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汉传因明知识论的一个论纲——慧沼《二量章》初探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姚南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汉传因明知识论的一个论纲——慧沼《二量章》初探

  华东师范大学 姚南强

  汉传因明是以法相、唯识学说为其教义背景的,法相、唯识说在印度是以无著、世亲为代表的,主要的著作有无著假托弥勒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以及世亲的《唯识三十论》等,中国人的自著则有玄奘依据《唯识三十论》和护法之说编译的《成唯识论》、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等。作为专述法相、唯识背景的因明知识论之著述则可首推唐代慧沼大师的《二量章》,该文是专门阐述比量和现量的,可以说是汉传因明中的一部量论专著。过去曾认为已佚亡,后吕澂发现存于《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中,1924年由支那内学院印出,台湾新文丰公司1977年重印,该文还收于日本《续藏经》第55册。

  《二量章》的叙述,比起慧沼在《续疏》中对二量的阐述,体例完全不同,前者是讲经式的,而后者则是专论,内容也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知识论的一个精汇。

  在汉传因明研究中注重逻辑立破,故对因明知识论方面阐发不够,从汉传因明史看,涉及到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说”很多,在印度因明中,三量是指现量、比量、圣教量,但陈那以后只讲现、比二量,故汉传因明也有人把非量列为三量之一的。日本古人也曾有《分量决》、《唯识比量集记》、《二空量集》、《因明唯量钞》等书,俱已佚亡,故不知是否为此方面的专论。但专以量论为主题的,汉传因明似乎仅存此一著,而且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未见对《二量章》的专题研究著述。

  近几年来,可能是受藏传因明影响,国内学界也比较注重因明知识论的研究,故《二量章》的研究理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该著是以法相、唯识义理为背景,解读为难,只能尽绵薄之力先作一初探,以供学界借鉴。

  一、 论文结构与所依据的经典

  全文共分四块,即:出体一、二释名、三废立、四诸门。

  出体是即提出诸法之体。乃为建立某种主张而使其主要内容清楚明确之方法。体,体质或体性之意。释名即解释名目之意义。出体和释名、辨相等同为佛经解释的形式。

  第一出体部分,就现量与比量分别从“克胜”、“相从”、“俱摄体”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克胜”是指最主要的特征,“相从”是与现、比量体相从的角度而言,“摄体”,这是指包摄“体”者,比如形成现量的五色根,“俱摄体” 者是具备五根的精神主体,佛家称之为心、心所。

  第二释名部分对现量与比量,分别先离后合的分析,离是指从反面排除,合是指正面诠释。

  第三废立者,主要分析陈那、天主为何废世亲的圣教量,而只保存现、比二量。

  第四诸门者:一约识辨,二约心明,三约心所,四约分显,五约分别,六问答辨。

  “诸门”者就是从唯识理论的诸多不同侧面谈与二量的关系。

  一约识辨是讲八识在定心位或散心位,因位或外书果位时与二量的关系。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因、果位指修行中成佛之因和成佛之果的两种不同角度。

  二约心明者,从心、识关系而言,再过渡到心与二量的关系。法相、唯识讲八识中有五种心,即卒(也说“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心。(一)卒尔心,又作率尔堕心。率尔,即突然之意。谓眼识初对外境时,于一刹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运而起,故尚未有善恶之分别。(二)寻求心,谓欲审知明了外境,即推寻求觅而生起分别见解之心。(三)决定心,谓既已分别所缘之境法,则能审知决定善恶。(四)染净心,谓于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感之心。(五)等流心,等,平等之义;流,流类之义。谓于善恶之法既已分别染净,则各随其类而相续不已;于善法则持续净想,于恶法则持续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慧沼说:“总而言之,五心皆通现、比二量,如别别说,恐广繁杂,但约识辨心,量随识,易了。”

  三约心所是讲五十一个心所与二量的关系。

  四约分显是讲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各自与二量的关系。

  第五约分别明者,从三、七二类分别谈其与二量的关系。三分别是指: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七分别是指任运、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污染、不污染。

