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刻碑:戴季陶赞琅琊寺达修
民国刻碑:戴季陶赞琅琊寺达修
2000年琅琊寺修建天王殿,在挖掘墙基时发现一块碑石,长约100厘米,高约30厘米,已从中间斜断为两截,但剔去尘泥,字迹依然清晰可认。文为楷体,自右向左竖排,每行13字,计39行,为民国戴季陶(名传贤)于1936年所书。其时戴公与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巡视北方,返程回南京,途径琅琊寺,书此以颂住持达修上人之功德。
碑文如下:
滁州琅琊山开化律寺起自禅门,初名宝应,与明州雪窦寺同为化导正法宝藏。及智仙住守庐陵过从,於是智与禅通仙与佛会而梵刹之名转为醉翁所掩。历劫之后荒废殆尽。皓清来住,千华分灯,山运寺运重光并明,乃未及百年又遭洪羊(杨)之厄。至今寺主达修重开觉路,复蔚然深秀之山林,建庄严妙净之道场。举凡吾人读古人所道琅琊胜境无不应有尽有。垂统创业之功至可感矣。达修今年不过七八,计其初来此山仅二十许。人而有坚定之伟力斯足称矣。国家破碎、山河黯淡,生今之世欲救国救民,复建周秦汉唐之盛业则人人学达修可矣。夫事无奇事,人无奇才,凡所谓奇者斯即不正之显现。一事奇则众正事俱废,一人奇则众正人俱隐。佛以断二边、住中道、教学人,孔子以允执厥中为中国一贯之真传。遂承之以启后贤。东西正教,义理无差,平等平等,幻化之迹象随时空因缘而有别。真如之宝像超时空因缘而永在。达修之平淡无奇而能成就其与名山同寿之事业者,道其在是乎,是真达乎修行之达道也矣。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夏旬,余随主席林公西巡关中河洛见乎民生之凋敝,地方之残破,处处令人悲伤感奋,而寻其所以致此之由,皆不循正道之业力所召耳。归途重游琅琊,见达修和尚之平淡者,益加平淡,而其事业之广大精微者更方兴而未艾。感而叙以赠之达修,勉乎哉,余将师之矣。
吴兴戴传贤叙於开化律寺之酴糜轩
吴兴邹念刻。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