前的各种无神论宗教观的批判继承。其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成熟的过程。184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渐形成了朴素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宗教观。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等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形成的标志。1875年以后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成熟的标志。复次,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其《社会主义和宗教》、《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加丰富和完善。最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断中国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要坚持其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它当作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而为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统一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当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我们党关于宗教的一系列论述在内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列宁主义宗教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以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倾向。

  (四)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奉行的马克思主义,当然包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因此,每一位中共党员,不论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还是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江泽民同志曾严肃地指出:“我看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有一定市场,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思想片面,对事物的本质往往把握不住。”有鉴于此,他特别强调:“今后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你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但有一条是不能变的,是要统一的,就是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共产党员的指导思想、方法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条不能变。”在宗教问题上,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其职业类别和职位高低,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共产党员奉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一方面,“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无神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3);另一方面,共产党员必须尊重和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认真贯彻国家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能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相信无神论,就用‘左’的态度对待宗教信仰……对非共产党员信教我们不能随便去干涉……一句话,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作指导,防止宗教工作中的两个片面性。”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见,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既有坚持继承又有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来分析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最基本的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和认识论以外,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宗教观、文艺观、伦理观、新闻观、民族观等很多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和认识论又是基础。自然观和历史观属于世界观,辩证法和认识论属于方法论,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又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观形形色色,不外唯心论和唯物论、有神论和无神论。物质世界是从来就有的,还是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境界创造的,或者实际上是从这种超自然力量或境界抽象而来的某种观念派生的,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此作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回答,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创立和存在的前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要把它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理论基础来建设和维护,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了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号召力、指导力和说服力,切实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武装头脑、教育干部、引导舆论,切实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各种宗教现象、鉴别各种宗教理论、解决各种宗教问题。

  (作者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