  六问答辨是对若干问题的答问,如“色相五根能、所何收?”“似比、似现何量所取?”“如何二量同一心生?”等。

  另外,本著再引用经典方面,主要法相、唯识宗的,如:无著的《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师子觉的《阿毗达磨杂集论》,世亲的《百法明门论》,陈那《正理门论》、《集量论》,清辨《掌珍论》,玄奘编译的《成唯识论》、《佛地论》及《成唯识论钞》等,但在感觉上似乎对无著、师子觉的引用更多,由此在一些提法上有特点,如对现量分类不是用陈那或天主的四类,而是用无著的分法,即“一色根现量,二意处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即陈那所说的五根现量,意处现量即意现量,《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中把第一、二种“谓即二种总说为一世间现量。”而第四种是清净现量,这可能就是后来陈那所说的瑜伽现量。

  二、若干义理问题探讨

  1.对现量“三义”的界定

  关于现量,慧沼引《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云:“现量者,谓自明了先迷乱义,自正简离诸妄分别谓为现量。”认为:“明了简离被映障等,无迷乱简离旋火轮等,离此不正及不明了迷乱三缘名为现量。”

  这是说《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说,远离不正、不明了、迷乱这三种缘取而得到的叫现量。“不正”是指邪智,“映障”是指造成感觉偏差的外部障碍,如后文提到的《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是:“小小物为广多物之所映夺,故不可得”,“如月光映夺众星”。“迷乱”是指错觉,如误把旋转的火把视为火轮。

  慧沼又云:“显扬第十一云:现量者有三种。一非不现见,即摄杂集明了。二非思构所成,即摄杂集自正。三非错乱境界,即摄杂集无迷乱缘。瑜伽第十五,现量亦三。

  这是说,《显扬圣教论》第十一卷说有三种现量:一种即并非不是现见,也就是《阿毗达磨杂集论》中的“明了”。第二种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思维构建的,也就是《阿毗达磨杂集论》中的“自正”。第三种是指所缘取的是非错乱的境界,即《阿毗达磨杂集论》中的“无迷乱”缘。无著的《瑜伽师地论》第十五卷也把现量分为此三种。

  慧沼又说:“二名非已思应思即非思构之异名也。余二名及三义皆同显扬。”

  这是说,《瑜伽师地论》中对现量的第二种界定“非已思应思”实际上是《显扬圣教论》中“非思构”的不同表述而已。而《瑜伽师地论》中对现量的其他二种界定以及分为三种要求都与《显扬圣教论》相同。

  总之:“自正、明了、无迷乱义,随应通境及能缘心者皆名现量。”即凡自身符合正智、明了、无迷乱者并能随之而构通心、境者都可称之为现量。而后来的学者“今者克胜,但取彼智。”即为了突出其最主要的特征,所以只从“正智”而言。故陈那较多地关注对现量的“无分别”要求,而认为法称可能认为太过简略,故又重新明确“不错乱”的要求,其实都只是表述上的不同,无著、师子觉的“三义”实际上早已囊括在内。

  2.对现量、比量离、合及六释

  因明中常用“离”、“合”的论证方法,离往往是指从反面排除,合则是正面诠释。汉传因明中又叫遮诠、表诠,藏传因明称之为排入、立入。

  慧沼认为,现量中的“现”,从排除方面说,是指人和境都已明显,由此明确排除了一切分别、主观构思、错觉和感知障碍江、即映障。而“量”是指认知中能缘的心和所认知的境,这都称之为量,这就是“离”的含义。

  “合”的方面,佛家从不同角度对概念的阐述有六种释,分别为持业释、依主释、有财释、相违释、邻近释、带数释。(一)持业释又名同依释,体能持用,谓之持业。(二)依主释,又名依士释,从所依之体,而立能依之法之名也。例如眼识,为依眼而生之识,故名眼识,是眼为所依之体,识为能依之法也。(三)有财释,又云多财释,此全取他之名而为自之名,如世之有财者之有财物也。如唯识论,为有唯识之理之论,故立唯识论之名,是有财释也。(四)相违释,此二体相违而集各别者为一名者也。例如矛盾,矛与盾本对立,现合相违之物为一名者,是相违释也。(五)邻近释,是取邻近之强物而立名也。例如四念处,念处之体虽为慧,而与之相应而起之念力强,故名念处,是邻近释之名也。(六)带数释,例如五蕴十二处,带数量之名也。而关于对现量、比量的合释,《二量章》用了前三种释。

  现量三释:

  慧沼说:“若境名现,心名为量,即现之量名为现量,依主释也。”这是说,就境名为“现”,就心名为“量”,即“现”之量,称为现量,这是从主从关系而言,境心是依从关系。

  慧沼说:“若心名现量者,现体即量,以能量心离诸分别,非翳等之所复障,名之为现。能知于境,名之为量,持业释。”这是说,如果把心称为现量,这是因为作为“现”的主体“心”即是量,这种能认知的心能排除一切分别,也不是白内障等感官所障碍,这才称之为“现”。能了知于境,称之为量,这是从作用上来界定。

  慧沼说:“境名现量者,境体名现,心名为量,现体非量,有彼量故。或现属心,境体非现,亦不名量,如无常等。用彼现心而为量,故名为现量,俱有财释。”这是说,把境称之为现量,或者把境体名为“现”,心名为“量”,其实境体不是量,只不过是带有量而已。或者“现”属于心,境体不是“现”,也不称为量,如“声无常”等。只不过是用它的心“现”而为量,故名现量,这是有财释。也就是说,把境称之为现量,只是因为境上有心的认知而已。

  慧沼进一步解释说:“如说刀藏,藏者谓心,鞘非名刀,亦不名藏,为用彼刀而为藏,故名为刀藏。境从心无,持业释故。”如说“刀藏”,能藏的是心,刀鞘不是刀,也不叫藏,只是有了刀才可藏,故称之为刀藏。境是随着心而有无的,这又是从作用的角度而言。

  在比量部分,慧沼只讲了合式三释,《二量章》云:“比谓比类,量谓筹度,合释者,比类、筹度名为比量。”这是说,比就是以比类,量称之为筹算、度量,合起来就是比类、筹算、度量称之为比量。

  依业释:“有心、境等,如心名比量,能比即量,名为比量,唯持业释,无依主也。”这是说,从心、境不同角度释名。如以心名为比量,能进行比度就是量,称之为比量,这只是从作用说,不是依主释。

  依主释:慧沼云:“境等非彼故,虽从言生等,而彼非比……或云论言亦得名比,以言比类,生敌解故。若说依此释,即比之量可依主释。”

  这是说,“境等”认知的对象,就不是这样,它们虽然从语言生起(六因中的言生因)但那不是比度。又有人说为,作为缘境产生的语言亦可称之为比度,是用语言比度类别,从而引生敌方正解。如按此说为比量,这是依主释,即境为能比主体的属性。

  有财释:慧沼云:“若境及念并知因智名比量者,皆有财释。”至于把境和念二者都称为比量,这是有财释,(心念为财,境为有财)。

  综合以上这二释,其意义是否可以说,外境对象只有进入了认识过程,与认知主体结合,才能称之为认知,而独立的自在之物不是认知。

  在汉传因明中对现、比量进行离、合多释的并不多,但在文轨的《庄严疏》中对现量已有依主释和依业释,乃外唐代的净眼法师也有此说,但似乎慧沼更详尽一些。这一叙述方式为宋代延寿《宗境录》所承续。

  3.为何陈那只立二量

  陈那以前无著、世亲立三种量,古师有七种量乃至十种量,陈那何以作比废立,对此,唐代《大疏》等诸疏皆有所说,本文慧沼则有专论。

  《二量章》引外人设问:“弥勒菩萨、无著、天亲皆立现、比及圣言量,陈那、天主后习于前,云何各二?”

  慧沼回答说:“陈那菩萨取缘心及所缘境,无过自共。此中自相即为自体,共相即贯通余法。缘自相心,名为现量。缘共相心,名为比量,离此二外,无别所缘,可更立量,故但立二。”“天主菩萨,陈那之门人,师资相顺,故亦不立彼圣教量。”这是说,陈那认为,认知的对象只有自相和共相,由此分别形成现量与比量,除此以外,不能更有他量。天主承续师说,所以也不立圣教量。

  慧沼又说:“取圣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缘,名为现量,以分明各证故。若散心缘名为比量,筹度比类贯余义故。摄在境智别说,故分三量……今据所生量唯立二,教从于智亦名为量,由此圣教亦名二量,生二智故。”这是说,圣教量的取名,是缘于教义而起。这种圣教量如果是在定心位缘取的就是现量,因为可以明证各个自性。若从散心位缘取的,就是比量,因为可由筹度、比类贯通于他义。这里的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善导之观经疏》卷一“玄义分”云:“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如果从境和智分开来说,那么可分为现、比、圣教三量。而如果从境所生起的智唯有现、比二量,教从于智而名量,由此圣教量亦归于现、比二量,因为从此二智生起故。

  至于《成唯识论钞》中诸外道所立的譬喻、义准、无体等量,也是“随其所应,比量所摄。”

  4.八识与二量的关系

  慧沼说:“诸识若在佛果位中及识处定,通漏、无漏皆唯现量。”这是说,诸识如果在定心位时,无论其通有漏、无漏皆只是现量。

  而“若在散位,五、八唯现,第七非二,第六通二,与五俱缘,离诸分别即现量收。”这是说在散心位时,前五识和第八识只通现量,第七识非现、比二量,第六意识通现、比二量。第六意识与前五识俱缘境并离诸分别时即为现量。

  第六意识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虽与五同缘而分别取,非称本境,即非量摄。”虽与五识同缘外境但主观分别而取境,已不是境之本身,此属非量。“若称境智,即比量摄。”第六意识如为缘境之智,即属比量。

  总之,前五识属于感官认知,故均为现量,第六意识通现、比二量,第七末那识类似于今天的“潜意识”,是以第八识为其依据,故非现、比二量。至于第八阿赖耶识,在佛教中是世界之本真,也只有现量能把握。“故比量唯在第六,现量通八,随其所应,如前分别。”

  6.五心与八识、二量的关系

  从心、识关系而言,心识觉知外境(对象)时,顺次而起之五种心即:卒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五心。

  (1)卒尔心,又作率尔堕心。率尔,即突然之意。谓眼识初对外境时,于一刹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运而起,故尚未有善恶之分别,这是指未生起判别的纯感觉。

  (2)寻求心,谓欲审知明了外境,即推寻求觅而生起分别见解,这是指知有意识、有动机、有目的认知活动。

  (3)决定心,谓既已分别所缘之境法,则能审知决定善恶,这是对认知对象善恶等判别。

  (4)染净心,由此对于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感之心。

  (5)等流心,等,平等之义;流,流类之义。谓于善恶之法既已分别染净,则各随其类而相续不已;于善法则持续净想,于恶法则持续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五心之中,率尔心多为一念,其余四心则每每多念相续。

  慧沼说:“总而言之,五心皆通现比二量,如别别说,恐广繁杂,但约识辨心,量随识,易了。”

  “第八因位唯有三心,卒尔、决定、等流心。”这里分别是从“因位”“佛果位”,有漏、无漏分说,“因位”与因地同义。指修行佛因之位。亦即未至佛果以前之修行位,称为因位,成佛后称之为“佛果位”。 佛果的净识称为无漏识,而自因位至第十地的金刚无间道,皆是有漏识。唯识家认为第八识是受熏持种的本识,在到达第十地的金刚无间道之间,以有漏无覆无记相续,而使无漏种子增长,至解脱道时,方转识得智而成无漏识。至于六、七两识,则在初地入见道时,一分转识得智而住于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至佛果时,则全分得智。又,前五识与第八识同在初成佛时,方转识得智而为成事智。此即‘妙观、平等、初地分得,大圆成事,唯佛果起’。这里是说在第八识的因位只有卒尔、决定、等流三种心。

  “若在佛果,得有四心,但除寻求。以八因中缘境不遍,但缘三境,除无漏位故。”在佛果位多了一个染净心,为四心。三境即:一性境性即实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及第八识等。所缘色等实境相分。不起名言。无筹度心。是名性境。二独影境影即影像。是相分异名。谓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及过去未来等所变相分。无种为伴。但独自有。是名独影境。三带质境带即兼带,谓以心缘心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是名带质境。八因即八识因位。八识因位只缘了三境而未缘无漏位,故只有三心。

  “第七有漏,唯有四心异界,第八创初遇故。虽新遇境,即执为我,我见相续,故不寻求。”这是说第七识的有漏位,只有四种心(除寻求)。这是因为第八识创初遇的新境。第七识所遇之新境,是一种“我”的主体内体验,其自身有连续性,故不存在寻求分别。

  “若无漏位在佛果者,亦有四心。镜智初起有卒尔故。余心如前第八识说。”

  这里是讲第七识在无漏位了。也有四心(除寻求),因为境(镜)皆初起有卒尔心,其他心如前八识之说。

  “其第六识佛果同前,因位皆有,通漏、无漏。”这是说第六意识,如在佛果位,同前第七识,有四心。若在因位五心皆具,分别通有漏、无漏。

  释:

  “五识因位,但有二心,除中三心性。不推境故无寻求,无寻求故无决定,无分别故无染净。若在佛果,亦同前说。”这是讲在前五识的因位上只有卒尔、等流二心。而无寻求、决定、染净三心,这是因为不推寻求觅分别就无寻求心,无寻求故无决定心,无分别故无染净心。若在佛果位,同前所说有四心。

  “既知心之通、局,可悉二量之有无。”了解了五心和八识的相通与不通的关系,(又了解了八识与二量的关系,)自然也可知五心有无二量了。

  6.五十一心所与二量的关系

  唯识把主体精神世界分为心王和心所,八识各有其心王、心所。心王是一,是本体、整体,心所是多、是助伴,是心上所有之法,实际上是指具体多样的心理现象。心王、心所聚合方为心。心所共分为遍行五、别境六、善十一、六根本惑、二十随惑、不定四

  慧沼说:“心所者,遍行、别境及善十一。通二可知。”“遍行”有五,即触、作意、受、想、思,这五种心所,一切心王起时必有相应,故称之为遍行。别境有五,即欲、胜解、念、三摩地、慧,这是各别缘境而有。善有十一,从信乃至不害,以上这二十一种心所都通二量。

  “根本六惑、疑、恶见全,余四少分,不通二量。随其所应与见、疑俱非二量故。”根本六惑是指贪、嗔、痴、慢四烦恼和疑、恶见。后二全部不通二量,前四部分不通二量。“根本”者是指此六烦恼能生其他“随惑”。

  “若贪、嗔、痴在五识者,唯是现量。若在意识,贪、嗔、痴、慢分别俱生,皆通现、比。若与五俱,不横计者,即现量摄。”“五俱”是指意识与五识之一者俱起,即后来法称所立之五俱意识,“不横计”者即相互间接无横向联系,可都包括在现量内。

  “二十随惑随根本惑生,或俱或后同于本惑,通现及比、非量不定。”二十随惑是指忿、恨乃至散乱二十种,是随根本惑而生起,俱即同时,后即后起,各自通现量、比量或非量,并不确定。

  “不定四中,‘悔’唯比量或复非量,不通现量。”眠唯缘现及过去,独散意识,不明了缘,亦非现量。许通皆思善,即可有比量。寻、伺二种,若在定心,一切现量。若在散心,与五识同时起者,得境自相,即是现量。缘共相境,或比、非量。

  佛家的现量是指一种未加判别的纯感觉,包括“顿悟”直觉现象,比量是指知性思维,是借助于名言概念、判断推理等得到的知识,非量在佛家本意不是知识,但实际上可包摄上述知识之外的精神现象。上述五十一心所,按熊十力所言:“六位心所,都可分属知、情、意三方面。”其中只有“知”是属于知识论范围,故五十一心所不会全部是现、比量。从现代认识论而言,佛家的现、比二量对认识的界定偏狹,把复合感觉、知觉,乃至辩证思维都不包括在内。但这是一种古代思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其中还是应该有很多可借鉴之处的。

  7.四分与二量的关系

  关于认识中的主各体区分,慧沼认为小乘除一切有部外,余19部只立见分,无相分。世亲立见分、相分二分,陈那再立自证分,共三分,护法再立“证自证分”,共四分。按照唯识的教理,认为是由识变现为相分和见分,前者是认识的对象,后者是认识的主体。

  慧沼说:“相分虽非是量,随心而辨,通现、比量。现、比量因,名现、比量。”相分作为认识的对象虽非认识本身,但相分是随心而被辨识,故而通现、比量,是形成现、比量的因,从这一角度,广义的也可以称之为现、比量。

  “见分通二,五、八见分因果恒现。”这是说见分通现、比二量,八识中,第八识为因变,由种子变生体识,前五识为果变,由识体分相、见二分。

  “第七见分,定心唯现,散非二量。”第七识的见分,若在定心位唯是现量,而如在散心位则非现、比二量。

  第六识的见分若在定心位及主观思构假立分别之相成就,皆唯现量。如在散位,亦非二量。而在自证分、证自证分,一切皆为现量。

  8.十种分别与二量的关系

  在前六识中,五识都是各限于特定外境的单一感知,只有第六意识能遍于前五识之所取境,这是由于意识有分别之力。《二量章》介绍了两类说法,一是三种分别,即:“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

  自性分别是指对缘取方外境自相进行分别,随念分别是指对过去所缘境相追忆分别,计度分别是对共相进行思构分别。按现代哲学的说法,很次大致为知觉、表象和概念、判断。

  “若准杂集第二,约六识明,唯在第六,五识皆无。”即《阿毗达磨杂集论》

  认为这三种分别,唯意识有,其他五识都不具备。而《成唯识论》和《摄大乘论》却认为:“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不云应无自性分别。”慧沼认为二说只是角度不同,“故不相违”。

  二是七种分别:“瑜伽、杂集说七各别,先明杂集七种分别,以明二量。七谓:任运、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污染、不污染。”

  “任运分别,唯是现量。论自说言,谓五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通转故。”任运指非用造作以成就事业。亦即随顺诸法之自然而运作,不假人之造作之义。与‘无功用’同义。十地中以七地及七地以前为有功用,八地以上则为无功用而任运自然。《阿毗达磨杂集论》说如佛之五种法身即如所缘行相,无异分别,自然运作。

  “有相通现比。自性、随念二分别故。”有相即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指差别有形又具有生灭迁流之相者,有相具有自性分别与随念分别,故通现量、比量。

  “无相等五,皆无现量,可通比量。杂集说五皆用计度为自性故。”无相即无事相之差别,为平等无形,其后之寻求、伺察、污染、不污染五种,都无现量,而可通比量。寻求、伺察、污染、不污染已在前文“五心”和“心所”中有述,此处不再复释。

  《瑜伽师地论》的说法不同,主要是认为无相也通现量,好比婴儿虽无语言,而有分别。对此慧沼认为:“若其婴儿,缘现得体,是任运收,非无相摄。”

  《瑜伽师地论》又认为寻求、伺察可通现、比,染污通比而不通现,不染分别通现及比,并各作了论证。

  在《二量章》第四部分“诸门”的第六“问答”中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色相五根能、所何收?”,二是二量及自、共相的相关问题,三是第六意识缘十八界时为现量或为比量?每一大问题中又分若干小问答。恐繁不述。

  《二量章》存于慧沼《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而该书是对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一著的增补和注释。《大乘法苑义林章》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慧沼的《二量章》是《大乘法苑义林章》原科目中不具的,是一个新补充,当然,以唯识义约现、比二量,在唐代并非为慧沼之独创,如净眼《因明入正理论后疏》中对现比二量也分别从定心、散心出体,约八识辩体,约四分、能量、所量、量果等加以分别。只不过慧沼的叙述更为集中、系统,形成了唯识知识论的一个概括性的表述,突出了量论在唯识义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二量章》是汉传因明唯识知识论的一个论纲,窥一斑而可知全豹,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汉传因明的知识论可以起一个引路的作用,应该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